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 态 和 谐 九华山柯村旅游接待区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旅游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力与发展,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的三项矛盾。由于接待量的增长,居住人口的增多,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中心景区九华街的容量处于超饱和状态。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九华街寺庙的建筑特色,开辟旅游后勤供应基地,管理机构及相应部门单位一律下迁到柯村,使其成为九华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切实加强对九华山风景资源的保护,恢复并增强莲花佛国的浓郁氛围,加快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一步提升九华山的旅游品味。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目标。二、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一)规划指导思想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方针,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考虑山上与山下的文脉联系,基地与城市(贵池、青阳)的功能。层级关系,基地与景区的景观关系,总体与局部的关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二)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在调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特色与机制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合理确定基地开发的内容。规模、强度、方法和措施,立足保护,合理开发。充分保护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2.整体性原则旅游接待区规划应符合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柯村基地总体规划并与九华街整治规划相协调,承接九华街部分下迁功能,重点要解决九华街区建筑拥挤混乱的状况,恢复莲花佛国的风貌,旅游接待下迁至柯村,做到山下为山上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转移中心,以柯村替代九华街景区。在柯村基地内部亦做到以行政中心为主体,本接待为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3.弹性原则在指导体系的建立中,除道路红线及控制范围外,其它指标允许一定的弹性,以适应项目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分期建设,留有发展余地。4.可操作性原则充分研究基地的现状及自然地形地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因势利导,结合现状,便于启动建设。5.特色原则注重与周围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形成街巷式空间形态,体现九华山当地民居肌理并与时代风貌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风格,提升品味,塑造特色。 三、规划理念与构思(一)规划理念柯村新区旅游接待应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服务,因此,有别于其他任何风景名胜区的接待区。除其他应遵循的原则外,本规划方案立足于下列思想:1.柯村接待区地处皖南,应体现皖南村镇的建筑风貌重在得体;2.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应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特色;3.建筑离不开时代,规划方案除体现地域特色之外,还应体现出建筑的时代性。 (二)规划构思根据本项目的建筑性质及用地具体状况,以立意为基础,形成以下构想:1.整体布局采取皖南小镇外部空间格局,由街巷内院体系构成,同时考虑现代旅游接待的要求,设计中心广场,该广场与各街巷贯通,取“聚八方来客”之意。2.接待区内建筑风格吸取皖南民居特色,再配合街、巷的比例尺度形成新意的皖南村镇建筑风貌。3.在中心广场一角设置一处佛艺馆,立塔一座,艺馆周围布置经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商店,形成柯村旅游文化接待区的佛文化氛围,使游客未进九华山已见“佛”、“塔”。强化前向情感。4.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元素,与现有环境相协调;利用现有水系“八功德水”及上游水库来水,形成“静思”的场所,使游客产生联想“静心”佛在心中。四、总平面布局(一)总体规划分析与模拟1.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古徽州村落多位于山区,依山面水,一般地形都是自然有机形态,因此村落规划都遵循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a.功能分区依地形十王街与九子街以南的两个地块,规划为徽州老街,设置商业文化区和酒楼客栈区,商业文化区主要经营古籍字画、文房四宝、徽州砖石木雕工艺品,西北角的十字路角建设一座新徽派旅馆,造型新颖,高低错落;酒楼客栈区主要经营家庭式旅馆、酒楼饭店、茶楼戏台等等。