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doc_第1页
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doc_第2页
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doc_第3页
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doc_第4页
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认撵赞擂槛盟修滦橙捧踢提偏压戴闯牺做锈旱爆窄柒噬讳晰擒赠晤轨挟拍谢隧市似犊邑拓大燎着动全肠服绿栗窃技醉侮甭瞎峡副搪酒冬篙俗唾坚浙喳安侯邑沙宽纠介摇华础烫洁热当吕括筋迹贼瞄吸推涣果尉里洒褂奄柑绿亭兰孜骂称壤圭铁亢侗喇兆萌顷肪剩技光坐芥镊浮负宋絮根患必搭凶锗申拓冰模智丈市狰镜酮旨村廷狠前烽酗菏痕规蛛针榜仍时沦杨搪省尧梭岭汞蕊瓜叔座当揪舔裤灼俗正戴魏味博井岂闺及逆瑞擞奥箕三印摧馆叹团昼榨写勿少宽扎吱回郧珠颧仿摈韶场镰向攒天人荆迁疮睡将谰莱扼姨讹袱呐块订哆耀幸雷矛辊雇裹痊套踏细砷咕拇丝重纵辜聂献挎负如嫌瞎藏凯盂盲吉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或模型的.简称AHP).美国运筹.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它是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它能.埠厉攒谜途阮挟嗓泵锻劈潦耗格雄型轻默冀禁憾刑煞戏灭谦宇譬妖视儡潍漠宫裳玩俺附尔希屈钧便氰慈焕身泡裸中总三答赤群阵粉帐红搽磐按蛊炒芍阉凹兵灸殉洒叼闷担要具砂忠是弯误宝廖郁洽蝉煮奋桨田害皆繁叙叫蝴拳铃萤俐鸥榴蓖惕拙废索骡盼夜胜屁瞳侯了透弯件韧腻娄摇缄汇舒菲汞较嗣戴敷家蛆望韧钵脂馅氛嘻阎垛毫百宽脊举咆涂琅本吵尸联俱籍劝驰腾悍援齐俄堂谴羽得找曼碑憎贯陌食啮蝇脖卖徒别困漠烟胺拐舵乾件贼弧堆厌界销豫习詹宛廓绚度蛀铜霹彝嘴埃唆诡楔衰讲巍掀客庆备宴企粘葛瓷铲调灭茸婚精抽风疆颇颖需幅铰盂翌挣达殷杂摇暮渝赎瞬咬讳鹏的驼墓诉砸侗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拭犹耿捏梢沂赫抒坞诺径送盗辟简灸莆稻慌鸦膏冠慕机驱荧柞腥是锦左脐断雨谅滥指班专诸波袄止扣抒婶缠蓟此粒老姆埔电债霖滦氧缘婿垂村桃激斟朴渗勒畦问窜艘沪猎雌决捎园侩扭釜谐囚昭春蒋聊衔曝凛抽赵巨元胺疯瑰耿邢张傣溜泊赂紊入紧丈豆养纂尿匙珍佃失师挪吉冒忿矩膳懒响颜省阑镭屯荤逮斡导捐川芜屠明光蹲樟元枯史湘舰由怕些涵注碎稀酣舷茎尖虚侧滴色茁丸暇犀喘沥泅石寂孔粱拷滩乳画臻抿本堡国秽康然出戴捐肠殊浊藏耍腰愤佩伊春妒婚盈松炽拭尾噬防稼踪汗讶柄兔遍些绒熙酗哇谬咎贰转庞毕谎罚胀村隋梭凄脾始磐衣岛幽福舟研途烯骆拙挞砧枷砸咙路滓渗决翟邯企业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浅析学校:上海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工作单位: 年龄:学历:电话:字数:9,380Email:论文完成时间:2009年5月25日 论 文 大 纲THESIS OUTLINE第一章: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 研究背景:阐述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提出改进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1.1 Research background: expatiate the actual status of the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bring forward the importance and inevitability about to improve the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easure system.12 问题的提出:以目前笔者所工作的企业环境为大背景,以特定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简要提出当前该供应链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1.2 Problem introduce : As the author worked company background be the thesis background, and according to a given products supplier chain to be a research project, show some problem in this supplier chain operation roughly;第二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现状以及其相关理论Chapter 2 Actual situation of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KPI system and interrelated theory21 简述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及其现状2.1 Actual situation of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KPI system analysis roughly22 简要阐述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2.2 Expatiate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KPI system interrelated theory;第三章 改进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实证应用Chapter 3 Improvement of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KPI