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蚕宝宝.doc_第1页
我的朋友——蚕宝宝.doc_第2页
我的朋友——蚕宝宝.doc_第3页
我的朋友——蚕宝宝.doc_第4页
我的朋友——蚕宝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朋友蚕宝宝我的朋友蚕宝宝适用对象:中班第二学期幼儿二、背景资料在前一个主题活动“我的好妈妈”接近尾声时,孩子们邀请妈妈去公园聚会。他们发现“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树上长出了小小的嫩芽。”“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孩子们意识到“春天来了!”究竟孩子们对哪方面最感兴趣?对我们班孩子来说,什么内容又最具有探究的价值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们请家长帮助孩子一起采集春天的花,饲养春天的小动物(蝌蚪、鱼苗、蚕宝宝),收集春天的故事、儿歌、其他资料。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大多是第一次见到蚕宝宝。他们有的兴奋不已,围着左看右看;有的惊慌失措,避之不及;有的虽然害怕,却仍忍不住好奇地探头张望。孩子们对这些相貌丑陋的小家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不少问题:“这是不是蛇?”“它长大了会变成蚯蚓吗?”“它会咬人吗?”“它吃什么?”“它从哪里来?”孩子对蚕的探究兴趣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认为对蚕的探索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第一,蚕与蝌蚪、鱼等动物相比,容易饲养。能让孩子们自己管理,从而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第二,中班幼儿的兴趣极易转移,蚕一生的改变能保证幼儿对蚕持续地关注。当他们有了一个发现,讨论、探索找到答案兴趣减弱时,马上又会有另一个新发现,引起新的探究欲望。孩子们将在发现疑问探究解决再发现这一过程中乐此不疲。第三,对中班年龄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主题活动中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探索的兴趣。我们很多家长小时候也养过蚕,有切身的体会,不会再象以往的活动那样要挖空心思网上、书上搜寻资料。当孩子们产生问题时,家长将很乐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本主题的开展除了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蚕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激发与培养。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在情感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接受他人的关爱,而不会付出,也缺乏付出的机会,教师应为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和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让孩子们饲养蚕能够初步培养他们爱的情感,使他们学会付出,明白生活中人人都应付出一点爱。因此我们准备和孩子们一起开展 “我的朋友蚕宝宝”探索型主题活动。本次主题我们将教师设计和提供的活动与幼儿自己的自由探索以两条平行线同时展开。以幼儿自己的自由探索为基础,在观察分析幼儿的言行后,当所出现的问题是大部分幼儿共有时,我们就设计安排了以下的探索活动。三、纲要目标科学态度:1、通过对蚕的观察 ,萌发幼儿关心科学、好奇好问的积极情感。