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制品大楼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纺织制品大楼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纺织制品大楼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纺织制品大楼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纺织制品大楼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防织制品大楼施工事 故 应 急 求 援 预 案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复 核 人: 批 准 人: 编制时间: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 编号:致:我方已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了 工程施工 的编制工作,现呈报请予以审查。附: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工程名称方案名称编 制 人编制时间主管工程师审核意见:主管工程师:年月日项目总工审批意见:项目总工程师:年月日项目经理审批意见:项目经理:年月日备 注:目 录1、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12、应急救援目的23、工程项目基本情况2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55、报警与通迅机制96、可能发生事故种类117、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271基坑坍塌事故紧急救援1272火灾事故紧急救援1473模板或脚手架坍塌事故紧急救援1574触电事故紧急救援1675高处坠落事故紧急救援1776现场警戒与治安188、事故调查处理199、有关规定和要求1910、常见事故急救常识2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使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快速、有序运作,尽可能降低事故危害度和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六十九条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即:“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的要求。结合xxxx纺织制品大楼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1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即建立建全本工程项目部的应急救援组织结构,配备并培训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购置应急救援物资和器材,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措施。1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本着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即预先进行应急救援任务分组分工,明确应急救援人员的各自工作范围和职责。1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时,采取一切可能采用的措施,优先保护人员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员的方针,开展事故应急求援工作。14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本着尽量减少损失的原则。即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时,采取一切可能采用保护措施,尽量保护财产和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的方针,开展事故应急求援工作。15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本着以自救为主的原则。即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 凡是本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应急救援工作,不向公司总部或附近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求助。16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本着及时、正确、快速、有序的原则。即及时一一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及时进行紧急救援,及时进行现场救护,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准确一一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应急救援人员采取的紧急求援方法正确,现声紧急救护方法正确,输送运输伤员的方法正确;快速一一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应急救援人员快速进行紧急救援,快速进行现场救护,快速将伤员向附近医院输送;有序一一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应急救援人员在紧急救援、现场救护、输送伤员等各个环节做到紧急快速运作,慌忙有序而不混乱。2、应急救援目的21使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更好地符合和适应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22给本工程项目的从业人员和场区周边居民,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3保证本工程项目部的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良好的备战状态。24指导本工程项目部的应急反应行动,能够符合实际应急求援的要求和按计划、有序地进行。25防止在事故发生以后,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指挥不力、现场救援行动无序、混乱,而延误事故救援时机。26通过有效的应急求援行动,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27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精神,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和高效的动作。3、工程项目基本情况31基本情况简介311工程地址xxxx纺织制品大楼工程,位于襄樊市人民西路北侧及140号与云兴路西侧交点西北角,工程东侧是襄樊市云兴路,围墙内侧距离拟建纺织制品大楼外墙10.70米,工程西侧是xx生产区(现已修筑临时围墙与建筑施工现场分离),临时围墙内侧距离拟建纺织制品大楼外墙9.80米,工程南侧是人民西路,围墙内侧距离拟建纺织制品大楼外墙38.70米,工程北侧是xx幼儿院(现已修筑临时围墙与建筑施工现场分离),临时围墙内侧距离拟建纺织制品大楼工程外墙15.00米。