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护理常规.doc_第1页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护理常规.doc_第2页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护理常规.doc_第3页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护理常规.doc_第4页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护理常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一、概述:急性酒精(乙醇)中毒系指饮酒所致的急性神经精神和躯体障碍。通常是指一次性饮大量乙醇类物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状态。急性酒精中毒与急性酒精过量难以界定。同时,人对酒精的耐受剂量个体差异极大,中毒量、致死量都相差悬殊,中毒症状和程度也不同。成人一次口服最低致死量约为纯酒精250500ml,小儿为630ml。二、诊断要点:1毒物接触史 有饮酒史或误服工业或医用酒精。2临床表现(1) 兴奋期:当血酒精含量在200990ml/L时,眼睛发红 (即结膜充血 ) ,脸色潮红或苍白 、轻微眩晕、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语言增多、逞强好胜 、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举止轻浮 ;有的表现粗鲁无礼 、易感情用事 、打人毁物 、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 ,继续举杯 ,不知节制;有的则安然入睡。(2) 共济失调期:此时酒精含量达10002999mg/L。表现动作笨拙 、不协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眼球震颤、躁动、复视。(3) 昏迷期:血酒精含量达3000mg/L以上。患者沉睡,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昏迷,出现陈-施二氏呼吸、心跳加快、二便失禁,因呼吸衰竭死亡。也有因咽部反射减弱,饱餐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也有继发腔隙性脑梗塞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痛、触痛、肌肿胀、肌无力)的报道。有的酒精中毒病人还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内压增高等症状。酒精因抑制糖原异生,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引起低血糖,可加重昏迷。三、紧急评估:采用“ABBCS方法”快速评估,利用520秒快速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最紧急情况:A:气道是否通畅B:是否有呼吸B: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C:是否有脉搏S:神志是否清醒误吸和窒息导致气道阻塞是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特别重视。如果有上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应迅速解除包括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心肺复苏、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等。以下介绍治疗方法:四、治疗方法:1轻症病人,一般不需要治疗,给予大量柠檬汁口服处理,侧卧(以防止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保暖,维持正常体温;2烦躁不安者慎用镇静剂,禁用麻醉剂;过度兴奋者可用氯丙嗪12.5-25mg或副醛6-8mg灌肠。对严重烦躁、抽搐者可酌情给予地西泮5-10mg;3静脉滴注西米替丁或奥美拉唑等保护胃(西米替丁、奥美拉唑不能与纳洛酮同组使用);4用速尿20-40mg肌注或静注,加速酒精排泄,必要时加倍重复使用1-2次;5对较重病人:(1) 卧床,头偏向一侧,口于最低位避免误吸;(2)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3)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4) 催吐: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 (如用筷子等 )引起呕吐反射 ,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注:禁用去水吗啡,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5) 镇吐:如呕吐次数较多,或出现干呕或呕吐胆汁,给胃复安10mg肌注,以防止出现急性胃粘膜病变。未出现呕吐,禁止应用镇吐剂;(6) 洗胃(不主张):中毒后短时间内,可用1%碳酸氢钠,或0.5%活性炭混悬液或清水反复洗胃,继则胃管内注入浓茶或咖啡;(7) 特效解毒药物:静脉滴注10%GS500-1000ml和胰岛素8-12u,最好快速滴入,可加氯化钾,但加入氯化钾后影响滴注速度。必要时可以加入50%GS来加大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维生素B6和烟酸各100mg,肌肉注射,加速酒精在体内氧化。6 昏迷或昏睡者:苯甲酸钠咖啡因0.5g,每2小时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1次,或利他林20mg,或回苏灵8mg,肌肉注射。7呼吸衰竭者:可拉明0.375g或洛贝林9mg,肌肉注射,同时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8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特异性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内啡肽)介导的各种效应,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可用0.4-0.8mg加GS10-20ml,静脉推注;若昏迷时,则用1.2mg加GS30ml,静脉推注,用药后30分钟未苏醒者,可重复1次,或2mg加入5%GS500ml内,以0.4mg/h速度静脉滴注,直至神志清醒为止。