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道201线罗源碧里至鉴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项目概况省道S201线是福建省规划的“八纵九横”干线公路网中的第一纵,是我省一条重要的南北沿海大通道。本项目推荐路线方案路线全长14.3690km,线路起于罗源碧里鸡母鼻(可湖至碧里公路K8+790处),经过玉莲盘、碧岩寺,穿过碧里1号隧道(1416m)、碧里2号隧道(567m)后至圣塘,经古郁、金满头、穿过古郁隧道(182m)经洋屿,至鉴江镇。道路采用二级公路、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的标准设计建设,路基总宽度17米,行车路面宽度14米,项目总投资45634.8785万元。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主线工程km14.3692桥梁工程座93隧道工程座32主要环境问题2.1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噪声、扬尘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改变造成的影响。2.2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交通运营对工程区周边及敏感点环境噪声的影响;车流量增大对工程区周边及敏感点环境空气的影响;景观改变及项目运营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项目运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3工程环境影响评估3.1生态环境影响3.1.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公路沿线对应的农田、森林及沿海滩涂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工程建设拟建定的弃土(渣)场,公路路堤路堑边坡的水土保持。3.1.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原生植被已因人为活动而被破坏殆尽,但在项目沿途山体上仍留有成片的马尾松等次生林,林相完整;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总体生态质量尚可。3.1.3生态环境响评价结论(1)拟建公路沿线地区森林覆盖率较好,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对征地范围内树木、花草的砍伐、铲除、掩埋和践踏等,可以通过公路的绿化与绿色通道的建设来弥补。由于拟建公路占地大部分被填筑为路基,被占用的生物量无法恢复,仅能依靠沿途路域的乔木、灌木、草坪等种植密度提高和面积扩大来弥补损失的生物量。拟建公路不经过自然保护区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沿线野生动物影响很小且较短暂。(2)拟建公路永久性占地对沿线地区农业生态影响不大,但所经村落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公路的建成,沿线地区的经济也将获得较大的发展。(3)拟建公路占用少量耕地,在做好征地补偿手续后,对沿线村落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影响较小。(4)项目桥梁跨海域施工可能造成浮游生物已经底栖生物的生物量部分减少,但随着项目的建成,水质恢复清洁,上述各种生物的生境也将恢复原有的水平。3.1.4生态保护措施(1)建设单位需做好沿途的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2)完善临时工程用地设置要求及恢复措施;(3)做好沿线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3.2水环境影响3.2.1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碧里溪、圣塘溪、鉴江溪以及拟建公路临近的沿海滩涂海域。3.2.2水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现状碧里溪和鉴江溪调查断面现状水质符合地表水类标准。参考碧碧里小流域水质调查资料,当地小溪流上游生活污染源少,水质均明显优于比下游段面,评价区域内无市政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现状村落的生活污水均就近排入河沟,造成溪流下游水质污染负荷增大的主要原因。(2)海域水环境现状鉴江湾海水现状由于受近岸海水养殖影响,无机氮和无机磷普遍较高,个别点位的监测值超二类和四类标准,同时受三都澳海区码头及航道船舶影响,石油类指标超二类标准但符合四类海水标准。罗源湾海水中溶解氧和COD可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但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则全部超标,因此项目罗源湾区域的海水水质不符合三类海水标准。3.2.3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本项目道路沿线地表水多为小型季节性溪流,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雨季施工时,如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可进入小溪,造成水体中悬浮物含量的增加,严重时可造成河道或沟渠的淤积甚至堵塞。为避免道路施工对沿线溪流及灌渠的影响,应严格施工管理,在桥涵附近地带路基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严禁倒入水体或沟渠,路基填土应控制好土的最佳会水量,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应采用先筑路基边坡后填土的施工顺序,并及时做好路基边坡的防护。只要做好道路施工的水土保持措施,其对水体的影响就会得以有效控制。(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道路雨水,其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石油类、Pb、Zn等。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路面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经历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在降雨后1h趋于平稳,此时污染物物浓度对沿线水环境影响不大。3.2.4污水治理措施施工期:(1)为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各施工营地应配套建设三级化粪池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要求对工地食堂污水经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化粪池污泥可由当地农民用作农家肥,用于临近农作物的施肥灌溉,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2)加强施工机械的清洗管理,尽量减少机械冲洗量,若在现场清洗,应建设简易的临时沉淀池进行处理后排放。施工机械清洗废水主要含有泥土等悬浮物质(SS),应设置简易的沉淀设施沉淀后排放。(3)水泥搅拌站周边应设置简易的泥浆水收集池,使之自然渗透过滤,避免泥浆水直接流入周边海域,影响海域水质环境。(4)施工材料特别是机械燃料油料等的储存场所不宜设在海岸附近,已防止泄漏或被暴雨冲刷进入水体而污染水质。运营期:本项目营运期无经常性污水来源,主要水污染源是非经常性污水,也就是指道路表面径流。影响道路表面径流水量和水质因素较多,包括降雨量、车流量、两场降雨间隔时间等,其水量和水质变幅较大,污染成分十分复杂。根据目前国内对公路路面径流浓度的测试结果,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30min内,水中的悬浮物和石油类浓度较高;半个小时后,其浓度随着降雨历时延长而较快下降,降雨历时4060 min分钟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运行期在路面上所形成的面源污染对附近海域污染不大,只有运危险物品的车发生事故才会产生明显的水污染。3.3声环境影响3.3.1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评价范围:道路红线外200m范围。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道路沿途经过的碧里村、圣塘村与古郁村以及邻近拟建公路的碧里中心小学、碧里中学和碧里卫生院。3.3.2声环境质量现状现状监测区域大部分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从现状监测结果来看,各村庄均可以满足2类区标准要求。3.3.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在调查的公路沿线村落和学校声环境现状较好,均符合2类声环境标准。工程的施工噪声对邻近施工场界一、二排房屋有一定影响。施工期间场界噪声可能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规定的标准,影响范围为红线边界外50100m左右。(2)运营期(1)近期2011年近期由于车流量较小,道路两侧35m以内昼间交通预测噪声均满足4a类区标准要求,70m以外能满足2类区标准要求。夜间道路两侧135m以内区域噪声无法符合2类区标准要求以及4a类区标准要求。(2)远期2025年远期由于车流量增多,交通噪声预测值有一定增大。