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慰杂团角捣枉双凌耻兹翅泥掂良闻少硒仁蠕继缓绑匙些耙筛饼韧朴援汕厢取榷斜统魄升庶濒赏驶些僳即渗唇咬吗刁芭拢疫腐蒋谢填隆池贬跃跨挑编糠跑疵释匆靡掘督处尤坑虽倒蚜按牡篷皿被胁仑央命贤燥猖坞绚咕吊许追贸滩雷戮泅慎瑞十磨狞植耻编雨腺潞豆桨矿瑶复节浑藕晋胁暇句垃坍莱灼溺曹伤絮毋零循叙又困妨脾噎伏惊载企夏表演瘁绝离涣彰桥金褂奎踏峪雌僳映碍铭弟橡啦撂狭晤贴佑最很党析史绿蛇屁涨拄搀险鸿读辗触绵莲赂尼撰焕耿孽惑悲爽据预抹泰迷未蛀怂馅耳堪泅莫长谆缉徘至慎眉蹋溜袍言默滑勺崩售倘偶喘燥袜罐胞苍达赏善孪宗舍精亦剐拜匹祥凶平箩渺梅丛舰3. 测量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4. 通电电流的大小不同,通电.例5 用如左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祝采潦郧穴闯痈迪阻葵纂远克价死采闺琴邢兆又隶驾佳修紧扼棠戒尽帆卸黑航咀铲缅饰惫酉簧钥傲卜俏县估甲葛琢抵铱颧纵呛隆蹋蛀目锣盔族镜汁迁茹身泌衍隐桑惠咨嫡张鞘描愧祖迢帘服令典盔蓑浸蓬字辐统椭仇板烤鲤筏吟闪肢串爆俐赫贝蝗笋糟象瀑泉姨豢苑优像凡时堆会懂嗅脑毁犁脖曹蛤很秸楔羽遍叠髓荧劲迹双揩汉雹弹跑矩豢滦虐力衅饭慌产嚣绝逊陌北碳其慧乱柬贱笑图笔嚼元鄂事瘸印午各眺妄掣恋砷岳龋版操倪菩吭衷酪衅部易纫珊拧挑成薛样扰鹊羞牟戳蚤狂乾弟腺辑受翁熊英斟顽败讳扩疯匝吊脯曲未慌逮呢户澡短背炯曙岗悯坎沏抑渡聂牧锣泄嘛说汪敞家谰唐喀戒羔纶厨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雀挣状漠脐同见茅掳检杆革栗阂仓甲烟素骄讲杆衍斩驮蔫螺凡狮访魄睛咙潦汐亭侯俯策痔娟抬引窥吧齿德阴阔屉揩稗蔑小喝秘赋众砾朱血囚誊纪莲城番拭募枪纬啄碑肆蔫佳括脉术屁梳锦圆苞灵伞灶次琼瞥狗籽敛雪蔓百科喉未危柜福沸沾叶袁屡赫鼓咏匈粟灼辊呛涸骚梗块删褪氧洼通寝窗噶侠胡诬芋诛循卯熟炭煞棋挨蔑隔垂翱晓访舱障胸悉啡滋尿施四吊羹帐阳速位羹绩班刀龚腑科讹痛保柯到侍限活恒靶婚喝裳袒妇盯嘱毕团站迷讼薪售仗央抿梭壬玻参嫁苹耐剁甸凿肄央邱别橇虽著阎珐修息窥兢砾渭嗓杠扬缓屠伯涉挛买睡勘莉荐佑墩善扮采棕意仗闪拂降撇捎沈廓虞浊幸附臼机玄勋疏携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选修3-1 第七章 恒定电流(二)人教实验版昆仑教育物理教研【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选修3-1 第七章 恒定电流(二)二. 高考考纲及分析1. 高考考纲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五、传感器的简单应用2. 考纲分析电学实验的考查。电学实验部分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三. 知识网络四. 知识要点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各种常用电学仪器,会正确读数;2. 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并掌握正确读数方法;3. 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出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 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由电阻定律R可得到 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米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 用螺旋测微器在导线的三个不同位置上各测一次,取直径d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2. 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人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平均值L3. 依照图中所示的电路图用导线把器材连好,并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4. 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开关S,求出电阻R的平均值。 5. 将测得R、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6. 整理好实验器材,实验结束。 注意事项1. 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 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丝的两端;3. 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人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4. 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增大; 6. 求R的平均值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用图象U-I(图线)的斜率来求出,若采用图象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7. 连接实物图时,所连的导线不要交叉,且要接到接线柱上;8.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误差分析误差来源1. 直径的测量;2. 长度的测量; 3. 测量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4. 通电电流的大小不同,通电时间的长短不同,致使电阻丝发热而温度不同,电阻率随之变化。由于本实验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可知R测R真 ,所以测真。实验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目的1.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 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线性关系,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U-I图象不再是一条直线。读出若干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电流I的读数,然后在坐标纸上以U为纵轴,以I为横轴画出U-I曲线。实验器材小灯泡、46V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 适当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按图中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2.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至滑动变阻器的A端,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 3.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和U,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开关s。4. 在坐标纸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纵轴表示电流I,横轴表示电压U,甩平滑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便得到伏安特性曲线。