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 题 目: 葫芦岛市虹螺岘矿深部详查设计 院 (系): 顺华能源学院 专 业: 地质工程 学生姓名: 王博 学 号: 24 指 导 教 师: 王伟 你应该按编写提纲的内容要求认真编写 A7组织管理及技术措施A7.1组织管理编制人员:王博、柴玉高、王晶、谭东超、郭志举审核:王伟A7.2项目人员组成不应全部照抄项 目 负 责 人:王 萍编 写 人:地质:王立君 王 萍 煤质:吕 增 范慧文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桑国华 钻探:刘志峰 测井:赵联嵘 测量:徐龙达 勘查单位负责人:刘喜奇总 工 程 师:佟德文A7.3质量保障 措施措施在哪里?为什么实物工作量在这里? 本次勘查完成的主要实物工程量见“实物工程量统计表2-1”。实 物 工 程 量 统 计 表 2-1孔号设计工程量m钻探工程量m测井工程量m采样数量(个)备 注煤芯 煤样顶、底板炭泥及夹矸样瓦斯样合计6-112101206.901200.0081915-212101003.361002.0022-312101047.701045.00268合计3630/3孔3257.96/3孔3247.00/3孔10717 第一节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一、勘查方法、手段的选择本次勘查方法为勘探线剖面法,勘查手段为钻探、测井为主,煤质采样化验为辅。二、勘查类型的确定及其依据(一)、构造复杂程度类型本区为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偏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10-25,一井中深部达40,倾角沿走向、倾向有一定变化。区内共有大于30米落差的断层18条,由于断层的互相切割和兴隆屯古隆起的存在,使得本区煤层被切割成高低错落的许多小断块,浅部勘探和井下开采证实,落差小于30米的小断层较为发育,据二井西五盘井下统计,在走向长0.3公里内竟有小断层九条。同时还有花岗斑岩、闪长斑岩呈岩床或岩墙侵入到煤系和煤层中,造成一些地段的煤层变质为天然焦或煤层被吞蚀,构造类型属复杂构造类,故本区地质构造类别划定为类。 (二)、煤层稳定程度类型本区煤层以太原组为主,沉积不稳定,同时受兴隆屯古隆起的影响和上覆地层超覆的结果,造成了煤系地层和煤层厚度变化大(如8418与8512两孔相距仅360米。煤厚差值却达十余米)。结构复杂,后期又受岩浆岩的侵入破坏,使其结构更加复杂化。夹矸多者达十余层,部分煤层变质为天然焦。煤与炭质泥岩难以用肉眼区分,因此煤层划分为型,即不稳定型。(三)、本区勘查类型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本区的勘探类型定为类型。三、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密度根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类型,此次勘查确定的勘查工程基本线距为1000m,控制的资源量(332)网密度为500m500m,推断的资源量(333)网密度为500 m1000m,预测的资源量(334)为大于1000m。在本勘查区范围内,新竣工钻孔3个,利用以往钻孔88个(主要集中在-800m以浅范围),共计91个钻孔,勘探面积16.5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个钻孔。第二节 测量工作一、地形图(一)、地形图来源本区所用地形图是由西安航测大队航测,东煤二物调绘而成的1:5000地形图。其平面坐标系统为一九五四年北京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统为一九五六年黄海高程系。(二)、质量评述该图与实地地物地貌吻合较好,无大差异。其幅内绘制精度如下述: 方格网线段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0.1mm 控制点间的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为0.000.20之间。 图廓边及图廓对角线图上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0.30mm和0.40mm 坐标网线的粗度与刺孔大小在0.000.02mm。综上所述,该图质量符合规范之要求。二、工程测量技术依据 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2、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原煤炭部工业部1987年9月17日颁发)。