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对於退休休闲计画差异之研究-以高雄市居民为例.doc_第1页
不同性别对於退休休闲计画差异之研究-以高雄市居民为例.doc_第2页
不同性别对於退休休闲计画差异之研究-以高雄市居民为例.doc_第3页
不同性别对於退休休闲计画差异之研究-以高雄市居民为例.doc_第4页
不同性别对於退休休闲计画差异之研究-以高雄市居民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性別對於退休休閒計畫差異之研究以高雄市居民為例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Leisure Styles for Retired People Prepared by Different Sex.A Case Study Citizen of Kaohsiung莊淑靖SHU-CHING CHUANG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觀光管理系觀三甲學號:3094236122中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性別與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的關係,藉以瞭解不同性別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重視程度與事前備工作的差異性,研究對象主要針對 26歲以上目前有工作或曾經擁工作經驗的高雄市居民進行調查;抽樣方法採便利抽樣法,預計發放400份問卷;內容包括:休閒生活認知、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等。並運用變異數分析、交叉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等進行調查。【關鍵詞】:性別、休閒生活認知、退休事前準備工作、退休休閒生活E-mail:.tw 一、緒論近年來退休者的年紀有逐漸下降的現象。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4) 的國情統計通報顯示,民國 91 年國人平均退休年齡為 55 歲。而內政部社會司(2003) 指出,民國 91 年度的男性平均年齡為 73 歲,女性的平均年齡為78 歲。由此觀察,人們離開工作崗位退休後,將面臨近 20 年的退休生活,因此,高齡者比其他年齡層擁有更多的休閒時間。隨著休閒時間的增加,人們更應該提早妥善規劃退休後的休閒生活。而退休者參與休閒計畫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居家休閒、進修與才藝課程、戶外運動、四處旅遊,以及志工服務等。在靜態性休閒活動方面,李青松(2002) 指出,銀髮族所從事的居家休閒活動以看電視、聽收音機等為主。甚至,退休者也喜愛參與社區或機關團體所舉辦的繪畫、彈琴、烹任等才藝課程。在活動性休閒方面,根據中華民國造園學會(1998) 指出,銀髮族的戶外運動以散步、健身操、外丹功為主;而 Huang & Tsai (2003) 則認為四處旅遊是銀髮族的重要休閒活動。在志願服務性工作方面,退休者已將志工服務當成為一種休閒活動,其服務範圍包括:宗教團體、社區環境、學校機構、義賣與募捐等。可見,銀髮族在退休階段將擁有多樣化的休閒生活計畫內容。1.1研究動機本研究將探討不同性別對於休閒生活認知、執行退休休閒生活計畫與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之差異,藉能暸解國人到達退休階段時,所期望過的退休休閒重心,以及退休前所進行的休閒準備工作之差異,以喚起人們對於退休休閒生活的關注,並提供國人對退休休閒事前規劃工作的建議。1.2研究目的1. 瞭解不同性別對於休閒生活認知、執行之差異。2.瞭解不同性別對於退休休閒計畫的規劃狀況。3.探討性別對於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的重要程度認知差異。4.探討不同性別對於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的重要程度認知差異。二、文獻回顧2.1休閒的定義在古希臘社會中, 休閒是一種學習活動、一種自由狀態,具有精神啟蒙作用的積極意義。休閒的概念是多面向而且複雜的,休閒的意義和型態也會因文化、社會背景和個人觀點而有不同的銓釋。休閒(leisure)一辭源自於拉丁字的 licere,意思是被允許(to be permitted),從此字引申為法文的loisir 和英文的license,法文的意思是自由時間(free time),而英文意指許可,因此,就字源而言,休閒是行動上的自由(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民86)。一九七O年代之後,學者以心理學角度來定義休閒,將休閒視為一種心理狀態、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包括自由感、放鬆、愉快等等複雜的心理經驗,因此,目前學者研究這部分的心理經驗、感受時,都使用休閒體驗(Leisure Experience)一詞。一般休閒的定義可從時間、活動狀態去探討。2.1.1將休閒定義為自由時間通常指的是在生活中的某時段有相當大的自由去從事想做的事,亞理斯多德稱此為可利用的時間(available time)(Grazia, 1961, 引自Godbey, 1994)。