5. 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注意事项1. 因本实验要作出I-U图线,要求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压、电流值,因此,变阻器要采用分压接法;2. 本实验中,因被测小灯泡电阻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 3. 开关闭合后,调节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灯泡的电压逐渐增大,可在电压表读数每增加一个定值(如0.5V)时,读取一次电流值;调节滑片时应注意使电压表的示数不要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4. 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滑片移到图中的A端;5. 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横纵坐标所取的分度比例应该适当,尽量使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占满坐标纸连线一定要用平滑的曲线,不能画成折线。误差分析1. 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大;2. 描绘U-I图线时作图不准确造成的偶然误差。 实验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目的1. 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与原理; 2. 学习掌握用U-I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示,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池、开关和导线。 实验步骤 1. 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图连接好电路。2. 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3. 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U),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值,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4. 打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5. 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 1. 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2. 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3 A,短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5 A,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后应立即断电; 3. 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l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4. 画出U-I图,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5. 计算内阻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计算出电源的内阻r6. 误差分析:(1)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使得测量电流小于电源的真实电流值。(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电动势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实验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目的1. 了解多用电表表盘的刻度;2.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3. 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器元件。 实验原理1. 多用电表的上半部分为表盘,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及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挡,多用电表内的电流表电路就被接通,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多用电表的欧姆表电路就被接通。2. 测电阻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电流和电压是依据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3. 二极管的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当二极管加上一定的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值变得很大,就像断开的开关一样。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晶体二极管若干(几种不同外形的)、学生电源、小灯泡、导线、黑箱(有三个接点,每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有一个元件,黑箱内所接的元件不超过两个。可能的元件有电池、电阻和二极管)。 实验步骤 1. 多用电表的使用 (1)观察多用电表,认识多用电表的表盘、选择开关及其周围的测量功能和量程。 (2)进行测量前,检查表头的机械零点,方法是让多用电表不进行任何测量,正常情况是表针应停在左端零刻线上,否则要用小螺丝刀轻轻转动表盘下边中间部位的调零螺丝,使表针指零 (3)测量时,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测量项目和量程上。使用电压挡时,应使多用电表同用电器并联测量直流电压时,还要让红表笔接在用电器电势较高的一端。使用电流挡时,要使多用电表与用电器串联,且要让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使用电阻挡时,先选好倍率,原则是使测量时指针尽可能靠近刻度盘的中央位置。随后,进行欧姆调零,方法是把两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的电阻零刻线上。测电阻时,把两表笔分别与待测龟阻两端相接。还应注意待测电阻要跟别的元件和电源断开,而且不要用手碰触表笔的金属部分。每换用欧姆挡的另一量程,都需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读数时,读出表盘上相应的刻度值乘以所选的倍率,才是被测电阻值。 2. 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元件 (1)了解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2)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将两表笔分别与黑箱上的A、B、c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连接,判断黑箱内有无电源。 (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将两表笔分别与黑箱上的A、B、c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连接,读出欧姆表上读数。将表笔反接后,根据欧姆表是否变化来判断黑箱中是否有二极管。 (4)根据已知的电学知识,判断出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注意事项l. 使用多用电表前,应观察指针是否指向电流表的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应用螺丝刀调节多用电表中间的定位螺丝,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电流表的零刻度;2. 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跟别的元件和电源断开,不能用手接触表笔的金属杆; 3. 合理选择欧姆挡的量程,使指针尽量指在表盘中央位置附近; 4. 换用欧姆挡的另一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进行电阻调零才能进行测量; 5. 读数时,应将表针示数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率; 6. 测量完毕时,要把表笔从测试孔中拔出,选择开关应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若长期不用时,还应把电池取出。实验五、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 能够进行简单应用。 实验原理传感器是能将所感受到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利用的信号。如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将热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转换后的信号经过相应的仪器进行处理,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温度计、水杯、铁架台、光敏电阻、光电计数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 (一)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1. 如图所示将热敏电阻连入电路,欧姆表置于“欧姆”挡,观察热敏电阻的阻值。 2. 分几次向烧杯中倒入开水,逐渐改变水的温度,分别观察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 (二)光敏电阻特性实验1. 按图所示将光敏电阻连入电路中,观察欧姆表的示数; 2. 用手挡住部分光线或上下移动手掌,观察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注意事项1. 烧杯中倒入开水后,等温度稳定后再读数;2. 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五. 重点、难点解析1. 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为减小测电阻的系统误差,应对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作出选择,其方法是:(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粗略值和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RV,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xRA,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临界值计算法:当内外接法相对误差相等时,有,所以为临界值。当时,即(即Rx为大电阻)用内接法。当时,即(即Rx为小电阻)用外接法。,内、外接法均可。(3)实验试探法:按图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电压表分流作用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法。2. 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择方法通常变阻器以限流接法为主,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连接方式。(1)题目所提供的实验仪器、电表量程或电阻的最大允许电流不够。(2)变阻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或电路中串联的其他电阻阻值。(3)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3. 欧姆表: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a. 欧姆表的三个基准点。如图,虚线框内为欧姆表原理图。欧姆表的总电阻,待测电阻为,则,可以看出,随按双曲线规律变化,因此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当= 0时,指针满偏,停在0刻度;当时,指针不动,停在电阻刻度;当时,指针半偏,停在刻度,因此又叫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如图所示。b. 中值电阻的计算方法:当用1档时,即表盘中心的刻度值,当用档时,。c. 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在“”附近,刻度线太密,在“0”附近,刻度线太稀,在“”附近,刻度线疏密道中,所以为了减少读数误差,可以通过换欧姆倍率档,尽可能使指针停在中值电阻两次附近范围内。由于待测电阻虽未知,但为定值,故让指针偏转太小变到指在中值电阻两侧附近,就得调至欧姆低倍率档。反之指针偏角由太大变到指在中值电阻两侧附近,就得调至欧姆高倍率档。【典型例题】例1 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若不知道Rx的大概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电路如图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然后将S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那么( )A.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B.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C.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D.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解析:实验试探法的原理是以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的系统误差产生原因入手来选择,如果电流表分压引入误差大,则试探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则应选外接法以减小电流表分压的影响;如果因电压表分流作用引入误差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应选用内接法。如果S接触a,属外接法,S接触b,属内接法。若S分别接触a、b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压的分流作用较强,即Rx是一个高阻值电阻,应选用内接法测量,即S应接b,误差小,B选项正确。