中量元素肥料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中量元素肥料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中量元素肥料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doc_第3页
中量元素肥料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doc_第4页
中量元素肥料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量元素肥料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元素中,C、H、O三种元素占物体干重量的95以上,它们主要来源于空气和水;N、P、K三种元素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它们主要来源于土壤和空气;这两类元素对农作物来说需要量大,称为大量元素。Ca、Mg、S、Si的含量约为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称为中量元素。而含量在0.001%0.0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锌、硼、锰、钼、铜、铁、氯等7种。植物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养分,其中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虽然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不同,但是各种养分都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不可相互替代。这些必需营养元素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为肥料的三大定律:1、同等重要律 即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2、不可替代律 各种必需营养元素不能相互替代,缺什么元素就得补施什么元素。3、最小养分律 要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获得高产,必需满足它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其中一个达不到需要的数量,产量就会受到影响,进而产量就受这一最小的营养元素所制约。随着人们对作物营养与土壤养分的研究和认识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特别是不含或少含副成分的高浓肥料的广泛使用,以及作物产量和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作物带走的中量元素养分没有能够得到系统的补给,因而缺乏中量元素的地区、土壤、越来越广泛,有的地方已成为农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补充施用中量肥料已成为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一、中量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品质的影响和土壤的改良作用(一)中量元素肥料与作物生长发育化肥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999)资料,1957-1998年间全国化肥(纯养分)年投入量与粮口年总产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国粮农组织(EAO,1981)对62个主要谷物生产国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单位面积施肥量和单位面积谷物单位产量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在时间和地理上大范围的统计结果都表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据有关专家以及FAO的估计,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要占到40%-60%的份额。中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钙是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防止细胞液外渗和早衰的作用,是构成细胞壁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钙时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和新细胞形成,钙还是某些酶的活化剂,有中和酸性和解毒的作用;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时植物合成叶绿素受阻,是糖代谢过程中许多酶的活化剂,还能促进磷酸盐在体内的运转,参与脂肪的代谢和促进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合成;硫参与蛋白质和植物体内酶的氧化还原过程,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硅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可使作物表皮细胞硅质化,使作物的茎、叶挺直,减少遮阴,使叶片光合作用增强。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纳为:(1)构成某些酶的成分,如锰是某些脱氢酶、羧化酶、激酶、氧化酶的成分。(2)参与体内碳氮代谢,如锌与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有关,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3)与叶绿素合成及稳定性有关,如铁是合成叶绿素时所必需元素,植物缺铁会导致叶绿素结构被破坏。(4)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铜是植物体内很多氧化酶的成分。(5)促进生物固氮,如钼能促进豆科作物固氮,豆科作物缺钼表现为根瘤发育不良,少且小,从而降低固氮能力。