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较高思想品德,得才兼备的旅游管理高级专业人才。具体体现在:政治与思想品德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业务目标: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清楚地了解当今旅游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和最新科研动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当今旅游管理的最新理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科研实验技能,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意;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从事旅游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和相应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脱产方式培养。通过以下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1)课堂授课与讨论;(2)撰写读书报告; (3)学术交流,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形式;(4)科研实践。2、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学习硕士学位课程,通过考试。一年半到两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视学位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半年至一年)毕业。三、研究方向简介1、旅游地开发与管理该研究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旅游地开发与管理“范式”研究;(2)旅游地规划与管理研究;(3)旅游地信息系统研究;(4)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5)旅游地质量标准应用与管理研究。2、旅游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1)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2)景点区位选择和景点组合结构问题研究;(3)区域旅游形象策划与营销管理研究;(4)旅游经济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5)旅游开发的效应及影响评估。3、旅游企业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1)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研究;(2)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3)旅游企业决策系统研究;(4)旅游企业发展策划与管理。 4区域旅游合作与管理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1)区域旅游合作“范式”研究;(2)旅游合作战略研究;(3)国内旅游合作与管理;(4)国际旅游合作与管理。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类型课程名称总学时开设时间学分合计学分必修课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与理论第一学期1.57学分自然辩证法第二学期1.5综合英语第一学期2英语听力第二学期2学位基础课现代管理学80第一学期412经济学原理80第二学期4区域研究方法80第二学期4学位专业课旅游管理学80第一学期412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80第二学期4旅游经济分析80第三学期4学术讲座当代旅游研究进展40第二学期28中国旅游业研究40第二学期2世界旅游业研究40第二学期2专业文献检索40第四学期2教学实践承担一门本科生教学或教学辅助工作40第二至四学期22选修课选修课旅游地发展与管理60第三学期3根据学生研究方向开设,选修3-4门,共10-12学分旅游信息系统研究60第四学期3旅游文化学60第三学期3生态旅游研究60第四学期3旅游法研究60第三学期3旅游企业管理60第四学期3旅游资源环境管理60第三学期3中外旅游区开发与管理对比研究60第四学期3补修课根据学生专业背景来定第一学期五、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1、学习要求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具体学习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必须修够37个以上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须修4 门 (7学分)、学位基础课须修3门( 12 学分)、学位专业课须修 2 门 (8学分)、专业选修课须修 2门 ( 8 学分)、教学实践 ( 2 学分)。2、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笔试、口试、读书报告等形式;论文考核主要采用同行专家评阅、答辩两种形式进行。六、中期考核要求在第3学期考核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验技能、综合素质,根据其成绩分别向提前攻博、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和终止研究生学习三个方向分流。七、学位论文要求1、论文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应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尽可能围绕导师的研究课题完成导师分配的科学研究任务;选题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2、论文开题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有力措施;开题报告拟在第3-4学期进行;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撰写,经导师同意方可举行。开题报告以答辩会的方式进行,邀请一组专家,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评审,以便决定选题的合理性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 答辩会后学生请认真吸取专家及导师的意见,作必要的修改,方可开始进行论文的研究和写作。3、论文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安排下进行,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所有工作须听从导师与研究室的统一安排;每学期至少要检查一次论文进展情况;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立论有据、论文要根据研究生本人或本人参与研究工作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撰写,论文应包括一定量的科技文献、工作量、科研和相应成果;论文应做到概念准确、逻辑推理严谨、语意通达、结构完整,并严格区分引用他人成果与本人的贡献,做到文献引用规范化。研究生应至少发表论文2篇。4、论文评阅和答辩论文完成后,必须经导师审阅、修改、同意,并经两名以上的同行专家(其中至少有一名校外同行专家)评议并同意进行答辩的基础上,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由相关学科的3-7名校内外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按程序对论文进行评审、答辩,写出评语,具体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答辩的程序按学校研究生部的统一规定实施。八、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1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5.2吴必虎 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 科学出版社. 2000.3.3杨桂华,明庆忠等 生态旅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4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10.5杨桂华等 旅游资源学 云南大学出版社.6田 里等 旅游管理学 云南大学出版社.7阳国亮 多维视角中的旅游文化与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出版社.8崔凤军 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 中国旅游出版社.9陶 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10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中国旅游出版社.11匡 林 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12刘 锋 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13研究组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河北科技出版社.14国家旅游局 旅游规划原理 旅游教育出版社.15国家旅游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教育出版社.16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17国家旅游局 旅游规划工作纲要.18王大悟等 新编旅游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维克多密德尔敦 旅游营销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20威廉瑟区波德 全球旅游新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21约翰斯沃布鲁克 景点开发与管理 中国旅游出版社.22冯若梅等 旅游业营销 企业管理出版社.23冯若梅等 旅游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出版社.24成升魁等 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25魏小安 旅游热点问题实说 中国旅游出版社26伦纳德J利克里什等 旅游学通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27魏小安 旅游纵横产业发展新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28魏小安 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29张辉 旅游发展新论 旅游教育出版社30马润洪等 旅游电子商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1明庆忠 旅游地规划 科学出版社32中国社科院 中国旅游发展绿皮书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3保继刚等 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34李蕾蕾 旅游地形象策划 广东旅游出版社.35邹统钎 旅游开发与规划 广东旅游出版社.36田玉堂 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 中国旅游出版社.37. 