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 听了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课程,感受很深。两天的课程中,宋振杰老师深厚的国学功底、融会贯通的思想观点、幽默生动的授课方式,让参训的所有人员深受启发。宋振杰老师认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哲学思想,已经广泛地融入了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思想与性格之中,成为了集体潜意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哲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企业管理的层面来讲,中华文化属于“道”的管理哲学层面,而西方管理方法则属于“术”的管理科学层面。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跳出单纯的经济学、管理学的象牙之塔,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同时,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的营养,才能够“以道御术”,融通中西,强身健体,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使命与梦想。宋振杰老师从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法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兵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国学智慧与管理者的自我修炼、国学智慧与团队领导等六大模块,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授课。下面,我仅就儒家“为政以德”与“以人为本”管理谈一点体会。孔子为管理者描绘了一幅令人激动与向往的管理图景“众星捧月图”,他说: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以德行来治理天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为政以德”,是说管理者应该以道德管理和领导他的下属,就是所极力倡导的“德治”。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主要有两种治理方式,一是法治,一是德治。而德治的前提是领导者本人品德的影响力,如果一个领导者能够勤勉修德,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他的下属和百姓就会自然而然地归向他,拥护他。钱穆先生评价说:孔子谓作政治领袖,主要在其德性,在其一己之品德,为一切领导之主动。即如前道千乘之国章,亦即为政以德。唯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非无为。朱熹认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在领导者德行的感召下,百姓和下属就会像群星环绕着北极星那样,领导者指明方向,无为而治,老百姓倾心追随,竭尽所能,则天下大治。正如后人评述的那样:“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孔子为各级统治者和当权者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德治图景,也重点强调了德行修炼对于每一位领导者的重要意义。这需要每一个领导者认真思考,自己将如何修德养善,提升自己的德行公信力与影响力,在追求自我人格至善的过程中,达到管理与领导的至善境界,造福于民。孔子还比较了德治与法治的后果以及影响:子曰:“道(d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第二)孔子说:“用行政命令去督导,用刑法去约束,老百姓只是为了求得免于受到惩罚而听从,但是却没有羞耻之心;用德行教化,用礼制去规范,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能够自觉认同而归服。”“道”同“导”,引导,领导,督导。在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提出了管理者的两个层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是低级的领导层次。领导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只知道发号施令,动辄严刑峻法,下属个个噤若寒蝉,唯唯诺诺,只是害怕受到惩罚而被动应付,没有一点进取心、羞耻心和主动性,其领导的效率和绩效自然可想而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高级的领导层次。德是顺应人性的善行,礼是人际行为的规范。领导者发挥德行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引导潜藏在下属心中向善的力量,真情换来真情,尊重换来尊重,下属就会找到久违的自尊、自爱与自强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向善行看齐,比学赶超,万众一心,排山倒海,战无不胜。通过对政、刑、德、礼四种统治手段的比较,孔子指出,政令的引导、刑罚的制裁,都只起暂时作用,因为人没有羞耻心,不能约束自我;道德的引导、礼仪的规范,却可以使被管理者产生羞耻心,而自觉服从管理。由此可见,在刑治与德治中孔子首选德治,是因为他认为“德”能治本,而“刑”仅治表。可以看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管理方法是短期的、急功近利的、治标不治本的;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管理方法则是长远的、治本的。当然,现实中的领导并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孔子所强调的是,德行教化与礼制规范应当作为领导者首选的领导原则,而且始终不渝地追求德治的领导境界。针对不同的时空与人文的环境,领导者应当谨慎权衡德治与法治的利弊得失,而调整自己的领导方略。子曰:“知(zh)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说:“靠才智获得百姓的支持,如果仁德不能影响他们,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才智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仁德可以影响他们,如果不用庄重的态度来治理,百姓就不会恭敬谨慎;靠才智获得百姓的支持,仁德可以影响他们,用庄重的态度治理他们,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还是不完善的。”宋振杰老师说,这一章里的十一个“之”字,应该理解为百姓,或者指管理者的下属或身边的人。可见,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修养自身的仁德、端正与民的态度,遵守共同的准则,这样才能获得民众的充分尊重、信任和支持。不认的话即使得到一些支持也是不长久的。子曰:“道(do)千乘(sh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孔子说:“治理一个诸侯国,慎重、敬畏地处理政务,恪守信用,节约支出而又爱护人民,差事老百姓的时候要选择农闲的时候。”孔子在这里指出了统治、领导与管理的三原则。首先,管理者要“敬事而信”,正所谓“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也就是说,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态度端正,才能为下属做好榜样,发挥正面积极的影响力;其次,节约费用开支,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爱护关心下属;第三,尊重自然和工作规律,尊重下属和民众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样就会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赖。在这三个管理原则中,管理者“敬事而信”的工作态度与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而且,孔子也看到了领导者德行的导向作用: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二)季康子请教如何为政,问道:“如果杀掉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亲近修德行善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何必要杀人呢?只要您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为政者的品德像风一样,老百姓的品德像草一样,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孔子主张,领导者要用自己的德行去教化民众,感化民众。上有所好,下必甚之,领导者好德,则下属自然也会效法。如钱穆先生评注:“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者必君子。其人之品德随人转移不能自立者必小人。是则教育与政治同理。世风败坏,其责任亦在君子,不在小人。”只有实行德治,才能“近悦远来”: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第十三)叶公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苏州城市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班级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实施计划
-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公司并购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文理学院选调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三明市尤溪县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战略管理中的外部性风险识别与应对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货物购销合同范本
- 2025陕西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供电服务用工招聘10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云南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 《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评估规范》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及答案详解1套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 Unit8SectionA1a2d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700字
- 铝电解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2025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