(6)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如硼对农作物生殖器官的发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刺激植物花粉的发育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籽粒的受精,油菜的“花儿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小麦的“穗而不实”,花生的“有壳无仁”以及果树(如板栗)的坐果率低、果实畸形,都是缺硼的表现。尽管农作物对中量元素的需要量不是很多,但它们所的生理作用却很重要。必须营养元素的平衡供应是农作物持续高产基本保证,土壤营养元素能按农作物需要平衡供应,植物就能按比例吸收,产量就高,肥料利用率也高;反之产量就低,肥料利用率也低。中量元素肥料和大量元素肥料一样对作物产量的增加有着等重要作用。当作物吸收某一元素过多时,也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中微量养元素的缺乏。如偏施氮肥,作物病害增加,容易引起Fe、Cu、Mg、K、S的缺乏而造成减产;同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对人健康不利。磷过多就会引起Zn、Fe、Cu、Mg的缺乏。(二)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农产品品质大多数中量营养元素不仅存在于作物产品中,而且其含量本身就是产品质量指标之一,如钙、镁等。食品和饲料作物产品中缺乏这些中量营养元素会影响人、畜的健康,出现一些特殊的病症。此外,中微量营养元素还对作物产品的多方面品质特性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如钙对果蔬类作物产品的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储藏性有明显的影响;镁影响着一些作物产品中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硫是一些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因而硫的供应会影响植物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硫还是某些百合科和十字花科产品中一些具有特殊香味物质的组成成分,因而影响这些植物产品的品质。锌能降低果实酸度,提高含糖量。锌还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向繁殖器官的运输,从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和性状;锰对提高作物产品中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种子含油量等有重要作用;铜对籽粒的灌浆、蛋白质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硼对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有重耍影响,可以提高淀粉类、糖料等作物的品质,硼还可防治蔬菜作物的“茎裂病”,提高商品品;钼可提高作物产品蛋白质的含量等;铁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是作物体内多种氧化酶、铁氧还蛋白和固氮酶的组成部分,能够增强植株病性,影响作物的产量。(三)中量元素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硅肥料还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钙肥可用以改良酸性土壤,例如农用石灰能中和土壤中的酸,以利作物生长,同时还能消除活性铝的毒害,并能改善微生物的生活条件。镁肥可以使土壤保持稳定、良好的团粒结构,使通气性和透水性都可得到改善;硫肥可用以改造碱性或含盐的土壤,利用石膏改造盐碱地,可以消除土壤中过多的钠离子,并降低土壤的pH值,使之成为适合作物种植所需要的土壤,从而改善作物的氮磷钾营养;硅肥能改良土壤,矫正土壤的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同时硅肥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并含有一定量的磷、锌、锰、硼、铁等营养元素,对作物有复合营养作用。中量元素肥料缺乏时会产生三种危害:一是严重时导致产量绝收;二是作物抗逆能力下降,不能抵御外界不利因素如细菌、病毒、旱、涝、风、寒等的侵袭,易生病或受害;三是产品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外形、色泽、口味等,降低产品的价值。补充中量元素肥料已成为当前提高产量,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的当务之急。但是各种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很小,从作物缺乏到过量的临界范围很小,故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特点是用量少,针对性及技术性强,使用不当不仅浪费肥料资源,而且也会污染土壤,毒害作物,甚至影响人畜健康。因此,生产上应严格微肥施用量,并做到施用均匀。二、中量元素肥料的发展概况早在19世纪,中量元素就被列为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由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丰富,对土壤中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研究没有被充分重视,随着化肥工业与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氮、磷、钾三要素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作物产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由于作物带走的中量元素肥料得不到补充,而有机肥料的施用量急剧减少,致使土壤总体肥力下降,养分严重失调,出现了有关缺素的生理病害。随着发生缺素病害现象的增多,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和土壤中中量元素含量分布逐渐引起了土壤和植物生理学家的重视,我国六、七十年代相继开始了对含量分布的系统研究。近20多年来,作物生产中钙、镁、硫、硅肥的研究已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研究了影响土壤中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分布的因素、各个省市缺乏面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我国土壤有效态钙、镁、硫含量,一般北方较南方高、西部较东部高。