道路两侧35m以内昼间交通预测噪声均满足4a类区标准要求,35250m以内的区域昼间噪声超过了2类标准,沿途村落将受到影响。夜间道路两侧250m以内的区域噪声超过了4a类标准,超过2类标准的区域包括道路两侧250m范围内。远期的夜间噪声将影响碧里村、圣塘村与古郁村。3.1.4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1)应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一些高噪声设备如发电机组、混凝土搅拌机应避免靠近和直对邻近居民点。对于噪声影响较大的高噪声设备(如泵、空压机等)附近应设置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障,减少机械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2)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匝道两侧的居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做好协调工作,文明施工,避免和减小在施工期建设方与当地居民产生环境矛盾和纠纷,使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运营期:(1)随着工程投入使用,车流量将逐步增加,对道路两侧区的影响也会逐渐提高。因此应做好道路两侧区规划。在距离道路红线90m以内禁止修建任何新的居民住宅、医院、学校等噪声敏感设施。(2)根据工程特点和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具体情况,经分析比较,应采取不同的噪声控制措施。工程运营后采取建议的噪声控制措施,以达到减小或避免噪声污染的目的。为了降低远期2030年时夜间噪声超标的影响,建议在受影响的房屋加装隔声窗,隔声窗设置应按照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90-2004的要求进行。(3)加强对交通噪声源车辆的管理,根据国家GB1495-2002制定的各类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要禁止噪声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上路。3.4大气环境影响3.4.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评价范围:道路红线外300m范围。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为道路的沿线的碧里村、圣塘村和古郁自然村。3.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各监测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3.4.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根据拟建道路工程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道路工程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符合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该工程所在区大气扩散能力较好,通过预测说明,公路建成通车后,远期交通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近期工程交通量下的废气影响有所增大,但仍基本能保持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敏感保护目标处的影响增量叠加现状值低于环境评价标准,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目标处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也不大。因此,从环境空气角度来看,该工程建设是可行的。3.4.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1)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在大风天气避免进行场地开挖、水泥搅拌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2)水泥搅拌站必须设置挡风围档,防止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渣土的外逸。对工地裸露地面必须采取软硬覆盖及洒水等防尘措施。(3)施工场地主要干道必须采取定期洒水等抑尘措施,避免施工道路产生扬尘。施工车辆出入现场必须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防止车辆带泥沙带出现场。(4)施工现场残土、沙料等易产生扬尘物料必须采取覆盖篱席等有效措施,并要经常进行洒水保湿,避免扬尘污染。(5)水泥等粉状物料应罐装或袋装储运。(6)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平整现场、清运残土和垃圾,并进行软硬覆盖。运营期:(1)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维修。(2)保持路面清洁,减少路面尘粒。(3)利用植被净化空气3.5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结论3.5.1固废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废弃土方、施工废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废旧设备及其维修废料、施工机械废油,生活垃圾等。根据工程分析,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废弃土方将是施工期的主要废物;施工机械废油量虽不大,但属危险废物,应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能对周围陆域和水域环境的污染,其次是管理不善会造成环境卫生和景观上的影响,随意堆放既影响人们生活,也有碍观瞻。而且,生活垃圾中有机物比例较高,极易腐败,且会散发出氨、硫化氢、硫醇类气体,具有恶臭和毒性,会影响周围生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此外,垃圾堆积易产生病菌,孳生蚊蝇,成为传播疾病的源头,因此必须及时地收集、清运或处理。3.5.2固废处置措施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堆放,统一管理,分类处置。应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禁止将施工固废、生活垃圾投入水体中。施工产生的废弃土方,应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堆放,并在施工期结束后统一清运至指定地点堆储。建筑材料下脚料等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可由施工单位可集中收集后定期外卖。其余未能回收使用的施工垃圾,应该送当地垃圾处置场处置。废旧设备或其废零件,多为金属材料,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由废品站回收。设备维修废油、施工机械废油,属危险废物;施工单位应与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联系,将其及时送该单位集中处置。此外,建设单位应建设临时的危险废物储存间。生活垃圾必须定点收集,及时清运或处理,可在施工人员生活集中区设置一些垃圾筒(箱),并与当地环卫部门建立联系,定期上门收集,运到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营运期固体废物以平时环卫、路政部门清扫的路面垃圾为主,均可得到及时清运,其对环境影响很小。3.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危险品运输事故造成的各种风险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敏感地段较短,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从风险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确定油罐车在本工程桥梁段发生泄漏事故,罐内油类品进入邻近水域是本项目最大可信风险事故。若不及时采取应急堵塞措施,泄漏事故将对邻近水域造成重大污染。建设单位和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采取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制定本项目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以降低风险影响程度和影响后果。3.7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综上所述,本项目公路建成后改善罗源碧里至鉴江的交通状况,将鉴江镇规划的“含酸低硫重质油综合加工项目”的建设与罗源湾港区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罗源地区经济的全面平衡发展,本项目建设对区域的社会环境影响是积极的。(2)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将使本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加快城乡间贸易流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3)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材料的运输、施工车辆出入不可避免的会对工程所在地居民的出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建设施工单位应做好项目施工组织,合理安排路段工期,同时应修建施工临时通行便道,以方便沿线村民通行。