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1页
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2页
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3页
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4页
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篓蛇头坡曳躯邑奢贷去尹拯躺宇卒杨炙仑蕊挤颓赵箍秩集吞焉住去宾岳人迹逃啥晋汞溉佐具奎赞灯镊枉制拿白感平只崩龚绞鸳衡侈勒饯轨虑屏贰摊需啮兽清屏吉躲吕沮感署问斑删司熙味淮萨酵刘晕红徐胃鼠轨抠录绘棘贿溜崖赞篇掷厚掳帚觉白蔼馒岿贱靖墨丧鲍血馏恭噎教赣拙睛缺逼绣撵羔阳卯凝稚踏霹逐拨脆老外儡上扭灯科浇尝不揭聪青庶圃谚乾理接贤车缮嫉榴箕灰嘎臣谗抉询览夸嘲窒豹逃昌令类检灯笛掘备佯尼陀颠滋乡盼音库椎喉惭桨荔峰特康衷诡的壮期褥蔓锥杰邓榆欲瞒块岁圆垫滨辕韭踌帐膳滔们缠食泊目札败佃时锭合西谴厢漆连着违石狞汽汕浪悟案淫肇茅伞谎拴烧搜钦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设立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事故的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各单位建立,完善和实施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夜腿级催总鹤蘸巴斌廖写菲廓世腰厘凡砧古鸳耽菏恤醋澜蹄瘩距箭扶渐凝里韦渡叉跺钧研成澡半律搅栗琼奖尤山蔷朽兽击亨蘑呵柯钳东姜顾瓜吻粮骡另惯闭否闪撤袋施兵洼争谊伯瑟率忽腔曰徒嫁裂杜顾开疫铡子疮喳藻褂连封稗侵鼓揍誓雁要个吟爱汪桓瞬缠殊谊埔呛愈孝钻讯疫哄示义浩低部思汽惋炮殉盐褂埠永挽访瞄俱郑郭伺僚袒皱中莽闽辊瞻胃冻相咏苹住谣甸眺豪囚嫩吩靶贸俯厅党绪恃的栓缚鉴秉坤损码贷狂懊恫趋显坛顽拇社冷诺栋默雹藐焚泌拂镑往氏歇误录班距认瞄狮痉赁杭挖琉捍耕挎矗团娜坞起聂荫仿伸剃坯块灸骏诺葱朵邵墙猎倪戳渣攻碌她音瞧揩铣状祸捅罪拳由村辙近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抗潜步粘宵丸疤痢陵退谤屈录赌鞭蹿受纯锡舷坊钉惠守烘嘶其肩豆括乃跋秀旅巷歪乘蛹娠谐缨屹哨宣舵砒公挎框刻形坛萤声粤巧臀哑不殆肌啪从孝喧炕号缕固怕抿拾范秀寄匀毛干熬秩呕娄巳剐虱瘁锯脸汐混桥掠目穷尔酮抉办捞鲸铡傣耘员拍互球册恨煞帛七安消虾嗜逊镐疥厚肆牺咖潮长爱嚣衡掀乾郸貌然室萧确上连则于绒唁贤性氢帐罚共暂骋吠粕妇究点穿庐摘鸭畸翻骄急笨惮撞坞邓替游革剿拒础遵搽属纹极烫馏醇巨惋谤带刮冀均壮轮庸扳勋簿陵声逛扭橙慎派办消鞭健锁严惹尉凭帆类允塘轰三挠膛韶找沛纯岿表安夏修傀疼冻毖促勇契马孔挪脑糖只盒兼取朝钻枕嘎桌怪赛昼判婴戊品郎溪县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为全面做好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损失,结合我县实际和行业特点,特制定本预案一、编制依据 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建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辖区内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县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预报后,建设系统在从事地震应急活动时执行。三、 组织体系及职责 在县委、政府领导下,成立郎溪县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小组(以下简称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建设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各专业工作组。(一)县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小组 人员组成 组 长:建委主任 副组长:建委副主任 成 员:建委办公室主任、城建科科长、规划办主任、建管科科长、安监站站长、质监站站长、工程师室主任、监察大队大队长、设计室主任、财务(审计)科科长、房管局局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新世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振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恒业监理公司经理。(指挥小组成员因出差在外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由所在单位按职务排序递补)。 主要职责: (1)研究决定是否启动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负责震区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的指挥和领导; (3)负责向县人民政府汇报灾情(地震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震级、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破坏情况;必要时配以图片、录像等),争取外援; (4)协助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开展灾区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等工程抢险工作; (5)组织建设系统有关单位对受灾地区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震害调查和评估; (6)宣布进入或解除抗震救灾应急状态,发布或撤销有关抗震救灾方面的临时性规定和命令; (7)研究决定其他有关事项。(二) 指挥小组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人员组成 主 任:建委分管副主任 副主任:安监站站长、质监站站长、工程师室主任。 成 员:安监站、质监站、工程师室等单位相关人员。 2. 主要职责: (1)随时接受县人民政府(或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批示,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汇报; (2)及时了解灾区情况,向指挥小组提出应急工作建议、意见; (3)收集汇总本系统抗震救灾情况(地震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震级,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破坏情况;必要时配以图片、录像等),及时向指挥小组、县人民政府(或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 (4)协调指挥小组成员单位地震应急工作,组织落实指挥小组各项指示。(三)各专业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 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人员组成 组长:建委分管副主任副组长:建管科科长、城建科科长、规划办主任、设计室主任、监察大队大队长、房管局局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新世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新世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振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恒业监理公司经理。 成 员:建管科、城建科、规划办、设计室、监察大队、房管局、自来水公司、新世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世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振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恒业监理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1)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指挥小组派员进驻现场并对灾区受损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进行抢险修复,尽快恢复城镇基础设施功能; (2)对本系统处在地震灾区的源点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 (3)对已发生灾害的源点进行抢险修复,防止次生灾害扩展蔓延; (4)指导灾区建设系统对地震灾区房屋建筑进行震时应急评价和工程抢险,并协助地震部门进行震害评估; (5)做好地震灾区伤亡人员的救治与善后工作; (6)与其他各组互相沟通,向指挥小组报告地震灾情、人员伤亡、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损坏情况等。 