据全国11个省(市)测定结果框算:我国耕地中低于土壤缺素临界值的面积很大,硅为2.7亿亩,占耕地的18.9%;硫为4亿亩,占耕地的28%;镁为0.83亿亩,占耕地的5.8%;钙为4.2亿亩,占耕地的29%。2.2微量元素肥料的发展概况与中量元素肥料相比,我国对微量元素研究始于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刘铮等研究了全国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形态。刘铮等1978年发表的“我国主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初步总结”,1982年的“我国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及其区域分布”等等文献成为我圄土壤微量元素研究的经典文献,引用率特别高,其后在微量元素研究应用上取得了许多进展:在主要微量元素的生理效应、缺素的诊断、在土壤中的理化性质等领域已经赶上或接近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各省、市自治区级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同时开展了微量元素肥料效应研究,提出了主要作物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缺乏临界值以及中毒临界值;调查了我国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的状况:东南大片土地缺硼、铜;华北平原大片土地缺锌、锰;以及各个省市具体微量元素的缺乏面积:北京、河北、湖北、湖南、陕西等省市缺硼面积达40以上,缺锌积达30以上,缺锰、缺铁、缺铜面积分别为20、10、5左右,并且填绘了我国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图;研制开发了一大批新的微量元素肥料产品,其中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研制的钛微肥、山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光合微肥、化工部化肥技术开发中心的高产素和液体微肥、安徽省土肥总站研制的增效硼肥等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微量元素肥料的工业生产近年来发展较快,现已有生厂家200多个,年生产能力3万多吨有效成分。主要生产一元微肥无机盐类或整合物、以及含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另外,分作物类型的专用微量元素肥料和分地区的复合肥料(含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也有较大的进展:目前,我国微量元素肥施用面积已达2亿多亩,由于推广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年增产粮20.2亿千克,油料2.3亿千克,皮棉8.8万担,水果5万吨。三、中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应用(一)种类中量元素肥料按其产品的物理形态可分为粉状、粒状和喷射液三种。按化合物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盐类,主要包括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钼酸盐、硼酸盐和氯化物,以及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玻璃质化合物,另一类是有机类,主要是微量金属元素的络合物和螯合物。在两大类中无机盐类从产量和消费量上都占大多数。无机盐类居于领先地位的原因是养份含量高和价格便宜。螯合物类的农化效果要比无机盐类好,它在土壤中溶于水却不解离,既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又在土壤中不发生不利于作物的化学反应。3.1.1中量元素肥料种类1.钙肥 种类与性质及其施用技术钙肥的主要品种是石灰类肥料,包括生石灰、熟石灰、碳酸石灰及含钙的工业废渣等。钙肥常用品种成分含量表品种氧化钙 %其它成分 %生石灰(石灰岩烧制)8496熟石灰6475石灰石粉(石灰石粉碎)4556生石膏2632硫1518熟石膏3538 硫2022磷石膏20.8磷0.73.7,硫1013普通过磷酸钙1628磷1216,硫1016重过磷酸钙(三料钙)19.620磷4047钙镁磷肥2530磷1420,镁1518骨粉2627磷2035草木灰0.925.2磷1.57,氮0.93酸性土壤施用石灰除了补充钙素营养外,还具有:中和土壤酸度,消除Ai3+、Fe2+、Mn2+的毒害;提高土壤pH值,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利于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增加土壤溶液钙的浓度,提高土壤胶体交换性钙饱和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施用石灰是改土培肥的重要措施之一。石灰可以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作基肥施用时,不要年年施用,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并引起土壤结构变化。沟施、穴施时应避免与种子或植物根系接触。不同质地酸性土壤第一年石灰使用量(公斤/亩)土壤酸度粘土壤土砂土pH4-515010050-75pH5-675-12550-7525-50pH6.05025-50252.硫肥的种类和性质及其施用技术。含硫肥料种类较多,大多是氮、磷、钾、镁、铁的副成分,如硫酸铵、普钙、硫酸钾、硫酸镁及硫酸亚铁等,但只有硫磺、石膏被常用作硫肥施用。石膏又分为生石膏、熟石膏及含磷石膏3种。石膏多作基肥施用,结合灌溉水施用,施用石膏尽量研细,以提高肥效。硫肥常用品种成分含量表品种硫 %其它主要成分 %天然硫矿80100黄铁矿53.4硫酸铵24氮2021硫酸钾1618.4钾4550硫酸锌(7水)17.8锌21.3硫酸镁13氧化镁16硫磺99.5生石膏1518氧化钙2632熟石膏2022氧化钙3538普通过磷酸钙1016磷1216,氧化钙16.028.0窑灰钾肥56钾16各种秸秆0.21 硫肥基肥于作物播种前时施入,通过耕耙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并达到一定深度,以促进其转化。根外喷施硫肥可作为辅助性措施。硫肥作基肥施用量一般为纯硫2-4公斤/亩。3镁肥的种类和性质及其施用技术农用镁肥品种较少,大多是兼作肥料用的化工产品及原料。根据它们的溶解性,可将镁肥分为水溶性镁肥和弱水溶性镁肥两大类。水溶性镁肥包括:硫酸镁、氯化镁、碳酸镁、硝酸镁、氧化镁、硫酸钾镁等;白云石、蛇纹石、磷酸镁、光卤石、磷酸镁铵属于弱水溶性镁肥。