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是仅仅要求员工只会做事或只会卖力工作,而是更需要面对实际问题能够快速做出灵活处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些对人才需求新的转变同样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我们应该研究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资源。本文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多年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把握的大体方向,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创新培养模式的具体方式方法。 下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创新 1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我国各高职院校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良好时期,不过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其一,因为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调整时期,所以急需各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队伍,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便能够满足我国经济转型中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其二,我国各高职院校近几年已经走过了办学规模扩张的阶段,现阶段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与现代社会需求脱节,如果学生一直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接受教育,那么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教育。 2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的标准满足不了产业转型的需求 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城乡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地方经济结构等各个方面的调整。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转型也对人才结构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是处于以往的基础水平。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调整,但是因为没有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不仅导致了教育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而且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2.2 依旧存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性、主动性与积极性。走进高职教学的课堂,往往看到的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有些学生却在听歌、玩手机、说话、睡觉、中途走开,等等。结果是教师讲完了自己的本节课程,但是能集中精力吸收这节课程内容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能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3 尚未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大部分是在同类本科院校教材或中专学校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删减添加形成的,还有一些是教师个人编写或多人合写的。这类教材过分重视系统的知识讲解,大部分是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方面的内容很少,没有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充分结合,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没有明确的职业特性,未能达到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并且,高职院校不重视和企业合作开设学校课程,未能及时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技术补充进学校教材体系之中,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把握的大体方向 面对上文中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学校方面应当正确面对并积极地进行改革,不过最为主要的还是需要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大体方向。第一,应当紧密结合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来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最后表现在市场的需求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重视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重视高新技术人员的培养。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当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根据本区域内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资源状况等具体情况,培养当地企业发展急需的管理、服务、生产等方面对应的人才资源,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第三,必须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相互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互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第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创业精神,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课外兼职及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使其真正了解工作方法、企业机构配置与行业特点,使学生将其学到的创业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增强其创业的心理素质,提高其灵活经营和掌握市场的创业能力,体会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培养其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最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4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教学实践课程 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通过提高实验开出率,提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设设计性与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开设开放性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在开放的实验室中开展技术攻关或者进行科研项目;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立网络虚拟的实验室,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便利的条件。同时,增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建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建立优质的教育氛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并且,通过建设创新实训基地,建立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们参与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全国挑战杯这三种代表性很强的全国大学生科技比赛,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教学模式等措施,形成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及课外培养三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2 教学手段的创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当按照“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加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公共课及专业方向课。同时加大引进优质教师队伍的工作力度,深化高职教育中考试模式、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比如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网络教学、利用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讲解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育需要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性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所以,高职教育更加应当重视培养专业教师职业技术方面的能力,每年都应该安排一些时间让教师深入企业任职或学习,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并进行岗位轮换,进一步壮大本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并重点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专业带头人。 5 结束语 市场呼唤人才,人才源自教育。高职院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其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我国整个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因地制宜,接受市场的检验,以自己的特色找准社会和企业的切入点及结合点,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吕丽莉.浅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正德学院学报,2009(2). 胡耀忠.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王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职教论坛,2009(2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3月. 赵乐华,任毅.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361:2025 EN Measurement of radioactivity - Determination of beta emitters activities - Test method using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ing
- 生物化学(第4版)课件 第13章 肝的生物化学
- 职业教育商业计划书
- 体表肿物常规护理与术后管理
- 题目的作用教学课件
- 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策略
- 儿童营养与健康解决对策
- 肋骨骨折的护理诊断与处理
- 202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社会财务共享服务实务》课件-企业设立、变更、注销
- DB1304T 500-2025民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计量纠纷处理规范
- 离婚协议无子女无共同财产(2025年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公文写作规范(黑龙江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肺功能检查与临床应用
- DBJ51T 021-2013 四川省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CRRT的枸橼酸抗凝(ICU)培训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竞赛题库与答案(960题)
- 医院反恐防暴培训内容
- GB/T 44353.1-2024动物源医疗器械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
- 2024年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