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维的禅诗意境.doc_第1页
唐代王维的禅诗意境.doc_第2页
唐代王维的禅诗意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王维的禅诗意境2.1.1 王维 唐代思想,三教汇流。一般文人心灵中都综合了三家的思想。三家思想就如同三维空间,每个人都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但又有各自的位置。三教之中的禅宗思想深深地渗透了唐代的诗歌世界。在诗情与禅意的海洋中,诞生了王维这样伟大的诗人。 王维被誉为诗佛,是唐代禅诗的代表人物。王维的禅诗大多描写自然界的清幽、静谧、肃穆,创造了空灵浑融的艺术境界。由于禅味的自然渗透,王维的作品达到了物我两忘、云水无心的妙境,只可意会,难于言传,只能由读者自己领悟。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些诗的境界,在唐诗里也是少见的。表达了诗人对天然机趣、山水妙音的领悟,同时展示了诗人高洁洒脱的风致和澄净剔透的心灵。独说王维,难于看清楚禅对王维的人生及其诗艺的影响。下面对比王维与杜甫,以便说明。 2.1.2 王维与杜甫对比 杜甫、王维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分别被誉诗圣、诗佛。他们之所以成为后人敬仰的诗人,关键在于他们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如果说他们的生命如浩浩长河的话,他们的诗只不过是跳跃的浪花。浪花虽小,但透过浪花折射的光彩,依然可以感悟到他们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流。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世界,儒道释三家自由发展,杜、王人生背景各不相同,对三家的吸收也各异:杜甫最终从于儒、王维最终归于佛。 在一般读者的心中,杜甫是一个忠君爱民的儒者,但是杜甫却写下了这样的诗,颇像一个佛教居士: 江亭 坦腹江亭暖, 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 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 回首一颦眉。 上牛头寺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杜甫的心胸是广阔的:目击民苦,则抒发同情;观察鱼虫,则流露童心;寻芳探幽,则兴致难抑。这样的仁者情怀,本自真心,也正是禅宗即心即佛的真意所在。禅宗既然讲究真心、平常心是道,不必外求,那么作为儒者的杜甫就不难得出结论:我本此仁心,行此仁志,不也是禅吗?况且儒家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不会拒绝禅的思想的。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里出现佛学的词语和禅宗的思想,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杜甫早年所写的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有云“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再如望兜率寺:“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霏霏云气动,闪闪浪花翻。不复知天大,空余见佛尊。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杜甫晚年回忆青年时代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等句。拜谒诗谒文公上方还通篇用佛典禅语:“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而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禅思更浓,如江亭即作于此时。 如果说杜甫是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坚定了儒心的追求,同时包容了禅心,那么王维受到时代思潮影响却是另一般景象。 王维的思想,以四十岁左右为界,前期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怀有经济天下、为苍生谋的愿望,诗多反映边塞气象、称颂任侠精神,诗的气象雄浑壮阔,颇有儒家刚健入世的一面。后期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随后杨国忠专权,朝政日趋腐败,王维渐生退隐之意,而家庭气氛由于颇有佛缘,王维也就“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王维悟性本高,诗画音律俱绝,先在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过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官隐生活。从王维的生平来看,王维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只不过他后半生诗品与禅思融为一体,境界高出群才而已。 如王维所作的: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朝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少年行写游侠少年的意气风发,老将行写老将的雄心勃勃。两诗都带有刚健豪放的气度,但正是这样的人容易倾向于禅佛。唐代有一个现象就是豪杰勇猛之士多归于佛门,而温柔儒雅之士多从儒学。高僧传里的高僧大多是豪杰勇猛之辈,而非柔弱之士。这一现象似乎违背常理,其实不然。既然是豪杰之人,也便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并要在新的天地下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才能现出他的能耐来,而不喜欢随俗从众。王维青年时代越加豪迈旷达,到了老年自然就能够越加能够深入佛界。而杜甫却没有这样的性格,也没有王维那样的家境。特别是晚年,杜甫流离失所,而王维可以山居雅境,无有烦扰。 晚年的王维真正地成为了一个修士,他的诗就是宗教体验的明证。如: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