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doc_第1页
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doc_第2页
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doc_第3页
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doc_第4页
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目 次前 言集团公司安装和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数量在不断增加,为加强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调性,特制定本导则。本导则主要根据哈尔滨锅炉厂4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多年运行经验并部分参考135MW 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编写的,本导则对4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主要辅机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锅炉试验、事故分析与处理做了具体规定。在附录中给出了锅炉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和启动曲线,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操作程序、事故预控措施及典型事故处理操作卡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本导则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生产部负责解释。本导则编写单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生产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本导则主要编写人: 王 元 刘全山 阎宝铨 李孟军1.范围本导则是哈锅440t/h 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主要辅助设备的启停、运行、维护、事件分析与处理等技术规定,适用于哈锅440t/h 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它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中引用而构成本导则的条文。本导则试行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715-91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试验规程DL461-92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电安生1994227 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CPIZDAS07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则3.锅炉机组的启动3.1 启动条件3.1.1 启动前的试验启动前应进行以下试验,并试验合格:(1)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A 级检修或风帽更换后);(2)布风板均匀性试验(风帽更换后);(3)电动门、调整门、气动门、挡板试验;(4)各转机顺控试验及热工联锁;(5)辅机试转及转机就地事故按钮试验;(6)水位高、低保护校验;(7)锅炉FSSS 保护试验;(8)热工保护、声光报警等各项静态试验;(9)水压试验(A、B、C 级检修或受热面泄漏检修后);(10)点火装置及油枪雾化试验;(11)临界流化风量试验;(12)流化质量试验;(13)安全门校验(安全门检修后);(14)给煤计量装置校验。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B。3.1.2 启动前的检查3.1.2.1 所有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已全部收回,并有详细的检修交代。3.1.2.2 检查锅炉各处耐火材料完好,无脱落及较大裂纹等;检查炉膛、高温分离器、风道、烟道、除尘器、预热器内无人工作,无杂物和积灰,各检查孔、人孔门已封闭。3.1.2.3 现场清洁、道路畅通、照明良好。3.1.2.4 各膨胀指示器应完整,无卡涩现象,刻度清晰并且指示零位。本体及各管道支、吊架完整,弹簧无断裂,保温齐全完整。3.1.2.5 影响锅炉膨胀的障碍物已清除。3.1.2.6 油枪的看火孔清洁、完整。3.1.2.7 所有汽水阀门的门杆不应有弯曲及卡涩现象,开关灵活,开关方向标志与实际相符。水位计投入,其汽、水门及放水门开关灵活,防护罩牢固,照明良好,云母片清晰;水位计上应有正常高、低水位指示线,水位监视电视工作正常。3.1.2.8 检查火检、油枪、点火枪冷却风正常。3.1.2.9 按锅炉辅机运行规程的要求对辅机设备进行检查,使其具备启动条件。