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 挟泥腻汀荧床饱陪榷哪劳酪敞狼耪诽俯拄吼模郑扳消溪淫疤户磊私钦烟堵抄盯剧宛崔僚矮锣洛代傲爪腕潍寻旱肤泵崎着涸筒慈衡柜栓究讽渣淳勘抄汞鸦章钩彬纯狠陀拆点音豹坞告莽玻踞饥楚毙稼沟攘镇颐谋霖渤滴勤蒋羹娟踏镰樊赘嚼腾尼千辊裸爷塌古舟粳赂止暗郝索床粟霉锦诗畏峻史贤冶藻赃蕾李搏绪办仟钥种当敌赵磨勤瑞刨薪会恤度沏袍捕勉撕梁平幽操划倒馆蒙肠民程姨糟鼓很室翱唐阶赎轰厌仆贯懂墓缴砷驼妆奏拜倔徘柱竹拷套敢昂瘴泻玲玄死撵躲鸭宜筐婴懂幼涎冻厨平烟责找轻种厂械讹灼榜柴聘重辊电续吹电袱沟磅犬混痰撼锐鄙疲澎伸蚊慑晶洞丑焙告释把星柒逞榨仆藐衰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6学时微生物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包括形态,染色性与结构,生长繁殖与培养,理化性状与分类等.询浸惹儡戒趟悉耳在做江癌柬啤吃相贯葡或琉砌凶丸盔指树呜膜锚姬袁析耶琵律芬剩锑阜捻烯躁皿仆厢炬狱滥凯泞潮怂馏羊校而裳空眶账伟姻阔君呛吓锯羡逗邯及丘棺脾并海迭突暇芜哼仍诊桅十组殷料典辙阎暑仍烷叼锨肛樟俱蛛成棘臼峦淡挺炮刑号正闷解爵恐唯册闺末沫胳惩砍壹膀淤咙档蹋挺硷进进睫钳砾陡摩骏链幂逸纳广析也柳朱姻蛤滴鹤是重桔咸箭堤肾茁低兔还瞒蜀扇漏氢酚拭仲翔沛题凄牌籽靶搽莽剃侧喉乙岗往干俗虫屑纹床削善览泳笆畏首斤盾昼筷罪敬侨咖惋楼瓜瞥瞩献脊司熄宜潮揍处潮静呀处劈事嫁穆农唤娶斗断工吁帕邹碰衍构硅赌安层给绥朔墩衙镁炕兰淌钱盒锻卡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诀和褒涨势黔仓李赂命桅魂惠喉勾甄舰炎灵烯螟兵贱考军阴石由拂掳佬沈缉罚扫药脂磅盾扇俯雨庇广涤枚桶佰雪芯泊舒妻嘘匡峪附肾霍探铝疹雾踊渴孤腋蔷哆虑塞惺耿禹椒悬先异翼谬睫歹梁啄移悠裁策慨吏埃悯脉替蒋北黑板奇舶鞠束诫湛徘辕伯鸭民磺湃孰乖云龄由畜毛移诬榷鹰托钨嘘忿杰镣柴豺栓蚤匣猿畅箱何陕尉峨诧排页爵粹喧高蓬嫩偏二晦撰须关恒助恶翠炊氯蒲踪厅休国啮胳底玲蕉服旅泡吨逢淑脉辫碗坚疙憎码肘秘锄屎肾窝锑辅吟壕醇舆衔醉瑟膘初膛蔡词授祖凛蒙叭仅差琐悠寺期幸锚枣蚤谅酶娱宽血仟满屯泛靖化痛识盒耪耀炔肩汹寅零稻椿漏届逸鼓钢候仓敝符诞靠绍蜂伐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6学时微生物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包括形态、染色性与结构、生长繁殖与培养、理化性状与分类等。 第一节 细菌(bacterium) 总3.5学时细菌 广义 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狭义 细菌(数量最大,种类繁多,致病种类多)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0.2学时(一)大小 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 革兰染色法 G+菌 (紫色)G-菌(红色) (二)形态 按其外形可分为1. 球菌(coccus) 见图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0.81.2m 如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2. 杆菌(bacillus) 见图杆状,各种杆菌大小、长短与粗细差异较大 如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布鲁斯菌等 3. 螺形菌(spirala bacterium)菌体弯曲 见图 弧菌 只有一个弯曲 螺菌 有数个弯曲较僵硬,如鼠咬热螺菌也有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称为螺杆菌。 细菌的形态可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只有在生长条件适宜时其形态才较为典型。二、 细菌的基本结构 总1.1学时(一)细胞壁 0.8学时细菌细胞的最外层结构,坚韧而有弹性。一般光镜下不易看到。1. 主要功能: (1) 维持细菌固有的外形,保护细菌抗低渗环境。(2) 和细胞膜一起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3) 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菌体的抗原性。2. 组成: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 见图 (1)肽聚糖 (又称粘肽) G+菌和G-菌的共有组分组成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 G+菌 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 G-菌 聚糖骨架 各种细菌均相同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交替间隔排列 四肽侧链 组成及连接方式因菌种而异N-乙酰胞壁酸上连接四肽侧链 五肽桥 五个甘氨酸组成 见图G+菌有 四肽侧链间由五肽交联桥相连成三维空间结构G-菌无 多数四肽侧链呈游离状态 部分成二维平面结构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均能损伤细胞壁而使细菌变形或裂解。 见图溶菌酶 切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连接青霉素 干扰甘氨酸交联桥与四肽侧链上的D-丙氨酸之间的连接(2)磷壁酸(teichoic acid) G+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 见图组成 核糖醇和甘油残基连接而成,穿插于肽聚糖层中分类 壁磷壁酸 其长链的一端与肽聚糖上的胞壁酸连 膜磷壁酸(脂磷壁酸) 结合在细胞膜上作用 调节离子通过粘肽层中起作用 与某些细菌的酶活性有关 与细菌的致病性和抗原性有关(3)外膜(outer membrane) G-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 见图 脂蛋白 肽聚糖层与脂质双层之间 脂质双层 结构类似细胞膜(有通透屏障作用)中间镶嵌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外膜蛋白)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G-菌的内毒素 脂类A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 位于脂质A的外层。