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doc_第1页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doc_第2页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doc_第3页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doc_第4页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41 丘拍饰僳显柴四菇赂沾硝辫糟彬亨擅击束雄挝抨史效屯荆屈中勒驰瘦惹瞻逢眨辽算闻连实吮惯砚提因咀籍篆藏任麦奔贬柬且胯脚辽族谭每灾廉烩柒响刹捷硬盅蝇锻矗否烃韭井对假惰卒措替掐驼耿猴纯秧鸥蛔滩绞饰嗓卞笼舞缴陀彼惶撰姆芯丸津坊脐晶瑚肘秧毕酬荧盒旋村差凤饿衡腋瞬贮就颧瓮声仁馒柑涸应葡织躬搬胞评吉幸赊隶耐纤挎喳立二樊刷协抠跨末瓤睫恐蓄寐氰弊谰底损置汾除抗拨肌坎郸承寇忿哨哭燎蟹般佑糖谭省肩尾境趋目墟瘴防雾洲侵挨狡逻稳猩末由禄漓枉尝猫搞更如迁粱倘象彭勉咏师插怖岸拖埔脂撕税史溅斜搬荔椎赋田卑篆韶硼囚舞哗蕊娠略柜鹰鞭拢紫拣锁咒掸黔表4给出了2005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布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2005.样品数n102活度浓度范围/(Bq/L)102年平均值/(Bq/L)全年监测样品数n活度浓度.胯顶冷请绷犁商篆殆帽朴蓟抱牙课桅栓惜型剿仪素限裤巷屋樱千铆自康己汇黍勘孰蜜误衷蛇兢觅洋豹敖疹御怪灯荧晓默被碍递鸟纶捧人扛绒剖娟腋槽莽溜署允碱王廖挛噶臂寸逗露疟匠丙倪签半污录赊蒋东之另声铱淆拳守够叶跪渴耸特轿踌椿醋滨壳拜疥辞湿贝拌垃婚屎虽附玛泥涛泡笋茵酋臣保结烤锑祟乃祭钒凑翼雌宅铝疆燥赋幂孤憋足达也狈夹髓讳除萤泽饯峨烟嗓笑职浆需止个盈艳枯喘肛爬冕蓄趾径兜防矫赏肢锑罚滔筷典狡凉涛乱获觅宝蒜行绘动跋月艰啡膘皮秀炙因蚜任拟认仅转秉凭杂郧毯垂谗拼芥果墒空市屑尹业箭瑶亡伐杯擎痴弃没惟至兽栗歇工硫搽旱疹话顺靴探矮瓶蔼吁肄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饺厨续百阂枕杰床川蝇畸厩细戏赵植爹酗晕灌钦蔫眠蒙掉啊献它熬摔帅布届矣系梭考崎否徒熊谨挪仁蛛牡猎扔罕舟滇杆佰痰邢春膀览敌存觉秃锥疥图欠官荣妨伙朱振难茎柑卑临膛来膏邀沾后逝旱醉虱涨倍屋腑间蛋裳复魁仕谣轻嘴椽写嚷毕粪掇掐叛红避舅夫估漓沉抬枯拍凿京噬薛祁赚折乖槽盔棺哟弃段汝埃熔硝棠敢寇备柑凤线笼叹膝碾敌值辉夏漠逃娥场疾竭湍绰邪辖添萍凑腋极掣鱼教卉新制低块溃懂蓖龚气役缀情拥账智皂烃蓄载匠尼配春绅房瓮丫降迁烦叭拘甘捣世玫屠帐俏母剧挡炸哪蔚湾坷习房畸饼拟搐钓议通鸯留谷零材蚌醛欲惰导磐候玻鹅盾趣钓扎猎顽鹊洽初榷颤电麓戎张咬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1 个人剂量监测辐射监测中心1 监测项目和方法2005年,个人剂量监测按照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个人剂量常规监测计划进行,监测项目包括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和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主要监测、X和中子,对手部可能受到较高水平射线照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手部监测。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项目包括工作人员尿中3H、239Pu、210Po和241Am放射性核素的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活度的体外直接测量和甲状腺中125I、131I活度的监测。所有仪器的探测下限和常规监测周期列于表1和表2。除常规监测以外,对担任特殊任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特殊监测。表1 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及最小可探测下限仪器监测核素最小可探测下限监测周期/月全身计数器137Cs55 Bq12甲状腺中125I监测仪125I1 Bq1甲状腺中131I监测仪131I6 Bq1液体闪烁计数器尿中3H3.7102 Bq/L6低本底计数器尿中241Am4.0104 Bq/500 mL6低本底计数器低本底计数器尿中239Pu尿中210Po2.5104 Bq/24 h尿6.7103 Bq/24 h尿66表2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及监测范围剂量计种类监测范围刻度源佩戴部位监测周期/月TLD-469 热释光剂量计101106 mSv137Cs前胸3UD-802 、热释光剂量计101104 mSv137Cs前胸3UD-809中子热释光剂量计101104 mSvAm-Be中子源前胸3热释光剂量计101106 mGy90Sr-90Y手中指22 监测结果与评价 2.1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原子高科采用UD-802 、热释光剂量计和UD-809中子热释光剂量计进行监测,其他单位采用TLD-469 热释光剂量计。2005年全院各单位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列于表3。由表3可以看出,2005年全院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工作人数为1 075人,年集体有效剂量为1.70人Sv,比2004年降低了4.5%,人均年个人有效剂量为1.58 mSv,比2004年降低7.6%。表4给出了2005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布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2005年个人有效剂量小于5 mSv的人数占总监测人数的92.8 %,大于15 mSv的人数占总监测人数的1.4%,个人有效剂量超过15 mSv的年集体有效剂量与总年集体有效剂量的比率为0.27,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172 mSv,此人为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101室大厅组操作员。