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摄像器材辅助习作例谈【摘要】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辅助我们的作文教学,提高习作水平,如照片作文,就是让学生拍照片,再根据照片写作文。照片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之一。素材积累工作枯燥无味,让学生兴致盎然、坚持不懈地积累作文素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摄影拍照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加上手机、照相机的普及,经调查每位同学都拿手机或照相机当过摄影师。因此,让照片成为写作素材,能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让学生参加实践, 积累摄影素材,学会审美观察,有了摄影的有关理论与知识,再选景拍摄 ,根据照片来写作文, 重温情感。寓作文于摄影生活中,能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表达出真情实感【关键字】 参加实践 积累摄材 审美观察 选景拍摄 依照作文 重温情感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辅助我们的作文教学,提高习作水平,如照片作文,就是让学生运用摄像器材先拍照片,再根据照片写作文。照片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之一。素材积累工作枯燥无味,让学生兴致盎然、坚持不懈地积累作文素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摄影拍照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加上手机、照相机的普及,经调查每位同学都拿手机或照相机当过摄影师。因此,让照片成为写作素材,能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照片再现生活画面,可强化作文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信息输入效率,学生作文时就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寓作文于摄影生活中,能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表达出真情实感。那么,照片作文该如何进行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 参加实践 积累摄材照片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师要全方位地给学生开辟接触社会及生活实际的渠道,审视生活,解读生活。杜甫诗云:“君子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处处留心皆学问。要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小学生照片作文也是一种反映活动。任何反映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拍摄素材,就能以实践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一般不提照片作文,而是让拍摄兴趣和爱好吸引学生去参加与活动。有的人喜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有的人善解人意,长于交际;有的人喜欢手工制作;有的人喜欢搞小发明;有的人喜欢做科学试验;有的人喜欢参观访问;有的人喜欢劳动实践,公益活动等。学生要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空间和实践,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得到最真切、最深刻的体验,摄取值得珍藏的镜头,定是一笔丰厚的“材”富。刚开始接触照片作文时,教者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面对活生生的实镜,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选择摄影素材,走走看看,想想拍拍,作实战式的拍摄演练。如可以把学生带到草绿花红的公园、麦浪滚滚的田野、硕果满枝的山林、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他们各自通过观察,选定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两处进行重点观察,注意抓住主景和衬景,进行拍摄。总之,学生参与实践性活动的过程,就是积累摄影素材的过程。在参与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摄影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各种美的镜头就会摄进孩子们创作的画面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心灵美都会和谐地融会在学生的心田里。2、 审美观察 选景拍摄摄影也是一门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已成了今天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摄影艺术中“发现视觉美点”、“突出视觉感受”、“取景”和“选择角度”等有关理论与知识,可适当地让学生掌握一些,拍照水平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要让孩子明白拍摄同一材料,但由于拍摄的角度不同,便产生不同的主题。比如说,有这样两幅照片,照片一:一位军人手里拎着包,刚从产房出来,此刻正回头深情地再望一下产房。(此片题名“前线的召唤”)。照片二:一位军人,手里的包放在地上,此刻正在用手推开产房的门。(此片题名为:迟到的父亲)这两张照片所拍的背景一样,人物也一样,但由于摄影师拍摄的角度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主题也就不同。照片1主要表现了军人的妻子生产了,但未待出院,他就急上部队了,显然是接到部队召唤的急电。照片2表现了军人的妻子早已生产,但他却因为部队工作紧张姗姗来迟了。所以说观察是拍摄照片的“镜头”,是拍好照片的基础和前提。观察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要细心;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鼻、舌、身等器官“立体式”、全方位地去“知觉”。观察一定要勤,要让学生不断地注意观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如每天早晨一睁眼,就要留心观察:家中摆设、家具种类、摆放位置、各种色彩;家人的活动,爸爸、妈妈忙碌的情景,准备的早点种类,每个人的行动坐卧;上学路上车水马龙的情景,行人、车辆的行进,大街小巷的喧器、十字路口的见闻;到学校,开展什么活动,举行什么比赛放学路上又看到什么?回到家中又是一番什么情景?让学生走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让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意,扣动学生情感之弦,产生浓烈的审美情感,当为客观事物美的属性感动不已的时候,可以拍摄下来。拍摄工具可以是手机、照相机,还可以是录像。那么如何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呢?捕捉一个镜头是需要焦灼的等待和多次反复的,更需要丰富的审美经验,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拍不出真实反映生活的好照片,那也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例如:两张同样的人物照片,一张背景艳丽,杂物多,另一张背景简洁。前者显得杂乱,分散了人们对主体的注意力;后者能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其实背景本来一样,只不过是后者稍微移动了一下取景的位置,就变成较完美的照片了。再如我们为什么不选垃圾、粪堆作为拍照景点呀?因为它丑、它臭,不能作为美的背景衬托。所以,教师要加强审美观察的指导,使学生的审美注意指向集中到事物的审美属性上。指导审美观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近距观察和远距观察结合。近距观察指近距离地观察事物的局部特点。远距观察指远距离地把握事物的整体特点,认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如观察校园,按从远到近观察,就是“操场那边的东青 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摄影的镜头就可选取远处的冬青为背景,近处花坛里的月季花为主题。2、 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全面观察,特别要注意“全”,不能只凭兴趣,只看自己爱看的部分,而遗露了最关键的部分,这就会造成观察的“断缺”。可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特点,灵活安排观察顺序,就能看得全面、细致。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要搞好重点观察,确定好重点观察的内容。就一件事来讲,经过是重点。如洗衣服的重点在“洗”,是怎么洗的;种菜的重点是“种”,如何种的。记一次体育比赛,“比赛的经过”是重点,怎么“赛”的要仔细观察。只有留心观察,用心体验,才能捕捉到那些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所谓的重点才能被拍摄下来。如果观察的对象是物,那么,就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作为重点。如我和学生来到长江边,乘着船一边欣赏长江风光,一边搜索可以拍摄的美丽景物。忽然,学生发现了拍摄的好对象苇海。照片上那苇海的辽阔之美、绿色之美、生命之美在照片中一览无余。3、 有意观察和随意观察相结合所谓有意观察,就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事物,所谓无意观察就是让学生随意摄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无意中发现的风采往往会泄露事物的真面目,这时,也就准确地掌握了事物的审美属性,让它成为照片的镜头。3、 依照作文 重温情感 依照作文就是用照片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拍下来,帮助学生实现从照片到文字的心里转换。 把一张照片变成文字,它既注重孩子的形象思维,更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它能唤起学生的审美记忆,重温生活的趣事、乐事、要事,心中蓄满美的冲动,就会引发学生倾吐心扉,拿起笔来描述美,抒发美。根据照片写的作文,它是实践活动的延伸,而且是对实践性活动的总结提高,它写的都是学生经历的、印象深刻、乐于接受的素材。依照作文时,可让学生看着照片先口头描述,做到围绕照片内容有顺序地说明白、说具体。然后在小组内口述照片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技术研发2025:投入产出效益评估及产业升级报告
- 洞察2025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 车床铣床安全培训课件
- 水供应服务员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鉴定估价师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钻床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生物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元培杯地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水生植物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棕榈藤种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共享服务中心(HRSSC)课件
- 非贸项下对外付汇的政策解读和实操疑难解答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数字色彩课件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近科学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3张PPT)
- 煤矿现场急救技术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三段式距离保护
-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赴香港定居申请表
- 学习的基本理论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