3.1.2.10 检查热工仪表设备正常,特别应注意与流化试验、运行调整有关的热工仪表设备等。3.1.2.11 检查热工压力测点防堵装置压缩空气正常。3.1.2.12 检查燃油系统,使之处于点火前的备用状态。如燃用重油或渣油,应提前投入燃油加热装置。3.1.2.13 电除尘器应达到备用状态,点火前8h 投入加热装置和振打装置。3.1.2.14 气力输灰系统应按规定达到备用状态。3.1.2.15 除渣系统应按规定达到备用状态。3.1.3 锅炉上水3.1.3.1 锅炉上水前水质应化验合格,符合标准,水质标准见附录A1;投入汽包水位计及水位监视装置。3.1.3.2 上水前记录锅炉各膨胀指示、汽包壁温一次。上水过程中记录并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及锅炉膨胀情况,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3.1.3.3 上水时要缓慢均匀,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应小于40,温差超过40时不得上水。若进水温度和汽包壁温度接近时,可以适当加快进水速度。3.1.3.4 锅炉上水时省煤器再循环应处于关闭状态,停止上水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3.1.3.5 上水至汽包最低可见水位。上水操作见附录B1。3.1.4 蒸汽推动3.1.4.1 投入蒸汽推动前,应对加热蒸汽管道进行充分疏水,控制蒸汽推动压力应在0.6MPa 以上。3.1.4.2 投入蒸汽推动后,应控制汽包壁温升速度0.51/min;同时,加强对汽压和汽包上、下壁温(差)的监视;控制汽包壁温差不得超过50,若汽包壁温差超过50应减缓升压速度,查明原因并设法消除。3.1.4.3 当汽包下壁温度升至100120时,停止底部加热,由化学进行炉水化验合格后,锅炉方可点火3.1.5 装填床料3.1.5.1 无启动床料的新建电厂可采用粒径小于0.6mm 的砂子作为启动床料,其化学成分见下表:序号 名称 单位 含量1 Na2O % 1.02.02 K2O % 2.03.03.1.5.2 检修后启动时可采用经过筛分后最大粒径小于8mm 的原有床料(含碳量3%)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床料。3.1.5.3 床料可通过自动添加系统或人工由人孔门、给煤口处填加床料。3.1.5.4 床料厚度可加至8001000mm,如回料阀清空,床料厚度应适当增加。3.1.6 临界流化风量试验每次冷态启动前,应测试临界流化风量,数据应与以往数据对比差别不大。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应进行试排渣工作,保证排渣畅通。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B7。3.1.7 流化质量试验测试临界流化风量后,将一次风加至临界流化风量以上,迅速停运两台引风机,联跳一、二次风机,迅速关闭各风机入口挡板,打开人孔门检查床面应平整,无凹凸现象。否则应进行检查,待消除缺陷后重做流化质量试验,直至符合要求。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B8。3.2 锅炉正常启动3.2.1 锅炉启动主要步骤锅炉启动应先投床下、后投床上启动油枪,加热床料至投煤温度;投煤后逐渐增加风量和燃料量,使锅炉达到额定负荷。在点火升温过程中,需控制包括床下启动油枪在内的所有烟气侧温度测点的温度变化率小于100/h,汽包的饱和温度变化率限制在56/h,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50,汽包金属壁温的变化率小于56/h。3.2.2 启动风机3.2.2.1 按以下顺序启动各风机:吸风机高压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冷渣器流化风机石灰石输送风机。3.2.2.2 启动吸风机:(1)风机启动之前,将入口挡板、液力偶合器调在最小位置。(2)吸风机启动后,检查风机轴承振动值、温度、温升和电流值在规定范围内。(3)缓慢开启吸风机的入口挡板,防止风机发生喘振。3.2.2.3 启动高压流化风机:风机应在无负荷状态下启动,即开启风机出口门、泄压阀。启动正常后,泄压阀逐渐关闭。调整回料阀下降段风量为1.11.2kNm3/h,上升段为0.81.0kNm3/h。3.2.2.4 启动二次风机:在二次风机启动之前,二次风机入口挡板关闭;保持风压高于床压1kPa 左右。3.2.2.5 启动冷渣器流化风机(采用风水联合冷渣器):冷渣器流化风机启动同高压流化风机。在锅炉启动初期不排渣期间,应将泄压阀开至80%左右,冷渣器内尽量不进风。3.2.2.6 启动一次风机:(1)在启动一次风机之前,一次风道各挡板和床下启动油枪的各风道挡板开度20。(2)一次风机运行后,缓慢开启一次风机入口挡板,控制炉膛压力050Pa。3.2.2.7 启动石灰石输送风机。3.2.3 锅炉吹扫3.2.3.1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锅炉吹扫:(1)冷态启动前;(2)当两条给煤线均跳闸,床温低于550(建议值)且无任何启动油枪运行;(3)风机跳闸MFT 动作后,启动时必须对炉膛进行吹扫;(4)锅炉压火后床温降至规定值以下(建议贫煤、无烟煤在760以下,烟煤650以下,褐煤550以下)。