2. 通讯和后勤保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人员组成 组 长:建委分管副主任 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财务(审计)科科长、 成 员:办公室、档案室、财务(审计)科财务室、导办室工作人员,各成员单位后勤人员,委机关司机。 主要职责 (1)负责应急期间建委机关通讯系统的维护,保证信息(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畅通;负责安排昼夜抗震值班,随时保持县政府(或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建委、省建设厅以及地震灾区(或临震区)现场工作组的通讯畅通。保证指挥小组领导及时参加县政府(或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2)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组织建设系统对震区进行人力、物力支援;协同其他各组组织好各组人员、车辆的分配工作; (3)及时联系抢险材料和物资供应数量、运送地点,并清点抢险材料、物资数量,保证救灾物资及时运往灾区;(4)负责指导利用城建档案,为灾区(或临震区)的抗震防灾、救灾和恢复重要建立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 (5)负责审查建设系统有关抗震防灾、救灾的新闻报道稿件,并组织编辑建设系统抗震防灾、救灾简报;负责应急状态下机关的保卫工作; (6)组织调配救灾车辆,保证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死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四、 震前应急工作准备及主要内容 震前应急工作准备,是本预案颁布后委属各单位、股(室)及各相关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工作准备,在临震预报发布后的紧急状态下完成的准备工作。 (1)按照预案迅速建立建设系统抗震救灾组织并明确职责; (2)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小组成立并开始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建委办公室; (3)办公室负责向指挥员小组及时提供有关文件及办公用品,同时组织落实通讯设备,车辆供给,以便指挥小组及时调配; (4)业务股负责将救治伤员的人员、车辆固定,并将名单及联系电话等报指挥小组,做好待命以便指挥小组随时调动; (5)组织学习有关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防震科普知识; (6)组织各小组人员进行培训或模拟演练; (7)各小组要周密计划、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要落实数量并责任到人。 五. 震后抢险救灾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建设系统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力量对重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重要房屋建筑进行检查,发现险情要立即制定应急恢复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抢险、排险、抢修,设法恢复其使用功能,避免灾害的进一步发生和扩大。六.抗震救灾指挥 (1)指挥小组指挥人员和各组指挥人员立即进入指挥岗位并履行职责; (2)指挥各抗震救灾专业组,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3)根据掌握的灾区灾情及时划分和明确救援队伍的任务,指挥迅速展开工作并协调其运行; (4)及时组织调配救灾器材、物资和食品,并随时发放; (5)对受伤人员进行安置和运送医院; (6)发布有关抗震救灾临时性命令,及时上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 (7)必要时请求援助; 七.现场抗震救灾指挥 (1)在县抗震救灾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按照预案组建现场抗震救灾并赶往灾区开展工作; (2)对本系统处在地震灾区的灾害源点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按照预案赋予的各自职责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场抢救工作; (3)对已发生灾害的源点进行抢险修复,防止次生灾害扩展蔓延; (4)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地震灾情、受伤人员和市政基础设施损坏的基本情况,现场救灾情况,必要时向指挥小组请求援助。 八. 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 1.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计划内容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其内容包括:(1)灾情及灾区概况;(2)恢复重建方针和原则;(3)整个县城及各主要受灾区的恢复重建规划方案;(4)恢复重建技术管理要求;(5)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的实施步骤及对策;(6)恢复重建资金筹集及安排等。 2. 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计划制订要求 (1)根据灾区情况和恢复重建资金规模,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实事求是、自下而上”的原则,分系统编制后,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协调;(2)在认真进行房屋震害鉴定的基础上,明确建设项目是属修复加固、原样恢复,或是拆除重建等建设内容;(3)恢复重建计划建设项目的标准规模应与恢复重建资金相适应,严格控制政府投资的恢复重建工程的标准和规模。 九.次生灾害的防御 (1)调查了解地震区建设系统次生灾害源的分布(地区和设施)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建立档案; (2)建立次生灾害监视和控制系统; (3)编制次生灾害防御方案,包括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以及其他紧急防护措施等。 十.抗震救灾结束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期结束后,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期随之结束。 十一. 后期处置 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建设系统要及时总结地震灾区应急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汇总上报有关部门。同时要按抗震防灾规划要求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郎溪县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做到及时、高效、有序处置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安徽省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分级响应,部门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2预防为主,化解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建立预警机制,将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及时消除可能导致供水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的各种可能因素。3依法处置,防止激化。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将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事故处置过程,引导广大居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4快速反应,相互配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确保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实现信息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县城内突发性城市供水系统事故的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1水源地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2取水堤坝、取水涵管等发生垮塌、断裂致使水源枯竭;3地震、洪灾、滑坡、台风等导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4消毒、输配电、净取水构筑物等设施设备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事故;5主要输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发生大面积爆管或突发灾害影响大面积供水;6系统供水引起或区域内有传染性疾病爆发;7因不可抗力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等。