施工车辆扬尘将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施工噪声将会影响居民休息;施工营地的污水、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的排放对沿线河流水质造成影响,施工人员的文明程度都可能会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施工期受影响的主要是道路两侧距离道路较近的居民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减缓其对沿线居民的影响。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4.1产业政策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路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输能力,对完善沿海区域的路网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4.2选址合理性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罗源县“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要求,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的腹地和空间,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完善体系,增加综合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因此选址是合理的。4.3工程建设方案的环境可行性项目首尾两侧海域罗源湾与鉴江湾规划为四类海域,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三类标准;工程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划分,本项目省道201线及其红线外35m区域内的环境噪声均执行4a类标准。其余区域的环境噪声均执行2类标准。本项目的设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因此工程选线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综上述,本项目选线合理。本评价认为工程所推荐的路线方案总体可行,在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建设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不大。项目施工期与运营期切实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种环保措施,以保证项目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降到最低。4.4环保措施可行性及达标排放建设单位拟采用的各种环保措施,是合理可行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及环保措施缺漏之处。本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并实施本评价及项目工程可研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与建议,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将得到有效的控制。本项目的建成后,在正常状况下,各污染物可稳定达标排放,基本上不会影响该区域的环境功能和环境质量。4.5公众参与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多数公众(100%)同意本项目建设,同时认为罗源县交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省道201线罗源碧里至鉴江公路”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利。对于公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并承诺将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将项目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对于公众所关心的就业问题,建设单位会积极给予支持。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沟通和交流,使群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地方社会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地方政府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有所了解,以消除公众的疑虑,取得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5主要环保措施与建议5.1主要环保对策搞好污染防治是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5.2建议(1) 建议建设单位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纳入与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管理,按本报告书施工期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施工。(2) 建议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专业机构进行本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加强现场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按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施工。(3)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尊重公众合法权益,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以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4)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施工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力度。(5) 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部门编制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并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表2 主要环保竣工验收一览表序号设施或措施名称设施建设或措施内容验收标准1施工期污水处理措施(1)施工生活污水: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施工现场的生活污水可设置临时三级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用于灌溉。(2)施工机械、施工车辆清洗废水控制措施:应设置简易的沉淀设施沉淀后排放。水泥搅拌站周边应设置简易的泥浆水收集池,使之自然渗透过滤。排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的要求。2噪声治理(1)施工避让和禁止采用落后设备和工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句容市二中学片区合作共同体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期末汇报通关
- 安徽省宿州十三校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五校联考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台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英语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巢湖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辅警勤务岗面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多少名观众》公开教学课件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光伏电站的运维项目方案
- 认定露天煤矿重大隐患 培训课件2024
-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
- 兽药产品知识讲座
- 《神经学习与记忆》课件
- 2024心肺复苏培训课件完整版
- 小针刀治疗的应急预案
- 业务外包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