三、使用仪器 灵锐S80双频PTK GPS测量系统。KTS-440全站仪。四、控制测量(一)、资料来源本测区所用的等级三角点、基本控制点及勘控点是由原辽煤公司、辽宁测绘局及蛤蟆山煤矿资料室提供。其中勘控点是由本队测量组根据生产需要而施测的。(二)、控制点的分布及保存情况本区为老矿区,地面控制点较多,且保存完好;本次勘查使用以往的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采用的控制点见“表2-2”。 控制点一览表 表2-2点名等级施测单位点名等级施测单位张茂山辽煤公司火药库5阜新煤校小虹螺山辽煤公司二毛山东5阜新煤校南拉马奄辽煤公司砖瓦窑5阜新煤校英守吞辽煤公司二井东5阜新煤校蛤蟆山辽煤公司小寺5155队植股山辽煤公司水渠10155队西二台子辽煤公司河沿10155队墩子山辽煤公司天池B10155队西山5阜新煤校后潘北山军沈阳军区测量队天池5阜新煤校秃老婆山军沈阳军区测量队二毛山5阜新煤校富有屯东军沈阳军区测量队(三)、控制点精度之评述本区所利用的等级三角点是辽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于一九六九年四月至一九七0年四月施测的四等三角网的部分成果。该网是以张茂山和大虹螺山两点3带坐标反算方位角及边长作基线扩大边,大石庙至曹家沟,宋家沟至马鞍山为边长起算数据,用电算平差。三角高程利用逐次接近法平差计算。其中测角中误差按菲列罗公式计算为1.39,平差后为1.33。三角高程中误差对于全区为0.03米。5级点是阜新煤校来蛤蟆山矿实习时施测的,是以该区内等点为基础作加密控制的。分别以蛤蟆山、英守屯为平面起算数据。高程利用后潘北山和秃老婆山为依据,分作中心多边形施测。其中测角中误差3.00,一次平差后为2.99。高程利用三角高程,最大不符值为0.291米。本队施测的5级点是以蛤蟆山英守屯两个等点中心多边形法施测的。其中WO=7和-11,高程利用三角高程法。本区控制点坐标为一九五四年北京坐标系,高程为五六年黄海高程系,中央子午线1203分带。五、工程测量 钻孔布设和定测使用灵锐S80双频PTK、GPS测量系统。为防止立塔和找错孔位,每台钻机开孔前都进行孔位复测。本次工程测量成果可靠,见“表2-3”。 竣工钻孔测量成果表 表2-3孔号经距y纬距x标高m成果质量6-140567274.3664545278.780192.540可靠15-240569800.9414546075.35177.542可靠22-340571985.4044546362.14352.871可靠第三节 钻探工程 一、钻探工程量本次勘查钻探工程量见“钻探工程量表2-4”。 钻 探 工 程 量 表 表2-4孔号施工日期竣工日期设计工程量(m)完成工程量(m)备注6 1 2009.3.292009.9.312101206.9015 2 2009.3.182009.7.2012101003.3622 3 2009.3.152009.7.2912101047.70合计(10)36303257.96/3孔 二、钻探工艺(一)、钻孔结构和钻具级配根据南票地区的地质条件,按照“煤田钻探规程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如下钻孔结构:开孔孔径154mm, 30m以下孔径95mm,钻孔结构见“表2-5”。 钻孔结构和钻具级配表 表2-5序号钻头尺寸井段套管深度固井深度1154mm030m14630m一次式295mm301200m钻具级配:030m 154mm钻头+68mm钻铤301200m 95mm钻头+89mm岩芯管+94mm扶正器+68mm钻铤+60mm钻杆(二)、钻进方法根据煤田常规,采用硬质合金+PDC钻头钻进方法,使用钻探设备及钻进技术参数见“表2-6”。 钻头类型及钻进技术参数 表2-6序号井段m钻头钻井参数钻井液密度g/cm泵压Kpa尺寸mm类型钻压KN转数Rad/min排量l/min1030154合金310741501.1588023030095PDC101481501.15880330085095PDC122972501.158804850105095PDC121482501.15588051050118095PDC121482501.155880 使用钻具转数:150转/分300转/分; 井底压力根据钻头类型,一般控制在1014 KN。 冲洗液种类:选用粘土质与化学调质泥浆。泥浆比重在1.051.15范围内,粘度不超过25秒,含砂量不超过2%,PH值在89,冲洗液在180200公升/分。(三)、煤层控制及采取方法进入煤系地层前,由地质部门及时下达见煤预告书,有关人员参加守煤,下采煤器进行控制,严格遵守采煤规程。(四)、封孔方法封孔层段:孔口至以下10m层段和可采煤层之上20m左右至孔底两个层段,分别采用500号水泥沙浆进行灌注隔封。封孔方法:沙浆混合重量比例:1:1:0.6(水泥:沙子:水)。沙浆混合比重:(1+1+0.6)(1/3.2+1/2.6+0.6/1)2(水泥比重:3.2,沙子比重2.6)。