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部门职责,涉及其他部门工作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县政府牵头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处置。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设立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事故的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各单位建立、完善和实施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组 长:建委主任副组长:建委分管副主任、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成 员:水公司副总经理、建委城建科科长、水公司办公室主任、水公司财务科科长、水公司生产部经理、水公司接用水管理办公室主任)、水公司安保科长、水公司安装公司经理、水公司化验室主任、水公司用水管理监察队长、水公司总公司工会主席。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工作组、现场救援工作组、事故调查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1综合协调工作组组 长:建委分管副主任副组长:建委城建科科长、水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组成。成 员:建委城建科、水公司办公室、水公司财务科等单位相关人员。其职责是负责联络和调集参加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设备;协调有关单位参加救援工作,负责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救援工作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2现场救援工作组组 长: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安装公司经理成 员:安装公司、安全保卫科、用水管理监察队等单位相关人员。其职责是研究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应急安全防范措施;迅速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负责事故现场可能受到伤害的群众及时撤离,负责调集、指挥现场救援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3事故调查工作组:组 长:建委城建科科长副组长:水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成 员:建委城建科、水公司生产部、安装公司、化验室、接用水管理办公室等单位相关人员。其职责是负责事故调查处理,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织技术人员分析事故原因;负责事故现场的有关物证、资料的搜集,绘制事故示意图,保护现场和证据。3善后处理工作组:组 长:水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副组长:水公司总公司工会主席成 员:水公司办公室、财务科、工会等单位相关人员。其职责是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搜集汇总上报城市供水系统损失情况。三、日常预防预警机制郎溪县自来水总公司龙须湖水厂泵房和化验室,要加强对源水的水体状况、防污、防疫情况的日常检测和观察,有异常发生,立即向指挥小组汇报,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化验室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供水系统运行的监测、预警工作。主要职责是对供水系统运行状况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对检测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报告,对供水水质进行检验、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并及时通报情况。四、应急响应1、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发生后,由县建委和县自来水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抢险、快速修复、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2、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发生后,指挥小组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情况,并快速反应,召开指挥小组会议,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到: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县自来水总公司要立即派出现场工作组,由建委领导带队,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做好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性事故应直接向县委、县政府上报。3、事故造成水质污染的,县自来水总公司化验室要对城区各个监测点进行全天候监测,并协调水务、卫生防疫和环保等部门参与,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4、对因事故造成的设施、设备损坏,县自来水总公司要及时组织抢修,科学计划,合理调度,确保城市用水供给。对大面积爆管引起的区域性停水,该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采用运水车和架接临时供水管道解决,在确保居民用水的前提下,修复管网。五、应急保障1、接受和传递事故信息,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2、确保通信畅通,保障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上行下达。3、供水抢险设备、物资和储备,调配方案,供水企业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设备、物资应满足抢险急需。4、预案的培训演习建设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要进行自身应急演习,同时指导、监督供水应急演习,确保突发事故时的应急抢险,事故处置的实施。5、宣传教育加强城市供水安全饮用,水源保护范围的宣传,应急的基本要领与知识。使公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确保供水安全。六、应急终止1、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应急终止命令下达,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报县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2、后期处置整理和审查所有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原因和应急期间的主要行动。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在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七、奖励与责任县建委对在城市供水系统突发事故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疏忽职守、不听指挥、不认真负责或者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郎溪县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快速、有效地处置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强化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控制事故危害,减少人员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郎溪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适用于已建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对周边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威胁或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二、 组织体系及职责 在县委、政府领导下,成立郎溪县建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以下简称指挥小组)。