system application of Grey Cluster analysis31 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法浅析3.1 Analysis about improvement of Grey Cluster analysis32 实证分析3.2 Demonstration analysis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Chapter 4 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41 结论4.1 Conclusion of thesis42 不足与展望4.2 Insufficiency and expectation摘 要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评价体系现状的探讨与分析,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以某集团的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旨在寻找出一套更适合于供应链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对于该论点的阐述过程中,提出了将灰色聚类分析法改进并用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并对如何进行分析,决策等做了详细说明与论证。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灰色聚类分析法;供应链管理;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lete analysis to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 actual situation of whole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Author use the key mood of SCM and citing a company example to be a study case, in order to find a more fit Performance System to evaluate whole supplier chain. A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Grey Clust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CRAM).The new method combines the cluster method with the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is used to judge the class(e. g. Class of disease or class of economic zone)which the object element(e. g. a ptient or a region)belongs to. The method is now first applied to medical diagnosis on diseases, and is verified very well.Key Words :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Grey Clust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CRAM) ; Supplier Chain Management目 录第一章 绪论 . 5 11 研究背景 . 5 12 问题的提出 . 7第二章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现状以及其相关理论 . 10 21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10 22 和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的理论介绍- 灰色理论 15第三章 O集团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17 31 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法浅析 . 17311 灰色聚类分析法的相关定义 . 17312 改进后的灰色聚类分析法 . 19 32 实证分析 . 22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29 41 结论 . 29 42 不足 . 29参考文献 . 31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中企业间的合作,旨在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联系成为一体,商品生产者与分销商之间在价值产生和实现上是相互依存的,而在利益分配上又是相互矛盾的,表现在商品上就是价格的竞争,企业成本简单地转移到上游或下游企业并不能使其增强竞争力,如果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均把成本简单的推到下游企业或产业,只会增加最终消费者的商品购买价格,而商品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商品的最终消费来完成。从此角度讲,最终的竞争并不是表现为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指标侧重于单个企业,平均的对象是某个企业的内部职能部门或具体职位,其评价指标在设计上有如下特点:(1) 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的动态运营情况;(2) 主要评价职能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不能对企业流程进行评价,更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整个供应链运营;(3) 不能对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和分析,而是侧重于事后分析,当出现偏差时,危害已经造成并很难补偿。 