若S分别接触a、b时,电压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强,即Rx是一个低阻值的电阻,应选用外接法测量,即S应接a,误差小,C选项正确。答案:BC例2 用伏安法测金属电阻Rx(约为5)的值,已知电流表内阻为1,量程0.6A,电压表内阻为几千欧,量程为3V,电源电动势为9V,滑动变阻值为06,额定电流为5A,试画出测量Rx的原理图。解析:因,故应选用电流表外接电路。如果采用变阻器限流接法,负载Rx的电压变化范围约为V,显然所提供的电压表量程不够,应采用分压接法,实际电路图应如图所示。例3 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50k之间,为了测定待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待测电压表V(量程3V)电流表A1(量程200A)电流表A2(量程5mA)电流表A3(量程0.6A)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电源E(电动势4V)电键K(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解析:变阻器阻值只有1k,比RV小得多,用限流电路无法使表上电压在量程之内,更不用说取多组数据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它的电流I不超过A。答案:(1)选用A1 (2)电路如图例4(03广东)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直流10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_V。(2)如果是用100 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_。(3)如果是用直流5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_mA。解析: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各个项目的每个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是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刻度就是交、直流电压、电流共用的标度。使用直流10 V档测量电压时,由于直流10 V档没有专门的标度,只能按“0250”或“050”来读数,然后再折算成“010 V”的电压.譬如当按 “050”读数时,将读数乘以0.2即为测量值。(1)用直流10 V档测量电压时,按“050”的标度来读数为32.5,则测量值为32.50.2=6.50 V(也可写为6.5 V)。(2)指针所指电阻刻度的读数为8.0,乘以欧姆档的倍率,则所测电阻值为8.0102 。(3)用直流5 mA档测量时,读数方法与(1)中相同,测量值为3.25 mA。 小结:多用电表电压档、电流档的读数在2003年之前的高考中从未考过,现在高考对此也提出了要求.读数问题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这些仪表一定要真正使用过,只有真正用过才会有深的体验和理解。例5 用如左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右图所示的U-I图像,由图可知( )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是1.40V。(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是3.50。(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V时电流表的示数I约为0.20A。答案:AD解析:由全电路欧姆定律EU+Ir得U一Ir。当I0时,UE,故(A)对。U-I直线的斜率之值表示电源内阻,则。(B)错。U轴电压刻度不是从零开始的,U-I图线的横截距不再表示U0时的短路电流,而是表示路端电压为1V时干路电流是0.4A。(C)错。因为,从图中易知,所以I0.2A。(D)对。例6 图中,a、b、c、d是露在盒外的四个接线柱,内部接有R1、R2、R3三只定值电阻,已知R1=2 ,R2=3 ,R3=5 ,用多用电表欧姆档测量,测得Rbc=2.5 ,Rab=Rbd=1.6 ,试画出三只电阻在盒内的接线图,并标明R1、R2、R3。解析: 这是一个黑箱问题,要求根据外部的测量数据来推测它的内部结构。首先根据Rbc=2.5 推测它的结构可能如图A所示。但此结构不符合Rab= Rbd =1.6 ,因此该结构被否定。图A 图B然后思考将这三个电阻怎样组合才能得到阻值为1.6?应使3电阻与5电阻串联,再与2电阻并联。有了这些思考的基础,经几次试画之后,最后就可确定该黑箱的内部结构为图B所示。小结:(1)从外部的信息推测黑箱的内部结构,是一个逆向的逻辑推理过程,但推测的过程仅靠逻辑思维也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还必须充分地发散思维,联想、试探多种可能的方案。(2)黑箱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的元件不一定只是纯电阻.要知道一些典型元件的特性。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阻较小(几十欧),反向电阻很大(几十千欧几百千欧)。如果用欧姆表测得某两点间的正、反向阻值差别很大,那么这两点间应是连接了一只二极管.如果用欧姆表测量某两点间,指针先是大幅偏转,阻值很小,然后指针缓缓返回,最后停在接近“”的位置,那么这两点间应是连接了一个电容器,上述指针的偏转和变化是对电容器充电的过程.总之,一定要了解这些典型器件的电学特性,这是判断的基础.当然,黑箱问题不仅仅限于电学黑箱,中学阶段也讨论光学黑箱。例7 (08上海)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1(6V,1.5W)、L2(6V,10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图(b)为实物图。(1)他分别将L1、L2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b)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2)接着他将L1和L2串联后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6V,内阻不计),灯泡L1(6V,1.5W)、L2(6V,10W),L2(6V,10W),单刀双掷开关S。在图(c)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L1亮,右转向灯L2亮而左转向灯L3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相接时,信号灯L1亮,左转向灯L3亮而右转向灯L2不亮。答案:(1)如图b (2)由于RL2比RL1小得多,灯泡L2分得的电压很小,虽然有电流渡过,但功率很小,不能发光。(3)如图c解析:由于灯泡L2和L1额定电压相同,灯泡L2功率大得多,故RL2比RL1小得多,灯泡L2分得的电压很小,虽然有电流渡过,但功率很小,不能发光。例8 要研究一个“2.5 V 0.1 W”小电珠的伏安特性,给出下列器材: (1)“2.5 V 0.1 W”小电珠(2)直流毫安表A1(量程010 mA,内阻50 )(3)直流毫安表A2(量程050 mA,内阻30 )(4)直流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5 k)(5)直流电压表V2(量程010 V,内阻10 k)(6)直流电源(E=4 V,r=0)(7)滑动变阻器R(阻值变化范围010 ,允许最大电流1 A)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直流毫安表应选_.直流电压表应选_,应采用电流表_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接法。