中部布置公共活动广场凤凰广场,广场三面环水,水面波光潋滟,随形就势地布置三大条状地块,形成作为景区主要文化载体的聚落空间;其中,北地块毗邻广场兴建的佛艺馆建筑,前塔后殿,作为核心景观区中轴线对景和视觉景观焦点,其建筑形式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充分显示九华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的内涵和标志形象,成为基地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另两个地块以商铺为主,配合寺庙,经营佛文化工艺美术品、法器、香烛、土特产品、民间传统工艺品等等,体现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特有的人文底蕴。白皙绿树繁花为屏,与明丽流水为邻,白墙灰瓦,体现了徽商繁荣的风貌。与中部地块隔水相望的是院落式宾馆。b.道路设置除主道路外,均采用传统街巷式布局方式,路与建筑前“空地”合并,铺地选用皖南地方材料条石,以统一整个接待区的风格,加强整体感。道路采取分设车行道,人行道。其中北端采用双道,中间为景观小品的景观道路模式。景观道重点设计,路面铺设、树种选择等均统一筹划,同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景观诉求进行相应设计。c.建筑单体布置随规划地块的肌理设置建筑单体均随规划地块的肌理而错落布置,并结合院落、街、巷进行穿插、避让,依据景观优先原则,做到了与环境的充分融合。活水穿村 依水而居徽州村落规划中十分注重理水,村落营建中很重要的部分在于水系的组织,因此整个村落呈现出“活水穿村、依水而居”的意象,同时水源在徽州文化意味着财源,村落中处处予人以水系丰盈之感。a.水势的利用利用水的灵活性,使景观流动起来,对水系加以整理,将东南地块的河水延伸至中心广场,广场三面环水,形成一条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区域,中心佛艺馆以水广场前景,以山为背景,均具最佳景观视角。同时公路以北的西北角街区,巷道交接的路口空间放大,围绕名胜区的标志性大酒店形成一片水面,在密集的商业区提供给游人优雅的景致。对上游水体流下来的小溪采取设置梯阶拦水坝方法,形成阶梯状水面和水帘景致。中心区水面及基地南侧小溪向九华河出水口处均设置成滚水坝,既满足平时赏景要求,又能保证洪水时的泄洪要求。b.水的象征意义考虑水的“财源”象征意义,设计时充分考虑“水源财源”的对应关系,通过在单体建筑中巧妙地使用水元素,从而体现出“门开财进”的意象。3.点状中心、线性延伸、翼状发展: 徽州村落的布局总体上以教化性场所宗祠及其附属广场为中心,以一条主要街道为轴线向两翼发展,呈一种有机生长之势。整个用地范围内,从形态上呈现出“点状中心、线性延伸、翼状发展”之势。大雄宝殿作为风景区的主题性建筑,与凤凰广场一起,形成了规划的构图中心与功能中心,与其他各区域的中心发生联系,从而对全局进行收束与把握。主要地方特色,风情展示建筑基本沿中部谷地呈线形排列,并局部展开。它覆盖了参观者主要游览路线,是参观者主要的观景所在。这同时还是主要的景观轴,景观设计即以此轴线展开,其他区域作局部点缀,线状主轴和点状中心一起加强了对总体的控制作用,并通过自身将两翼联接在了一起。商业文化区与酒楼客栈区两大功能区域是由线性主轴向两翼发展而成。在构图上以面的形态出现,丰富了构图要素。商业区由“天华”、“七贤”、“天柱”、“独秀”等四大区域组成,商铺单体呈点状,联排布置,同时注意疏密有度,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并存。沿街商铺大体作线性分布,同时向内成围合之势。整个街区注重布置的随意性与内在的规律性的结合。(二)单体建筑的分析九华山名胜风景区单体建筑风格定位为“徽而新”,立足于徽派地域风格,以继承和延续为主,并注入现代建筑思想与设计语汇,同时对其中典型性要素进行强化与发扬,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形成具有徽派建筑特征,蕴含徽文化内涵,并具唯一性的建筑风格。1.空间组织建筑单体均以皖南民居中典型语汇两片封火山墙夹坡屋顶来组织形体,并在具体设计时加以演变、异化,形成围合、半围合等多种形式。建筑单体均围绕院落加以安排,产生内向、汇聚感,院落成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2.色彩配置色彩以素雅为主,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注重协调黑白灰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色彩的淡雅较之于环境色调的浓烈形成对比,互为映衬。灰瓦粉墙掩映于绿树繁花娑娑光影之中,呈现出徽派建筑朴素大方的意境美。同时进一步衬托佛艺馆的中心作用,强化中心感。3.材料选用建筑均采用当地的材料,主体为青砖(外用白粉饰面),基座为乱毛石,屋顶为灰瓦,从材料上与当地民居之间保持顺承与呼应关系。同时,就地开采的乱毛石使建筑与基地之间产生某种联系,并且具有生长的意象。内部街、巷及广场硬地均选用当地的青石板铺砌。4.符号运用选取徽派建筑中最典型的语言符号加以运用,如马头墙、点窗、影壁、石敢当等,布置在适当的地方,以唤醒记忆、强化认识,使参观者及使用者产生认同感。5.屋顶形式延续徽派民居坡屋顶的形式,做成均衡双坡形式,坡屋顶从风格上延续了历史,形式上与基地起伏的山势形成呼应,功能上方便了使用(山区雨多,坡屋顶利于排水)。五、景观规划(一)柯村基地中心区及周围景观环境概述基地中心区整体景观环境规划应充分利用云山及云山水库、梳子山、笔架峰、九华河、刘冲河以及赵家河等山水自然环境,充分考虑与森林生态游览区,老田吴村民俗文化村、佛教文化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的空间景观联系和衔接。保留并适当改造具有九华山当地民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民居形式,根据基地中心区的性质、功能,规划若干景观风貌区,同时,规划广场、休闲娱乐公园和大面积绿化用地,包括滨河绿地、核心区景观绿地、组团隔离绿地以及各功能区内部绿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足够的室外休闲娱乐和公共活动场所,充分考虑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要素内容。