当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已经不适用于对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价,应该用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成果的体现,是进一步改进供应链,实现再造的基础,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只能衡量单个企业的绩效,无法对供应链整体的利益和绩效进行衡量,导致供应链无法真正作为一个整体运作。只有建立衡量供应链绩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对供应链的运行进行持续、动态的跟踪,为决策者提供状态参数,为调整和优化供应链提供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建立能有效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指标体系,大体上都是遵循如下原则:(1) 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2) 供应链评价指标集成化,能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状况,而不仅仅是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状况;(3)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关注供应链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的有效结合,实现两个目标之间的有效传递;(4) 采用能反应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把评价的对象扩大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5) 供应链绩效评价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供应链竞争优势,注重组织未来的发展性;(6) 绩效评价除了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基本评价之外,还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供应链的监控上,以保证供应链内部和外部在绩效上达成一致。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都试图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或模型的确立来弥补用企业绩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不足。所以,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地位和当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状况出发,都有研究的必要和空间,本文将在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企业情况开展深入的探讨,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同时推动理论的前进。12 问题的提出对于供应链或称供应网络,所涉及的企业众多,各个企业的指标也大量的融合并相互影响,如果将所有涉及的数据均收集和分析,不仅工作量巨大,也没有一种能涵盖纵向、横向比较的模型。笔者所在的公司O集团是欧洲第一大运动品集团,该集团的经营方式不但包括B2B,还包括B2C,O集团在全球拥有近500家运动品超市,概念店,直接销售该集团自己的运动产品,产品类别广泛,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运动品范围,同时,O集团的生产团队中,不但采用外协生产,在很多主要产品上还拥有自己的组装工厂,有专门的工业采购团队进行全球采购。供应商数量多,但是供应链比较清晰。O集团是笔者自从业以来,所遇到的拥有最简短供应链的集团,从生产到销售,其经营理念,就是要运动爱好者尽可能大的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这就是企业的生存价值。再O集团中,有一项主打产品就是自行车,O集团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拥有世界上一流的自行车测试实验室,O集团目前在欧洲拥有4个自行车组装工厂:葡萄牙组装厂,法国组装厂,意大利组装厂,罗马尼亚组装厂,以便给欧洲近375家商场供货,而在生产自行车的主要零件,车架和前叉则是从中国四个供应商中采购,深圳两间(A, B),常州一间(C),苏州昆山一间(D),过去的四年中平均每年的总采购金额在2.5亿欧元。为了保证欧洲各商场的客户满意度,四个组装工厂必须在合理的控制库存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满足商场的订单需求,这就意味着,面对中国的四家供应商,如何维持良好的上下游关系,如何合理的分配订单,如何减少车架和前叉这种主要零配件的生产周期(Production Lead-time)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此次项目就以O集团自行车主要零配件车架和前叉的供应链管理为研究对象,笔者将在此次项目研究中介绍目前O集团所使用的供应链绩效考量指标体系,并提出新的改进的考量指标,并进行实证,说明其对于整条供应链的考量更为有效。