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doc_第1页
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doc_第2页
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doc_第3页
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doc_第4页
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为:“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旅游资源接其属性大致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之分。本文主要对成都市旅游资源中民俗文化类旅游资源进行探讨。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关于民俗文化类旅游资源的讨论并不多,甚至还未达成其概念的共识。邓永进等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川;巴兆祥则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的综合”1;陈福义等提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游览,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民族民俗风情资源”1;学者张春丽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可供开发利用并能使旅游经营者获取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民间民俗风情及其载体。pj综合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及多种概念说法,本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下的定义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且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产生经挤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总和。以此定义,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性、稀缺性等较强,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餐饮文化、休闲文化、节庆民俗、地方特色产品、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等五个方面。二、成都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1成都市的餐饮文化旅游贵潭丰富多样。由于成都历来主要以汉文化为主,加上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交流与沟通,这座城市目前在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婚丧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已较小,但其饮食文化却保留较好,并得以不断发展。成都市具有悠久的餐饮文化,市民喜爱美食,自古即有。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故此餐饮业创新迅速;另外成都餐饮业原料供应丰富。价格相对便宜。成都餐饮文化主要表现为:餐饮品种多样,餐桌文化内涵丰富、餐饮礼仪源远流长、用餐氛围热情洋溢。“吃在中国,味在四川”,而成都即是四川餐饮文化的集中表现地。成都美食可分为川菜、小吃、火锅三大类。川菜”为中国四太莱系之首,品种三千,名蔡数百,以味取胜,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的特色可谓盘盘菜品皆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以“巴国布衣”等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对推动川菜的菜品创新和川菜的整体形象视觉包装在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甩,也极大地提升了成都餐饮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同时,以成都酒文化和茶文化(尤其是茶文化)为代表的。饮”文化的表现也令旅游者大为赞赏。人们常说:“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成都还有句老话:。天上晴日少,眼前茶馆多”;媒体上也有这样的报道;成都人的光阴是最泡在茶水里的每年有几万吨茶叶被喝掉,每天有20万余人泡茶馆。以茶具、桌椅和饮茶环境(老树及稀疏而慵懒的阳光、綦忙能干的茶倌、还有一些民间的老手艺如挖耳朵与松骨按摩等)为代表的茶馆文化是成都人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成都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中外旅游者提供了一个体验本地民风、民情、民俗的好地方。 目前,成都市已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集中的餐饮文化晨示地,如沙西线(沙湾路一西延线)洋西线美食一条街及府其次,成都市的休闲空间其表现也十分丰富,这包括室内和室外空间,市区内的体闲空间,还有大量的近郊和远郊休闲空间。成都市区内以室内休闲空间为主。但景观性的室内和室外空间设计及其利用水平较高,大大提高了休阑区的旅游吸引力。但成都市区内的室外公共休闲空间面积较小。公园方面,截至2004年底,成都市内公园有113个,总面积1958公顷;2004年,成都市各公园游人总量品74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公园集中在五城区内。垒市有体育场地5003个,占地面积17325万平方米,城区内为5755平方米,其他区县(市)共11568平方米。其中,体育标准场地3130个,占地面积14415万平方米,非标准场地1873个,占地面积2911万平方米。全市25万个座位以上的超大型体育场1个,6000个座位以上的甲级体育场1个,最大的高新区体育公园占地约300亩。成都市民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南新区火锅一条街、草堂餐饮娱乐圈(包括琴台路、锦里西路、芳邻路和青华路)、武侯祠大街、双楠美食区、玉林一中华园美食区、科华糊事馆路美食街、人民南路及南延线闲餐饮一条街、望平街美食区等。成都餐饮文化的包客性、良好的创新机制、刨新环境和层出不穷的创新人才,为其餐饮文化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2成都市的休困文化旅游责潭种类较多,表现方式多样。休闲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也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文化现象,其解释和理解难度要高于一般的市俗文化。对旅游者来说,休闲文化的审美属性不强,观赏性不高,重要的是其独具的体验性。而要实现这种休闲体验,则必须在具有价值认同的当地人的带钡和引导下才能完成。因此,当地居民将成为这种文化的解说和传播主体。成都市民的休闲活动和行为方式异态纷呈。由于受社会传统习俗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念各有不同,成都市民的休闲行为多种多样,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休田文化。对棋牌娱乐的偏爱,使麻将和扑克成为市民休阻娱乐、人际交往的主要选择,而这些娱乐活动规则的刨新与发展,则又大大提高了这些活动的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成都市民其它一些休闲活动还包括出外就餐、美发美容、室内娱乐和体育健身、洗浴等,其旅游属性和价值与棋牌娱乐大致相似(见表1)。用地面积仅为n 44平方米,低于国家规定的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o7211平方米。成都市的近郊和远郊以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农家乐”为代表。这种公共休闲空间方式源自宋代,是成都人的创举,其规模和数量目前堪称全国第一。截至2005年5月,全市农家乐分布情况如下(见表2)。囊2成都市农家乐区域分布裹多元化的富有审美情趣的农家乐自然环境、乡土风味的生态饮食及和谐的人文氛围,将会进一步提高成都休闲文化的旅游吸引力。3成都市的节庆民俗旅游文化责源充裕。但缺乏内客形式更新。成都市的节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节庆活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不突出。加之许多节庆活动目前已发展成为社会公共事件旅游活动的主体,缺乏与民间活动或居民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节庆文化的开发和营销成本较高,节庆内容不太丰富目前也缺乏追求变化的动力机制。4成都市的地方特色产品类型较多。成都市的地方特色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传统工艺品(如竹编、面塑花叶画、蜀绣、树皮画、浮雕漆画、蜀锦、漆器等);二是地方特色食品和现代地方特色产品。由于成都百菜百味的美食烹饪方式,成都市的地方小吃也极富变化,同-j,吃如面条不仅昧型多样,而且即便是同一种牛肉面,其睐道变化也较大。丰富的美食令本地人不断具有创造的灵感,同时也让外地人流连忘返,因此地方特色商品也以食品类的商品为主(见图1)。