本区钻孔直径一般为95mm,因煤系地层松软, 经实测钻孔直径为95130mm,个别钻孔直径稍大,故采取直径130mm计算所需沙浆重量。 每米钻孔容积=3.140.1324=0.01327(m3) 每米水泥沙浆重量=13.272=26.54(Kg) 每米水泥重量=26.54(1+1+0.6)= 10.21(Kg) 每米沙子重量=26.54(1+1+0.6)=10.21(Kg) 每米水重量=26.540.6(1+1+0.6)=6.12(Kg) 按以上比例、计算方法定量配制水泥沙浆,按封孔设计要求,用泥浆泵将水泥沙浆送至封孔段,下钻具提取水泥沙样,确定封孔深度。对于孔口层段,底部采用草把加碎石或木楔架桥,采用同样方法封孔。三、钻孔质量评述(一) 钻孔质量验收标准 本次勘查施工的钻孔,均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2008-01-01实施)验收。(二)煤层质量 1、钻探煤层质量 本次勘查施工3个钻孔,6-1、22-3均见煤,15-2未见煤。见煤层点共计9个,总厚度(伪厚)7.15m,煤芯长度6.55m,煤层采取率92%;见可采煤层点4个, 优质3个, 合格1层; 可采煤层总厚度(伪厚)5.55m,煤芯总长度5.15m,煤层采取率93%。2、测井煤层质量测井3个孔,6-1、22-3均见煤,15-2未见煤。见煤层点共计6个,总厚度(伪厚)4.80m;见可采煤层点3个,优质3个,可采煤层总厚度(伪厚)4.30m。测井所见可采煤层3层,比地质钻探少1层,为测井解释炭泥岩1层,钻探煤质化验达标。3、综合煤层质量本次勘查钻孔3个,综合见煤层点8个,煤层总厚度7.00m,总芯长6.35 m,煤层采取率91%;其中见可采煤层点4个,优质4个,可采煤层总厚度6.40m,总芯长5.75m,煤层采取率90%。 详见“表2-7”。 (三)岩层质量本次勘查各层段岩芯平均采取率:非煤系地层77%;煤系地层(P1x+ P1s+ C3t)90%。详见“地层岩芯采取情况统计表2-8”。 地层岩芯采取情况统计表 表2-8地层厚度(m)芯长(m)采取率%备注非煤系地层2754.12126.1777煤系地层503.86455.4790(四)孔斜 3个钻孔竣工后,进行孔斜测量,测斜结果达到甲级,详见“钻孔孔斜质量一览表 2-9”。 竣工钻孔孔斜质量一览表 表2-9孔号终孔深度(m)测井深度(m)测斜点数(点)天顶角方位级别6-11206.91200256.78135.5甲22-31047.71045224.9130甲15-21003.361002224.2578甲11以上这些内容是你该谢的内容吗?你的预期成果在哪里?为什么没有经费预算? 竣工钻孔可采煤层质量一览表 表2-7孔号钻探可采煤层测井可采煤层综合可采煤层采用成果层数底板深度(m)伪厚m芯长m采取率%优质合格不合格层数底板深度(m)伪厚m优质合格层点底板深度(m)伪厚m真厚m采取率%优质合格钻探测井6-121167.902.102.00951121167.902.101.6195111188.901.000.808011187.000.9511187.000.950.738011计 3.102.809011计0.951计3.052.349221115-200022-32911.791.000.959512913.401.7512913.401.751.518911967.041.451.40971967.551.601967.551.601.398811计2.452.35962计3.352计3.352.908822合计45.555.15933134.303046.405.2486413备注: 竣 工 钻 孔 质 量 统 计 表 表2-11孔号终孔钻探总煤层测井总煤层综合孔斜评级封孔评级钻孔评级总煤层可采煤层深度(m)层位层数伪厚 (m)芯长(m)采取率%层数伪厚(m)层数伪厚(m)真厚(m)层数伪厚(m)真厚(m)采取率%评级钻探电测综合优质合格6-11206.90O2m23.102.809010.9523.052.3423.052.34922甲甲甲甲甲15-21003.36O2m00甲甲甲甲甲22-31047.70O2m74.053.759353.8563.953.4223.352.90882甲甲甲甲甲合计97.156.559264.8087.005.7646.405.24904 46 (五)封孔 3个钻孔均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闭。 封闭层段分为两段:井口至地表下20m为一层段,并做暗标;可采煤层顶板以上20m向下封至孔底为一层段。封孔质量均为甲级。各孔封闭情况见“表2-10”。 钻孔封孔统计表 表2-10孔号封孔层位起止深度(m)封闭厚度(m)取样深度(m)级别6-1井口02020甲煤系10851206.9121.922-3井口02020甲煤系8401047.7207.715-2井口03030甲煤系02020 (六)、钻孔质量综合评述竣工的3个钻孔,综合钻孔质量均为甲级孔。见“表2-11”。 