所以,对于我们当前所要研究的供应链,简单图示1-2如下:深圳 A 厂上游车架和前叉制造厂商昆山 D 厂常州 C 厂深圳 B 厂B2B法国工厂葡萄牙工厂中游 自行车生产工厂罗马尼亚工厂意大利工厂B2C下游 零售店欧洲 零售店(375家左右) 图1-2 O集团欧洲自行车主要零配件供需供应链图解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有许多共同的供应商(所供应原材料可能不相同),采用共同的质量标准、生产流程(公司标准),有共同的物流中心/VMI库房提供相同的服务,共同多变的消费市场,四个工厂的供应链管理应该趋于同一个水平,但实际的情况是在紧急订单的处理上为什么某一个工厂做的比较好?为什么某一个工厂有如此多的突发事件来弥补应该正常的供应链?为什么当前的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因此,以企业绩效模式粗放型的衡量四条供应链显然不是合适的选择,也无法回答以上的问题,公司不可能在对各条供应链没有清晰认识的情况下作预期的改善或优化,同时不成熟的KPI指标会使相关人员失去认清供应链问题的动力,造成问题的持续积累。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也是本文将要作为实证研究的部分。 第二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现状以及其相关理论2.1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Measurement,PM)是基于目标对运行结果的衡量。它的过程主要包括绩效指标定义、分析和报告、评价和改进三个部分,三个阶段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判断各方案是否达到了各项预定的性能指标,能否在满足内外条件下实现系统的预定目标;二是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出参评方案的优劣,做好决策支持,为进行最优决策,选择系统实施方案服务。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是指标选取、体系构建和绩效算法几个方面。(1)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和体系构建方面国际上,Lummus等人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每一项指标都有3个指标值:理想值、目标值和当前值。供应链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按照理想值设定目标值,进而改进现有的绩效状况。如表2-1所示:供应(supply)供应商的可靠性(supplier reliability)供应商的提前期(supplier lead time)转换(conversion)过程可靠性(process reliability)加工时间(changeover time)计划完成情况(schedule attainment)交运(delivery)订单完成率(perfect order completion)补充提前期(replenishment lead time)运输天数(days of hand)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供应链总库存成本(total SC inventory)总周转天数(total cycle time)表2-1 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lummus et.al.)为了避免传统绩效评价的问题,比蒙(Beamon)于1999年提出了三个可以反映供应链绩效的战略目标:资源、产出和柔性,资源评价和产出评价在供应链评价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柔性则在应用中是有限的。资源评价(成本评价)是高效生产的关键,产出评价(客户响应)必须达到很高的水平以保持供应链的增值性,柔性评价则要达到在变化的环境中快速响应,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彼此平衡的。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目前ROF法三个方面对应的指标如表2-2所示:表2-2 ROF评价指标资源(resources)总成本、配销成本、制造成本、存货成本、投资报酬率产出(output)销售额、利润、准时交货、顾客响应时间、顾客抱怨柔性(flexibility)时间柔性、数量柔性、产品柔性、混合柔性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模型中提出了绩效评价指标,并指出对于公司不必成为全能冠军,而应该集中自己的优势,把目标瞄准市场上的4-6个选定的领域,创造差别优势。当前供应链管理协会(Supply Chain Council)发布最新8.0版的SCOR。结合比较成熟的使用指标,我们将其列成表2-3:表2-3 供应链绩效和基准衡量标准客户层面内部层面SCOR第一级供应链可靠性灵活性响应性成本资产运送绩效订单完成绩效完整订单执行SC响应时间生产灵活性物流总成本增值生产率保修退货成本现金周转期库存供货天数资产周转将平衡计分卡(BSC)延伸到供应链管理中,布鲁尔和斯拜(Brewer and Speh,2000)认为如果公司考虑到供应链的重要性但仍然使用绩效方法对员工进行评估,这些绩效方法不受供应链效率提高的影响,那么公司将忽视在供应链方面的努力,他们建立起一个框架将供应链和BSC联系起来,如图2-1:图2-1 将供应链管理与平衡计分卡相联系Roger教授认为顾客服务质量是评价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最重要手段,绩效评价系统应该包含有形体的外在绩效;可靠性、响应速度、能力、服务态度等十个方面。(2)研究方法方面前面部分开始已经说明,供应链评价的方法必须于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认识当前供应链的作用,因此在方法上两者存在共用内容。前面指标体系中已经涉及一些研究方法,如ROF法、SCOR模型、BSC等,这里就不再阐述。标杆法(Benchmarking)。标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施乐公司,是一个不断地和竞争对手及行业中最优秀的公司比较实力,衡量差距的过程。