3.2.3.2 锅炉吹扫条件(1)所有启动燃烧器风量最小值;(2)去布风板一次风量最小值;(3)总风量吹扫值;(4)上、下二次风量吹扫值;(5)回料阀流化风箱压力最小值;(6)二级给煤机全停;(7)四个落煤管气(电)动门全关;(8)燃油速断阀关闭;(9)锅炉无MFT 动作条件。3.2.3.3 吹扫风量要求去布风板的一次风量要超过临界流化风量,约为一次总风量的4050%,床下启动油枪的燃烧风和混合风挡板全开,二次风量取二次风总风量的50%,分支风道包括床上启动油枪、二次风喷口、密封风管道的挡板全开。3.2.3.4 吹扫上述条件满足后,按吹扫按钮,开始吹扫,180s 后,吹扫结束;吹扫过程中,出现吹扫条件不满足,则吹扫中断;吹扫完成后,复归MFT。3.2.4 启动油枪点火启动油枪分床下和床上两种,锅炉启动点火先投床下,后投床上。点火前调整炉前燃油压力稳定在2.94MPa(当油压低于2.60MPa 时油压低报警;当油压低于2.60MPa 延时60s 自动切除油枪;当油压高于4.20MPa 时油压高报警)。3.2.4.1 启动油枪配风床下启动油枪的配风应满足以下要求:(1)满足临界流化风量要求;(2)满足油完全燃烧要求;(3)满足床下启动油枪壁温冷却要求。3.2.4.2 启动油枪点火(1)床下启动油枪点火a)首次启动,油枪应选用较小的雾化片。b)启动时油枪以最低的燃烧率投入。c)点火时启动油枪的配风:主一次风全关,对于未运行的油枪点火风应在最小位置,其混合风挡板应在60%以上开度;已投运的油枪的点火风,应随其燃油量的变化而变化,用以控制温升速度,混合风用以冷却油枪,控制出口烟温在规定范围内。d)若点火时通过油枪的风量过大,油不易点燃,可以瞬时减少点火风,油枪点燃后,迅速增加点火风的风量,使点火风风量和燃油量匹配(=1.52.0),此时应全开混合风门。30min后,以同样的方法点燃另一只启动油枪。e)按升温升压曲线,调整燃油压力及燃烧风量,提高床下启动油枪的燃烧率,床温温升率不超过1.5/min。f)当床温温升缓慢时,油枪更换较大出力的雾化片,控制温升速率,维持入炉的总一次风量不变。g)当油枪油量达到最大时,控制点火风道温度在850900,任何情况下床下点火风道温度应保持不大于950。(2)床上启动油枪点火当床下启动油枪已达到满出力,且床温上升缓慢时,投入床上启动油枪。a)投入一只床上启动油枪。着火后,增加风量,使风量与燃油量相匹配(=1.52.0)。以同样的方法,按升温速率的要求,以对角的方式逐只投入其余床上启动油枪,以保证床面温度均匀。b)同时提高床上启动油枪的燃烧率,使床温达到允许投煤温度。c)在投油阶段,应保证床料的加热速度、保证炉内床料流化、燃油完全燃烧,保证锅炉各部膨胀均匀。3.2.5 锅炉升温、升压(启动曲线见附录F)3.2.5.1 控制主、再汽温升温速率1.5/min。3.2.5.2 保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50,否则应适当放缓升温升压速度,采取切换油枪、调整燃烧、加强水冷壁放水等措施。3.2.5.3 点火后投入一、二级旁路,并尽量全开一、二级旁路。3.2.5.4 升温升压过程中,注意检查各部件的膨胀情况。3.2.5.5 压力升至0.2MPa 时,关闭所有空气门,冲洗就地水位计,开启炉水、蒸汽、给水取样一次门。通知化学开启炉水、蒸汽、给水取样二次门,通知热工冲洗表管。3.2.5.6 压力升至0.5MPa 时,对各水冷壁下联箱和集降管进行全面排污,通知检修人员热紧螺栓。3.2.5.7 当压力升至1.0MPa 时,关闭过热蒸汽系统疏水门,投入连排系统,通知化学进行取样分析。蒸汽合格后方可升压,否则要加强下联箱排污。3.2.5.8 当压力升至1.5MPa 时,进行减温器反冲洗;关闭再热系统疏水门。3.2.5.9 当机组达到冲转参数时,保持汽温汽压稳定,蒸汽品质合格,检查各设备正常,通知汽机可以冲转。3.2.5.10 机组并网后,根据情况,逐渐关闭一、二级旁路门,按机侧要求保持各参数。3.2.6 锅炉投煤3.2.6.1 当床温大于规定的最低投煤温度后,可向炉内投煤。机组并网前,建议不要投煤。3.2.6.2 当床温达到投煤温度后,启动给煤机以最小给煤量(58t/h)脉动给煤(给煤90s,停90s),密切观察床温、氧量的变化,当床温增加,同时氧量有所减小时,可证明煤已开始燃烧。连续脉动给煤3 次后,如床温继续增加57/min,氧量持续减小,可以较小的给煤量连续给煤。3.2.7 锅炉带负荷3.2.7.1 机组并网后,依据升温升压曲线,投入给煤机连续运行,保持给煤均匀。3.2.7.2 增加给煤量,当床温达到750800,且床温持续升高,可切除油枪,先切床上启动油枪,后切床下启动油枪。床下启动油枪切除后,由于油枪内仍有较大的蓄热量,所以混合风和点火风仍需投运30min,且当床下启动油枪出口温度小于300时,方允许关闭混合风和点火风。切除床下启动油枪,在逐渐关小床下启动油枪燃烧风和混合风的同时,逐渐开启一次主风道甲、乙侧风门,保证通过布风板一次风大于临界流化风量,同时注意床温的变化,维持床温稳定。停运油枪的原则应维持燃烧率基本不变,注意氧量变化,以维持参数稳定,根据热值相等的原则应先加煤,后切油。3.2.7.3 当负荷升至30MW 时,将旁路给水切换为主给水管路供水。3.2.7.4 依据电除尘运行规定,投入电除尘器。3.2.7.5 投入SO2 控制,石灰石给料机投“自动”。3.2.7.6 通过冷渣器的运行或添加床料的手段,维持床压正常。3.2.7.7 按调度要求直接带负荷,监视床温、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汽温在正常范围内。3.2.7.8 根据机组负荷及运行情况,投入各自动控制系统。3.3 锅炉压火后的启动3.3.1 锅炉压火后启动的注意事项3.3.1.1 温态启动(1)如果床温低于690(贫煤及无烟煤),不能直接向锅炉投煤进行启动。(2)必须通过一、二次风进行点火前的锅炉吹扫。