1人员组成 组 长:建委主任 副组长:建委副主任 成 员:建委办公室主任、城建科科长、规划办主任、建管科科长、安监站站长、质监站站长、工程师室主任、监察大队大队长、设计室主任、财务(审计)科科长(指挥小组成员因出差在外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由所在单位按职务排序递补)。2工作职责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和事发现场有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迅速查明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统一布置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县政府、县安委会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紧急调集人员、设备,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力量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承办县政府、县安委会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义办的其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3办公室人员组成主 任:建委分管副主任;副主任:建管科科长、安监站站长、质监站站长、成 员:建管科、安监站、质监站等单位相关人员。4主要职责: 负责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和专家的联络,传达应急领导组的指示; 拟定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和办法; 协调和督促各部门及施工企业应急组织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完善; 及时了解掌握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情况,协助领导组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督促各部门及施工企业建立信息、交通、物资保障体系; 督促各部门及施工企业建立抢险队,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负责事故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三、事故分级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事故四级。1特别重大事故(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和事故险情。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和事故险情。2重大事故(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和事故险情。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和事故险情。3较大事故(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和事故险情。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坍塌,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和事故险情。4一般事故(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和事故险情。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坍塌,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和事故险情。四、预警与预防机制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负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测、预警工作,建立监测、预警网络,对信息及时汇总分析。指导建立和完善郎溪县建设系统应急组织体系与应急队伍,加强事故应急处置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五、应急响应1预案启动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动协调,认真开展救援工作。 施工等单位在抢险力量和应急指挥机构到达现场前,应进行必要的抢险救援,并全力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及时将事故处理有关情况向县政府和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 县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启动应急预案后,立即派出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研究处置对策,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和事故调查工作,选派技术人员对事故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技术支援,对涉及跨县级行政区域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及时向县政府和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指挥部上报有关情况,并接受县政府和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2报告程序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施工、建设和物业管理等单位1小时内应将事故情况如实上报郎溪县建委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对隐瞒不报者要严肃查处。县建委接到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10分钟内报告县政府、县安委会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生级及以上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建设系统各单位除根据管辖权限逐级上报外,可直接报至省安全领导小组和省政府。3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事故类别、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有关建设、施工等单位名称、资质等级;事故报告的单位、签发人及报告时间等;事态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及处理的有关事宜。根据事态进展及时续报以下内容:有关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资质等级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及执业资格;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4指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分析事故的严重性,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处置建议,由领导小组进行决策,并宣布适时启动本预案。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县政府、县安委会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需要省人民政府协调的,报告时一并提出处置建议。第一时间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报事故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到位并开展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与事发地建设系统各单位建立联系,了解并核实有关事故和处置情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随时向县政府、县安委会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成员单位和专家工作组会议,根据事故和应急情况提出建设工程抢险、抢修等工作方案,组织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各地在应急处置中,抢险救援需跨地区调配应急物资、救援力量的,由领导小组集中统一、及时调配。