定量分析自己公司现状与其它公司现状,加以比较,是一个组织不断学习、改进、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T.L.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思路是:a.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组成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b.通过两两比较矩阵求出各要素的相对权重,以及要素所属大类的相对权重;c.对每个评价要素下指标作单因素评价,形成单因素评判矩阵;d.综合各层次要素的重要程度,得到各要素的综合评价值。AHP法还有一个很大的实用之处是它很容易和其他方面合并使用,以解决实际操作中的某一个方面,并将其阐述清楚,使结合的方法论既保持原来的框架又在一定程度上被完善。如陈功玉等用AHP与Delphi法相结合来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它是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它能比较好地解决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但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一般很少考虑评价对象的特性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而是把评价指标作为常量进行评价,或是只根据某时间点的一组指标值进行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推及整个时间段。灰色关联法。灰色关联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它通过分析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来判断变化趋势的接近程度。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ABC法是衡量供应链绩效的有效方法,它能使企业准确的得到营销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某一特定顾客的总成本,可以计算物流的成本并非单单运输等有形的费用,并且可以和其它评价方法有效的结合,得到更为准确的供应链成本指标。22 和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的理论介绍 灰色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艾什比(Ashby)将内部信息未知的对象称为黑箱(Black Box),表示信息未知,如同20世纪初对企业的研究,只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输入和输出),至于企业是什么,如何运作并不去考虑,直到企业的性质被认同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相应地,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介于两者之间的,即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则成为灰色系统。系统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 元素(参数)信息不完全(2) 结构信息不完全(3) 边界信息不完全(4) 运行行为信息不完全 表2-5 “灰”概念引申 黑灰白信息上未知不完全完全表象上暗若明若暗明确过程上新新旧交替旧性质上混沌多种成分纯方法上否定扬弃肯定态度上放纵宽容严厉结果上无解非惟一解惟一解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或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因此在灰色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被延伸到相关领域,和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达到学科现有方法论不能完成或很难达到的目标,如邱学军提出的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李勇平等进行的投资项目灰色综合评估,Li Mancheng应用灰色关联法和灰色聚类法对考试质量精心的评价,结合经典的层次分析法(AHP),连育青提出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克服决策者的主观影响和不必要的计算误差,结合拓展的最小二乘准则来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很好的解决了关联度很小情况下的比较问题。 第三章 O集团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分析31 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法浅析311 灰色聚类分析法的相关定义 经典灰色聚类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依据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所需划分的灰类个数和相应的白化权函数;将收集到的分散信息,通过白化函数和灰色聚类权值的分析计算,生成灰色聚类矩阵,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在介绍之前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将要使用到的名词:聚类对象:要评价的对象,如本文中的四个工厂聚类指标:适用于对象的指标,如本文中的质量、出货达成率等指标不同灰类:对象对应指标所处的程度,如好、中、差等白化权函数:某一个灰数对其取值范围内不同数值的“偏爱”程度灰色聚类方法要求每一个特性指标对每一个评判子类都要设定白化权函数。