3.3.1.2 热态启动(1)热态启动是指当床温大于690(贫煤及无烟煤),可直接向炉内投煤启动。风机启动后,如果床温大于投煤温度(560),可以直接投煤,无需炉膛吹扫和投启动燃烧器。以给煤机最低转速投煤着火后,约30min,锅炉即可带到满负荷。(2)锅炉点火后应对一、二级旁路系统进行暖管15 min20min,暖管时过热器、再热器向空排汽门及疏水门应开启,待一、二级旁路投入使用后再关闭。(3)热态启动参考热态升温升压曲线。3.3.2 锅炉压火后启动的操作3.3.2.1 按照风机启动顺序,启动各风机。3.3.2.2 逐渐加大一次风量至最低流化风量。3.3.2.3 在床温高于投煤温度时,少量给煤,观察氧量变化,待煤着火后,逐渐加大给煤量。3.3.2.4 如床温无法达到投煤温度时,吹扫后,投床上油枪助燃,待床温升至投煤温度后,少量给煤,观察氧量变化,待煤着火后,逐渐加大给煤量,并保持连续均匀给煤,当床温达到要求时,可切除床上油枪;停运油枪的原则应维持燃烧率基本不变,注意氧量变化,以维持参数稳定,根据热值相等的原则应先加煤,后切油。其余操作可参照3.2.7.3-3.2.7.8。4 锅炉机组运行4.1 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4.1.1 锅炉的蒸发量应满足负荷的要求。4.1.2 保持正常的汽温、汽压。4.1.3 保持正常的床温、床压,维持物料循环、流化正常,排渣畅通。4.1.4 控制NOX、SO2 排放值在规定范围内。4.1.5 维持汽包正常水位。4.1.6 保持炉水和蒸汽品质合格。4.1.7 保持燃烧良好,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4.1.8 保证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4.2 运行中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4.2.1 主汽温正常控制在5405。4.2.2 再热汽温正常控制在5405。4.2.3 主、再热汽温两侧温差20。4.2.4 两侧烟温差30。4.2.5 仪用气源压力0.5MPa。4.2.6 汽包水位维持在30mm。4.2.7 床温控制在850950之间,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950。4.2.8 床压控制在710kPa。4.2.9 炉膛出口压力050Pa。4.2.10 氧量应控制为46。4.2.11 入炉煤粒度(径)、水份应符合设计要求。4.3 燃烧调整4.3.1 负荷调节4.3.1.1 锅炉负荷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改变给煤量和与之相应的风量。增加负荷时,先增加风量再增加给煤量,控制升负荷速率在2MW/min;降负荷时,先减少给煤量,后减少风量,控制降负荷速率在1MW/min。4.3.1.2 锅炉调整负荷时,应相应调整石灰石量,使SO2 排放量在规定范围内,并维持床温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4.3.1.3 在冷渣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应维持较高的床压,以利于煤的燃尽。4.3.1.4 调整负荷时,应保证两侧给煤均匀、风量均匀,氧量偏差不大于0.5,回料阀风箱压力偏差不大于2kPa。4.3.2 床温调整4.3.2.1 运行中应将床温控制在850950之间,控制任何一点的床温值不大于1050,以防止结焦。4.3.2.2 在氧量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一、二次风的比率调节床温,增大一次风量,减小二次风量,可降低床温,反之,可提高床温。4.3.2.3 增加物料量,床压上升,可降低床温。增大排渣量,床压下降,物料量减小,将使床温升高。4.3.2.4 床料平均粒度过大,床温较高,增大排渣量,排除较大粒径的床料,通过加料系统加入合格的床料,或通过石灰石系统加入符合设计要求的石灰石以替换原来粒度不合格床料,使床温恢复正常。4.3.2.5 燃用高发热量、低灰份的煤种时,应维持高床压运行,防止床温过高。4.3.3 床压调整4.3.3.1 床压的稳定是通过进入炉内物料量和排出炉外的物料的平衡来维持的,正常的情况下床压应维持在710kPa。4.3.3.2 床压高、低可用排渣量的大小及控制进入炉内物料量的多少来调节。4.3.3.3 在调整床压的同时应加强对床温、负荷、蒸汽参数的调整,保持参数稳定。4.4 水位调整4.4.1 锅炉水位调整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应密切监视水位的变化,均衡连续地向锅炉供水,保持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4.4.2 水位的监视与调整4.4.2.1 锅炉水位以带补偿的差压式水位计指示为准。以电接点水位计、就地云母水位计、磁翻板或双面水位计为参考表计,作为调整时的参考依据。4.4.2.2 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应控制在正常水位30mm 范围内。若锅炉汽压和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超过50mm 时,应立即查找原因予以消除。4.4.2.3 汽包就地水位计和各二次水位计,应每班检查校对至少两次。汽包就地水位计的水位应有轻微波动,如果停滞不动或模糊不清,应进行冲洗。