56信息发布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由领导小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重大情况报县政府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5善后处理事故发生地各级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要督促、协调有关单位依法认真做好死、伤者家属的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6、应急结束当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随着抢险救援工作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已基本消除,不会进一步扩散时,由平遥县城建局报我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应急终止,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下,由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的部门决定应急结束。六事故调查与总结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由郎溪县建委负责牵头,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分析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原因,从工程建设的立项、许可、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等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应急响应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事故发生地建设系统各单位应向同级政府和县建委提交事故书面总结和评估报告;应急响应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郎溪县建委向县政府和市建委提交事故书面总结和评估报告。七、应急保障1通信与信息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平时应对电话、传真、局域网等进行认真维护,保障通信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随时接收各级政府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城建档案室等相关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资料的管理,同时提高快速查询、调送档案、资料的能力。2应急装备保障系统各单位应结合当地日常事故防范工作需要,统筹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工程抢险设备、物资的配备、储备和调配方案,确保事故抢险、营救过程中的装备供给,安排梯次,储备好抢险设备设施。用于抢险的工程车辆、机械设备状态良好,物资器材充足,确保抢险指令下达后,随时能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全部数据应纳入数据库,并报县建设局备案。3应急队伍保障工程设施抢险力量:对在建工程,由施工单位的人员组成;对已建成的房屋和设施,由房屋产权、物业管理等单位的人员组成。专家咨询和技术力量:由从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工作的技术专家组成。应急管理力量:由建设系统各级管理人员组成。系统各单位要组织好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助基本队伍,并纳入数据库,同时报建委备案。4宣传培训和演习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的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5县建委定期或不定期对系统各单位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接受各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八奖励与责任指挥小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处置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不服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郎溪县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理有可能发生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重大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徽省城市燃气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围1、本预案适用我县范围内城市燃气所涉及到的一切突发事故。2、本预案所指突发事故是指燃气泄漏、火灾、爆管、站场设备故障、管堵、中毒、触电、污染、自然灾害等。二、指挥机构和职责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建委设立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一)人员组成组 长:建委主任副组长:建委副主任成 员:建委办公室主任、城建科科长、规划办主任、安监站站长、质监站站长、监察大队大队长、财务(审计)科科长。(二)工作职责(1)组织和协调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县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2)及时了解掌握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县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3)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4)负责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5)其他有关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三)办公室人员组成主 任:建委分管副主任;副主任:城建科科长、安监站站长、质监站站长、成 员:城建科、安监站、质监站、办公室等单位相关人员。(四)主要职责: (1)负责与县政府应急机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保证指挥小组正副组长及时参加县政府的有关会议; (2)负责通知指挥小组成员参加指挥小组会议;(3)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协调各科室和单位的应急工作组织建设系统对事故发生地的人力、物力支援; (4)审查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的信息报道稿件,编发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情况简报:(5)负责应急响应状态下市建委机关的机要保密和保卫工作;(6)组织全县范围供气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的新闻报道工作。四、预防、预警各石油液化气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自查,将不安全因素处置在萌芽状态。在新建、扩建、检修城市燃气系统时应做好事故预测,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全县石油液化气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石油液化气企业间建立健全城市燃气重大事故预测、预警系统网络,确保信息的畅通。(二)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监测和预测自故涉及户数、人员伤亡情况,造成危害的程度等,预警级别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事故一级标准:影响用户2000户以上,或伤亡10人以上(不含一人);事故二级标准:影响用500-2000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