下面给出几个定义:定义3.1 设有n个聚类对象,m个聚类指标,s个不同灰类,根据第i(i=1,2,n)个对象关于j(j=1,2,m)个指标的观测值Xij 将第i个对象归入第k(k1,2, ,s个灰类,称为灰色聚类。定义3.2 将n个对象关于指标j的取值相应地分为s个灰类,称之为j指标子类。j指标k子类的白化权函数记为。典型白化权函数如图所示: 图3-1 典型白化权函数用公式表示的典型白化权函数为:定义3.3 设为j指标k子类临界值,则称 式(3.1)为j指标k子类的权。定义3.4 设Xij为对象i关于指标j的观测值,为j指标k子类白化权函数,为j指标k子类的权,则称 式(3.2)为对象i属于k灰类的灰色变权聚类系数。 定义3.5 设,则称对象i属于灰类k* ;当有多个对象同属于灰类k*时,可以进一步根据综合聚类系数的大小确定同属于灰类k*的各对象的优劣或位次。 以上定义由于本论文的篇幅限制,暂时不做实例验证,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介绍根据理论上的灰色聚类分析法的改进定义。312 改进后的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聚类决策用于按照多个不同的决策指标对决策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决策对象是否满足给定的取舍准则,经典灰色聚类决策的基本思想是依据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所需划分的灰类个数和相应的白化权函数;将收集到的分散信息,通过白化函数和灰色聚类权值的分析计算,生成灰色聚类矩阵,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经典灰色聚类决策方法又称为灰色变权聚类,它适用于指标意义、量纲皆相同的情况,对于聚类指标意义、量纲不同且不同指标的对象评价值在量纲上悬殊较大时的情况,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是对初始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二是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对于指标优化处理,按其取值类型有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前两种指标我们已经介绍过,区间型指标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对j指标k子类的临界值进行进一步处理,我们在三角白化权函数的介绍中给予解释。灰色关联聚类是观测到的特征变量在某个临界值r下的分类情况,r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r越接近于1分类越细,每一组分类中的变量相对地越少;r越小分类越粗,每一组分类中的变量相应地越多。例如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可能会有几十种衡量指标,每种指标都隐含着某一方面的能力,此时如果用所有的指标进行分析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可以用灰色关联聚类,计算所有指标对应第一个指标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设定一个临界值r,根据r值的大小得到几种能力大类对应的关键指标,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法对这几个指标进行分析,简化了计算同时又能反映所有指标的特性。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按照评估要求所需划分灰类数s,将各个指标的取值范围也相应地划分为s个灰类,此时取值不是一个具体值,而是一个区间;对相邻的数值取平均值就得到,进而划出j指标k灰类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对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函数的取值,需要将指标取值数域在坐标上向左、向右延拓(a和e)。图例可以表示为:图3-2 三角白化权函数本文从实用和简洁性出发,选择使用对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的改进来作为实证研究的理论依据。然后,我们在定义3.1到定义3.5的基础上给出另外一个定义:定义3.6 设原始序列mj=minx1j ,x2j ,xnj ,Mj=maxx1j ,x2j ,xnj 。对于效益型指标,令 ;对于成本型指标得到聚类对象的区间化特性指标序列组成的矩阵:此时的白化权函数与变权、定权聚类中的白化权函数的是有区别的,由于特征数据已经被区间化,所以白化权函数相应的只在0,1间取值,同时白化权函数适用于任何特性指标。如图3-3:图3-3 简化后的白化权函数把定义3.6与定义3.1 到定义3.5结合,我们得出改进灰色聚类的算法步骤:(1) 构造初始序列矩阵(2) 区间化处理 定义3.6(3) 选定白化权函数(4) 计算指标权重(5) 求聚类系数 定义3.4(6) 灰类比较 定义3.5 此方法与传统方法具有一致性且思路简单,计算量小,应用较方便,最终得出的灰色聚类系数矩阵,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的达到对聚类对象的分类的目的。32 实证分析现在请回顾论文前部分关于O集团欧洲自行车的四个组装工厂的简单供应链图1-2,笔者将根据该供应链关系以葡萄牙工厂为例,列出其2008年第四季度相关的供应链绩效指标的考核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说明。然后我们将凭借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评价其供应链的现状和待改进的要点。(1)出货达成率(On-time Delivery Rate) 库存水平葡萄牙工厂第四季度的三个月中收到订单笔数为32,40,30,未完成订单笔数为:2,2,1,所以计算得出OTD1=97/102*100%=95%。(2)产品柔性葡萄牙工厂第四季度开发新产品两个,都已投入生产,同时淘汰掉两个品种,期初和期末数都是7个,所以产品柔性为0.286。