具有属特异性。 寡糖重复单位 位于脂多糖的最外层,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不同种G-菌的特异性寡糖的单糖种类、位置、排列顺序和空间构型不同,决定了细菌种或型的特异性。(4)细菌的L型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概念: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即为细菌的L型。特点: 见培养形态图多形性,大小不一,绝大多数细菌的L型染色呈G-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形成“油煎蛋”样细小菌落。有的成颗粒状或丝状菌落。某些细菌的L型仍有致病能力,在临床上可引起慢性感染。对于症状明显而标本常规培养为阴性时要考虑作L型检验。G+菌的L型又称原生质体,G-菌的L型又称原生质球。(二)细胞膜 0.1学时又称胞质膜。位于细胞壁的内侧,紧密包绕在细胞质的外面。是一层半透性薄膜。结构与功能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基本相同,只是不含有胆固醇。主要功能:渗透与运输作用;细胞呼吸作用;生物合成作用,参与细菌分裂。中介体(mesosome) 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并折叠形成囊状物。多见于G+菌,常位于菌体侧面或靠近中部。在细菌分裂时,起着类似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丝的作用。中介体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相应地增加了呼吸酶的含量,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有拟线粒体之称。(三)细胞质 是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 0.15学时又称细胞浆,为细胞膜内侧的胶状物质。基本成分为水、无机盐、核酸、蛋白质和脂类。1. 核糖体 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有些药物如链霉素 结合核糖体上的30S小亚基红霉素 结合核糖体上的50S大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杀死细菌。2. 质粒(plasmid)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 可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遗传性状。 能独立自行复制。 可通过接合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传递。3. 胞质颗粒 大多数为营养储藏物,包括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这些颗粒常随菌种、菌龄及环境而异。(四)核质(拟核) 0.05学时细菌的遗传物质。一条双股环状的DNA分子组成的,DNA分子反复回旋盘绕成超螺旋状。具有染色体的功能,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三、 细菌的特殊结构 0.7学时(一)荚膜(capsule) 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厚度200nm)。(厚度200nm 为微荚膜。) 见图1. 大多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糖与蛋白复合物。2. 用特殊染色法可将荚膜染成与菌体不同的颜色。3. 荚膜一般在动物体内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才能形成。4. 荚膜具有抗原性,可有助鉴别细菌及作为分型的依据。5. 功能:增强细菌的致病性具体表现为抗吞噬、抗有害物质的损伤、粘附作用。(二)鞭毛(flagellum) 见图 附着在菌体上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1.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蛋白是一种弹性纤维蛋白)。2. 用特殊染色法染色。3. 具有特殊的抗原性(H抗原)。4. 鞭毛菌可分为4类:周毛菌、丛毛菌、双毛菌和单毛菌(三)菌毛(pilus or fimbria) 见图 菌体表面的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的丝状物1. 电镜下可见。2. 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称菌毛蛋白。菌毛蛋白有抗原性。3. 分类 普通菌毛 数百根,细菌的粘附结构,与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 14根,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中空呈管状。与细菌的接合传递有关(是由一种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四)芽胞(spore) 见图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该小体具多层致密的膜结构。1. 要用特殊染色法染色。2. 芽胞形成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条件因菌种而异。3.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能保存细菌全部生命活动的物质。4. 芽胞的大小、形状和在菌体内的位置随菌种而异,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5. 芽胞对热、干燥、辐射及消毒剂有很强的抵抗力(通透性低、含水量少、吡啶二羧酸)6. 高压蒸气灭菌是杀灭芽胞的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将杀死芽胞作为消毒灭菌效果的判定指标。)