如发现水位计偏差大时,应通知热工处理。4.4.2.4 给水自动或手动调整时,均应注意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是否平衡,并尽量避免给水流量猛增或猛减。为保证锅炉进水可靠,可根据锅炉负荷投入相应的给水管路。4.4.2.5 正常运行时,不得使用事故放水调整水位,不得解列给水自动。4.5 汽温调整4.5.1 利用喷水调节汽温时,应监视减温水量及减温器前后的蒸汽温度,确保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高于对应的饱和温度11。4.5.2 汽温的调节应优先考虑用燃烧系统的调整控制,当燃烧调整不能满足需要时再使用减温水调节。4.5.3 投入减温水时应谨慎操作,避免汽温变化幅度过大。4.5.4 调整减温水量的同时,应密切注意给水压力的变化,防止因给水压力波动引起减温水量的大幅度变化。4.6 再热器保护4.6.1 投用旁路时应缓慢均匀,防止管道冲击、振动。4.6.2 升负荷时应注意调整燃烧,控制负荷、主汽压力、主再热汽温的变化速率,保证各段受热面壁温不超限,视主、再热汽温的变化趋势进行超前控制,防止升负荷时燃烧变化过快造成主、再热器壁温超限。4.6.3 锅炉吹灰、负荷变化、给水温度、给水压力变化、煤质及煤粒细度变化、给煤系统启停等操作时,运行人员应特别注意汽温的变化和调整。4.6.4 调整燃烧时要特别注意一、二次风率配比,上二次风投运方式及过剩空气系数对汽温的影响。4.6.5 手动调节汽温时,一定要慎重,勤调细调,喷水量变化要均匀,必须保证减温后的蒸汽过热度在15以上。4.6.6 锅炉正常运行时,汽机旁路应保持热备用状态,以便汽机跳闸等突然事件出现时,可及时投入,保护再热器受热面。4.6.7 如汽机不允许向凝汽器排汽,可开启再热器对空排汽,关闭二级旁路,适当开启一级旁路,对空排汽。4.6.8 正常运行中必须投入跳机MFT 保护。4.7 SO2 排放量的控制4.7.1 改变石灰石量,可控制SO2 的排放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石灰石给料量的增加,SO2 的排放量将降低。4.7.2 床温在850890,脱硫效果最佳。4.8 NOx 排放量的控制4.8.1 当床温控制在790900之间时,NOx 的排放量较低。4.8.2 一、二次风比率影响NOx 的排放。在保证床温和炉内正常燃烧的前提下,可在一定的范围对一、二次风比率进行调整,使NOx 的排放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4.9 运行中的维护4.9.1 锅炉吹灰4.9.1.1 在锅炉正常运行中,根据积灰情况,按照厂内吹灰规定对受热面进行吹灰。4.9.1.2 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高于正常烟温16时,应全面吹灰一次。4.9.1.3 锅炉低负荷时、发生事故时,严禁对锅炉受热面吹灰。4.9.1.4 锅炉停炉前在50MCR 负荷下应吹灰一次。4.9.1.5 使用蒸汽吹灰时,必须保持足够的过热度。4.9.2 锅炉排污为了保证锅炉汽、水品质合格,必须对锅炉进行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4.9.2.1 连续排污(1)在锅炉启动过程中,汽包压力升至1.0MPa 时应开启连续排污门。(2)锅炉在正常运行中,根据化学人员要求适当开启连续排污调整门。4.9.2.2 定期排污的操作定期排污分为下联箱和下降管排污,排污工作应尽可能程控进行,否则,应手动进行。4.9.2.3 遇有下列情况应禁止进行定期排污:(1)排污管道或阀门泄漏,危及操作人员安全时,应禁止排污。(2)锅炉水位低、运行不稳或者发生故障时(汽包满水或汽水共腾除外)。(3)与排污系统相关连的设备检修,又无法隔离时应禁止排污。(4)蒸汽或给水压力突然降低时。4.9.2.4 定期排污注意事项(1)对排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排污,并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部分。(2)排污时应单个循环回路进行,不得同时进行2 个及以上循环回路排污。(3)禁止单个循环回路排污时间过长。单个循环回路排污门全开时间不得超过30s。一个循环回路排污完毕后,关闭其排污门,再进行另一个回路的排污工。(4)下联箱和集降管排污须单个进行,不准同时进行。(5)排污时还应检查管道是否堵塞,排污后应复查排污门关闭的严密性。(6)排污时要进行暖管,开启阀门要缓慢,防止发生水冲击。(7)排污一次门全开后,方可开启二次门,关闭时顺序相反。(8)遇有开关不动的阀门,及时找检修或维护人员处理,处理好后再进行排污。4.9.3 水位计冲洗锅炉启动在汽包压力升至0.10.3MPa 或水位计指示呆滞、不清时,应冲洗汽包水位计,冲洗方法及注意事项按如下进行。(1)戴好手套,操作应缓慢且应站在水位计的侧面,面部不得正对水位计;(2)开放水门,稍开汽、水联通管同时进行冲洗;(3)关水门,冲洗气管;(4)稍开水门,关汽门,冲洗水管;(5)稍开汽门,关放水门,此时水位应很快上升并有轻微波动,若水位上升缓慢,则表示水管路有阻塞现象,若汽管阻塞则水位迅速充满水位计,应进行再冲洗,冲洗完毕后,应与其它水位计对照校验。5.锅炉机组停运5.1 停炉的有关规定5.1.1 若锅炉停运时间超过一个月,应将石灰石仓排空,并烧空原煤仓。 注:此规定不适合锅炉紧急故障停运。5.1.2 当锅炉停运时间超过7 天,应将床料排完,并对风帽进行逐一检查并疏通。否则,可不排床料。5.1.3 在锅炉停运期间,应对承压部件进行相应保养。