312工程性质与性能xxxx纺织制品大楼为新建公共设施,建筑场地土壤类别为H类,地基及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计为丙类,抗震设防裂度设计为六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二级,框架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四级,工程耐火等级设计为一级,屋面防水性能等级设计为II级,工程使用年限设计为50年。313工程结构xxxx纺织制品大楼,工程设计采用桩基及承台钢筋混凝土基础,0.00米以上设计为五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一至四层结构楼层设计高度为5.10m、第五层结构楼层设计高度为6.00m,屋面建设总高度为26.40m。314工程规模xxxx纺织制品大楼,平面投影设计为一字形,其中东西方向纵长109.64m,共设15个轴线即轴,南北方向横宽31.02m,共设7个轴线即轴线;工程设计建筑总面积14314m2,工程造价(合同造价)1180万元人民币;工程建设设计占地面积3436 m2,道路设计用地面积2000多m2,工程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11000多m2。315建设单位xxxx纺织制品大楼,由xxxx纺织有限公司筹资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为张伟,现场代表为胡传文。316设计单位xxxx纺织制品大楼,由襄樊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负责人为。317施工单位xxxx纺织制品大楼,由湖北百盛建筑有限公司即:xxxx纺织制品大楼工程项目经理部承担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经理为张杰检,工程项目总工程师为王相运云,工程项目副经理为林小锋、林 海。318监理单位xxxx纺织制品大楼,同襄樊市大正建设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现场总监理工程师为刘凤菊,监理工程师有:朱道山、孙宝健。319监督单位xxxx纺织制品大楼,由襄樊市质量监督管理站负责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人为;由襄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负责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监督,责任人为沈建军。3110施工工期xxxx纺织制品大楼工程,计划于2007年7月28日开工,2008年1月28日竣工,计划施工日历工期为180天。3111气候特点本地气候四季分明有利于施工生产,雨水季节基本上集中在夏季,对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工作影响较大,夏季雨天时经常有雷电现象,因此,施工现场较高的设施和设备应做好防雷保护。32现场临时保健及治疗措施321项目办公室配备临时保健医药用品,在日常施工生产中造成的轻微红伤,同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负责简单的医药处理,少重的红伤经简单医药处理以后,再到距离施工现场最近的xx职工医院进行治疗,重伤以及以上的负伤者送至市内相应的大医院进行就治。322本工程项目部配备急救担架一付,存放在库房内,日常由保管员负责保管和维护,重大事故应救援时由施工设计员负责,组织人力护送伤员到门诊或医院治疗。33场区内外消防救助设施及人员状况331现场消防组成机构及成员,项目成立义务消防队,队长由项目施工员陈躬铭担任,成员由项目电工胡述秀、模板工班负责人陈章雁和该工班的五名员工组成。332项目部配备灭火器和灭火消防水源,灭火器分别安装在门卫、仓库、办公室门口和模板加工现场的边沿等部位,消防水源管道设置在工程平面的第和轴线之间,现场地面放水阀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模板加工场边沿,工程机构内部从一楼到屋面每层设置放水阀,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333位于工程南侧的一号楼梯间,在火灾发生以后定为专用消防通道,主要供应消防器材,物资的上下和伤员运输使用,其他撤离和闲杂人员一律从北部二号楼梯间上下。4、应急求援组织机构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架图事故救援现场总指挥现场副指挥协调副指挥运输道路疏导组现场临时医疗组后勤供应保障组枪险物资供应组伤员营救组物资抢救组消防灭火组安全保卫疏导组4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架图说明421工程项目部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部,指挥部同指挥长、副指挥长和成员组成:422本工程项目部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部指挥长,由项目部经理张杰俭同志担任;423本工程项目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指挥副指挥长,由项目部副经理林小锋担任;事故应急救援现场组织指挥副指挥长,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林海同志担任。424本工程项目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部成员,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王相云同志和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测量员、采购员、试验员、材料员、专业电工等人员组成。425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部下设伤员营救、物资抢救、消防灭火、安全保卫及疏导等事故应急救援小组。426指挥部成员为各个应急救援小组的负责人,各应急救援小组的成员由现场施工作业工班抽出。427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由项目技术室兼管负责,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指挥部成员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由指挥长或副指挥长临时安排人员递补。428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以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部为基础,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43应急救援人员职责与分工43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1)对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评估;(2)指导施工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和监控安全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4)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及应支援措施;(5)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便应急反应时及时启用;(6)制订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反物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储备力量。