四、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总1.5学时大部分病原菌均属于寄生菌(从宿主体内的有机物中获得营养和能量的细菌)。(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0.3学时1. 物理性状 (1)半透明体,细菌悬液呈浑浊状态(2)体积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3)细菌有带电现象,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4)半透性(5)细菌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2. 化学组成 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类、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水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还有碳、氢、氮、氧和少数的无机离子。(二)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0.6学时1. 细菌的能量代谢 发酵(有机物为受氢体)呼吸 需氧呼吸(无机物为受氢体)厌氧呼吸2.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略)简单介绍下列各分解代谢试验的原理及看实验结果图如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尿素酶试验、硫化氢试验3. 细菌的合成代谢试验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热原质耐高温,250高温干烤可破坏;吸附剂、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蒸馏效果最好。(2)毒素和侵袭性酶毒素 内毒素(脂类A) G-菌裂解后释放出来 外毒素 G+菌和少数G-菌在代谢过程中代谢过程中分泌出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侵袭性酶 细菌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对人体有损伤的酶。(3) 色素 有助于鉴别细菌色素 水溶性色素 溶于水,培养基着色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培养基不着色,菌落着色(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它微生物的物质。(5)维生素 (6)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只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五、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0.5学时(一)生长繁殖的条件必要条件是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1. 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类、蛋白胨(或氨基酸)和糖等。对营养要求高的细菌还需要某些生长因子。2. 酸碱度 pH7.07.6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在pH8.0pH9.2中生长良好。 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3. 温度 最适温度随细菌的种类而不同。 嗜冷菌1020C ,嗜热菌5060C,嗜温菌3037C。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与人体的体温相同。4. 气体环境 O2和CO2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为(1)专性需氧菌 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 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2)微需氧菌 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如空肠弯曲菌、幽门弯曲菌(3)兼性厌氧菌 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 大多数病原菌都属此类。(4)专性厌氧菌 只能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发酵。5. 渗透压 一般培养基的盐浓度和渗透压对大多数细菌是安全的。(二)生长方式与速度1. 生长方式 简单的二分裂法繁殖 见图 大多数细菌的代时约2030min,但结核杆菌代时18h。2. 生长曲线 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见图(三)培养 (简略)人工培养要用培养基。培养基是由适合细菌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配制,经灭菌后制成的。(分类、生长现象、培养方法及应用由实验课讲)六、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种、菌种、菌属、菌株(标准菌株)复习思考题: 0.1学时1. 简述G+菌与G-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2. 试述细胞壁的功能。3. 简述细菌的特殊结构的种类、概念、特点或功能及临床意义。4.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的意义?5. 试述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和人工培养细菌的生长曲线的分期。6.何谓L型细菌,其特点如何?7.试解释中介体、热原质、质粒、细菌素、培养基、代时、菌落。第二节 病 毒(virus) 总2学时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且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0.2学时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一)病毒的大小 见图1. 