常见镁肥品种成分含量表品种氧化镁 %其它成分 %氧化镁约55硫酸镁(MgSO47H2O)约16硫酸镁(水美矾)2730硫酸钾镁(钾泻盐)1018钾2230氯化镁(MgCl26H2O)约20钙镁磷肥(MgSiO3)1518磷1420,氧化钙2530白云石粉(CaO、MgO)14石灰石粉(CaCO3)78有机肥料0.151施用镁肥需根据土壤和植株缺镁状况来确定,对需镁较多的作物如玉米等以每亩施硫酸镁1015公斤为宜。镁肥的品种不同,它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施用时要注意土壤的酸碱度,接近中性或微碱性,尤其是含硫偏低的土壤以选用硫酸镁和氯化镁为好,而酸性土壤以选用碳酸镁为好。化学镁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往往效果好于单独施用。4硅肥的种类和性质及其施用技术常用的含硅肥料有:1.硅酸盐类,如硅酸钠、硅酸钙等;2.工业炉渣类,如钢铁厂炉渣、热电厂煤灰、铝厂的赤泥等,来源广泛;粉煤灰和煤炭渣也可作为硅肥施用;钙镁磷肥也含有硅。表4硅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黄磷电炉渣硅肥中含有Mn540106、Cu380106、Zn438106和Co10106。我国除生产固体硅肥外,也开发了液态硅肥,可用作农作物的叶面追肥,并已通过推广验收。水溶性硅酸盐用量为3.313.3公斤亩,一般在水稻的分蘖至拔节前施用,可以撒施、条施或穴施,但不能和种子直接接触。溶解性差的硅肥,应作基肥,施用量为100公斤亩,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能更充分发挥硅肥的作用。3.1.2微量元素肥料种类微肥种类与品种繁多(见表5),常用的有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硼酸、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等。按养分组成微肥可分为单质微肥、复合微肥和混合微肥,各种微肥的化学性质,物理状态,肥效特性以及价格都各不相同,就其农化性质,有共同之处。属于无机盐类的微肥如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钼酸盐等,易溶于水,为速效性微肥。溶解度小的无机盐微肥如碳酸盐、磷酸盐、氧化物等,为缓效性微肥;含微量元素的工矿废弃物直接农用亦为缓效性微肥;复混微肥则根据其所含主要成分的溶解性而定,有的微肥部分水溶性既具有速缓兼备的肥效;有机配合微肥中有合成螯合剂制成的微肥,溶于水,但价格昂贵。微肥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也可拌种、浸种和根外喷施等。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微肥品种采取相应的施用方法,如硼酸可作基肥、种肥和根外喷施;硫酸锌可拌种、浸种或喷施;硫酸亚铁多采用喷施;铜肥一般作基肥等。微肥作根际追肥时早施效果好,应在作物生长前期追施。根外喷施一般掌握在作物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期喷施效果较好。各种微量元素从作物缺乏到过量的临界范围很小,因此,生产上应严格微肥施用量,并做到施用均匀。如硼酸667m2施用量为152.5Kg;氧化锌667m2施用量为12.5Kg。微肥根外喷施,一般不要高出规定浓度,并均匀喷施于作物叶面、叶背;在使用微量元素的同时,注意增施有机肥,还要注意与大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这样更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微肥施用时要注意植物的缺素表现,有针对性因地因作物施用。3.3农业应用 中量元素肥料应用研究和肥效试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作物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产量有相应增加的趋势。在中量元素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中量元素有效含量呈负相关。不同作物对不同中量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只有将中量元素施用在需要量多,增产显著的作物上,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钙肥主要适宜花生、番茄、辣椒、甘蓝、白菜、莴苣、果树、西瓜、苜蓿、草莓、大豆、马铃薯、玉米作物。镁肥主要适宜牧草、水稻、甜菜、马铃薯、葡萄、烟草、果树、黑麦、蔬菜、小麦作物。硫肥主要适宜大葱、大豆、四季萝卜、油菜、烟草、棉花、首蓿、小麦、玉米、水稻、花生、菜豆、甘蓝作物。硅肥主要适宜水稻、甘蔗、大豆、油菜、番茄、黄瓜、甜菜、绿肥、玉米、高粱、谷子、小麦作物。需要硼肥较多的作物有油菜、甜菜、苜宿、三叶草、花椰菜、白菜、莲花白、萝卜、芹菜、莴笋、苹果、桃子、茉莉花、向日葵等;需要锰肥较多的作物有甜菜、洋芋、烟草、大豆、洋葱、菠菜、麦类、玉米、红苕等;需要铜肥较多的作物有小麦、高粱、菠菜、莴笋、大麦、燕麦、花椰菜、胡萝卜、向口葵等;需要锌肥较多的作物有玉米、高粱、豆类、亚麻、棉花、蓖麻、番茄、柑桔、葡萄、桃子、油桐、乌桕等;需要钼肥较多的作物有大豆、花生、豌豆、胡豆、绿豆、紫云英、苕子、苜蓿、油菜、花椰菜等;需要铁肥较多的作物有胡豆、花生、洋芋、梨、桃、李、柑桔、核桃、葡萄、亚麻、高粱、花椰菜等。中量元素肥料的增产效果与土壤中养分有效含量和作物种类有关。例如硅肥,每亩施用100 kg作物增产幅度:水稻10%20%,小麦10%15%,花生15%35%,大豆1020,甘蔗1025%,玉米12%20%,芝麻15%以上,棉花10%15%,麻类10%25%,竹类10%20%,蔬菜15%20%,草莓30%50%,西瓜1025%。同时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如苹果的含糖量、着色率、耐贮性和运输性等都有提高。硅肥还起到防病作用,如水稻的稻瘟病、叶斑病、茎腐病、等。据中国硫肥肥效试验结果统计,115个禾本科粮食作物试验,平均增产15.5%,增产范围5%50%,43个油料作物试验,平均增产14.0%,增产范围3.0%39%,经济作物平均增产16.7%,增产范围12%-29%。从经济上看,由于中量元素肥料用量较少,所以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换取很大的利益。投入与产出之比可以高达1:50100,甚至更高。而氮磷钾化肥的投入产出之比仅为1:510,甚至更低。我国中量元素肥料市场容量相当广阔,市场需要多品种高质量的中量元素肥料。3.4市场现状目前,中微量元素对农作物具有增产增收作用,已被农业科技界所证实。