5.1.4 正常情况下锅炉停炉按滑参数停炉方式,特殊情况时,由总工程师确定停炉方式。5.2 停炉前的准备工作5.2.1 根据预计停炉时间,提前通知停止向煤仓上煤,停止向石灰石仓进石灰石粉。5.2.2 对所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统计设备缺陷。5.2.3 检查燃油系统处于备用状态,压缩空气压力正常,试验各油枪进退正常、燃烧正常。5.2.4 对上下各水位计进行校对。5.3 滑参数停炉5.3.1 逐渐减少燃料和风量的输入,按照滑参数停炉曲线降低负荷,保持床温稳定。5.3.2 降负荷过程中,保持汽包的上下壁温差50。5.3.3 在降负荷时,保持炉内任意烟气侧温度测点的变化率1.5/min,以保护炉内的耐磨耐火材料。5.3.4 视床温下降情况,投入床上启动油枪,同时继续降低给煤量直到最小值,停止给煤线运行。5.3.5 保持石灰石给料处于自动状态,当停止给煤时,自动停止石灰石输入。5.3.6 继续流化床料,以便冷却整个系统,控制床上启动油枪的燃烧率,以保证规定的降温率。5.3.7 当床温450时,停床上启动油枪。5.3.8 切换给水自动至手动调节,保持较高的汽包水位。5.3.9 当床温达到400时,停止风机运行。风机停止顺序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冷渣器风机吸风机高压风机5.3.10 引风机停止5min 后,方可停止高压流化风机。5.4 锅炉的快速冷却5.4.1 床温降到400时,增加入炉风量,对炉膛进行强制冷却。降温率不超过1.5/min。5.4.2 床温降到150时,开启炉膛下部人孔门。5.4.3 床温降到60以下时,停运各风机。5.4.4 冷却过程中将炉内床料排出。5.5 锅炉压火5.5.1 当锅炉准备压火时,应将锅炉负荷降至3040MCR。5.5.2 停止给煤系统,关闭给煤系统各插板。5.5.3 当床温下降50100,且烟气含氧量升至大于10后,将各风机负荷降至最低,然后按风机停运顺序停运各风机。5.5.4 锅炉压火后,汽机迅速减负荷至最低,建议负荷为5MW 以下。5.5.5 密切监视主、再热蒸汽汽温必须有50以上的过热度,当汽机达到停运条件时,应及时打闸。维持正常的汽包水位,投入一、二级旁路或开启对空排汽,保证工质的正常循环。5.5.6 不建议将压火作为常规调峰运行方式。5.6 停炉的注意事项5.6.1 严格控制各参数在规定范围内。5.6.2 停运过程中保持主、再热蒸汽过热度大于50。5.6.3 锅炉停运后应维持汽包水位+150mm 左右。5.6.4 锅炉未完全放水、未完成床料排出前,必须有专人监视有关参数。5.7 停炉后的保养5.7.1 热炉放水烘干保养方法若锅炉停用时,需进行承压部件检修,可采用热炉放水烘干保养方法。5.7.1.1 当风机停运后,关闭各风烟挡板和炉门,紧闭风烟系统。5.7.1.2 当汽包压力降至0.50.8MPa 时,汽包上壁温度降至200,且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50,全开锅炉疏、放水门,尽快放尽炉内存水。5.7.1.3 当汽包压力降至0.10.2MPa 时,全开本体空气门。5.7.1.4 当炉内水已基本放尽且床温和省煤器出口烟温降至120以下时,关闭本体各空气门,疏放水门。5.7.1.5 烘干保养过程中,要求炉内空气相对湿度70%或等于环境相对湿度。5.7.1.6 床料不排空的情况下,锅炉热态放水时,床温任何一点不得大于400,否则不得放水。5.7.2 若锅炉停用时,不需进行承压部件检修,可采用压力溢流法、充氮保养法等进行保养。6.锅炉主要辅助设备运行6.1 转机检修后的验收6.1.1 机组检修后,有关设备的变更应有设备异动报告。6.1.2 运行人员应在各系统、设备试运转时参加验收工作,在验收时应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完成验收工作后,方可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并作好记录。6.1.3 在检查中若发现设备存在缺陷,不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时,应及时向检修工作负责人提出,并记入设备缺陷记录,设备缺陷在投运之前必须消除。6.1.4 为检修工作而采取的临时设施应拆除,原设施应恢复。现场整洁,各通道畅通无阻,栏杆完整,照明良好,保温齐全,各支吊架完整牢固。6.1.5 机组本体部分、风烟系统、吹灰系统、给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油系统、给料系统等设备完整,设备内部无杂物。6.1.6 管道阀门连接良好,阀门开、关灵活,手轮完整,标示牌齐全,并符合集团公司的相关规范要求。6.1.7 各人孔门、检查孔关闭严密。6.1.8 集控室、就地盘、就地控制柜配置齐全,可以投运,声光报警装置完好。6.2 主要辅机试转6.2.1 辅机试转的要求6.2.1.1 必须接到辅机试转申请并收回检修工作票,检修后转机经验收合格后,有检修或安装负责人在场配合,方可进行辅机试转。6.2.1.2 新安装或改造设备必须接到异动报告,且现场核对正确后方可进行试转。6.2.1.3 新安装及热控、电气回路检修后的辅机,试转前必须进行操作开关分合闸试验、就地事故按钮跳闸试验、相关保护联锁试验。6.2.1.4 新安装、大小修以及电气一次回路检修或停用7 天以上的辅机,试转前必须测量电机绝缘合格。6.2.1.5 新安装、大小修以及电气一次回路检修后的辅机,经电机试转合格后,再联上辅机对轮进行辅机试转。6.2.1.6 辅机试转前必须确认转子盘动灵活(大辅机手动不能盘动时,联系检修盘动确认),无卡涩现象。