9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剂,并限制入液量。10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镁低时补镁。11必要时透析治疗,迅速降低血中酒精浓度。12中医中药:121 汤药 (1)毒蕴胃肠,犯及血脉:大黄甘草汤加减。大黄10克,生甘草6克,银花10克,水煎服。 (2)毒损气血,脏腑虚衰: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制附子10克,干姜6克,人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122 中成药 (1)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静脉点滴,可用于神昏患者。用法: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轻度中毒者,醒脑静20ml加入10%GS250ml中静滴;重度中毒者先用醒脑静20ml加50%GS40ml静注,然后再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10%GS250ml中静滴,同时可给予常规补液。(2)安宫牛黄丸或安脑丸鼻饲,适用于毒热闭窍神昏者。 (3)参附注射液静脉点滴,适用于气阳两脱者。13有效解酒偏方:药方1:葛花10克,鸡具子(枳具子)10克,豆蔻6克,砂仁6克,生姜3片煎汤一碗,酒后服用可解酒.药方2:由葛花、枳椇子、葛根、竹茹、枇杷叶、人参、绞股蓝、麦冬等药物组成,现称酒速愈。五、国内外处方参考:国内处方:纳洛酮0.4-0.8mg+5%GS20ml静注,约1h 1次,直到病人清醒后,10%GS500-1000ml+大量维生素C+胰岛素10-20u静滴,并肌注维生素B1和烟酸100mg10%GS 500mlVitC 3.0VitB6 200mg门冬氨酸钾镁 10-20ml能量合剂 2支胰岛素 12u5%GNS 500ml西米替丁 0.8或奥美拉唑40-80mg美国处方:5%GS+0.45NS1000ml、硫酸镁2g、叶酸1mg及维生素B1 100mg六:注意事项:1用咖啡和浓茶解酒并不合适。喝浓茶 (含茶碱 )、咖啡能兴奋神经中枢,有醒酒的作用 ,但由于咖啡和茶碱都有利尿作用 ,可能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的失水 ,而且有可能使乙醇在转化成乙醛后来不及再分解就从肾脏排出,从而对肾脏起毒性作用 ;另外 ,咖啡和茶碱有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作用 ,加重心脏的负担 ;咖啡和茶碱还有可能加重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2酒精中毒不采取洗胃措施,因醉酒、应激本身对胃粘膜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可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严重的可引起穿孔。3纳洛酮并不是解酒药,是否使用有极大的争议。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阿片物质,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脑啡肽有特异性拮抗作用,能有效地拮抗这些物质对心血管和呼吸调节机制产生的抑制-内啡肽作用。酒精中毒时,脑内-内啡肽释放明显增加,而-内啡肽干扰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对循环功能的调解作用,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甚至死亡,给予纳洛酮后,脑-内啡肽下降,减少内啡肽对心脑血管的损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如果兴奋躁动特别严重,可向专科医生求助,将强安定剂结合弱安定剂使用,使之镇静,兼平息其呕吐,并可预防可能出现的痉挛发作。当酒精抑制已经过深,就要使用中枢神经兴奋药物,如咖啡因、哌醋甲酯等。5“醉酒”的本质不是“兴奋”,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酒精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并有可能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当大脑皮层被抑制时,皮层下中枢失去皮层的控制,便出现一些失控的兴奋行为;当皮层下中枢也受抑制时,这种表面兴奋的现象才会消失。因此,无论表面看来是“兴奋”还是“抑制”,“醉酒”的本质不是兴奋而是抑制。处于昏睡状态的患者,很有可能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当周围的人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被送到医院后,中毒病人的昏迷状态,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障碍,影响抢救速度和效果。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处于第三个阶段时最危险、也最具有麻痹性。当患者趴在桌子上休息或者昏睡的时候,一起的喝酒的人通常会错误的认为是在“休养生息” ,忽视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表现出的症状。6啤酒含酒精3%-5%;黄酒含酒精16%-20%;果酒含酒精16%-28%;葡萄酒含酒精18%-23%;白酒含酒精40%-65%;低度白酒也含酒精24%-38%。饮酒后,乙醇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空腹饮酒则吸收更快。血中的乙醇由肝脏来解毒,先是在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又在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再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全过程约需2-4个小时。有人报道成人的肝脏每小时约能分解10毫升乙醇,大量饮酒,超过机体的解毒极限就会引起中毒。会饮酒与不会饮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量相差十分悬殊,中毒程度、症状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升/次,致死量为250-500毫升/次,幼儿25毫升/次亦有可能致死。7非那根:不良反应:呼吸困难。