Parker(1976)則將其定義為餘暇時間(residual time),指的是生存與維生之外所剩餘的時間(引自Cordes & Ibrahim,1996)。2.1.2將休閒定義為活動Dumazedier(1967)認為休閒是遠離工作家庭與社會義務的活動,是在自由意志下所進行的活動,以達到放鬆、休息、增廣見聞、社會參與及創造力練習。Roberts(1978)則認為休閒是在自由選擇下,非工作性的活動(引自Kelly,1990)。Argyle(1996)認為休閒是人們在自由時間所從事的活動,為了樂趣、娛樂、自我發展或選擇的目標,但不是為了物質報酬。2.2退休生活的特性2.2.1退休的定義:退休(retirement) 係指離開全職工作場所,長期休息之意(李瑞金,1996);而黃富順 (1996) 認為退休是一種離開工作場所而重新定位的心態。根據 Turner & Helms(1989) 指出,退休是工作正式結束與全新生活角色的開始,包括對行為的期待與對自我的重新定義。Atchley (1976) 則認為:退休是接受過去工作的成果,以獲得退休金的收入與報酬。而朱芬郁(1998)則界定為:退休代表的是第二次的人生機會,一段嶄新的生活,人生方向的重新定位,可視為角色的轉換與二度人生的開啟。Edwin L. Herr and StanleyH. Cramer(引自余鑑,1999)則認為:客觀的退休是指工作不是專職的,同時領有退休俸;或是大量的減少工作時間。又黃富順等人(黃富順、陳如山、黃慈,1996)則將退休定義為:退休是人生的重大事件,退休是一種身分、角色、歷程,也是一種選擇。以綜合上述,本研究將退休定義為不再從事全職的工作,藉由角色的變換而進入新的生活方式,並且也是一種享受過去辛勞工作的成果。2.2.2休閒對於退休生活的重要Kelly (1996) 認為休閒是指工作之餘所從事的活動。歐聖榮等(2001) 歸納國內外學者對於休閒的定義指出,休閒乃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以達到消愁解悶、調劑身心的狀況。當退休者離開全職的工作崗位後,幾乎整天都是其恢復精神的自由時間,此退休後的生活時間即屬於廣義的休閒時間。因此,Linder (1970) 指出退休者若沒有工作時間,也就沒有必要區分休閒時間。由此可見,離開全職工作的退休者,其生活時間也就是休閒時間。根據 Conde-Ruiz & Galasso (2003) 和 Mein et al. (2000) 都指出,近年來國外的退休年齡已經下降至 55 歲。而在台灣方面,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4) 的國情統計通報顯示,民國 91 年國人平均退休年齡也為 55 歲。另外,內政部社會司(2003) 指出,民國 91 年度的男女性平均年齡為 75 歲。所以,Dennis (2002) 指出,人們離開工作崗位後,通常將面臨 20 至 30 年的退休生活。可見退休者離開全職工作後,將擁有大量的休閒時間。隨著休閒時間的增加,將刺激人們對於休閒的需求。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00) 在臺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的研究指出,國內銀髮族對於老人福利需求方面,有關休閒活動的需求已高達 52 %,僅次於醫療保健( 72 %) 與經濟補助( 70 %)。由此可見,年長者已經相當重視其休閒活動的需求,並且也很重視自己的健康問題及經濟問題。因此,退休者參與休閒活動,象徵退休者擁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體力與足夠的財力等。而參與休閒生活對於退休者來說,則是相當重要的。2.3退休休閒生活計畫內容本研究主要在瞭解國人對退休閒生活的認知與到達退休階段時,所期望過的退休休閒生活,並且藉由回顧國內的相關退休休閒文獻,以尋找符合國人的休閒活動內容。而退休者在參與休閒活動時,其休閒生活的計劃內容,包括:在家休閒、戶外運動、進修與學才藝、當志工、四處旅遊等。三、研究假設歸納本研究目的、相關文獻的各種敘述,擬定本研究的研究假設有下列數項:H1:個人社經背景對休閒生活認知、執行有顯著相關。H2:個人社經背景對退休休閒生活事前準備工作有顯著相關。H3:個人社經背景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亦有所不同。H4:個人對休閒生活認知、執行不同,退休休閒生活事前準備工作亦有所不同。H5:個人的退休休閒生活事前準備工作不同,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有顯著差異。四、研究架構以下為本研究架構圖,探討的主要變項為受訪者社經背景與休閒生活認知、執行及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和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等之間的變項關係。 五、研究方法5.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係以目前或曾經擁有工作經驗的高雄市居民為研究對象。5.2抽樣方法 本研究採便利抽樣調查法,問卷採自行填寫的方式進行。於2006年七月一日起到九月一日在非假日的下午五點三十分於火車站、高雄市立四維立體停車場等二處地點的出入口處各發放100份問卷,例假日期間於早上七點在文化中心、美術館等二處地點的出入口處各發放100份問卷。訪員於調查地點徵求受訪者的同意後採自填方式。5.3問卷設計本研究之調查問卷針對未退休者進行調查。量表以李克特綜合尺度Likert Scales來衡量,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分數依序為5、4、3、2、1,同意程度越高分數越高。