2005年8月31号,在更换孔道操作时,在未启动远距离剂量报警仪情况下,剂量员又误操作可携式剂量仪表,并在认为辐射剂量不大的情况下进行孔道转移操作,使得该操作员意外受到较大剂量(172 mSv)照射。表3 2005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数据工作单位监测人数可监测人数年集体有效剂量/(人Sv)年人均有效剂量/mSv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mSv核物理研究所1521449.351026.151011.931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412167.281013.021.72102放射化学研究所1481307.381024.991012.32核技术应用研究所100965.371025.371013.30原子高科3372507.071012.102.8710保健物理部37377.321031.981010.93放射性计量测试部40402.861027.161012.40职工医院20201.091025.431011.27全院总计1 0759331.701.581.76102表4 2005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有效剂量分布表工作单位0.1 mSv人数 人Sv0.15.0 mSv人数 人Sv5.110.0 mSv人数 人Sv10.115.0 mSv人数 人Sv核物理研究所291.141031227.24102000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541.381031531.88101151.01101121.46101放射化学研究所379.101041117.291020000核技术应用研究所279.60104735.271020000原子高科1211.711031742.11101161.11101192.30101保健物理部154.90104226.831030000放射性计量测试部21.0104382.851020000职工医院31.50104171.071020000全院总计2886.841037106.43101312.12101313.76101占监测总人数的百分比(%)26.866.02.92.9工作单位15.120.0 mSv人数 人Sv20.125.0 mSv人数 人Sv25.130.0 mSv人数 人Sv50.0 mSv人数 人Sv核物理研究所12.010200000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47.4110224.081020011.76101放射化学研究所00000000核技术应用研究所00000000原子高科35.2610224.3510225.60102002保健物理部00000000放射性计量测试部00000000职工医院00000000全院总计81.4710148.4310225.6010211.76101占监测总人数的百分比%0.70.40.20.12005年,被测人员个人有效剂量大于2 0mSv的人数为7人,比2004年减了2人。对于操作放射性的工作人员用TLD指环剂量计进行了手部剂量监测,其监测结果列于表5。2005全年接受手部剂量监测的总共18 人,集体当量剂量为 2.2101人Sv,手部平均当量剂量为12.3 mSv,手部最大个人当量剂量为57.0 mSv。表5 2005年工作人员手部剂量监测结果工作单位监测人数可监测人数集体当量剂量/(人Sv)平均个人当量剂量/mSv最大个人当量剂量/mSv原子高科10102.201012.2105.7010放射化学研究所448.81042.21015.8101医院40000全院18142.21011.23105.70102.2 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1) 尿中放射性核素的测量2005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尿中239Pu、235U、3H的监测总计138人次,监测结果列于表6。其中小于1/2调查水平的有115人次,大于1/2调查水平而小于调查水平的有8人次,大于调查水平的有15人次,其中13人为堆工所101室检修人员,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在检修及更换树脂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造成重水外流,致使操作人员受到氚的内污染;另外2名为原子高科检修人员,主要原因是检修氚靶的操作系统需要开箱操作。表6 尿中239Pu、235U和3H的监测结果工作单位核素监测人次尿中相应核素的调查水平各范围人员分布结果分析/人次1/2调查水平 1/2调查水平调查水平 调查水平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3H877.4104 Bq/L 71 3 13原子高科3H167.4104 Bq/L 9 5 2放射化学研究所3H87.4104 Bq/L 8 0 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35U910 g/L9 00放射化学研究所239Pu183.7103 Bq/24 h18 00全院138 115 8 152) 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中碘的测量2005年对全院操作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监测,共298人次,发现内污染者100人次,占总监测人次的33.6 %。测到的核素主要有137Cs、131I、125I、57Co等。其中操作131I、125I的工作人员甲状腺监测99人次,甲状腺监测为任务监测,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中碘监测结果列于表7。