斯蒂芬LJ史密斯 旅游决策与分析方法 中国旅游出版社.38斯蒂芬LJ史密斯 游憩地理学 高教出版社会变革.39罗明义 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 云南大学出版社.40旅游文化学中的一本.41Gunn Clare,1997. Tourism Planning. New York.42Gunn Clare,1994.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 Taylor a Franais.43Douglas Peare.1989.Tourism Development. Longman.44Edward Inskeep,1991.Tourisn Planning: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he Hugne: Van Nostrand Reinnold.45Stephen Williams,1998. Tourism Geography, Simaltaneouly publish in the London and New York.46Band Bovy M. Lawson D. Son F, 1977. Tourism and Recreation Developmena Handbook of Physical Planning, Boston: CBI.47David A.Fennell,1999. Ecotourism R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48WTO,1992. Guide Line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for Tourism.49Smith, Valene L,1977.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hilo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50Nash,1996.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杂志类:旅游学刊 旅游管理(旅游经济) 风景园林 规划师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汇刊 旅游科学 桂林旅专学报 地理及生态学等杂志相关文章 Annats of Tourism Research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旅游相关网站 期刊检索系统附件: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现代管理学英文名称Modern Administration Study教材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涉及到从人的心理到社会总体效益各个方面。管理学也因此关联到各种学科。现代管理学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总的背景下,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理解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而认识到管理思想及管理学理论的逻辑和规律。进而使学生能够把握管理学最基本的脉络,使其视角能够关注现代管理的基本理念及现代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绪论: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原理;现代管理过程和职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五个单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喻晓航 齐善鸿编著:管理学原理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02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3美德鲁克著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4美纽曼萨默著: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5美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6美斯蒂芬罗宾斯著: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程编号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教材经济学原理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经济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科学地抉择经济行为的科学。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人口、资源、环境诸问题得到人们广泛高度注视的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经济运作形势下,对于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为重要专业目标的地理学研究生和以发展旅游朝阳产业为重要专业目标的旅游学研究生,学习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地发展变化,有助于他们认识研究现代经济演进的方向,在正确认识人们经济行为和正确评价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有利于他们未来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有价值的成果。课程内容供给与需求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与成本分析 生产要素分析 市场理论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分析 政府与市场及企业 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 税收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短期与长期宏观经济波动等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2、(美)N.Gregory.MankiwPrinciples of Economics,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版),2003年。3、(美)N.格里高利.曼昆.梁小民 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伍伯麟,经济学基础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6、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7、梁小明,西方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8、朱善利,微观经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高鸿业,西方经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程编号课程名称区域研究方法论英文名称Regional Research Methods教材地理学基础、地理学中的解释课程考核方式课堂笔试课堂讨论研究报告课程总学时数80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区域研究方法论即从地理学角度进行区域研究的方法论,是在高于各分支学科具体原理和方法的层次上,对区域研究的普遍性理论和方法论加以概括、总结和演绎开拓,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哲学概括二个层次。它主要讲授科学哲学、地理学思想史和(狭义的)地理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学的辨证综合,即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为哲学基础,充分吸收经验实证地理学等的合理内核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潘玉君地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12大卫哈维著,高永源等译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印书馆,19963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24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学报上的相关文章约篇。