6.2.1.7 辅机试转必须将启动电流返回时间、空载电流、最大负载电流以负载负荷、出口压力、电机及轴承温度、振动等情况做好记录。6.2.1.8 辅机试转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或备用。6.2.1.9 新安装辅机试转时间不少于8h,检修后辅机试转时间不少于0.5h。6.2.1.10 轴承温度及振动符合下列要求。(1)辅机温度符合下表规定:设备名称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齿轮箱外壳电动机线圈、铁芯温度、温升温度限额 80 70, 回油温度不超过50 80 符合相应绝缘等级(2)轴承振动不超过下列数值:额定转速r/min 750 1000 1500 1500振动值mm 0.12 0.10 0.085 0.056.2.2 辅机试转前的检查6.2.2.1 辅机试转前核对:工作票已收回,所属系统确已无人工作,场地清洁,无妨碍运行操作杂物;设备部件完整,标志齐全,指示正确;所属系统阀门、风门、档板开关灵活,转向、限位校验正确。6.2.2.2 检查操作开关(按钮)在“停运”位置。6.2.2.3 检查各表计、信号牌、指示灯齐全、完整,电源送上,各压力、流量一次门全开。6.2.2.4 检查轴承油质、油位、冷却水正常。检查所属系统油箱油位计、水箱水位计完好且处于投入状态,油箱油位、水箱水位正常。6.2.2.5 检查欲操作所属系统的阀门、风门、档板开关位置至启动前状态。6.2.2.6 检查试转辅机外观完整,靠背轮联接牢固防护罩完整,地脚螺丝完整无松动现象,电机接地线良好,试转辅机无倒转现象。6.2.2.7 检查试转辅机其他特殊试转条件具备。6.2.2.8 试转辅机送电。6.2.3 辅机试转的启停操作6.2.3.1 辅机试转启动操作(1)联系电气,合上试转辅机开关,检查启动指示及电流返回时间正常。(2)全面检查无异常后,缓慢调节负荷至额定。调节系统冷却水量正常,全面检查试转情况。6.2.3.2 辅机试转停运操作(1)将负荷降到最小。(2)断开试转辅机开关,检查停运指示正常,电流表指示到零,辅机无倒转。(3)调节或关闭冷却水。6.2.4 辅机试转的注意事项6.2.4.1 辅机试转前,所属系统中若已有同型辅机运行,则退出系统相关自动,试转过程中负荷转移必须平稳地进行。6.2.4.2 同一母线段的高压电机不得同时启动,必须待一台辅机启动电流恢复正常后,方可启动另一台辅机。6.2.4.3 系统调节相关联的辅机试转,尽可能安排同时进行。6.2.4.4 辅机试转过程中,如出现跳闸,必须全面检查无异常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启动,若仍跳闸则停止试转操作,其间隔时间应符合电气运行规程有关要求。6.2.4.5 辅机试转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视试转辅机的运行情况,如发现明显故障现象(如剧烈振动、撞击声、转动部分冒火花、绝缘烧焦等),立即停运试转辅机,并调整运行系统正常。6.2.5 辅机事故停用的一般规定当转动机械在运行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运行:6.2.5.1 发生人身事故,无法脱险时;6.2.5.2 发生强烈振动,危及设备安全运行时;6.2.5.3 轴承温度急剧升高或超过规定值时;6.2.5.4 电动机转子和静子严重磨擦和撞击或电动机冒烟起火时;6.2.5.5 转动机械的转子与外壳发生严重磨擦和撞击时;6.2.5.6 发生火灾或被水淹时。6.2.6 主要辅机的启停及维护6.2.6.1 风机(1)风机的启动风机启动前除按6.2.2 条全面检查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有关保护、联锁及巡测装置投入;b)风机液压油系统及密封、冷却系统投入;c)离心式风机出、入口风门关闭;d)罗茨风机出口排空门和入口风门应开启,出口门关闭。e)具有盘车装置的风机,在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后,应投入盘车装置运行,正常后方可送电启动。f)备用风机启动前,应确认风机未反转,否则要采取制动措施后方可启动。(2)风机的运行与维护a)运行中应按6.2.1.10 条的要求,对风机的进、出口风压,风机及电机的轴承温度、振动、润滑油量、油压,各种形式的冷却系统、液压系统、转动部分的声音,电动机的电流、线圈和铁芯温度定期进行检查。b)并联运行的风机应尽量保持各风机的负荷接近,并注意保持两侧风、烟温均衡。c)并联风机正常运行时,连络风门应开启。d)并联风机,如一台运行、另一台停用时,应尽可能减少往停用中的风机漏风。(3)风机的停止a)离心式风机的负荷应减至最低值后停止。b)风机停止转动前,严禁停止其润滑油和冷却系统。6.2.6.2 碎煤机(1)碎煤机的启动条件a)碎煤机安装或检修结束,工作票注销,启动前应达到下列各项条件:b)碎煤系统中转动机械启动条件符合6.2.2 条要求。c)碎煤机前给料设备清洁,无检修杂物;除三块(铁块、木块、石块)装置完好,处于备用状态。d)碎煤机内动、静部件无严重磨损、破裂和损坏,其间隙已调整;且机体内部清洁、无杂物、无存煤;转动件已装防护罩,检查门已关牢;新安装的碎煤机必须按规定经过空载试运考验,且轴承无异常振动、无异音,温升不超过规定范围。e)碎煤机后续输送设备完好,处于备用状态。f)联锁保护试验合格。(2)碎煤机启动顺序为:启动碎煤机后续各级输送设备,再启动碎煤机,最后启动碎煤机给料装置。