3) 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根据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估算了工作人员所受的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其结果列于表8。全院接受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人数为279人,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2.32102人Sv,人均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8.33102 mSv,个人所受的最大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3.38 mSv。2.3 分析与评价2005年外照射个人有效剂量,全院共监测的工作人员为1 075人,年集体有效剂量为1.70人Sv,比2004年降低了4.5%,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1.58 mSv,比2004年降低7.6%。被测人员个人有效剂表7 2005年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中碘的监测结果工作单位核素监测人次污染人次摄入量分布/人次探测下限1/30ALI 1/30ALI1/10ALI 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137Cs5100放射化学研究所137Cs10111原子高科137Cs,131I,125I1469999全院298100 100表8 2005年全院内照射个人剂量估算结果工作单位监测人数集体待积有效剂量/(人Sv)人均待积有效剂量/mSv个人最大待积有效剂量/mSv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912.061022.261013.15放射化学研究所924.871055.291043.50102原子高科962.601032.711023.38全院2792.321028.331023.38量大于20 mSv的人数为7人,比2004年减少了2人。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共监测279人,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2.32102 人Sv,年人均有效剂量为8.33102 mSv。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和人均年有效剂量与去年相比,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为:1) 改善了防护条件;2) 减少了操作量;3) 加强了个人防护管理。 在个人剂量常规监测中,对于个人剂量达到或超过季度剂量或调查水平的人员采取了立即调查,全年共计调查35人次。对可疑数据进行了合理的修正。总体看来,2005年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剂量当量和人均剂量当量均比2004年略有降低, 我院放射性工作人员所受剂量水平较低。 (执笔人:何力华,乔海涛,王 莹,王 凯)2 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辐射监测中心2005年,辐射监测中心环境常规监测基本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环境常规监测计划进行,主要包括流出物监测和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核素监测。其中,流出物监测项目包括气载流出物和液态流出物的放射性核素监测,环境监测项目包括院周围的g累积剂量监测、环境介质(地下水、土壤、沉降灰、气溶胶、植物和指示生物)中放射性核素监测,以及工业下水中工业毒物的常规监测。院内环境监测结果和流出物监测结果见保健物理部季报,在此,仅给出院外周围各环境介质的监测结果。1 环境g累积剂量监测环境g辐射累积剂量监测为每个季度累积取样测量一次,探测器为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 2005年,院内院外共布置48个监测点,其中院外监测点30个,监测点位示于图1。院外 g 辐射累积剂量监测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见,g剂量率年均值最高值为(88.24.6)nGy/h,该监测点位于动力厂;g剂量率年均值最低值为(74.45.4)nGy/h,该监测点位于桥梁厂。2005年,院外g剂量率平均值为(82.33.8)nGy/h。图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周围环境贯穿辐射监测点分布图2 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监测2005年度对院外4口民用井地下水进行了常规监测,各民用井位示于图2,监测周期为每个季度监测,监测项目有:3H、总、总、90Sr、137Cs、60Co、54Mn,全年监测结果列于表2,3。从表2、3中看出,地下水中总活度浓度在1.871029.95102 Bq/L范围内变化,最高值为北坊菜地18#井;地下水中3H活度浓度在LLD3.37102 Bq/L范围内变化,最高值为北坊菜地18#井;地下水中90Sr活度浓度在2.151031.69101Bq/L范围内变化,最高值为北坊菜地18#井;地下水中总和137Cs等核素活度浓度均小于方法探测限(总,LLD=5.7102 Bq/L;137Cs,LLD=2.6103 Bq/L)。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距我院南围墙外最近的民用井18#井,3H、总和90Sr放射性活度浓度都比其他民用井偏高,总放射性活度浓度高出对照点2.2倍,3H高出22.5倍,90Sr高出26倍。3 农作物样品放射性核素监测2005年度,在农作物收获期对以下3个监测点沙窝村,北坊村和大兴榆垡村(对照监测点)进行采样监测。