本研究主要針對目前或曾經擁有工作經驗的受訪者進行調查,無工作經驗者則非調查對象。至於問卷內容方面,總共分為四大部分,包含:休閒生活認知、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工作、退休休閒生活計畫與個人的社經背景等。5.3.1 休閒生活認知與執行本部份將針對受訪者對於休閒生活的重要程度認知、休閒生活的實際執行程度等問題進行探討。並採用李克特綜合尺度Likert Scales進行評估,其中受訪者的重要程度認知,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分數依序為5、4、3、2、1,同意程度越高分數越高。休閒生活認知、執行分類休閒生活認知衡量問項順反向參考文獻休閒生活認知休閒生活重要性順向丘中岳(2004)需規劃休閒生活計畫順向丘中岳(2004)我喜歡從事休閒活動順向自行歸納設計生活價值觀會影響休閒生活方式順向游又嘉(2004)休閒生活不會使身心健康,減輕壓力,增強生活適應力反向自行歸納設計休閒生活可以增進家庭生活樂趣順向董香欗(2002)現代社會的休閒方式,男女性別的差異很大差順向游又嘉(2004)休閒生活執行在固定時間從事個人休閒活動順向自行歸納設計經常與家人或朋友從事休閒的活動(經常與家人一起從事休閒活動)順向黃清沛(2002)註:喜歡從事休閒活動:想了解的受訪者對休閒生活喜好程度。休閒生活不會使身心健康,減輕壓力,增強生活適應力:想要了解受訪者對休閒生活重視程度。5.3.2 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工作退休生活事前準備工作的內容,包括:理財規劃、健康規劃、人際規劃等。並採用李克特綜合尺度Likert Scales進行評估,其中受訪者的重要程度認知,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分數依序為5、4、3、2、1,同意程度越高分數越高。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工作分類退休休閒之事前規劃工作衡量問項順反向參考文獻理財規劃認知需要進行退休前的理財規劃順向自行歸納設計我很重視退休前的理財規劃順向自行歸納設計退休前的理財規劃,不影響退休後的休閒生活反向自行歸納設計進行理財規劃,好在退休之後有經濟能力從事休閒活動順向丘中岳(2004)健康規劃認知保持身體健康,好在退休之後有充沛體力從事休閒活動順向丘中岳(2004)人際規劃認知經營家人和朋友的感情,好在退休之後有同伴一起休閒順向丘中岳(2004)理財規劃執行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理財規劃順向丘中岳(2004)健康規劃執行已經開始著手保持身體健康順向丘中岳(2004)人際規劃執行已經開始著手經營家人和朋友的感順向丘中岳(2004)註:需要進行退休前的理財規劃、重視退休前的理財規劃程度及退休前的理財規劃,不影響退休後的休閒生活三項問項,想要了解受訪者對理財規劃的重視程度。5.3.3 退休休閒生活計畫本部份將針對受訪者對於退休休閒生活的重要程度認知、期望的退休休閒生活重心等問題進行探討。並採用李克特綜合尺度Likert Scales進行評估,其中受訪者的重要程度認知,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分數依序為5、4、3、2、1,同意程度越高分數越高。退休休閒生活計畫分類退休生活計畫衡量問項順反向參考文獻退休休閒認知退休後的休閒生活很重要順向丘中岳(2004)需規劃退休休閒生活計畫順向丘中岳(2004)有無退休休閒生活,不影響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反向李冠儀(2005)退休休閒生活,可增加對周邊事物的了解順向胡加欣(2000)退休休閒生活,可避免與社會脫節順向自行歸納設計退休休閒生活,可增進與家人彼此的關係順向自行歸納設計退休休閒計畫已經開始著手進行退休休閒計畫順向丘中岳(2004)退休後想以居家生活型態為主要的退休休閒生活順向黃清沛(2002)退休後想以戶外活動為主要的退休休閒生活順向丘中岳(2004)退休後想隨性的過日子順向丘中岳(2004)退休後想以志工為主要的退休休閒生活順向丘中岳(2004)退休後想以進修、學才藝為主要的退休休閒生活順向丘中岳(2004)註:退休休閒生活,可避免與社會脫節與退休休閒生活,可增進與家人彼此的關係這兩項問項,想要了解有關受訪者對退休後與人際互動認知的差異。5.3.4受訪者個人的社經背景在個人特性方面,問項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有無小孩、職業、個人平均月收入。受訪者個人社經背景變項名稱數值類型答案項內容引用文獻性別Nominal scale男女朱珮瑩(2003)年齡Ordinal scale26-30歲31-35歲36-40歲41-45歲46-50歲51-55歲55-60歲60歲以上朱珮瑩(2003)婚姻狀況Nominal scale單身未婚已婚無子女已婚有子女單親有子女其他朱珮瑩(2003)職業Nominal scale軍公教工商農林漁牧服務業其他朱珮瑩(2003)教育程度Nominal scale國小以下國中高中職 專科大學研究所以上朱珮瑩(2003)個人平均月收入(元)Ordinal scale300,00以下300,0150,000500,0170,000700,0190,000900,01-110,000100,001130,000130,000以上朱珮瑩(2003)5.4統計分析方法1.敘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2. 