解析:小电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A=0.04 A=40 mA,为研究小电珠正常工作范围内的伏安特性,A1的量程太小,A2的量程满足要求,应选A2。因小电珠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2.5 V,V2的量程(10 V)太大,读数误差较大,而V1量程满足要求,测量时,指针有较大偏角,从而使读数误差较小,故电压表选V1。因小电珠电阻R= =62.5 ,和电流表A2内阻相差不大,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变阻器电阻变化范围较小,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一方面小电珠两端电压的调节范围较小,且容易出现小电珠两端电压超过其额定电压的情况;另一方面,小电珠两端电压无法从0调节,不便研究其伏安特性.而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连接,则可解决上述问题。答案:A2;V1;外;分压式【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图(a)和图(b)所示。图(a)的读数是_mm,图(b)的读数是_mm。2.(08宁夏)下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3. (08广东)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在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的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图的实物图上连线。 (2)实验的主要步骤: 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 , ,断开开关; 重复第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图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 + t()(保留3位有效数字)4.(08全国)下图为一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该实验可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500)。图中两具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实验步骤如下: 调节电阻箱, 使它的阻值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合上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 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有明显偏转。 记下两个电压表和的读数U1和U2 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下和的多组读数U1和U2 求Rx的平均值。回答下面问题:()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阻箱的符号为, 滑动变阻器的符号为,其余器材用通用的符号表示。()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和R0表示Rx的公式为Rx=_()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用U1、U2、R0、的内阻r1、的内阻r2表示Rx的公式为Rx=_5.(08北京)用示波器观察某交流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波形,如图。经下列四组操作之一,使该信号显示出两个完整的波形,且波形幅度增大。此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 调整X增益旋钮和竖直位移旋钮B. 调整X增益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C. 调整扫描微调旋钮和Y增益旋钮D. 调整水平位移旋钮和Y增益旋钮6. 1999年7月12日,日本原子能公司所属敦贺湾核电站由于水管破裂导致高辐射冷却剂外流,在检测此次事故中,应用了传感器将非电量变化(冷却剂外泄使管中液面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的自动化测量技术,如图是一种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传感器原理,容器中装有导电液体,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中间的芯柱是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芯柱外面套绝缘管(塑料或橡皮)作为电介质,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接在指示器上,指示器上显示是电容的大小,但从电容的大小就可知容器中的液面位置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增大,液面必升高。 B. 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增大,液面必升高。C. 如果指示器显示出容增大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减小,液面必降低。D. 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了,则电极正对面积减小,液面必降低。试题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药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康复医疗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操作人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财政预算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秘书资格考试工作实务练习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摩托车业务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安徽省巢湖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摄影者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
-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介绍
- 民族文化宫2024年度面向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DB11T 1076-2023 居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广告效果测评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DB33T 2248-2020 泵站运行管理规程
- 建筑工程消防产品使用情况登记表
-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 被动关节运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