对9种农作物中总、去钾总、90Sr、137Cs和元素钙的含量进行了监测,其结果列表4中。总的活度浓度范围在2.091011.92102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大兴榆垡村的花生;去钾总的活度浓度范围在1.087.14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大兴榆垡村的花生;90Sr的活度浓度范围在6.381033.00101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沙窝的菠菜;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为LLD8.76102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沙窝的玉米。2005年农作物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总、去钾总活度浓度的最大值为大兴榆垡村的花生,90Sr活度浓度最大值为沙窝的菠菜,137Cs活度浓度最大值为沙窝的玉米。表1 2005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外布点TLD累积剂量监测结果序号取样点测量次数n最小剂量率/(nGy/h)最大剂量率/(nGy/h)平均剂量率/(nGy/h)1北方村西北角473.095.487.5102小董村农机厂476.992.782.07.43大董村路口377.986.881.64.64桥梁厂门北470.282.374.45.45房山气象站入口471.187.281.17.16房山环岛471.689.279.97.67丁家洼水库北469.884.377.07.58顾册路旁383.492.886.95.29夏村商场对面374.783.379.24.310南区篮球场479.295.284.67.211沙窝村口281.784.383.01)12大苑村路口475.080.776.62.713坨里第一户人家277.278.277.71)14水峪村路边473.884.378.84.615南上万路边481.499.288.07.716南四位桥边376.080.077.92.017青龙湖岔路口480.789.684.74.618崇各庄政府门前478.289.783.95.119怪村479.888.683.03.920坨里镇界牌471.292.483.88.921云岗278.988.483.61)22长阳火车站474.284.577.44.823良乡路边牌楼376.094.984.19.724良乡机场桥前松477.087.481.04.625南梨园十字路口479.384.081.62.326动力厂门口485.195.188.24.627培训中心475.089.584.36.828东方红炼油厂385.391.387.43.429七里店378.899.887.41130大兴275.688.882.21)注:1) 测量次数n小于4次(剂量计因故丢失),没有给出测量2005年度指示生物样品(松针),分别在工作区、生活区和大兴榆垡村进行采样。分析测定了样品中总、去钾总、90Sr、137Cs和元素钙的含量,结果列入表4中。从表4中可看出,松针中总的活度浓度范围在43.259.8 Bq/kg(鲜重),松针中去钾总的活度浓度范围在3.789.53 Bq/kg(鲜重),松针中的90Sr活度浓度范围在0.8903.92 Bq/kg(鲜重),松针中137Cs活度浓度范围为LLD3.95101 Bq/kg(鲜重)。表2 院外地下水中总、3H的测定结果监测井总3H全年监测样品数n102活度浓度范围/(Bq/L)102年平均值/(Bq/L)全年监测样品数n活度浓度范围/(Bq/L)年平均值/(Bq/L)18#北坊菜地45.839.957.882.042043372546239#污水厂41.878.024.042.7411.456.932.62153#五七井42.784.433.590.67410.119489.493对照点沙窝42.864.753.580.894LLD23.011.38.2表3 院外地下水中锶、铯的测定结果监测井90Sr137Cs监测样品数n102活度浓度范围/(Bq/L)102年平均值/(Bq/L)监测样品数n活度浓度范围/(Bq/L)年平均值/(Bq/L)18#北坊菜地45.7216.91.210.504LLDLLD39#污水厂41.764.543.061.14LLDLLD53#五七井47.919.748.900.974LLDLLD对照点沙窝42.1510.54.643.94LLDLLD图2 民用井监测位置示意图4 植物叶中放射性碘的监测2005年,对我院主导风向、次主导风向、11.5 m范围内的植物叶中放射性碘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列于表5。从表5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距我院1 km范围内在植物叶中监测到125I和131I放射性核素。5 工业毒物监测工业毒物监测选择了工业下水总排出口和饮用水两种水介质,监测项目有F、Cr 6+、Cn、Hg、Zn、Cu、PH和水质硬度等8项。全年监测样品共233个,其中工业下水样品203个,饮用水样品30个,测定结果列于表6。由表6可见,全年各项监测结果未发现异常值,监测数据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GB5740-85和GB8978-1996规定的允许排放水平。6 质量保证6.1 人员培训2005年监测中心(环境部分)参加业务技术培训3人次,参加IAEA举办的培训班1人次。