第四节 地球物理测井一、测井工程量本次勘查共完成3个钻孔的常规测井工作, 测井工程量为3247.00m,解释煤层点6个,其中可采煤层点3个,测井斜点69个。二、测井使用的仪器设备、技术参数及工作方法(一)、仪器设备Tysc3Q型数字测井仪 TYcc2A型三侧向测井仪 JJx3型井斜仪JJy1型井径仪 JJw1型井温仪MWJ1500测井绞车以上所有测井仪器在测井施工前均按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校、测试及刻度,各项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二)、技术参数和方法的选择本次勘查测井定性参数曲线选择人工伽玛、天然伽玛、三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定厚参数曲线均选择长源距伽玛、天然伽玛和三测向电阻率,有高阻夹矸的煤层,参考声波时差。测井方法技术数据:人工伽玛:长源距0.35m,短源距0.20m,同位素为铯137。三侧向电阻率:中心电极0.1m,电极系尺寸522330。声速:源距0.40m,双收间距0.20m,三收间距0.40m。井温:点测间距20m。井斜:点测间距50m。自然电位:MN。(三)、测井工作方法测井工作严格执行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93)。测井仪器下井前均按规范进行井场刻度检查,所有物性参数都以探管上提进行测量。现场施测以1:200比例尺进行记录,采样间隔0.05m,煤系地层测速6m/min, 非煤系地层测速9m/min。探管下井时在井口进行对零,上测到井口时观察测量回程差。井温、井斜采用点测,在探管时下放时测量。密度探管1:200曲线记录长源距伽玛、侧向电阻率、天然伽玛及井径。声速探管 1:200曲线记录单收时差和双收时差。水文孔测1:200泥浆电阻率曲线。三、勘查区煤、岩层地球物理特征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及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全区共见5个煤组,8个分煤层;煤系地层由砾岩、砂砾岩、砂岩、砂泥岩、泥岩、炭泥岩及煤层组成,后期有花岗斑岩侵入。通过对本区利用钻孔及本次竣工的3个钻孔测井资料物性参数统计,其煤、岩层在测井曲线上的物性特征见“表2-12”。根据煤、岩层物理特征在曲线上的反映,能准确的划分出各种岩层及煤层,确定厚度。 煤、岩层在测井曲线上的物性特征 表2-12岩 层密度(g/cm3)自然伽玛(PA/kg)三侧向电阻率(.M)声波时差(US/M)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煤1.58-1.781.680.60-1.280.94371-1486929522-994758天然焦1.71-2.071.890.64-1.711.180-3.51.8456-800628泥岩2.29-2.802.551.93-4.933.4343-214129423-584503粉砂岩2.34-2.852.601.46-1.981.7243-14393457-491474砂岩砾岩1.82-2.942.381.29-1.751.52171-900536377-434405炭质泥岩1.86-2.031.951.74-2.482.11171-571371229-514371花岗斑岩2.43-2.462.451.58-1.801.69357-1429893366-411389(一)、煤与岩层的电性差异该区煤层三测向电阻率高,一般在3711486.M之间,曲线呈高异常反映;而细、中、粗砂岩、砾岩、花岗斑岩的三测向电阻率也达到1711429.M的高幅值,属于相对高阻层,特别是中、细砂岩成为煤层定性的干扰因数;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其三测向电阻率为43-214.M之间,煤层顶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这样就使煤层与围岩有明显的电性差异,界面清晰。三测向电阻率是本区判别煤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二)、煤与各岩层的密度差异表现在密度曲线上,煤层与各岩层存在明显的幅度区别,煤层的密度值一般为1.581.78 g/cm3,各岩层密度值一般为1.822.94 g/cm3,密度曲线可明显地区分煤层,容易把三测向电阻率不易区分的中、细砂岩与煤层区分开。(三)、煤与各岩层的天然放射性差异在自然伽玛曲线上,煤层放射线含量呈低幅值,含量为0.601.28 PA/kg,而其他岩层放射性含量相对较高,含量为1.294.93 PA/kg,以泥岩最高。砂岩类岩层自然反射性差异较小,对砂岩类岩层的定性解释用自然伽玛曲线区分岩性有困难。