432应急救援指挥长的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源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项目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督应急操作小组及人员的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9)通报外部应急救援机构;(10)决定请求外部援助;(11)决定应急救援现场撤离;(12)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433应急救援协调副指挥长的职责:(1)协助应急救援指挥长,组织指挥和应急操作任务;(2)向应急救援现场副指挥长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操作副指挥长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操作;(5)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6)定期检查各应急反应组织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7)根据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达成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建议。434应急救援现场副指挥长的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2)进行现场事故评估;(3)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有效执行;(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5)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保持有效协调;(6)做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以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7)做好火灾消防、卫生医疗、道路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总门的联系工作。435伤员营救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伤员营救组由项目施工调度员陈躬铭同志负责,小组成员由钢筋工班负责人梁德成和该工班作业人员810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及时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给予营救并转移道安全检查地带,以便医疗组给予及时帮助。436物资抢救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物资抢救组由项目部施工技术员陈泽喜同志负责,成员由瓦工工班负责人刘险丰和该工班的施工作业人员810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抢救和运输事故现场一切可以抢救转移的物资;转移一切施工现场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物品到安全地带。437消防灭火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组由项目部副经理林海同志负责,小组成员由模板工班负责人陈章雁和该工班的施工作业人员810组成,其具体职责是:启动施工现场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438保卫疏导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保卫疏导组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王相云同志具体负责,小组成员由门卫保安人员35人组成,其具体职责是:对现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指导现场无关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的畅通,疏散场区内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阻止场外无关人员进入现场。439抢险物资供应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抢险物资供应组由材料员林吓平同志具体负责,小组成员外墙脚手架工班负责人 和该工班的施工作业人员1012人组成,其具体职责是:当事故发生以后迅速协调抢险物资、器材到事故发生地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防护装备和安全技术装备情况,及时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后续抢险物资。4310后勤供给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设备管理员 同志具体负责,小组成员由施工现场的勤杂人员和瓦工工班负责人刘俭丰和该工班的施工作业人员68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迅速组织提供应急求援工作必须供给的物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资、物品到提供应急求援抢险人员手中。4311现场临时医疗组的人员及职责:应急救援现场临时医疗组由项目部测量员 同志具体负责,小组成员由专业电工胡述秀、水电安装工班的施工作业人员46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受伤人员在现场安全地带做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及时转运重伤员到附近医院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5、报警与通迅机制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它的形式为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51应急上报机制通过危险辨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以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5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以后,项目应急反应组织启动,并拉响应急反应警报,通过广播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5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现场外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54汇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报。