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特别是麻醉药、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与非那根同用时,可增强非那根或(和)这些药物的效应,用量要另行调整。安定:不良反应:呼吸抑制。饮酒及与全麻药、可乐定、镇痛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彼此相互增效。二者相比较,安定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非那根强。所以安定应为慎用甚至禁用药。对于非那根,如果患者躁动,疯狂,可以考虑使用,剂量要保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饮酒者不发生打人,行凶等恶劣行径,大可不必使用非那根,因为饮酒者在兴奋的活动,叫嚷等这些举动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代谢一部分乙醇。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 poisoning)是指一次饮入过量乙醇(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并伴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损伤的过程,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重者以清除毒物、纳洛酮配合对症支持疗法为主,有研究表明,患者通过西医上述方法治疗后,醒酒较快,但患者仍存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适症状,而中药则能很快改善这些不适症状1,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2。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酒精中毒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就中医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认识综述如下。1. 急性酒精中毒中医病名的沿革急性酒精中毒在中医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祖国医学古籍中就饮酒过度致病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首次提出“酒悖”之名,描述了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导致这种兴奋作用的原因,陈凤春3认为是酒精引起人体气和气机改变导致的。黄帝内经之后,汉代张仲景提出“酒疸”病名,指的是饮酒过度,湿热淤积体内,熏蒸胆汁泛溢肌肤而致黄疸4,同时期由谯县华佗元化撰的华佗神医秘传提出“酒毒”的病名,发展到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第一次将饮酒过度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酒病”,并记载“酒病”之脉为“短疾而滑”。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经济、政治及文化等诸多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很多著名医家和著作,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首次提出“酒癖”的病名,并指出“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 结聚成癖, 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另外,该书还记载了22种与饮酒相关的病名,如酒瘕、酒注、恶酒、留饮等,到唐朝时期,关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病名以沿袭前人为主,而治疗酒病方药在此期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金元时期,我国传统医学产生了许多流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最具代表性的有李东垣、刘完素、朱震亨和张从正,被称为“金元四大家”,李东桓在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首载“酒客病”病名,并提出发汗与利尿为最佳治疗方法;而刘完素则在其著作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第一次提出“酒积”和“酒禁”;元代朱震亨在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中指出饮酒多度可导致消渴、臌胀、喘哮、癫痫、失明等16种病证;张从正作为攻邪派代表,继承了张仲景汗法、吐法及下法,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有“又如宿饮酒积在上脘,亦当吐之。”提出使用突发治疗酒病,对于酒厥,他认为病机乃“气逆之所为也。”同样主张采用吐法治疗5。明清时期,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把“酒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的病证”称之为“酒厥”,这一病名到清朝仍被引用,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伤酒章:“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在这之后,对于病名的创见不多,重点转向对于饮酒所致疾病辨证论治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我国第一部详尽阐述酒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2.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病机2.1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饮酒过度是急性酒精中毒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病因,而古代医家对酒性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酒性苦热”的记载,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提出酒的毒性,并指出饮酒过度会导致机体诸病发生,除此之外,“酒性湿热”的观点在古籍中也屡有记载,王好古认为:“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饮之而昏醉,易狂者热也,宜以汗去之。”