(四)、煤与各岩层声波时差的差异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泥岩、粉砂岩声波时差值相对较高,为423584 US/M,砂岩、砾岩声波时差值相对较小,为377434US/M,表现为岩性越致密,声波时差越小;煤层为522994 US/M,是高值。综上所述,煤层与岩层差异明显,符合高电阻率、低密度、低天然放射性的物性特征,曲线呈“一高二低”的形态特征。四、煤、岩层定性、定厚解释依据(一)、岩层的定性解释依据岩性的解释是以该区所建立的岩性物性关系及岩层在各种参数曲线上的反映特征为依据,结合各种曲线的综合分析而确定,并且通过对比掌握区内岩层的岩性、物性变化规律后予以校正并参考,进而对全孔岩性进行划分。岩层定性解释与地质鉴定基本吻合。岩性解释以三侧向电阻率、人工伽玛、自然伽玛曲线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曲线。(二)、煤层定性解释依据煤层定性解释在1:200曲线图上进行。1、煤层定性解释:在三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呈高阻反映;在人工伽玛曲线上呈低密度高异常反映,在自然伽玛曲线上呈低异常值反映的层位可定性为煤层,即“一高两低”原则确定煤层。2、天然焦定性解释:似异常在三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反映近似零值;三侧向电流曲线上为正异常反映;在人工伽玛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上呈煤层异常反映者可定性为天然焦。似异常在人工伽玛曲线上是正常值的1/2或1/3幅值时,在三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反映趋近于零值时也可确定为天然焦。3、炭质泥岩定性解释:似异常在人工伽玛曲线上反映是正常值的1/2或1/3幅值时,三侧向电阻率曲线是高阻反映的,或似异常在人工伽玛曲线上是高异常反映,但三侧向电阻率曲线处于斜坡带上时,一般均为炭质泥岩。(三)、煤层定厚解释依据煤层定厚解释在1:50曲线图上进行,其定厚原则为:1、人工伽玛曲线:当煤层顶底板是较低密度的泥岩或炭质泥岩时,采用曲线异常值的2/5或1/2确定分层点;当煤层顶底板是岩浆岩或致密砂岩时,则采用异常值的根部或1/3定为分层点。2、自然伽玛曲线:采用异常1/2幅值法分层。3、三侧向电阻率曲线:采用异常根部突变点确定分层点。4、三侧向电流曲线:采用异常1/2幅值法分层。5、双收时差曲线:采用异常半幅点分层。五、测井数字处理方法及依据本区的所有测井资料均使用CLGIS软件进行处理,最终使用MAPGIS绘制成果图件。计算岩性和岩石强度参数,利用密度参数和自然伽玛参数计算岩层岩性成分含量。对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曲线进行滤波处理。六、测井成果及质量评述(一)、测井煤层质量测井3个孔,6-1、22-3均见煤,15-2未见煤。见煤层点共计6个,总厚度(伪厚)4.80m;见可采煤层点3个,全部为优质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伪厚)4.30m。测井所见可采煤层3层,比地质钻探少1层,为测井解释炭泥岩1层,钻探煤质化验达标。 (二)、测井钻孔质量情况本次勘查共测井3个钻孔,总工程量3247.00m。3个钻孔全孔测井质量均为甲级。(三)、井斜测量成果及质量情况本区对施工的3个钻孔均进行了井斜测量,测斜点共计69个,测斜质量均为甲级。(四)、井温测量成果及质量情况本次对6-1号孔进行了全孔简易井温测量,完成测温点61个,通过数据处理,取得了地温梯度,地温阶度等重要参数。(五)、井径测量成果及质量情况 本次施工钻孔均进行了井径测量。煤层段井径95130mm之间,在35mm之间变化,校正了物性参数,终孔井径95mm。A7.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一、保证完成任务、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1.有关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均具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能够胜任本次工作。2.项目负责人应负责探槽,钻探的质量监督,指导、定期检查、抽查及工程验收等工作,对有争议的重大的技术问题及时报主管部门共同协商解决。3.各阶段工作及时整理资料,加强综合研究,运用新的成矿理论指导找矿。4.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有产品合格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5.