55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联系电话551应急求援指挥部总指挥长552应急救援协调副指挥长553应急救援现场副指挥554应急救援保卫疏导组负责人555应急救援伤员营救组负责人556应急求援物资抢救组负责人557应急求援后勤物资供给组负责人558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即现场临时医疗组负责人56现场事故应急救援报警措施561开工以后把工程项目部所在地理位置和联系电话公布于众,让所有人员都知道工程项目所处的具体位置和联系电话,以免事故发生后报警时由于紧张而无法把地址和事故状况说清楚,产生误报;562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把事故应急救援报警的程序和正确方法交给施工作业人员,以便人人当好事故监督报警员。563为方便社会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事故现场并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当事故发生后,由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安排人员到相应主要路口,接应社会事故应急求援组织及人员。6、可能发生事故种类61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时,如果不按规定进行放坡和支护,有可能发生坑壁坍塌、滑坡等而造成事故;62在整个施工期间内,如果不按规定要求采取防护措施,随意动火作业或任意使用取暖器具等,有可能在施工现场或生活区等会发生火灾事故;63在工程结构施工期间,特别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期间,如果不按规定要求设置模板支撑体系,有可能会发生模板支撑全系塌陷或坍塌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64在外墙脚手架搭设、使用或拆除期间,如果不按规定要求设置或任意拆除支撑、连接杆件等,有可能会发生脚手架倾斜或坍塌等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65在整个施工期间内,如果不按规定要求对员工进行法制道德和安全技术等教育,有可能会发生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而造成伤亡事故;66在整个施工期间内,如果不规定要求程序进行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或拆除,有可能会发生大型机械设备损坏、倾覆等而造成重大机械设备事故;67在整个施工期间内,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的配电或用电系统,如果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规定或违章操作,有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68进入施工现场或高处临边作业时,如果不按规定要求佩带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用具或施工现场的边、洞、口等不按规定要求设置防护,有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生产安全事故。7、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别和具体情总,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71基坑坍塌事故紧急救援在基坑开挖或基坑内进行施工作业时,如果基坑壁有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现象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喊,让基坑内施工作业的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如果基坑壁发生滑坡、坍塌并造成人员被埋没事故时,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紧急救援:711现场最早发现基坑壁滑坡、坍塌并造成人员被埋没者,应立即大声发出紧急求援信号,同时向现场负责人(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如果指挥长或副指挥长不在施工现场,由现场最高领导者代行应急救援指挥长的职责)报告,并立即采取正确的方法实施营救。712现场负责人(最高领导者)接到紧急救援报告以后,应立即代替应急救援指挥长行使一切应急救援责任和权利,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或其他人员,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被埋者实施紧急救援,同时向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长进行报告。713项目应急救援人员或其他人员,接到紧急求援命令以后必须迅速进入紧急救援工作状态,并按照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开展紧急救援工作。714应急救援人员必须迅速查明发生滑坡、坍塌事故的原因和判断事故的发展状态,并采取正确方法进行紧急救援。(1)如果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土壤地质差或基坑壁坡度比较小而发生基坑壁滑坡或坍塌,并且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无第二次滑坡或坍塌的可能时,可以立即采取正确方法进行紧急救援。(2)如果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基坑上部负荷超载,并且在紧急救援时很有可能发生第二次坍塌,则应先组织进行基坑上部负荷卸载,然后再采取正确方法进行紧急救援,预防在紧急救援过程中基坑发生第二次滑坡或坍塌而造成更大的伤亡事故。(3)如果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基坑上部负荷超载,但在紧急救援过程的短时间内发生第二次坍塌的可能性不大,或都不可能发生第二次坍塌,在紧急救援伤员的同时,可以进行基坑上部负荷卸载工作,以预防万一基坑壁发生第二次坍塌而造成更大的伤亡事故。(4)如果基坑壁发生滑坡、坍塌以后,未将受害人员全部埋没,只是埋没受害人员的部分肢体并且本人无法脱离危险,紧急救援人员或其他人员必须迅速帮助脱离危险区域。(5)如果基坑壁发生滑坡、坍塌以后,已将受害人员全部埋没,其被埋没的具体位置可以确认,并且埋没受害人员的肢体上土层不太厚,紧急救援人员可以利用双手或者简单工具能够将受害人员施救,紧急救援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必须无条件的进行紧急救援。(6)如果基坑壁发生滑坡、坍塌以后,已将受害人员全部埋没,并且被埋没的具体位置无法确认或者被埋没受害人员的肢体上土层太厚,紧急救援人员利用双手或者简单工具,在短时间内无法将受害人员施救脱离危险,紧急救援人员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包括动用机械设备例如:挖土机)对受害人员进行紧急求援。(7)如果基坑壁发生滑坡、坍塌以后,已将受害人员全部埋没,并且被埋没的具体位置无法确认或者被埋没受害人员的肢体上土层太厚,仅靠工程项目部的紧急救援人员或措施不能满足紧急救援需要时,现场负责人(最高领导者)必须立即请求临近单位或社会上紧急救援组织给予支援。但不能放松对受害人员的紧急救援。715当紧急救援人员把受害人员营救出危险区域以后,现场医疗急救人员按照有关紧急救护知识,立即对受害人员进行救护处理:(1)如果受害人员只是受到惊吓或者是肢体受点皮外红伤,医疗急救人员应对受害人员做红伤处理后让其休息即可。(2)如果受害人员的肢体谋个部位骨折并带外伤,医疗急救人员应对受害人员做红伤止血处理后,再把受害人员送往医院治疗。