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队形虚拟社区从众行为的构建与展现.docx_第1页
保持队形虚拟社区从众行为的构建与展现.docx_第2页
保持队形虚拟社区从众行为的构建与展现.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持队形:虚拟社区从众行为的构建与展现 摘 要:在虚拟社区QQ群的日常生活中,群内成员平时的人际互动主要依靠在线话题的主动发起和其他成员的有效回应实现。而“保持队形”这种在线话语的简单复制粘贴,恰当构建并及时展现了虚拟社区从众行为发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保持队形”形成的真实场域和影响因素,分析网络虚拟社区的从众行为的形成机制,并探讨其对虚拟社区生活的相应影响。 下载 关键词:保持队形;虚拟社区;从众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崛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社会事实。网络已经深刻而且密切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日常性的社会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构建出人类社会全新的组织与沟通方式。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也称在线社区(Online Community),最早是英国学者Howard Rheingold 于199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当足够多的人们带着饱满的情感长期进行公开讨论,以期望在赛博空间中形成个人的关系网时,在网络中所出现的社会集合体”(Rheingold,1993)。通俗地说,虚拟社区就是一个供具有共同兴趣或共同需求的人利用网络沟通交流的场所。它同现实中的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的参与、共同的兴趣或文化等特质。本文所观察的QQ群,即“多个具有共性的QQ用户之间建立起来的小群体网络交流活动”,它使得人们的交往行动得以以崭新的特征嵌入在虚拟空间之中。在虚拟社区QQ群的日常生活中,群内成员平时的人际互动主要依靠在线话题的主动发起和其他成员的有效回应实现。 “保持队形”是一种网络用语,用以形象地表述虚拟空间人际交往中互动语言的不断复制重复和行动模仿,形成虚拟社区的强大舆论场,实现集体成员高度一致的预期目标。本文旨在以某QQ群“村长夫人诞生”事件的人际互动为例,通过研究“保持队形”形成的真实场域和影响因素,分网络虚拟社区的从众行为的形成机制,并探讨其对虚拟社区生活的相应影响。 二、事件概述 本文所选取的某QQ群由15名在校大学生自发组建,群成员以“村民”自居,具有较强的归属感。“村民”之间关系平等,并无现实利益冲突,其中“村长”是该群的核心人物。少数成员平时在虚拟社区互动较少,常处于“潜水”状态,被其他成员调侃为“城里人”。 某天,较长时间在群里未参与话题互动的村长突发发声,冒出了一句:“村长进了一趟城,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随后群成员中有人问道“村长,在城里见着小红没有?”,因小红“潜水”状态较多,被其他成员戏称“城里人”。村长随后回复“小红不是你想见,想见就能见”。这其实是套用了一句流行歌词,其他群成员开始重复引用“小红不是你想见,想见就能见”,紧接着号称村委会主任的成员发了一句:“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群内瞬间引发了第一次从众行为,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场。面对强大的舆论场,小红由潜水状态改为主动辩护,但辩护的效果收效甚微。面对小红的出现,村长唱出了第二句歌词:“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不忘怀”。于是,群成员的关注热情再次被点燃,且舆论的中心转向了村长向小红表达“爱慕”。群成员直呼“在一起”,且“在一起”被重复引用多次。面对强大的重复引用,小红也跟着回复了“在一起”,群里再次沸腾,放鞭炮,送红包,一片欢腾,庆祝“村长夫人”诞生。最后无论村长和小红作为当事人如何解释,群成员视而不见,一如以往的重复一直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欢腾之情,直至学校23点强制断网,事态才得以平息。 三、梳理个案访谈 笔者对参与该事件互动的15位群员进行个别采访,梳理、汇总。 问题1:你是主动制造话题还是被别人的话题吸引,为什么? 大多数是被别人的话题吸引过去,主要原因是因为主动制造话题的人能抛出引起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被话题吸引。 问题2:你保持队形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跟着凑热闹,恶搞他人,娱乐大家,活跃群里气氛,因为是熟人群体,当事人不会生气。 问题3:对于在群里出现大家一起起哄并保持高度一致这种现象,你觉得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群成员之间相互认识;(2)生活单调,无聊,增加生活乐趣,即娱乐了自己也娱乐了大家,且对当事人无害;(3)舆论导向很重要且力量很大;(4)意见领袖影响力大,话题引起大家兴趣,愿意参与进来。 问题4:当时你是否抱着从众的心理还是其他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的你会怎么做? 被访者都表示当时没有抱着从众的心理去跟随,尽管知道这不是事实,但多数人抱着好玩,愿意去保持队形,引起狂欢,希望得到情绪的释放。基于这个熟人圈,应该维持现状,跟随群里大众,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当事人是无害的。 四、虚拟社区QQ群从众行为分析 在本文中选取的案例表明,群成员之所以选择“保持队形”呈现出鲜明的从众行为,主要是因为:(1)意见领导者的影响力大,愿意跟随;(2)基本赞同其观点;(3)对事件无态度,单纯的配合大家,跟风;(4)好奇者愿意保持队形并以此想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有部分群成员表现出从众行为的盲目性和变动性的特点;群成员愿意跟随意见领袖保持队形,是由群体领袖在群体里的地位决定的,群成员也愿意遵循群里的群体规范,尽管多数人抱着娱乐的心态。 事实上,群成员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的信息获得往往来源于他人,自己对事件也往往不能做出独立选择和判断,因而当个人获得了他人的信息之后,便会对事件做出类似他人的判断和行动。而且这个判断和行动常常是跟随集体大众的意见。在本文案例中,部分QQ群成员并不清楚事件的真相,单纯地在行动上做出了跟随“保持队形”的举动。面对当事人的辩护,其他成员依旧保持队形,旨在保持娱乐气氛而表现出的一种从众行为。 五、结语 虚拟社区成员在自发的群体性兴奋中完成共同生活的过渡仪式,并为个体的寻常生活注入欢乐与激情。这种欢乐与激情使得“居住”在这个公共空间里的个体在强化了自我生存体验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他人的认同。同时,反复展开“保持队形”即从众性参与实际上充当了共同生活的加强仪式,从而营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生活氛围和“集体欢腾”的景象。随着从众性参与在虚拟社区中不断铺展开来,人们的网络交往逐渐具有了例行化的趋势和“结构化”的特征,从而无意识地建构了一种类型化的生活方式。另外,虚拟社区里的从众行为是从众行为的一种,其核心的外部特征和引发从众行为的内部诱因和传统理念上的从众行为并无本质区别。(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Rheingold,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