(3)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可逆式和环锤式碎煤机空载启动后,达到额定转速方可缓慢给料。b)齿辊式碎煤机一般情况下空载运行5 分钟无异常后,可给料运行;低温情况下(室内温度低于-10)空载运行15 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缓慢给料,再过30 分钟后方可供料至100%额定出力。(4)碎煤机运行的监控a)按6.2.1.10 条对转动机械进行监控。b)监视碎煤机的给料,防止三块(铁块、木块、石块)进入碎煤机;给料时,物料应均匀分布在整个破碎部件(转子或齿辊)有效长度上,防止破碎部件局部磨损,影响使用寿命。c)定期检测碎煤机出口物料粒度,严格控制粒度在合格范围内。若粒度不合规定要求,环式碎煤机可调节筛板与环锤的间隙;齿辊式碎煤机可调节固定辊筒装置的间隙。调节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d)监控碎煤机进、出口物流情况,防止堵煤、断煤。(5)碎煤机停止的顺序依次为:停给料设备,再停碎煤机,最后停碎煤机后续各级输送设备。碎煤机的停止必须在机内物料确已排净后。6.2.6.3 给煤系统(1)给煤系统的启动条件给煤系统安装或检修结束,启动前应达到下列各项条件:a)系统中转动机械启动条件符合6.2.2 条要求;b)成品煤仓内清洁,无检修遗留杂物,煤仓疏煤装置完整;c)给煤机内清洁、部件完整、密封良好,电机、保护罩完整无损坏;d)各风门、电动闸板门开关灵活,传动装置动作良好,仪表指示正确,联锁保护试验合格。e)给煤系统的启动f)检查成品煤仓存煤量;调整流化风量、播煤风量、密封风量、油枪出力,使床温等参数满足投煤的规定要求。(2)给煤机启动顺序为:开启给煤机出口闸板/旋转给料阀,再启动给煤机,最后开启给煤机入口闸板门或插棍门。锅炉点火后,初次投煤应以最小给煤量“脉动”投煤,至少投煤2-3 次;每次投煤3090s 后停止给煤;当氧量下降、床温上升时,则表明煤已燃烧;待氧量、床温变化值趋于稳定,方可再次投煤,防止锅炉汽温、汽压急剧上升,(3)给煤系统的监控a)应根据负荷或煤质变化情况,调整给煤总量;根据炉内床温分布情况,调整各台给煤机的给煤量。b)监视给煤机进、出口下煤情况,特别是在煤水分高时,要防止堵煤、断煤。c)监视给煤机运行情况:刮板给煤机要注意电机电流异常变化及时判断断链、卡链、漂链等情况;皮带给煤机要防止皮带跑偏、撕裂等;旋转给料机在为煤水分高时,要防止堵煤。d)监视成品煤仓存煤量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存煤。e)监视播煤风量、密封风量和风压、风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止高温烟气窜入给煤系统。f)给煤系统停止的顺序依次为:关闭给煤机入口闸板门或插板门,再停给煤机,最后关闭给煤机出口闸板门或旋转给料阀。给煤机的停止过程中应缓慢降低给煤转速,待给煤机内的煤走空后,再停给煤机。大、小修或长时间备用的锅炉,应尽量将成品煤仓内的煤用完。(4)给煤系统紧急停止条件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系统紧急停止:给煤系统中转动机械发生6.2.5 条所述情况时;锅炉MFT 动作;给煤机内着火;严重机械故障,如:皮带严重跑偏、撕裂,刮板卡链、断链,电机过电流时;给煤机内大量积煤或出口严重堵煤,不能正常给煤;成品煤仓空仓。6.2.6.4 燃油系统(1)燃油系统的启动条件燃油系统安装或检修结束,启动前应达到下列各项条件:a)已进行工作压力1.25 倍的水压试验,并合格;b)系统进油前,应利用蒸汽或压缩空气吹扫燃油管道和每支油枪,严禁向无火焰的燃烧室吹扫存油;c)已进行油循环试验,循环时间一般不小于8h,油循环结束后已清理过滤器;d)回油电动调节阀、供油快速切断阀、回油快速切断阀已经校验合格,动作正常;e)火焰检测系统可靠、联锁保护试验合格。f)燃油系统的启动必须经过炉膛吹扫、油泄漏试验合格后,方能启动点火装置,开启供油和回油快速切断阀。油枪着火后,应退出点火装置,并根据油枪燃烧情况调整风量。g)床下燃烧器油枪着火后,应调整燃烧器各级供风量,控制燃烧室内温度水平不能过高,防止燃烧室烧坏。(2)燃油系统的运行调节与检查a)保持燃油温度、燃油压力、雾化蒸汽温度和压力在规定范围内:b)应根据锅炉升温、升压需要,调整油枪出力和风量;c)检查管道、阀门,若有泄漏及时隔离;d)检查运行油枪燃烧情况,应保持油枪雾化良好,及时退出燃烧不良的油枪,并检查处理。(3)油枪及燃油系统停用a)油枪停用后,必须吹尽油枪内积油;吹扫时应投入点火装置;同时要避免燃油进入吹扫蒸汽或压缩空气系统中;燃油系统停用后,应及时关闭相应的燃油快速切断阀前的手动门。b)床上燃烧器油枪停用后,必须退出工作位置,缩入风道内,并通以适当风量,防止油枪烧坏和床料进入油枪雾化片内。6.2.6.5 石灰石系统(1)石灰石系统启动的条件石灰石系统安装或检修结束,在启动前应达到下列各项条件:a)石灰石系统中转动机械启动条件符合6.2.2 条要求;b)各阀门、风门挡板调试完毕,开关灵活;c)粉仓内清洁,无检修遗弃杂物,辅助设施(包括防堵设施、加热设施、粉位测量和报警设施)完好;d)热工测量控制表计(风量、风门挡板和阀门开度、给料转速等)指标正确,操作控制可靠,联锁保护试验合格。(2)系统启动顺序依次为:开启石灰石给料机下游管道各阀门、挡板或装置,启动石灰石输送机,再启动石灰石给料机上游各阀门或装置。(3)石灰石系统运行中的监控a)脱硫时床温一般控制在850-920左右为宜,悬浮段温度在750-950之间;b)石灰石平均粒径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