(3)如果受害人员的肢体各个部位没有骨折现象和外伤,而是因为被滑坡或坍塌土方埋没窒息缺氧而神志不清,但是有脉搏、心脏跳动和呼吸,医疗急救人员应把受害人员平放在空气流通地方,让其呼吸新鲜空气自然恢复正常,但是必须时刻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或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4)如果受害人员的肢体各个部位没有骨折现象和外伤,而是因为被滑坡或坍塌土地方埋没窒息缺氧而神志不清,有脉搏、心脏跳动、呼吸微弱或者脉搏、心脏跳动、呼吸基本停止,医疗急救人员必须对其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抢救,凌晨应在抢救的同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5)无论受害人员的病情轻重,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途中,无论采取什么抢救办法(如采用人工呼吸、输氧急救等),不能停止和放弃对伤员的施救。716无论受害人多少或病情轻重,只要因为基坑壁滑坡、坍塌以后造成人员受害时,在现场进行紧急求援的同时,必须立即向拨打附近医院的120求援电话求救。72火灾事故紧急救援在日常施工生产、生活中,现场区哉内物资材料库、员工宿舍、模板加工场、外墙脚手架上等部位,有可能发生失火或者造成火灾事故,当上述部位或者其他场所发生失火时,最早发现失火者应立即大声发出失火信号,让周围其他人员明白呼喊的用意,并进入扑灭失火的行列之中,如果火势比较凶猛,少数人员已经无法扑灭或控制火情,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应急救援。721最早发现失火或造成火灾事故者,根据具体情况立即大声呼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拔打119火警电话报警,火灾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实施营救,但不可盲目救助。722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听到呼喊或报告以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迅速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状态,并按照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组织开展救援工作;723迅速查明失火或火灾事故的原因,正确判断火灾事故的发展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如果是因为电线断路而引起的火灾,在进行灭火施救前必须先切断供应给电源,才可进行喷、洒水扑灭火灾和救援;724迅速查明火灾事故现场是否有燃易爆物品,如果有受热易爆危险物品,应准确判断其具体存放位置和数量,在控制火灾的同时应集中水源或其它有效降温措施,防止易爆物品爆炸使事后果升级。725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应迅速判断物资燃烧排放的烟气中,有毒物资的含量,正确指导应急救援人员使用防毒面具或防毒器材,防止救援人员中毒和受伤人员吸入更多的有害气体。726急救人员按照有关火灾事故的救护知识和现场指挥人员的命令,立即开展救护伤员工作,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得擅自停止或者放弃对伤员的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恢复心脏功能,清洗包扎伤口或输氧急救等。727当施工现场配备的物资或器材不能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时,应立即向社会应急救援组织求救或拔打附近医院的120救援电话求救。73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坍塌事故紧急救援在施工生产活动中,由于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搭设未按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偷工减料或使用集中荷载等原因,施工现场有可能发生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坍塌事故,当上述分项工程谋部位有坍塌事故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发出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坍塌事故信号,让施工现场的人员明白呼喊的用意和意图,并迅速加入应急处理或救援的行列之中,如果坍塌迹象比较较严重,少数人员已经无法挽回或控制险情,应启动应急救援系统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求援:731最早发现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体系有坍塌迹象或坍塌事故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发出大声呼救信号,并向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打110电话报警请求求援,坍塌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实施营救,但不可盲目进行救助。732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听到呼喊或报告以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必须迅速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状态,并按照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在现场指挥人员正确指导下开展救援工作;733迅速查明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体系坍塌迹象或坍塌事故的原因,正确判断坍塌迹象或坍塌事故的发展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如果施工现场有电源线路,除应急照明的电线以外,在进行施救前必须先切断所有借供给电源,防止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使电线破损造成触电事故;734迅速查明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体系坍塌迹象或坍塌事故周围相连杆件的状况,准确判断其稳定性能,如果有可能发生第二次坍塌,必须先对危险部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防止在进行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生第二次坍塌,使坍塌事故后果升级造成更严重的损失;735迅速查明在模板支撑或外墙脚手架体系坍塌事故范围的施工作业人数、被埋没人数和受伤人数,确保被埋没人员全部抢救出;736急救人员按照有关坍塌事故的救护知识和现场指挥人员的命令,立即开展救护伤员工作,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得擅自停止或者放弃对伤员的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恢复心脏功能,清洗包扎伤口或输氧急救等。737当施工现场配备的物资或器材不能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时,立即向社会应急救援组织求救或拨打附近医院的120救援电话求救。