万氏家传点点经同样认为:“酒毒湿热非常,肆意痛饮,脏腑受害,病态不一。”综上可以看出,酒性湿热、味苦、有毒,饮之过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除了上述饮酒过度这个最主要病因以外,急性酒精中毒的另外一个病因就是机体的虚损,历代医家对此论述也颇多,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有:“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指出了机体虚损也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北宋太医院编著的政和圣剂总录记载:“论曰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酒性辛热,善渴而引饮,遇气道阻塞,酒与饮俱不化,停在胁肋,结聚成癖,其状按之有形,或按之有声,胁下弦急胀满,或致痛闷,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为之酒癖。”将人体虚损更为细化,提出脾胃虚弱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易感因素,到明朝,龚廷贤对此持有相同观点:“伤酒之病, 虽为酒而作, 实因脾土虚弱, 不能专主湿热而发。”认为急性酒精中毒的外因是饮酒过度,而内因则是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失常,酒性湿热,脾胃失调而发;同时期的张景岳则更加丰富了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在景岳全书中记载:“若以阴虚者纵饮之,则质不足以滋阴,而性偏助火,故热者愈热,而病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躁烦狂悖等证,此酒性伤阴而然也。若阳虚者纵饮之,则性不足以扶阳,而质留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为臌胀泄泻,腹痛吞酸,少食,亡阳暴脱等证,此酒质伤阳而然也,故纵酒者,既能伤阴,尤能伤阳,害有如此,人果知否。”说明了阴虚和阳虚也是其病因之一。综上,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主要在于饮酒过度和机体虚损两个方面,而机体虚损中以脾胃虚弱、阴虚及阳虚为易感因素,另外也有古籍记载酒后“房劳”耗伤人体精气,更加易于导致急性酒精中毒。2.2急性酒精中毒的病机如上文所述,酒性湿热,有毒,自口而入后,如何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古籍早有记载,灵枢论勇记载:“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懔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认为酒“其气懔悍”的特殊特性导致疾病的发生,后来,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对此进行了补充:“酒循经络,留着为患,入肺则多嚏多痰,入心则多笑多言,入肝则善怒有力,入脾则思睡,入肾则思淫,及其久也,伤肺则变咳嗽消渴,伤心则变怔忡不寐,伤脾则变痞满疸胀,伤肝则变胁痛吐血,伤肾则变腰软阳痿,此五脏之受病也。”指出酒自口而入后,首损及脾胃,再累及全身脏腑,这与我国第一部酒论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中“脏腑染毒始脾胃”观点相一致。当代医家观点观点也不尽相同,解维刚6认为酒毒侵袭,助湿生痰,痰蒙清窍,扰乱神明,下阻于三焦通道导致气化及气机运行逆乱而发本病,杨柱6认为本病从发生到发展过程中,病机是不同的,初期病在脾胃,酒毒蕴结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值,气机升降失常,以气滞、气逆为主;中期病位由脾胃损及肝胆,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血行瘀滞而致气血同病;后期则累及全身脏腑,本虚标实同见7。3.急性酒精中毒的辨证论治3.1 急性酒精中毒的辨证分型如前所述,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发展是一正邪相争的过程,各期的病机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医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但对于酒病的辨证,古代医家主要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八纲辨证为主导,如我国第一部酒病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立酒门30证,辨证均在脾胃损伤的基础上,根据病程的长短、邪正的盛衰等再辨表里、寒热、虚实及阴阳的不同,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医家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多为个人经验总结,并无广泛共识,且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武晓青等8通过中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将其分为:痰火扰心型、毒闭心包型和气阴亏虚型。曹青山等9根据心神是否受影响,分为:中腑型和中脏型,中腑型根据酒后时间长短分为胃气上逆证和蓄水证,中脏型根据酒后神志状态再分为热扰神明证、热扰心包证及脱证。陈娜等10将其分为痰热上蒙型和肝胆湿热型,更为简单明了。3.2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法方药3.2.1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原则及治法历代医家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法颇多,但急性酒精中毒病程变化多端,病机复杂多变,故对于本病的治疗,须严格把握各期病机,正如明代医家周慎斋于周慎斋遗书卷八伤酒云:“酒客初病,发不甚重,解酒足矣,续自病重者,以内伤法立方,少加醒酒药味。”提出了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原则:疾病早期以解酒为主,后随病情发展,与其他内伤疾病治疗类似,配合醒酒药物。