然而,植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又受到中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和土壤pH值的严重影响。为保证农作物的丰产丰收,近几年来,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问题越加受到重视,为了提高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利用率,纷纷研制出许多结合态中微量元素肥料,现在,农资市场上中微量肥料品种主要有:一、单质类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此类产品为主。二、复合型 这类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是当代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肥料生产的可喜成果。它是由生物、微生物提取液及矿物质螯合而成。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多糖等有机物质和大、中、微量元素以及EDTA(螯合物)能快速为植物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能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小分子营养。三、激素类 这类产品把中微量元素与激素结合起来,可人为调控作物或作物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具重要作用。 四、腐殖酸类 现在市场上这类产品很多,其主要生产原料是褐煤,以黑色为主要特点。有效成分是黄腐酸盐,生产时加入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既有激素作用也有一定营养。五、菌肥类 这类产品主要是某些特殊的“菌”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这些菌经过大量繁殖能生产出可为植物利用的物质或改变土壤条件。六、稀土类 这类微肥是以元素周期表中第57号的“镧”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微肥,也含有一些中微量元素。4.中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4.1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发展趋势根据目前科技人员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成熟度,我国近、中期甚至到远期内必须关注的肥料品种有硫素肥料、镁素肥料、硅素肥料以及硼肥。现在除了研究、开发单质中微量元素肥料外,正在研究开发的肥料有:1、有机中微量元素肥料:利用畜禽类、垃圾、秸秆、草炭(风化煤、褐煤),通过工厂化生产有机中微量元素肥料(腐植酸类中微量元素肥料)。2、物理中微量元素肥料:声、光、磁等,如利用载磁体制造磁化中微量元素肥料。3、微生物中微量元素肥料:解磷、解钾等微生物中微量元素肥料。4、复混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和无机,化学和物理肥料、化学和生物肥料等多种组合。5、粒状中微量元素肥料:造粒肥料方便使用,有利于利用率的提高;造粒有团粒和散装渗混(BB)。6、液体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灌溉如喷灌、滴灌、渗灌,要求化肥以全部可溶性,还有液叶面施肥等液体中微量元素肥料。7、多功能中微量元素肥料:组合除草剂、杀虫剂、植物调理剂、保水剂、植物生长素等的多功能中微量元素肥料。4.2中微量元素肥料应用的发展趋势化肥生产者要研究化肥市场,即研究我国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化肥,作物需要什么样的营养,以及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然后以这些为目标,开发和生产高效(高利用率)、节能(节约资源)、复合化(多功能复合)的肥料。从化肥工业角度应体现在。4.2.1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从作物、土壤以及耕作方法达到平衡施肥,如复混肥料、散混肥料。4.2.2满足作物全生长期的肥料缓释肥料、长效肥料、控释肥料。4.2.3满足作物耕作需要而且使用方便简化农业和精细农业的根际接触肥料。4.2.4配合农业植保措施杀虫、除草、灭菌等多功能肥料。4.2.5改善土壤肥力工厂化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2.6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液体肥料、配合滴灌、渗灌的精细肥料。4.2.7配合精准农业的发展“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对施肥运行系统要求的肥料。4.2.8保护生态环境一应用固氮剂、微生物抑制剂等添加剂的肥料。4.2.9配合我国人民食物链的要求通过施肥的养分转化为生物型营养元素。4.2.10低成本、高效能一使作物高产、优质,使农民降低用肥投入,增加收入。5.中微量元秦肥料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5.1微量元素肥料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和应用都很重视,把它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微量元素肥科的生产应用在我圄也受到了政府和科研部门的广泛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个省市也开展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但工作进展不快9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存在许多问题,既包括肥料管理的问题,也包括生产和应用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定价。中微量元素肥料目前国家还没有给其定价,这样就降低了肥料厂生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发展与推广。二是肥料标识有误导。一些不法厂商为了谋取较高的利润,故意模糊标示,误导消费者。如有些复混肥料产品标示N-K2OCa为151515,或N-K2OMg为151515,不标明总养分,使农民误以为是总养分为45的高浓度复混肥产品。三是标准混乱。有的企业擅自制订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