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旅游管理学英文名称Tourism Administration Study教材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旅游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近20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国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现代旅游管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其研究也日益受到从政府到企业各个层面的重视。旅游管理学是广泛吸收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行为学等众多学科理论而独立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对旅游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科学管理。即对旅游者一特殊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从而提高旅游业的效益和效率。通过学习是学生了解旅游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的特殊性,并提高其在工作中管理的实践能力。基本内容:概述: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属性、特征和方法;旅游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投资管理、资源开发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成本控制与管理、信息管理、管理效果评价等;现代旅游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旅游管理过程和职能四个单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许秉文等编著:旅游经济管理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王云才等编著: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实务,青岛出版社1996年版3马勇著资源开发与旅游管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扬友庭著:现代旅游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侯敏著:国际旅游经营谋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6卢石泉等著: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分析英文名称Tourism Economic Analysis教材罗明义 著旅游经济分析 云南大学出版社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60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活动有明显的不同。其一,旅游资源的“稀缺性”令人质疑;其二,旅游产品的“分散性”使其交换消蚀于各个行业中,难以统计其确切效益;其三,旅游消费的“复杂性”使旅游市场变化更加多样,导致其研究的可信度降低。本课程是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对旅游现象的一种分析,从而发现运用这些传统经济学理论对旅游现象研究的缺陷,进而讨论旅游经济的特殊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有关旅游经济的新思想。在掌握经济学原理、概念及应用的基础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从而提高运用综合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由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关于经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世界的审视、关于“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旅游经济影响力分析、旅游市场分析与营销运作、旅游也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等八个专题组成。通过阅读各种参考文献和课堂研讨,使学生对旅游经济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许纯祯、耿作石编著 西方经济学教程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2、梁小民编著 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张雄 著 经济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4、王大悟、魏小安 主编 新编旅游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5、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相关文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教材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 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思想与方法、区域旅游开放的基础性分析、区域旅游开发的基本框架、区域旅游开发规划,以及区域旅游开发的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 明庆忠,旅游地规划,科学出版社,2003。3、 Gunn Clare, 1997,Tourism Planning , New York.4、 Gunn Clare, 1994,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 Taylor. a Franais .5、 黄羊山,王建萍,旅游规划,福建人民出版社,200。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旅游法研究英文名称Travel law studied教材韩玉灵主编.旅游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 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 本门课程以广义的“旅游法”为出发点,依托民商法学基本理论,以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为研究对象,广泛吸纳国内外旅游法和相关法学、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中国旅游法制建设的丰富实践,阐述旅游法的基础理论,为今后从事旅游研究与管理工作提供扎实的旅游法学理论基础及旅游司法实践技能。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旅游法基础理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法律问题、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旅游业从业主体的市场准入与经营规范、旅游市场规制、旅游纠纷处理与旅游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应用理论等,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应当掌握的相关法学理论知识。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 韩玉灵主编.旅游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王建著.旅游法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3、 刘敢生著.WTO与旅游服务贸易的法律问题.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4、 成涛著.旅游法比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5、 魏小安著.旅游发展与管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6、 A.j.伯卡尔.西方旅游业.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7、 J.P.杰弗瑞斯著.饭店法通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 王利明著.违约责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态旅游研究英文名称教材生态旅游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 课程目的及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生态旅游缘起、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生态旅游发展的客体、生态旅游发展的媒体、生态旅游区规划、生态旅游产品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等。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张建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3、 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导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4、 田里等,生态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5、 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旅游文化学英文名称Tourism Culturology教材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或课程论文课程总学时数80课程目的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