74触电事故紧急救援由于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应用比较广泛,在为生产服务提高效益的同时,也给施工生产带来危害,因此在平凡的施工生活中有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当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时,最早发现有人触电事故者应立即大声必出呼叫信号,让周围其他人员明白呼喊的用意,并投入救援行列之中,其应急求援措施如下:741最早发现有人触电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发出大声呼救信号,并向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拨打120电话报警请求求援,触电事故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实施营救;742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听到呼喊或报告以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迅速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状态,并按照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组织开展救援工作;743迅速查明触电事故的原因,正确判断事故的发展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施救;744如果伤者是因为接触破裂或断开的电源线而引起触电,在进行施救前必须先切断供应给电源,不可冒然进行救援。745如果距离电源开关较远或不方便切断电源,最短时间内先利用现场比较干燥的竹竿或木棒将电源线挑开,然后再去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救援人员二次触电事故后果升级。746急救人员按照有关触电事故的救护知识和现场指挥人员的命令,立即开展救护伤员工作,如果触电者比较清醒,应将伤员安放在通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观察伤员的情况变化,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747如果触电者已经处于不醒人事的状况,在将伤员安放在通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同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给予急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恢复心脏功能等。748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得擅自停止或者放弃对伤员施救的一切急救措施,如采用输氧急救等。749当施工现场配备的物资或器材不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时,必须立即向社会急救援组织求救或拔打附近医院的120救援电话求救。75高处坠落事故紧急救援由于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人员较多,时间较长,现场防护设施不全或防护不当等原因,在施工生产活动中有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最早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者应大声发出呼叫信号,让周围其他人员明白呼喊的用意,并投入救援行列之中,其应急求援措施如下:751最早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时,根据具体情况立即大声呼救,并向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拨打120电话报警请求救援;752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听到呼喊或报告以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迅速进入急救援工作状态,并按照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组织开展救援工作;753迅速查明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正确判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展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754如果伤者是因为未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用具或失误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则暂时不必担心第二次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性,可直接进行救援;755如果伤者是因为其它原因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则应迅速判断是否有其他作业人员发生相随高处坠落的可能,并采取正确可行的措施防止第二次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使事故后果升级。756急救人员按照有关高处坠落事故的救护知识和现场指挥人员的命令,立即开展救护伤员工作,如果高处坠落者比较清醒,应观察伤员的情况变化,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757如果高处坠落者已经处于不醒人事的状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给予急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恢复心脏功能等;758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得擅自停止或者放弃对伤员施救的一切急救措施,如采用输氧急救等。76施工现场发生其他类型的安全事故以后,根据具体情况,按应急救援程序,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急救处理。76现场警戒与治安761当事故发生以后,为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必须的警戒隔离,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持续、防止与应急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干扰应急救援工作;762警戒与治安人员应协助发出警报和现场紧急疏散现场人员,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763应急救援的现场警戒与治安人员应协助好人员清理、清点,传达有关紧急信息。764应急救援现场的警戒与治安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部的通告,协助做好事故的调查。8、事故调查与处理81当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以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82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83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应急救援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应急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84依据项目部的劳动奖罚制度,对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有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85尽快组织人员恢复正常的施工生产。