獨立樣本t 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3.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六、預期結果本研究是以高雄市居民並有擁有工作經驗者為其主要研究的對象,利用個人社經背景不同對休閒生活認知與執行、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產生的認知程度,來分析不同性別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的差異。主要是希望透過個人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的不同,來了解男、女性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的差異性。預期受訪者以3055歲居多,預期結果以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較高者的女性及已婚之男、女性,對休閒認知接受度較高、實際執行程度較高,並重視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且對退休休閒生活計畫較妥善規劃。預期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能直接影響退休休閒生活計畫,故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愈完善,退休休閒生活計畫的認知接受度愈高。根據推論,重視休閒生活的人,且能提早做好退休休閒生活的事前準備工作,則退休後較能享受較高品質的退休休閒生活,故本研究的成果將可提供尚未退休者,作退休規劃時的參考依據。七、參考文獻 丘中岳 ,2004,不同世代對於退休休閒計畫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台北。台北市政府主計處 (2003) 。市政統計週報。摘自日期, 2004 年5 月。.tw/NEWS_WEEKLY/S4_2/92239.htm。行政院主計處 (1995)。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吳盈足,2005,公務員周末之休閒社入其休閒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鄉鎮市公所為例,碩士論文,大業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研究所,彰化縣。李冠儀,2005,國立高中職行政人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台中市。施清發,(2002),老人的休閒參與程度與休閒體驗中自由感無聊感及休閒需求間之關係,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市。游又嘉,2004,休閒教育成效與休閒滿意度之探討以大業大學和彰師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大業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研究所,彰化縣。黃清沛,2002,退休教師參與修閒生活現況之個案研究以桃園農工四位退休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言研究所,台北。董香欗,2002,中年女性家庭照顧者休閒生活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Arlington , S.J. First Quarter 2000, Downshifting: Regaining the essence of leisur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2(1),1;p.69,5pg Conde-Ruiz, J. I. & Galasso, V. (2003). Early retirement.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6,12-36.Dennis, H. (2002). The Retirement planning specialty. Generation, 26(2), 55-60.Kelly, J. R., (1996). Leisure and aging: A second agenda. Society and Leisure, 31(1),145-167.附錄親愛的受訪者您好!首先感謝您撥冗填寫這一份問卷,這是一份學術性的問卷,目的是在探討不同性別對於退休休閒計畫差異之研究。採不具名方式填寫,且所有問卷內容皆僅供學術研究分析使用,絕不做個別展示或發表,請安心填寫。您的意見對本研究是否完成十分重要,請直接依照您個人之體驗與意見塡答問卷中所有的問題即可,在此由衷感謝您的幫忙與支持。敬祝身心健康萬事如意!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 莊淑靖 敬上一、以下是您對休閒生活的認知、執行程度項目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非常同意我認為休閒生活很重要我會重視規劃休閒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