与之同时期的万氏家传点点经认为本病的产生始自脾胃,治疗当以脾胃为本,遵守先治其标,后固其本,同样强调分期论治的原则。在分期论治的治疗原则下,历代医家提出本病各期的治法,现将代表性的治法归纳如下:初期,以解酒为主,以发汗利尿为治法,此即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桓提出的“上下分消其湿”的原则,他认为“酒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则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中期病位由脾胃损及肝胆,此期治法以攻为主,兼顾人体正气,攻邪派张从正治疗酒病,采用攻下消积法,正如其在儒门事亲中记载:“酒积,目黄口干,葛根、麦之类,甚者甘遂、牵牛。”后期病位则累及全身脏腑,以补益为主。3.2.2解酒方药中医有关解酒方药的记载颇多,既有单味中药,也有复方解酒方,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解酒中药水萍和腐婢,书中记载水萍“胜酒”,腐婢,即赤小豆花,主治“酒毒头痛”,随着中医的发展,古代医家不断丰富具有解酒的中药,宋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记载了葛花和枳椇子等30味中药,分布于草、木、虫鱼、果等部类之中,到明朝,李时珍全面总结前人记载,于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解酒中药达107味之多,宋哥11等对古代解酒方用药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常用的单味中药有:葛根、枳椇子、砂仁、白术、白蔻仁、半夏及神曲等,且以祛湿作用的药物最多,与酒为湿热之邪的病因相吻合。除了单味中药以外,解酒方也数不胜数,中医第一个解酒方泽术糜衔散载于素问病能论:“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 糜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宋朝太平圣惠方将解酒方分为5类:治饮酒大醉不解诸方、治恶酒诸方、治饮酒腹满不消诸方、治饮酒后诸病诸方及断酒诸方,基本囊括了之前历代的解酒方,共42首,期间最著名的当属李东桓创立的葛花解酲汤,此方记载于脾胃论中,方中以葛花、白蔻仁及砂仁为君药,并配伍干姜、生姜、神曲、白术、茯苓、青皮、陈皮及人参等,到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著作普济方全面总结并收集了之前历代解酒方达百余首,同时期的我国首部酒病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载有五花解酒汤、白蔻散、破滞回源汤及分香丸等众多解酒方。现代医家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古代经典的解酒中药与解酒方药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在解酒单味中药方面,葛根、葛花和枳椇子一直沿用至今,葛根和葛花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的不同药用部位,目前国内外对葛根和葛花的解酒功效做了广泛的研究,并对其解酒做作用给予了肯定,葛根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葛根素12,葛根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酒精中毒后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促进酒精的分解和代谢13,临床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辅助治疗均起到明显的解酒效果 14-15,而葛花则是通过提高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 的活性,加快乙醇的代谢而起到解酒作用16,高学清等17通过随机分组动物实验证明了低、中剂量的葛根和葛花均能够延长小鼠的醉酒潜伏时期、缩短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中、高剂量则能抑制乙醇的吸收,另外还发现葛根的解酒疗效比葛花更好。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其种子和果实18,且不同的药用部位,各化学成分和含量也不尽相同19,徐方方等20运用现代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枳椇子中分离出7种化合物,以黄酮碳苷为主,除了分析其化学成分,吕国红等21以小鼠为试验模型,研究发现枳椇子能够明显缩短醒酒时间,降低血乙醇浓度,王文香等22通过动物实验做病理学观察发现枳椇子能够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在解酒方药方面,葛花解酲汤和葛根散是经典的解酒方剂,陈萍等23将临床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花解酲汤,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意识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研究发现葛花解酲汤对肝功能指标,如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移酶(-GT)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临床疗效24, 高景莘等25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复方葛根散饮酒前给药可以降低醉酒率,延长醉酒时间;饮酒后给药可缩短醒酒时间,降低死亡率,杨柱等26将经典的解酒方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葛根散解酒效果更为明显,葛花解酲汤效果稍弱。现代医家在古代医家的经典解酒方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解酒方和中药复方制剂,如养肝解酒方、解酒护肝方及久肝胶囊等等,养肝解酒方以葛根、枳椇子、丹参等为主要成分,研究发现,解酒护肝方能显著延长醉酒潜伏期,缩短睡眠维持时间,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27;解酒护肝方由葛根、枳椇子、栀子、山楂和五味中药组成,郑立发等28研究发现解酒护肝方具有良好的防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