2、通过照顾蚕宝宝,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引起幼儿对小动物的同情,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知识技能:通过活动了解蚕的生长、繁殖、各阶段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用途等基本知识。科学方法、能力: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2、引导幼儿收集信息,培养收集、保存、展示信息的能力。3、培养、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协商能力。科学行为、习惯_我是分割线_:能从资料中、交流中、观察中、操作中发现问题,并会大胆提问。四、活动方案示范性方案活动一:认识新朋友(探究类)探究的问题:新朋友长什么样?怎么能看得更清楚?探究活动:用眼睛看、使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多种方法记录幼儿讨论:A:用眼睛看只看见它的身体黑黑的。 B:用放大镜看还能看见它的身上有毛,有细细的脚。 C:我也用了放大镜,怎么看不清楚? 试一试:用正确方法使用放大镜。探究结果:用放大镜看比眼睛看更清楚,但是要注意方法。活动二: 分家家(综合类)探究的问题:什么样的家适合蚕宝宝住?探究活动:比较选择、动手制作、给蚕宝宝搬家幼儿讨论:A:我喜欢XX一组的新家,因为它的盖子上有小洞洞。B:盖子上有洞洞,蚕宝宝就不会闷死了。C:XX小组的盒子很大可以住很多蚕宝宝。探究结果:蚕宝宝的家(纸盒)要有透气孔,要保持干燥、整洁。做一做:A:选择工具。B:分工合作。活动三:黑宝宝长大了(探究类)探究的问题:黑宝宝有什么变化?探究活动:记录与实物对比、使用放大镜观察、多种方法记录幼儿讨论:A:蚕宝宝身体变大了。B:黑衣服换成了黄衣服。探究结果:蚕宝宝的样子变了。活动四:宝宝成长相册(制作类)探究的问题:蚕宝宝每天都在长大,怎样才能记住它新的变化?探究活动:讨论、欣赏、制作、交流做一做:相册封面蚕宝宝的部分照片活动五:黄宝宝变了(探究类)探究的问题:黄宝宝有什么变化?它为什么变了?探究活动:交流日常发现、具体感知(观看幻灯片、FLASH)幼儿讨论:1、蚕宝宝有什么变化?A:蚕宝宝身体变白了。2、它为什么变了?A:我看见盒子里有黄黄的东西,妈妈告诉我是蚕宝宝脱下来的衣服。B:蚕宝宝身体在长大,可是它的衣服太小穿不下了,所以要换件大衣服。探究结果:蚕宝宝要长大就要换掉旧衣服。活动六:找五官(探究类)探究的问题:蚕宝宝的五官在哪里?探究活动:自由观察、交流发现、集体观察解决疑问幼儿讨论:1、五官在哪儿?A:蚕宝宝的眼睛在头旁边。B:蚕宝宝的鼻子在前面。C:那不是鼻子是嘴巴。D:找不到它的耳朵。2、认识气孔A:气孔和鼻子的作用一样吗?B:它有几个气孔?探究结果:蚕宝宝的五官和我们长得不一样。它没有鼻子,靠身体两边的气孔呼吸。活动七:陶艺活动(制作类) 配有活动录像活动目标:1、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蚕的外形。2、通过陶艺活动让幼儿表达对蚕宝宝的喜爱之情。3、引导幼儿练习敲、捏、揉等基本技能,提高幼儿_我是分割线_的制作能力。活动所需资源:1、幼儿操作材料:陶泥、刻刀、毛笔、水、垫板、桑叶2、教师范例:蚕活动内容及过程:1、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2、与幼儿一起制作桑叶,练习敲、捏、揉等基本技能。3、出示范例蚕讲解示范头、体节、尾角、尾的制作方法幼儿根据自己对蚕的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制作出脚、有的点出气孔4、幼儿制作5、启发幼儿想象:你的蚕宝宝在干什么?A用小刻刀在桑叶上戳了好多小洞:“我的蚕宝宝东吃吃西吃吃。” B:“我的蚕宝宝在划船。”C:“我的蚕宝宝大便了。” D:“我的蚕宝宝在做游戏。”6、展示交流请个别幼儿交流幼儿相互交流与老师交流幼儿作品活动八:蚕宝宝吐丝(探究类)探究的问题:蚕宝宝为什么吐丝?它怎么吐丝?蚕宝宝吐出的丝有什么作用?探究活动:收集资料、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幼儿讨论:1、蚕宝宝为什么吐丝?A:它已经长大了。2、它怎么吐丝?A:它先爬到角落里,找个地方,准备吐丝。B:它吐丝的时候头一动一动的。C:它吐出的丝象蜘蛛网。D:它用丝把自己包起来。E:它的丝有的黄有的白。3、蚕宝宝吐出的丝有什么作用?A:能做围巾,做纸能画画。B:可以做棉袄、被子、衣服。