圈1成都市20002002年游客薏兴趣的旅游商品比较田5成都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概况。目前,成都市的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主要有成都民俗公园(主要介绍历史民俗生活文化常识)、锦里街(主要展示成都古代市井生活)、各主要餐饮街区、农家乐、古镇和龙泉客家聚居区。四川省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在川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人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而地处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中国有名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二十多万客家人,是四川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客家人占镇总人口数的86。四川客家人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操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客家人有着自己比较完善的民俗文化,如语言、节庆活动(如客家火龙节和水龙节等),但其建筑和服饰的差异性或独特性普遍较弱。三、成都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1餐饮文化赉潭旅游价值评价。从餐饮文化看,成都市餐饮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国内能与之竞争的城市并不多。纵观全国各大城市,广州的美食虽然发达,但味型单调;重庆与成都相比极为相似,但成都美食则更多一份柔腻和精细。目前,成都市的餐饮文化资源转化为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条件较好,一是因为成都丰富的美食和美味本身对许多旅游者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则是旅游者对成都餐饮文化的体验一直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包括餐饮产品本身的体验、环境的体验、价廉物美的惊喜、当地人热情的餐饮氛围、与店家老板或伙计的亲切交流等等。但餐饮经营者职业素养不够、行业自律性尚需加强、服务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政府科学台理的激励与管理监督机制尚待建立,这些内容对进一步丰富和开发成都的餐饮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成都餐饮文化的展示空间以室内为主,室外空问的条件较差,并且目前对成都餐饮文化优势的研究、分析和认识不足。应该说,保持成都餐饮文化的优势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城市街道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以及城市管理中充分考虑到这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旧城的快速改造以及大量民用建筑与商用建筑的混合,都可能使餐饮业的价格优势逐步丧失。2休阉文化贵潭旅游价值评价。成都体闲文化丰富,但市区内公共休闲空间及室内休闲空间不足。休闲需求和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自由选择。成都休闲文化所具有的丰富性,既是保障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手段,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但从目前的趋势看,如何保证休闲文化的丰富性、较低的参与成本,对我市体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市区内的公共休闲空间和室外休闲空间的比例较低。而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如巴黎等)其室外公共体闲空问比例则较高,且异态纷呈,为旅游者的异邦文化体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3成都市葶办的民俗节庆活动旅游价值较高。成都市举办过许多民俗节庆活动,大都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与参与性。如客家火龙节、水龙节、风筝节等旅游吸引力都比较高。但需注意的是成都市目前类似的节庆活动空间明显不足另外成都市的节庆活动已开发为区域性的公共事件活动。与老百姓的生括距离拉大,且公共成本偏高,缺乏变化。四、成都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建议1资源开发需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进行,井尊重当地文化。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遵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在相关民族、文化政策许可内进行资源合理开发;另外需充分尊重开发地民俗习惯,不能为取悦游客,满足部分人的猎奇心理而随意篡改文化风俗、移花接木、甚至丑化当地文化形象。开发时还应注重民俗文化底蕴。发掘当地生活情趣。2民俗文化旅游费潭开发需注重资源可持续发展,且坚持系统规划厦适度规模组争开发原则。在开发和利用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既要充分挖掘,物尽其用,保证经济利益,I三f合理开发促进资源保护;同时又要用发展的眼光、资源保护的眼光对待民俗文化资源,在利用中注意保护,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掠夺性地对成都民俗文化资源加以破坏,只有加强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才能真正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需注意的是,民俗文化资捐c一般散落及隐藏在人们的起居饮食、文艺生活、语言谈吐中。若要使成都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实际可利用的旅游市场,一定规模的景观塑造及项目活动设计是必要的。在景观塑造与项目活动设计前,应对成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垒面的规划。依据来蓉游客的旅游动机多样性和旅游行为自由性,将相关的民俗文化因素优化组合,通过将民俗文化资源显性化、规模组合化来增强吸引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规模地开发后,饮食、住宿、购物等旅游其他要素一定需跟上,增加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性与体验感。【7-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夸理选择地理位置。成都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精心筛选地点。选择开发便利区位。应尽量依托于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较大的口岸,且项目之同应具有关联性。具体位置与成都市中心地带之间不宜超过l小时的车程,在游客容易到达的范围之内且保证交通便利。例如成都中心地带的锦里仿古民俗街就是依托武侯祠景点的人气及口岸,打造出反映成都市井生活文化的仿古一条街。4需处理好成都本土文化与外来民俗文化的冲突问题。成都民俗文化资源是千百年来成都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积淀。而民俗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强烈文化碰撞与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1在游客参观、体验成都悠久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时,所带来的外地风俗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成都当地民俗文化。这也是备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都需经历面对的。其实,民俗文化并不是一威不变的,它是在动态中不断发展成长的。成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也并不完全是对立而应是相互促进的。面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冲击。成都本土文化应更多地采取包容、积极的态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成都民俗文化获得进一步的发展。5重视对民俗文化旅游贵潭地当地人的引导工作。使他们重视责潭的保护。在成都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当地人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若欲将成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就得加强对资源地居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强化当地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及提高维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