9、有关规定和要求91应急救援工作培训在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以后,按计划组织施工现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及紧急救援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911工程项目开工以后,安排适当时间和地点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人员参加应急救援教育培训;912在应急救援队伍有新成员加入时进行一次培训;92培训的内容92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922个人的防护措施;923对危险源突显性辨识;924事故警报;92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926各种抢救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紧急救援方法;92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93培训的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都能够明确在紧急救援工作时,应该做的工作和工作程序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94应急反应演练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以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做到施工场区的人员开工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应急反应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应急反应演练的次数。95应急反应演练的目的95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95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953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95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955通过应急反应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96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要求961项目指挥部决定进行应急反应演练以后,在进行培训或演练的时间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和相关人员必须参加;962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和相关人员,在进行培训或演练的时间内一般情况下不得请假;96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和相关人员,在进行培训或演练的时间内,不得无辜不参加培训或演练活动;964各组成员应根据演练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缺陷,以便改修和完善应急救援计划。10、常见事故急救常识10.1触电事故急救触电事故通常由于直接接触电源而引起,也可能由于高压电或雷雨时闪电击伤所造成,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或使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不导电的物体,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但是必须注意,千万不可使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防止发生连锁触电事故,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如果呼吸、心脏已停止,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进行抢救,直到呼吸、心跳恢复。其急救方法如下:1011人工呼吸法:使触电者仰卧,面部向上,颈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部尽量后仰。抢救者座于触电者头部,一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不使漏气,同时一手至于触电者的下鄂处,同时用口对着触电者的口进行吹气,在触电者胸壁扩张以后,停止吹气,让触电者胸壁自然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要进行15次左右。1012俯卧压背法:使触电者俯卧,一臂伸直平放,另一臂弯曲垫于头部下面,面部偏向一侧,以防鼻子、口腔被堵塞。抢救者两腿分开横跨并跪在触电者的大腿两侧,将两手掌心置于触电者胸背部下放大拇指靠近脊柱,四指向外紧贴两侧肋骨,两臂伸直,使身体慢慢向前倾,使用身体重量压迫触电者下胸背部,同时使用两手手掌向前上方推压,导致肺内空气排出;然后身体后仰挺直,两手放松,等待触电者胸部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部。如此重复操作,每分钟大约要进行15次左右。1013仰卧压胸法: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偏向一侧,背部放一个软枕垫,将胸部突起,两手伸直平放。抢救者两腿分开跪跨于触电者的大腿两侧,将两手掌心压放在触电者胸部,大拇指向上,其余四伸开自然压迫胸部,排放肺中的空气,然后两手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内部。如此重复操作,每分钟大约要进行15次左右。本办法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进行:抢救者跪在触电者头部,两手抓住触电者的两个前臂,尽量向上伸展,使空气被吸入,并保持这样位置几秒钟;然后将触电者的两臂放下,使上臂和肘关节紧贴胸壁并挤压胸廓,排除肺中的空气。如此重复进行操作,每分钟大约15次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将触电者的衣服、裤带完全解开,并挖出口腔、鼻孔内的污泥、血块等物。如果舌头后缩,阻碍呼吸,应将舌头拉出,使用绷带固定于口腔外面,以保证呼吸道畅通。操作时不可用力过猛,防止损伤内脏或造成骨折。速度要保持均匀,不可过快或过慢,一般每分钟约15次为宜。1014胸外心脏按摩法:使触电者仰卧,面部向上,胸背部垫上硬木板,抢救者在触电者侧面,两手相十,将手掌根部放在触电者的胸骨下方,突之上,借助身体的重量,以手掌根部用力向下适度压陷,然后放松压力,让胸廓自行弹起。如此有节律地每分钟压挤70-80次,直至出现规律性的心跳和呼吸为止。需要注意是,每次挤压,不要太快,也不要过重或过轻。过重有可能造成胸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过轻则不起作用。放松时可稍快一些,让胸部自然回弹,但手掌根部不必完全离开胸壁。102中署事故急救夏天由于日晒、高温天热二发生中署时,要迅速将中署者安放道阴凉通风的地方,让中暑者平躺,上身稍微特高,解开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