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场地平整方案.doc_第1页
小区场地平整方案.doc_第2页
小区场地平整方案.doc_第3页
小区场地平整方案.doc_第4页
小区场地平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淮安山阳湾安置小区工程场整施工方案部门审批意见建设单位淮安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字:日期:建设管理方淮安新城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字:日期:监理淮安市神州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签字:日期:中国五冶中国五冶淮安山阳湾安置小区工程项目经理部签字:日期:目 录第一节编制说明第二节工程概况第三节场地平整第一节 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1 淮安山阳湾安置小区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图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 我公司长期从事工程建设所积累的类似工程相关经验1.4 现场初步测量数据1.5 现场实地考察结果第二节 工程概况1 工程基本概况1.1 工程名称:淮安市山阳湾安置小区1.2 建设地点:淮安新城1.3 建设单位:淮安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甲方)1.4 建设管理方:淮安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乙方) 1.5 设计单位:南京鼎昊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6 监理单位:淮安市神州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2.1 自然地理和地貌 淮安地区属于亚热带、温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3.5-14.7, 1月平均气温1.5-0.5, 7平均气温27-27.9,年最多风向/静风频率C15ENE10/15%,平均风速2.3 m/s,年降雨量9001000mm,降雨量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平均蒸发量970m m/a,汛期6-9月占年降水量 70 %,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73%/9%,年平均相对湿度77 % 。 场地地形较平坦,受水塘、排水渠、排水沟和民房拆迁的影响,局部地形起伏较大,原主要为农田和居民区,农田地面标高+9.10 m ;已拆迁部分地面标高+10.10 m ;17#、18#和22#楼分布水塘,塘底标高+6.50 m ,水深1.5 m,淤泥厚500 mm;28#-33#楼和地下车库分布排水渠,渠宽6.5-16.5 m,渠底标高+6.50 m,水深0.50 m,淤泥厚500 mm;3#、10#、17#、25#、27#、S2#楼和地下车库分布排水沟,沟宽4.0-9.5 m,沟底标高+7.50-8.50 m,淤泥厚200 mm。2.2 工程地质层分布与特征详见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出具的淮安市山阳湾安置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一册和第二册。2.3 地下水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位主要为赋存于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地下水类型属潜水,水位随着降水而变化,雨季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反应敏感,水位变化大,平均年水位变幅2.0 m左右;潜水初见水位埋深0.6-3.0m(平均值1.84 m),标高+7.54-7.80 m(平均值7.65 m),稳定水位埋深0.5-2.85m(平均值1.67 m),+标高7.75-7.95 m(平均值7.82 m),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埋深为场区地面整平后(室外地坪)0.5 m 。 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流的侧向补给及少量越流补给。地下水排泄以蒸发、人工取水及径流为主。3 项目说明淮安市山阳湾安置小区位于江苏省淮安经济开发区境内,宁连公路与237省道交接处东侧,(见图1.1),西邻规划山阳湾路,东邻规划丹山路,南邻规划福地路,北邻规划长乐路。总用地面积987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852.8平方米。多层住宅面积102678.32平方米,高层住宅面积32904.6平方米,商业及物管配套用房建筑面积2210.11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0911.77平方米,半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6119.55平方米。拟建小区由5幢高层(11+1层)住宅楼(20#、27、3234)、33幢多层(6+1层、局部5+1层)住宅楼(119、2126、2831、3538)、2幢2层商业(S1#、S2#)、1幢2层物管中心和1个地下车库组成。第三节 场地平整1 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暂定整个施工场地回填至标高11.4m(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此场地平整的工作内容主要为:(1) 水塘、排水沟、排水渠抽水;(2) 淤泥、杂草、耕植土和建筑垃圾清理;(3) 排水沟、排水渠、水塘外购土方换填;(4) 淤泥、耕植土及杂草外运;(5) 整个施工场地内的土方回填及土方平整碾压。2.1 施工场地内杂草、芦苇、耕植土清理,并对场地推平压实,其面积共计98742 m2,厚度0.3m。清理后的杂草、芦苇、耕植土运至场外8km处;2.2 场地建筑垃圾清理,其清理面积为 13000 m2,厚度0.2m,清理后运至场外8km处堆放;2.3 水塘、排水沟、排水渠采用D200的潜水泵进行抽水,抽水时要确保塘、沟、渠内的水抽干;2.4 场地内进行测量、定位。即场地标高施测,建筑物控制点。测量数据及位置见以下的图表;2.5 水塘、排水沟、排水渠内水抽干后清理淤泥,深度厚度为0.5m, 共计 15358 m2;淤泥从场地池塘和芦苇丛内挖掘出后,应先统一堆放到指定地点,待达到运输条件后,再运出场外10km处。运输淤泥时,运输车辆内侧需铺置彩条布或其它相应措施,以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淤泥从车内泄露污染道路。同时在此时间要抓紧运输道路的修筑。2.6 场地内的水塘、排水沟、排水渠需进行填方,其中经实地测量水塘面积为6075 m2,排水沟面积为4785 m2,排水渠面积为4499 m2。回填的土方需从场外运至现场内,运距为15km,土方回填时要分层夯实,具体换填方量以现场实际为准,同时由业主及监理现场确定。3 场地回填:(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2%范围内(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当实际情况限制不能采用同类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2)回填的土方需从场外运至现场内,运距为15km,土方回填时要分层夯实,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按阶段及区域划分分层、分段铺填碾压。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3)场地自然地坪标高测量数据场整测量标高数据表序号高程(M)序号高程(M)序号高程(M)序号高程(M)19.564610.34919.641369.3529.58479.75929.191378.639.054810.07939.241389.3148.95499.51949.561399.1358.915010.24959.581409.6568.94519.689610.261418.8579.51529.619710.941428.7888.95310.639810.61438.1499.175410.29999.851448.49108.975512.2110010.591459.37119.135612.361019.891469.36129.335711.7410210.871479.08139.045812.7910310.41489.32149.115910.61049.761499.29159.476010.491059.871509.33169.066111.7310610.591519.33179.086212.281079.781529.25189.086310.6610810.51539.41199.56410.31099.851549.062010.2659.931109.631559.03219.38668.381119.541569.31229.74678.41129.221578.96239.99688.391138.91588.94249.48698.251149.42510.12708.331159.662610.25718.21168.96279.77729.741178.92810.92738.981188.9299.92749.311199.043011.2758.61209.373110.29768.471219.473210.45778.521229.45339.59788.871239.22349.76798.881248.943510.04808.861259.24369.98819.511268.853710.07828.791278.63389.87839.461288.833910.88849.321298.08409.76858.541308.124110.21868.481319.134210.62879.411329.37439.78889.91339.724410.66899.311349.5459.79909.831359.33 (4)场地自然地坪标高测量总图自然地坪标高测量总图见后附图4 场地平整碾压:(1)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先用轻型推土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2)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位移。(3)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应超过2530 c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 cm,避免漏压。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 cm,以防止发生溜坡倾倒。(4)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推土机将表面拉毛。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结合良好。5 场地平整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5.1 平整区域的坡度与设计相差不应超过0.1%,排水沟坡度与设计要求相差不超过0.05%。5.2 场地平整的允许偏差:表面标高:人工清理30mm,机械清理:50mm;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不应偏小;边坡坡度人工施工表面平整,不应偏陡,机械施工基本成型,不应偏陡;地面、路面下的地基:水平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