通过借景、对景、呼应、衬托等空间处理手法,将周围山水景色引入基地中心区,强化基地中心区内部绿化系统,以大面积田园生态绿化分隔基地中心区各功能组团,形成基地中心区与周围山水相互交汇,水系绿带环绕,以点式、散状、小集中、大分散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村落形布局为特征的空间景观环境。根据基地中心区功能及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要求,基地中心区景观环境规划分为:1.商业步行街风貌区充分考虑游客的消费行为与购物、休闲等活动的需求与发展,注重人的尺度、步行的空间感应与舒适性,建构活动环境。采用街区合一的布局手法,以步行道和小型商业广场串接若干建筑街区单元,形成特色美食街。素食街、精品街、九华佛茶、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佛教用品市场、小商品综合市场等若干不同功能的特色街区。2.沿九华河风光带九华河宽度为3050米之间,两岸稻花飘香,树木成林,呈一派秀丽的山冲型田园风光,河水清澈,受河底的高差影响,水流或湍急,或平缓,河床时隐时现,在局部段尚有段明净的卵石滩,给沿河风光增添了许多妩媚的氛围。旅游接待区既要规划成观赏九华河风光的绝佳场所。同时也要成为九华河风光带内的一颗明珠,为自然风光增色。(二)景观设计场景的再现1.景观水系线性场景再现根据徽州村落中水系蜿蜒、活水穿村的景观意象,对用地内的水渠进行拓展,结合建筑形成水街,并局部扩大形成一条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区域。线性水渠注意发扬其灵动的一面,以水形的蜿蜒曲折为主,利用驳石等进行水岸的自然化处理,局部结合地势设置人工小平台制造景观,水量丰盈、清澈见底,明净的溪流加上水底依稀少见的卵石,反映出徽州水系秀外慧中的真性情。水的清澈,明净也寓意着静心。依据水系清浅的特点,用人工手段调节水量,同时筑坝控制水位与落差。在水底则铺以卵石,水面设绿洲,体现淡雅清幽之意境。水系的供水方式以天然水为主,适当辅以自来水,由城市供水管网接入。上游水系经净化处理后流入园区。排水经组织后由水口排出进入城市管网和下游水系。在水系布置上考虑形成环状往复,既保证了水的流动与自洁,又避免了浪费。2.重点区域面状场景再现凤凰广场作为整个九华山旅游接待区的构图中心与交流中心,同时也是景观中心与景观创造的重点。凤凰广场设计力求再现村落中公共空间的场景。广场以交流、联谊为主,大面积铺设可供集会需要,同时局部用台阶、叠石等围合成半私密空间,提供给使用者作小规模交流之用。广场形式上以圆形为主,蕴含“圆满”的内涵,同时局部打破,并以汀步联系水面上的绿洲。凤凰广场在空间形态与大雄宝殿的前广场为依托,使佛艺馆建筑向水面开敞。空间意象上符合风水理论中“枕山环水”的要求。六、道路交通规划基地中心区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与外围交通线路的连接,与基地中心区内、外功能区和景区游览线路的连接,车行、步行各成体系,满足路网间距、交通功能、管线综合埋设、景观环境及防火疏散等方面的要求。外围车行道路系统环状设置,风景名胜区内部道路规划为步行系统,兼有少量车行功能。内部道路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换,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路网结构外围车行道环状围合结合内部街道枝状延伸,街道呈条状布置与巷道相连接,再由巷道进入内院。整个道路系统保证了风景名胜区的完整性和有机性。另外,每条街巷道均以九华山的特色景点命名。使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接待区,成为九华山的缩影。2.道路系统分二级街道:宽9米,为Y型枝状分布。巷道:宽7米,为东西向条状分布。(具有弹性,变化得体)3.道路景观系统道路不仅仅具有交通功能,同时起到组织空间景观的作用。通过有效组织道路系统,将基地中心区外围山、水风貌及田园风光有效地组织到接待区,创造优美的空间景观环境。沿道路两侧建筑,考虑人们在行车和步行交通中观赏街道空间的视觉景观需要。采用协调、对比、比例、尺度、凹凸、重复、韵律、色彩、质感、风格以及天际轮廓线的变化等空间处理手法,创造线性、连续、优美的街道整体空间景观,在整体风貌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街道空间景观应有一些活跃因素来吸引人们的目光,避免街道景观的单调感,如醒目的色彩,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别具特色的建筑造型及风格,在空间转折等一些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规划标志物或标志性建筑,如寺、塔、牌坊等等使其成为街道空间序列中的一个标点,由多个标点组成街道空间完整的段落。步行道的设计注重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和谐,注重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相互搭配。使人步行其中感到轻松、活泼、充满人情味,创造优美宜人的步行空间景观环境。七 经济技术指标.建筑用地面积197837.9 平方米建筑面积142163.6 平方米基底面积61926.4 平方米旅馆面积38090.3商用建筑面积103073.3绿化率54.4%密度0.31容积率0.71八 用地平衡表基底面积62409.4 平方米31.5%道路及广场面积27840.8 平方米14.1%绿地面积107587.7 平方米54.4%总用地面积197837.9平方米100%九、九华山给排水规划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1997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4-87 1997年版)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一十一册)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年版)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1997年版)8.