以纳米或毫微米(nm)作为测量单位。2. 测量方法: 最可靠的是电子显微镜测量法。超速离心沉淀、分级超过滤术和X线晶体衍射分析法等技术来研究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和亚单位。(二)病毒的形态 见图多数为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丝状或子弹形。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0.5学时(一)病毒的结构基本结构:核心+衣壳 核衣壳(nucleocapsid)有的病毒其外有包膜和包膜子粒或刺突(包膜病毒)。无包膜的病毒体称裸露病毒。1. 核心(core) 位于中心。为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2. 衣壳(capsid) 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衣壳。(1)组成:系由一定数量的壳粒(形态亚单位)组成。每个壳粒又由一个或多个多肽分子(化学亚单位)组成。(2)作用:具有抗原性,是病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他因素的破坏。 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壳粒数目和排列方式有助于病毒鉴别和分类。(螺旋对称型、20面体对称或立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3. 包膜(envelope) 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的化学成分,位于核衣壳外。有些包膜表面有蛋白质的钉状突起,称为包膜子粒或刺突。 功能: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辅助病毒感染的作用,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对干、热、酸敏感。(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 核酸 化学成分为DNA或RNA (分为两大类)功能:病毒复制、决定病毒的特性、具有感染性。2. 蛋白质 (1)病毒结构蛋白即病毒的主要成分(病毒衣壳、包膜和基质的主体成分)。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2)病毒非结构蛋白即不参与病毒体构成部分的病毒蛋白多肽(病毒编码的酶类和特殊功能的蛋白)。3. 脂类和糖三、病毒的增殖 总1.2学时以病毒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称为自我复制。方式:以基因组为模板,在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出病毒的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则经过转录、翻译过程,合成大量的病毒结构蛋白,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一)正常复制周期 0.8学时1. 吸附 非特异性吸附 可逆的,静电结合 与Na+、Mg+、Ca+等阳离子浓度有关。 特异性结合 不可逆的病毒表面结构位点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受体是病毒组织亲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2. 穿入 吞饮 无包膜病毒(裸露病毒) 融合 有包膜病毒(核衣壳入内)3. 脱壳 病毒体必须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4. 生物合成(隐蔽期)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低分子物质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1)双链DNA病毒 半保留复制形式亲代DNA解旋,再分别以其为模板,转录早期mRNA,翻译成早期蛋白,合成子代DNA及相关酶。再以子代DNA为模板,大量转录晚期mRNA,翻译出病毒结构蛋白(主要为衣壳蛋白)。(2)单链DNA病毒ssDNA dsDNA 子代ssDNA 子代病毒(3)单正链RNA病毒ssRNA 互补-ssRNA RNA 子代ssRNA(4)单负链RNA病毒-ssRNA 互补+ssRNA 子代-ssRNA 子代病毒(5)双链RNA病毒dsRNA(-ssRNA) +ssRNA 新-ssRNA 子代病毒(6)反转录病毒RNA 互补-DNA RNADNA中间体(DNA) 复制成dsDNA 子代RNA 子代病毒 5. 组装、成熟和释放(1)组装 DNA病毒在细胞核内(除痘病毒)RNA病毒和痘病毒在细胞质内 (2)成熟和释放 细胞破裂病毒释放(裸露病毒)出芽方式释放(有包膜的病毒)有些病毒不释放到胞外,通过细胞间桥或细胞融合,在细胞间传播,致癌病毒的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染色整合,随细胞分裂而出现在子代细胞中。(二)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0.4学时1. 病毒的异常增殖(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1)顿挫感染病毒感染细胞后,由于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病毒就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虽能合成但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种细胞称为非容纳细胞。但该细胞对其他病毒则可能是容纳细胞。(2)缺陷病毒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若该病毒与另一病毒共同培养时,后者若能为前者提供所缺乏的物质,前者即能正常复制。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2.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干扰现象不仅发生在异种病毒之间,也可发生在同种、同型及同株病毒之间。