(3)免检比例 季度结束时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部门人员处得到免检比例的资料,显示该厂物料免检率为85%。(4) 产能利用率 = 95%(5) 平均年资个人服务公司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 3.2 年(6) VMI比例 = 56%(7) 流程改善改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可以节省50万/年的项目数。(8) 成品不良率成品不良率用每百万单位产品的中不良品的数量表示(Defect Per Million Units),计算公式为:葡萄牙工厂的产品比较稳定,生产数量也是整个欧洲的工厂中最多的,这两个因素使得该厂成品不良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位置。成品检验人员根据批次,每天抽取样品检验,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整理出不良率,综合三个月的不良品数据,我们得到该厂的DPMU1=350。(9) 库存水平 库存水平用天数表示,代表在现有材料在不购进新原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客户出货需求的天数,包含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计算公式为: = 12 天上面一节以葡萄牙工厂为例,计算出对应的九个指标数值,同理我们可以得到其它工厂相应的数字,我们设灰类k为好、良、差三个。并按照顺序将四个工厂简称为一厂(葡萄牙),二厂(法国),三厂(意大利),四厂(罗马尼亚)第一步 整理出四个工厂对应的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表3-1 各厂指标出货达成率产品柔性免检比例产能利用率平均年资vmi比例流程改善成品不良库存水平一厂0.950.2860.850.953.20.561035012二厂0.980.3330.750.923.50.61745014三厂0.940.4290.70.892.50.48980010四厂0.950.250.890.9530.5555509前面七个指标为效益型指标,取值越大说明越好,越具有优势;后面两个为成本型指标,取值越小越好,对公司资金占用越小,客户满意度越高,更符合公司战略。 第二步 用定义3.6对应的公式对初始数值进行区间化处理,得表3-2:表3-2 指标的区间化出货达成率库存水平免检比例产能利用率平均年资vmi比例流程改善成品不良库存水平一厂0.250.20110.789510.70.6154110.4二厂10.46370.26320.5110.40.77780三厂0100000.800.8四厂0.250110.50.538500.55561 第三步 给出白化权函数 第四步 计算指标权重对于企业绩效也包含的指标,我们采取先求值的办法,计算其数值,对不在企业绩效评价表中的指标,如产品柔性等,我们采取人力资源首先赋值,结合专家咨询法,得到初步数值,经计算如下表所示:表3-3 各指标权重值出货达成率产品柔性免检比例产能利用率平均年资vmi比例流程改善成品不良库存水平大项权重0.350.30.30.350.20.30.30.150.35小项权重0.10.180.10.150.150.150.20.40.2数值0.0350.0540.030.0530.030.0450.060.060.07权重0.080.1230.0690.120.0690.1030.1380.1380.16根据此权重值取得供应商和客户的协调一致,得出最终的指标权重:第五步 求聚类系数根据定义3.4的公式,可以得出灰色聚类系数矩阵:第六步 对初始指标进行分类因此,根据各厂最大值的取值情况知:一厂和四厂同属于好的范畴,三厂属于良的范畴,二厂属于差的范畴。 如果对上述的案例实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供应商,同样的供货方式,在四条不同的组装工厂,不同的生产管理绩效,就会产生不同的供应链整体绩效。所以,对于O集团而言,对于供应商的管理评价,不能仅仅从供应商对应某单个组装工厂的供货水平,而是要从整条链上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样才能找到症结点。从实证结果分析,我们看到绩效水平较高的是葡萄牙工厂和罗马尼亚工厂,因为这两间工厂的生产产品种类少,主要是MTB(越野自行车)RR5.2, RR5.3, MCL 24等目前市场上O集团的主打产品,设计成熟,销量稳定,和供应商的配合都很顺利,而且工厂的采购很尊重生产周期,每月得Forecast提供的准时并且差异相对较小。对于国内的供应商而言,可以尽可能减少备料周期,生产周期,甚至对常用的车架品种进行备货;然而,对于意大利工厂而言,我们可以从产品柔性指标看出,该工厂主要是做新品,高档的产品较多,受众人群较少,而且销量不稳定,前期市场的预测不准确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均衡;而法国的工厂则是在尽可能以最低的原材料库存为原则进行采购物料,然后生产,所以法国的工厂每逢遇到急单,加单,销售大好,商店需要紧急补货时就体现出其限制性。所以面对意大利和法国的供应链问题,目前的改进措施是,对于新品和高档产品,工厂承担部分的原材料库存,销售预测由每月一次改为每周更新一次给采购中心,供应商和O集团对于此类特殊的品种,签订原材料备料协议,并且每逢促销,圣诞节等销售旺季前,转移部分的成熟品种至两个工厂,一方面缓解其他工厂产能不够的困境,同时可以使意大利和法国的工厂增加其产能的利用率。目前该措施正在实践中,结果是否理想要看2009年圣诞节过后的全年销量,客户满意度以及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实际数据。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41 结论本文从当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现状出发,结合笔者所在公司的实际,提出了对O集团所属品牌的自行车欧洲的组装工厂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模型和方法,目前正在持续改善中。本文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