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doc_第1页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doc_第2页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柴可夫斯基(Pyotr li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俄国卡斯科沃特金斯基镇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当地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母亲是法国流亡贵族的后裔。柴可夫斯基20岁以后才开始接受专业音乐教育,1865年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后便投身于音乐创作之中。 柴可夫斯基表现着浪漫主义运动最后阶段的悲观主义。柴可夫斯基,一位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他用整个身心浸润着俄罗斯民族的乐思、民族的情怀,为俄罗斯民族音乐艺术建立丁不朽的丰碑。当时的俄罗斯刚刚废除了农奴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过渡,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艺术领域异常活跃,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这种状况没有维持多久,社会发生了改变,满怀希望的人们很快就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阴影,人民仍处于沙皇残暴、腐朽的统治,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进步势力仍受到限制与摧残,知识界和文学艺术领域仍然笼罩着一种对现实的失望感。这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在柴可夫斯基的一生中不时有所表现,并占据了思想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地位。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世纪8090年代,此时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展现,沙皇的统治更为残暴,人们普遍悲观、失望,似看不到未来与方向。动荡纷乱的社会背景和此起彼伏的艺术思潮,使柴可夫斯基产生了困惑、忧虑和矛盾。他在音乐中对凶兆、威胁、令人绝望的心理描写都精确感人,他的作品就是用音乐的手法从人性的普遍意义上反映了这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城市人民的生活,刻画了他们的各种主观感受。他说:“我需要的题材中没有皇帝、皇后、人民暴动、战争、进行曲,我要找的是:以我体验过的或见过的情况的冲突为基础,亲切而强烈的戏剧感。” 在内容上,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由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所带来的一种忧郁、彷徨、压抑、苦闷,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柴可夫斯基曾这样解释自己的音乐创作:“对于我,作曲是灵魂的一种自白。”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艺术界思想活跃,人们还沉浸在刚刚废除了农奴制度和对社会未来的喜悦与憧憬之中。柴可夫斯基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这种社会现实在他作品中表现为一种明朗、乐观的气氛,虽然并不强烈,但与后期作品风格确有明显的区别,如第一钢琴协奏曲(1875)、冬日的梦幻交响曲(1866)、乌克兰交响曲(1872)等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明朗与乐观,这种情绪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中并不占有主要地位,追求真理、歌颂纯真的爱情、战胜邪恶势力,是他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中强烈的爱情与家庭的世仇形成的尖锐矛盾,交响诗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1876)中爱情与邪恶势力的冲突,是柴可夫斯基一生音乐创作中重点之一。芭蕾舞剧天鹅湖(1876)则是对纯洁爱情的赞美。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交响幻想曲暴风雨(1873)、D大调弦乐四重奏(1869)、F大调弦乐四重奏(1873)、波兰交响曲(1875)等。总的来说,柴可夫斯基这一时期的创作多是反映俄罗斯的生活,他说:“我避免采用外国的题材,因为我只熟悉也只理解俄罗斯人、俄罗斯的姑娘、俄罗斯妇女。”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此类题材成功的一例。在音乐风格方面,柴可夫斯基受民歌影响较为显著,表现出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关注,他改编了50首民歌为钢琴四手联弹。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里虽然主要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的主观感受,但人民的生活也是作曲家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最突出的例证便是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1875年,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到这一乐章的演奏时,流着泪水说: “我听到了我们那忍耐着的、受着苦的人民的灵魂了。”柴可夫斯基对民间生活素描式的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1876年冬,柴可夫斯基开始与富孀冯梅克夫人书信来往,并得到她诚挚无私的资助,从此免去了经济上的困扰。为了专心于音乐创作,柴可夫斯基辞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职位、进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18771893)。在柴可夫斯基一生的音乐创作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表现在交响乐、芭蕾舞剧和歌剧领域。代表作品有:歌剧叶甫盖尼奥惺金(1878)、黑桃皇后(1890)、第四交响曲(1878)、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睡美人(1889)以及一八一二序曲(1880)和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1878年以后,由于婚姻的挫折,柴可夫斯基常常离开家乡到国外漫游,而创作之笔却从未放下。