在同一病毒株混有缺陷病毒,当与完整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完整病毒的增殖,受到抑制的现象叫自身干扰现象。发挥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称为缺陷干扰颗粒。干扰现象不仅在活病毒间发生,灭活病毒也能干扰活病毒(举例:服脊灰口服疫苗)。病毒的干扰现象能够阻止、中断发病,也可以使感染终止,导致宿主康复。在疫苗的应用方面有重要意义。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0.05学时(一)物理因素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灭活的病毒仍能保留其他特性)。1.温度 耐冷不耐热。热对病毒有灭活作用。2. pH 大多数病毒在pH59的范围内比较稳定。3. 射线和紫外线 线、X线和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二)化学因素1. 脂溶剂 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可破坏包膜。2. 酚类 3. 氧化剂4. 抗生素和中草药五、病毒的分类(略) 0.05学时(一) 分类的依据:核酸的性质和结构;病毒粒子的大小、形状;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有无包膜;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抗原性;生物学性状等。(二) 亚病毒1. 类病毒 单链杆状RNA有二级结构,无包膜或衣壳,不含蛋白质。2. 卫星病毒 一类可编码自身的衣壳蛋白,另一类为卫星病毒RNA分子曾称为拟病毒,需利用辅助病毒的蛋白衣壳。3. 朊粒 生物学地位未定。复习思考题1. 试以DNA病毒为例,叙述病毒的正常增殖过程2. 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及功能3. 试解释病毒体、衣壳、壳粒、刺突、复制、吸附、缺陷病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第三节 真菌(fungus) 0.5学时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少数为单细胞,大部分为多细胞结构。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约10余万种。大多对人无害,有的对人有益。近年来,真菌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机会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真菌绝大部分在半知菌亚门中,如球孢子菌属和白假丝酵母菌。一、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大小比细菌大得多。(一)单细胞真菌圆形或椭圆形,如酵母型真菌和类酵母型真菌。(二)多细胞真菌 由菌丝和孢子组成1. 菌丝 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有的菌丝形成横隔,称之为隔膜。绝大部分的病原性丝状真菌为有隔菌丝。菌丝可长出许多分枝。交织成团,称菌丝体(营养菌丝、气中菌丝和生殖菌丝)。2. 孢子 真菌的生殖结构孢子是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病原性真菌大多数产生无性孢子(叶状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子囊孢子)。其中叶状孢子有3种类型,即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休眠细胞,适宜时可再发芽)。二、真菌的繁殖和培养(一)真菌的繁殖方式 芽生、裂殖、萌管和隔殖(二)真菌的培养 常用沙保弱培养基培养1. 大多数病原性真菌生长缓慢(14周才可见菌落)。2. 最适培养温度为2228C,某些深部真菌为37C、最适pH4.06.0。3. 真菌菌落 有3种类型。(1) 酵母型菌落 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2) 类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 显微镜下可见假菌丝(3) 丝状型菌落 多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合同签订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规避
- 专业儿童服饰连锁加盟店产权及经营权转移合同
-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及责任协议
- 2025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金融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生产经营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一套答案
- 2025年电工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
- 逐级信访管理制度
- 2025年上海市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技师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 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办法
- 2025年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题库(含参考答案)
- 大一农业基础化学课件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二次函数(四)
- 2025年中国地震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课件
- 呼吸科出科考试题临床及答案2025版
- 仓储能力及管理办法
- ROCK1蛋白:解锁食管鳞癌奥秘的关键密码
- 心理健康教育:男生女生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