各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定或设计书。各项工程应保质保量地完成。二、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1.严格遵守森林法,森林防火落实到人。2.野外施工2人或2人以上结伴作业,防止意外伤害和迷路。3.保证各项仪器及设备性能全好。4.施工所用的易燃易爆品等必须专人负责保管。5.生产生活等后勤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三、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和措施1.工作前必须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规范和设计书的各项技术要求。2.按野外和室内各阶段工作情况开展综合研究和召开技术讨论会,总结成果,找出问题,确定解决方案。3.项目组成成员定期进行质量和互检,负责人随时进行质量检查,项目组要建立质量监督机构如图:自检组成互检监督小组检A8预期成果 第一节 井田环境地质特征本区南为奥陶系石灰岩、北为侏罗系火山岩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区内大部基岩裸露,冲沟发育,在低洼之处及河流两岸,有厚薄不等的亚粘土,砂砾石层赋存,区内地表径流、补给、排泄条件较好。该矿区环境地质条件较差,主要表现为废弃旧窑、地面塌陷及空气、水质等。井下排出的废石,长期暴露大气中,对空气、水质构成威胁,应采取喷水、覆盖及废物利用等措施,尽量减少对空气污染。由于长期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随着时间推移,必将造成地裂缝、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因此,应建立地面观测站,发现地裂缝,应及时采取金属支护、回填等措施,避免造成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第二节 地震与井田稳定性井田处于非构造活动带,有感地震甚少,无地震灾害。第三节 地质灾害井田内截止2007年12月采空区地区,地表未发现明显变形。 矿床开采要抽排大量地下水,采煤后产生大量采空区,造成的地面塌陷对人、畜安全和地表植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防止地表塌陷,采空区要及时进行回填,对地表建筑、道路、桥梁、工业广场等根据保护等级留设保护煤柱。对地表裂缝、已产生的塌陷应设立警示牌并及时进行填充平整、恢复原貌。第四节 矿区水环境矿井水排放、煤堆和固体废物经水的淋滤作用后所产生的有害组分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处理不当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必要时利用循环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另外,对矿床开采造成地下水水质、水位变化等情况要进行评估,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第五节 矿区有害物质核查井田内两个矿井均为低瓦斯矿井,瓦斯排放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井田内无放射性危害,废石不会产生有害组分。本区需要说明的问题是有4个钻孔(8404、8502、8760、8533号孔)在测井中将放射源掉入孔内,经打捞无效将放射源用水泥、砂浆封闭孔底,望今后在开采时加以注意,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一、勘查工作(一)、勘查工作程度本区构造复杂程度类型为复杂构造,煤层稳定程度类型为不稳定煤层,勘查类型为类型。此次勘查确定的勘探工程基本线距为1000m,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网密度为500m500m,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网密度为1000m1000m,预测的资源量(3334)网密度大于1000m1000m,其程度符合要求,勘探工程布置合理。(二)、勘查工程质量本次勘查共完成钻探工程量3257.96m/3孔,其中甲级孔3个,采样测试17组样,测试质量可靠;测井工程量为3247.00m/3孔,均为甲级孔。勘查工程质量完全可满足此次勘查的质量要求。(三)、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研究程度1、地质资料的完备程度本次勘查地质报告,基础数据准确,图件齐全,文字说明严格按照煤炭普查地质报告的编制要求编制。