C:丝能做布。D:可以做丝袜。探究结果:蚕宝宝长大了就会吐丝,蚕丝的用处很大。活动九:蚕宝宝找妈妈(探究类) 配有活动录像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懂得要关心、照顾小动物。2、知道蚕的妈妈是蚕蛾,初步感知蚕蛾的外形,引起幼儿继续探索蚕的秘密的兴趣。活动所需资源:1、幼儿操作材料:图片(兔、猴、猫、狗等母子、蚕) 2、教师演示材料:自制课件(自编故事、FLASH)、多媒体技术设备(电脑、投影仪、录音机)活动内容及过程:1、导入活动:帮小动物找妈妈。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妈妈呀?(蚕)你们知道蚕宝宝的妈妈是谁吗?(幼儿猜测)绝大部分幼儿都认为:蚕宝宝的妈妈是蝴蝶。2、播放自制课件场景一:蚕蛾让幼儿知道这是蚕宝宝的妈妈。3、播放自制课件场景二:观察比较蚕蛾和蝴蝶初步了解蚕蛾妈妈的主要外形特征。A:它和蝴蝶长得不一样。B:蝴蝶身体细细长长的,它的身体胖胖的、粗粗的。C:蝴蝶头上的触角象线,它的触角象羽毛。D:蝴蝶的翅膀大,它的翅膀小。4、引导幼儿猜测:蚕蛾妈妈为什么不来接蚕宝宝?A:蚕宝宝的妈妈可能去买菜了。B:妈妈还没有下班。C:妈妈生病了。5、播放自制课件:了解原因6、情感激发:_我是分割线_ 师:蚕宝宝没有妈妈照顾真可怜,但是我们班的蚕宝宝很幸福,有好多小朋友在照顾它们。我们为蚕宝宝做了哪些事情?A:我们每天给蚕宝宝喂桑叶。B:我们天天把蚕宝宝的家打扫干净。C:休息天我把蚕宝宝带回家。D:我拿盒子做蚕宝宝的新家。 师:我们已经和蚕宝宝变成了好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其他小动物也成为好朋友?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小动物喜欢的朋友?A:不要打小动物。B:给它们吃好吃的东西。C:它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帮助它们。D:要对它们说心里话。活动十:蚕茧里的秘密(探究类)探究的问题:蚕宝宝还在蚕茧里吗?它在里面干什么?探究活动:猜测、解疑(观看幻灯片)幼儿讨论:A:蚕宝宝在蚕茧里睡觉。B:它要变成蚕蛾了。探究结果:蚕宝宝在蚕茧里变魔术,它先变成蛹,最后变成蚕蛾钻出蚕茧。活动十一:蚕宝宝怎样长大(综合类)探究的问题:蚕宝宝怎样长大?探究活动:幼儿回忆、拼拼讲讲、共同小结幼儿讨论:回忆蚕宝宝怎样长大A:它吃桑叶就会长大了。B:蚕宝宝吃了桑叶,头抬起来睡觉,然后蜕皮,然后就长大一点。C:蚕宝宝一共要蜕四次皮。D:蚕宝宝长大了就要吐丝。E:蚕宝宝吐的丝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黄色的。F:它会变成蚕蛾。G:蚕蛾妈妈生好小宝宝就会死的。玩一玩:拼拼讲讲蚕宝宝怎样长大探究结果:蚕的一生要经过四个阶段:卵14龄蚕蛹蚕蛾,每个阶段的样子都不一样。活动研讨:在饲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从刚开始的看见蚕不认识、不了解到活动结束时对蚕的生长过程、各阶段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比如能使用放大镜辅助观察;产生疑问能自主地通过收集资料、采访成人等途径解决疑问等。孩子们养成了关心关注周围现象,喜欢探索研究的良好习惯。比如当在操场上看到蜗牛、蚯蚓等动物,孩子们也想把他们带回活动室观察、了解、饲养。与蚕宝宝近两个月的相处中,孩子们对蚕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他们都说:“我就是蚕宝宝的妈妈”“我就是它的爸爸”“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它”。孩子们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在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细心地照顾它们。每天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它们换桑叶、清除粪便。休息日、五一节抢着带它们回家。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