建筑提供总平面布置图及其他图纸、资料9.甲方提供有关资料10.暴雨强度公式:q=3345(1+0.78lgp)升/秒公顷(t+12)0.811.雨量计算公式:Q=q.F升/秒综合径流系数 取0.8F江水面积 公顷(二)、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市政自来水。本工程从相邻城市干道引三路进水管,市政水压应满足0.28mPa。2.本小区内部管网与市政管网形成环状,以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3.本工程各建筑单体均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4.用水量表:序号名称用水单位使用单位最高日水量(m3/日)最大时水量1 宾馆 400L/床位日 h=24 Kh=2.5900床位36037.52 散客30L/人日 h=12 Kh=1.5600人182.253餐饮30L/人次 h=12 Kh=1.5 2.5次/日3000人22528.134居民300L/人日h=24 Kh=2.51500人45046.885商业5L/m2日h=12 Kh=1.54000cm2200256绿化洒水及其它20%25028 总计1503m3/日168m3/时 (三)、消防系统:1. 水源市政自来水,二路进水。2. 室内消火栓水量15l/s,室外消火栓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同一时间火灾次数1次。3. 每层室内设有二股水柱可达室内各部位的消火栓及一股水柱的消防卷盘。4. 室内消火栓环状管网布置,屋顶设10m3消防水箱及消防增压设备一套。5. 每建筑室外设2只水泵接合器。6. 室外消防采用生活与消防管网合用低压制。7. 室外每隔100m左右设1只室外消火栓。8. 室内一般部位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电器设备用房设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排水系统:1. 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汇集后就近直接排入附近河道,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进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城市污水干管。2. 各建筑采用单立管伸顶透气排水系统,底层水单独排出。(五)、需在设计审批时解决确定的主要问题:1. 市政自来水的水压、水量、管径、位置。2. 市政污、雨水管(沟)的管径、走向、位置、埋深。十、供配电及通讯(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4.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6.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0. 其它要求(二)、设计范围及内容1. 10KV配电系统2. 0.4KV低压供配电系统3. 照明配电与控制系统4. 空调配电与控制系统5. 一般动力配电与控制系统6. 消防设施配电与控制系统7. 防雷与接地系统8. 通讯系统9. 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10. 有线电视系统1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三)、负荷容量及变电所小区设一个10KV配电所和七个10KV/0.4/0.23KV变电所,容量分别为:B1=2*500KVA; B2=2*500KVA; B3=2*400KVA。B4=2*400KVA;B5=2*400KV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超细Γ-AL2O3微粉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运载火箭遥测系统检测设备项目建议书
- 供水从业人员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学颅脑护理护理查房气胸患者模板
- 2025年外包人员考核办法
- 202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案例分析及答案
- 2025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书范本
- 2025合同到期或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趋势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6届江西省奉新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棚钢结构施工方案
- GA/T 1132-2014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科书培训-讲座课件
- 达格列净的疗效与安全课件
-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课件
- 2021年孝感安陆市教师进城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整理复习假期练习题单
- 医疗风险管理检查记录表
-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高职机械制图说课稿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