2、地质资料研究程度本次勘查依据标志层、古生物、地层接触关系及测井曲线形态特征等,地层划分准确,煤层对比亦比较可靠。煤质采样按照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执行,化验测试由具备国家质检部门颁发的煤炭化验测试资格的煤质化验测试单位完成。3、地质工作控制程度基本查明井田构造形态,井田内构造复杂,断距大于30米的断层有18条,井田内岩浆岩对煤层和煤质有一定影响;基本查明了井田内开采煤层的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对比可靠;煤质特征基本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基本查明。二、本次勘查地质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地质成果(一)、任务完成情况:设计钻探工程量3630m/3孔,实际完成钻探工程量3257.96m/3孔、测井工程量3247.00m/3个钻孔、煤质采样化验17组样。(二)、取得的地质成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煤层稳定程度,基本查明区内共赋存共含五个煤组,8个分煤层的层位和特征,基本查明了煤的种类和煤质特征,初步查明了区内岩浆岩的种类、岩性特征、产出状态及,对煤层破坏、煤质的影响程度,获得了332+333+334级煤炭资源量4163.12万吨。 三、本次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本次勘查仅在煤田深部布置3个钻孔,使得深部圈出大片无煤区,希望在下一工作阶段加密工程,以查明煤层赋存情况。(二)、由于岩浆岩活动的复杂性和产出状态的无规律性,对岩浆岩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地质工作加以深入。四、建议本区深部主要可采煤层8-1煤层全区发育并可采,厚度较大,但不稳定,建议该区要增加勘查程度,提高资源量类别。A9经费预算A9.1项目编表说明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辽宁省葫芦岛市虹螺蚬煤田深部普查目标任务:开展地面地质和钻探工作,初步查明该工作区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和赋存状况,全面评价该区煤炭资源潜力,提交可靠资源储量报告,为辽西地区煤炭资源远景规划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目的是在虹螺岘煤田深部寻找煤炭资源,并对该区深部煤炭资源条件做出评价。完成主要工作内容:钻探:3个孔,工程量3257.96m;钻探质量全部为甲级。测井:3个孔,实测米数3247.00m;测井质量全部为甲级孔。样品测试:220组样。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本次勘查区位于虹螺岘煤田深部,其范围:西起F1断层,东至F34断层,南(浅部)距地方煤矿矿井边界200米为界,北(深部)以8-1煤层-1200m水平为界,走向长约6.5km,宽约2.5km,面积约16.5km2。本区地处渤海辽东湾西岸辽西走廊西侧山区大虹螺山北东侧,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工作区地质情况:由于长期的矿井开采及民办小煤窑的废弃,地表出现很多裂缝、塌陷等;其次是在矿井开采煤炭同时有大量的矸石被采出;再有煤矿排出的废水严重影响本区的地表水质,对地下水也造成很大影响。 实物工作量明细表:工作手段工作量完成比率技术条件计量单位设计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甲12345=4/3一、物探(测井)9项m363032470.89 二、钻探:孔深1300米岩石级m36303257.960.90 三、岩矿测试21项样3802200.58 二、决算编制依据(1)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是确定经费使用情况的主要依据。(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2007年3月15日财建200752号)是确定项目工作手段决算标准的主要依据。A9.2预算编制方法及附表 1、编制方法 (1)“地质勘查项按目工作手段决算表”(决工-2)的填报方法及过程: 将项目实际完成工作量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2007年3月15日财建200752号)附件3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工作手段与费用项目目录顺序排列工作手段,直到各工作方法和比例尺。