1885年开始,他作为一名指挥家登上乐坛,开始在国内外频繁演出。此刻的柴可夫斯基在经济上没有任何顾虑,在音乐方面也获得了盛誉,而他那极为内向的性格并未改变,心情更加忧郁、苦闷。这时的俄罗斯社会已从1861年改革农奴制度后短期的光明陷入更为阴沉的黑暗中,农民依然生活在贫穷和痛苦之中,柴可夫斯基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他说:“我们心爱的然而却是可悲的祖国在最黑暗的时期,所有的人都感到莫名的不安,好像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行走,都感到时局不稳,又看不清前途。”他在与梅克夫人的通信中,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憎恶,这些在他的创作中也得到了体现,他写道:“我们生来仿佛是专门为了同厄运进行斗争,寻求理想、追求永恒真理,而又永远达不到目的。” 从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中,人们可以看出他探求真理的历程。第四交响曲(又名我们的交响曲)是献给梅克夫人的,作品表明作曲家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与所遇到的阻力进行顽强的拼搏。第一乐章,表现了阻碍实现幸福的势力厄运,这是来自社会统治势力的邪恶,主人公遭受着无休止的精神折磨,失望与不满时刻伴随着他,只能在梦里寻求一丝慰藉,正如作曲家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坚定的现实和飘忽的梦幻与幸福的抓取之间的变换。这当中没有港口可供停泊。”第二乐章的苦难来自另一方面,即忧郁和孤独。第三乐章所表现的是虚幻的理想境界,找不到真实的欢乐。在第四乐章里,作曲家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那就是到人民中间去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忘却寂寞与忧郁,进而得到纯洁与永恒的欢乐。这就是柴可夫斯基在第四交响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其中与命运进行抗争的内容有些类似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只是缺少贝多芬那样的宏大气概和战胜命运的信心,音乐较多的是表现一种不可抗拒的悲剧色彩。柴可夫斯基根据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创作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描写了贵族青年奥涅金对上流社会充满了厌倦之感,对生活也冷漠、怀疑,因而拒绝了少女塔吉雅娜纯洁的爱情,企图寻求一条新的生活之路,但在艰难与挫折面前又失去了勇气。多年后,他又重返上流社会,遇到了已是伯爵夫人的塔吉雅娜,重新燃起了往日的爱火,渴望能够获得塔吉雅娜的谅解与同情,但事与愿违,他只得随波逐流,虚度一生。奥涅金是当时一代“多余人”的典型形象,剧中的其他人物虽然性格不同,但结局都是相似的,塔吉雅娜是一个喜爱幻想的姑娘,她追求自己那与现实相距甚远的理想,因这一理想的破灭而渺茫无措,最终也沉沦于平庸的生活里。小说所描绘的也正是柴可夫斯基所经历过的,引起他强烈共鸣,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完成了这部歌剧,用自己充满同情的心灵将这些角色展现在了歌剧舞台上。这一时期的另一些作品也真切地反映了柴可夫斯基的理想追求和内心的苦闷,如第五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才盾,最终都是冷酷的现实毁灭了美好的理想。与作品所表现的这种内容一样,在人生道路上柴可夫斯基用尽全力,也没有获得所热切期盼的美好生活。在柴可夫斯基看来,他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凭借人们的质朴与善良就可以实现的,但那种安宁的生活环境、高尚的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理解、没有暴力和反抗的理想境界却离他越来越遥远,这就愈加增添了他的忧郁、失望。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悲怆,就是作曲家历尽生活的坎坷、绝望之时所发出的人生感叹,音乐发自肺腑,催人泪下。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艺术风格。首先,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重表现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继承了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又不排斥广泛吸收西欧音乐创作技法。他经常出国旅游访问或演出,崇拜莫扎特,敬重贝多芬,在他的作品里既能感受到贝多芬的宏伟、严谨,又能感受到莫扎特的深情细腻与生动的内心表白,这些都是用俄罗斯民族音乐语言、色彩表现出来的。他怀着对自己民族强烈的热爱进行音乐创作,也怀着对人生的忧郁、哀伤之感进行音乐创作。俄罗斯城市民歌的音调常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的旋律真挚感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他说,“关于我的音乐之所以有俄罗斯味,关于民歌在旋律与和声中的关系等等,是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平静的地方,从儿童时代就装满了一肚子的俄国民歌,我深知她的美,因此我极端爱好俄国灵魂的每一种表现。总之,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这种深层的民族倾向是他作品中最主要的,也是最突出的。其次,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凸显批判现实主义特色。他看到了追求幸福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但不逃避现实,而是面对现实,用音乐创作来反映他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生活状况,使他的作品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将作曲家的内心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俄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普遍反映。作品通过对空虚无聊的上流社会的描写,对痛苦忧郁的人物内心的揭示,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腐朽。正因为作曲家对俄罗斯的热爱是发自一种本性的、深沉的爱,因此他对俄罗斯社会现实才会有如此的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