根据工作区的综合情况如困难类别、地形等级、地质复杂程度、岩石级别、地层分类等确定工作手段的技术条件。填列、换算计量单位。填列工作量。选择费用标准。费用标准的选择主要依据第项。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1)费率的确定地区系数按照预算标准确定: 工作区位于属辽宁其他地区,地区调整系数1.1。岩石级别确定:钻孔中岩石主要为第四系占4%,岩石等级级;岩浆岩有粗粒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占70%,有轻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占20%,砂泥岩互层占6%。确定岩石等级为级工地建筑费用提取为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等野外工程手段预算费用之和的8%。(2)计算方法工作手段决算数=工作量费用标准工作手段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 或工作手段决算数=基数费率 决算合计数=工作手段决算数(3)决算过程本次工作手段包括物探、钻探、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和工地建筑五个部分。各工作手段、方法根据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依据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规定的相应单位预算基础标准费用,按所确定的技术条件计算工作手段单位决算标准,然后计算各项工作费用。各项费用决算方法:决算费用=单位决算标准工作量“地质勘查工作项目支出费用汇总表”(决工-1)预算方法及过程汇总表中的各项支出数值是根据实际费用累计相加相同支出项目支出额填写。费用支出项目包括人员费、印刷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专用材料和燃料费、委托业务费、设备使用和购置费、咨询劳务费、维修(护)费和其它费用,共计十项,表中相关支出费用均按现行市场价格进行填报。2、 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支出费用汇总表 单位:万元费用项目总决算本年决算备注1、中央地勘基金2、地方地勘基金5603、合作投资4、其他投资资金支出合计425.8414.35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律师资格考试法律常识预测题及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生物考试技巧与策略
- 2025年专业物资仓储与运输调度员招聘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材解读小学英语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初级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燃气储运工初级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物业管理师考试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网站开发面试必-备知识点与预测题解析
- 2025年压力焊工艺原理及应用面试题
- 2025年物资储备管理专家竞聘面试指南及模拟题答案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完整答案【全优】
- 营销优化策略研究方法
- 某中央空调机房拆除施工方案
- 《儿童孟氏骨折》课件
- 电力系统绝缘保护 过电压防护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及防护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册
- 《用户体验的要素》课件
- 基于现代文献探讨经方治疗冠心病(胸痹心痛)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演示稿件
- 2023年贵州六盘水市盘州市考调事业单位人员60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解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