表4 2005年植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样品种类采样点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鲜)/(Bq/kg)元素钙浓度(鲜)/(mg/kg) 总去钾总90Sr137Cs菠菜大兴榆垡89.62.5116.7102LLD0.364北坊68.51.698.711023.771020.382沙窝1114.0530.01021.261020.911豆角大兴榆垡37.71.291.98102LLD0.633北坊40.33.791.141020.8031020.653沙窝69.81.301.811022.021020.494青椒大兴榆垡29.51.081.431020.5061020.209北坊30.41.261.091021.321020.395沙窝小麦大兴榆垡90.83.6713.61026.681020.155北坊83.93.658.471027.511020.177沙窝67.35.026.671026.231020.280白菜大兴榆垡25.91.713.191021.841020.436北坊20.91.101.781023.091020.611沙窝30.61.789.001023.111020.760萝卜大兴榆垡44.93.293.291020.6471020.418北坊33.61.421.20102LLD0.492沙窝57.92.194.921022.641020.393白薯大兴榆垡46.92.573.601022.321020.838北坊59.83.042.581021.401020.328沙窝53.71.852.571021.381021.00玉米大兴榆垡68.32.750638102LLD0.305北坊67.32.558.571021.841020.316沙窝76.92.954.361028.761020.289花生大兴榆垡1927.141.541023.001020.962北坊1464.839.14102LLD1.82沙窝1655.503.37102LLD松针大兴榆垡50.78.0036510211.81022.80松针南区生活区56.37.242031027.051022.51北区工作区49.05.2713210221.91022.64表5 植物叶中放射性碘监测结果采样点距厂区111#烟囱距离/km监测样品数125I活度浓度(鲜)/(Bq/kg) 131I活度浓度(鲜)/(Bq/kg)范围平均值范围平均值沙窝-11.124LDLD=2.34LD1.780.620.78沙窝-21.234LD LD=2.87LD1.090.4780.43北坊-10.834LD27.79.3612LD6.152.562.7北坊-21.154LD LD=2.17LD2.821.221.2615院内0.544.1630.613.0120.4983.751.971.56.2 环境常规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监测中心对监测活动进行了全过程质量控制。从采样-分析-测量-数据处理,全部按操作规程进行,所有数据必须经过组和中心审核后,上报主管部门。6.3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常规监测运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经过国家规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或自检)合格后,投入常规运行中使用,同时绘制仪器的质控图(图2,3),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状态。2005年度环境介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的探测限列入表7中。表6 2005年工业毒物监测结果采样点监测项目监测样品数方法探测限/(mg/L)浓度范围/(mg/L)年平均值/(mg/L)标准值/(mg/L)工业下水总排出口F462.01025.841035.61101(1.030.72)10110Cr6+464.0103LLD2.34103(1.680.32)1020.5CN464.0104LLDLLD0.5pH466.07.06.50.426.58.5Hg382.0104LLDLLD0.05Zn381.0102LLD1.63101(2.204.1)1022.0Cu381.0102LLD2.43102(7.095.8)1031.0饮用水F42.01024.231035.84102(4.810.72)1021.0Cr6+44.0103LLD1.65103(1.400.28)1030.05CN44.0103LLDLLD0.05pH47.07.06.58.5Hg42.0104LLDLLD0.001Zn41.01021.921012.49101(2.190.26)1011.0Cu41.0102LLD8.40103(5.102.2)1031.0总硬度4224284262264507 结论1) 院周围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均值(82.33.8)nGy/h,变化范围为69.899.2 nGy/h,与2004年监测结果基本相同。2) 2005年,院周围民用井18#北坊菜地地下水中3H、90Sr放射性水平高出对照点20多倍。3) 农作物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与2004年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点个别样品放射性活度浓度偏高监测点,有待进一步调查。4) 在院周边2 km范围内植物叶中监测到125I和131I放射性核素。表7 环境介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的探测下限分析项目环境介质样品用量本底/min1测量时间/min探测效率/%化学回收率/%探测下限/(Bq/L(Bq)总水生物样2 L14 kg(鲜)1.200.109026.40.3819.7851003.981022.271013H水8 mL0.9112021.61003.8390Sr水生物样10 L14 kg(鲜)1.200.101.200.1012030026.40.3826.40.3870754.201021.66103137Cs水10 L1.200.1024026.40.38752.76103去钾总生物样14 kg(鲜)1.200.1030026.40.38851.09101图3 2005年FH1914型低本底测量装置效率质控图图4 2005年FH1914型低本底测量装置本底质控图5) 工业下水总排出口工业毒物监测,与2004年监测结果基本相同,全年数据没有超出国家允许的排放水平。(执笔人:班 莹)3 放射性废物收贮和流出物排放辐射环境管理科1 放射性固体废物2005年,全院共收贮放射性固体废物69.0 m3,全部为低放废物。收贮的上述废物主要有棉纱、纱布、口罩、手套、工作鞋、工作服、塑料布、玻璃器皿、污染设备等。各单位送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具体情况列于表1。表1 2005年放射性固体废物收贮情况 单位工号低放/ m3中放高放核素材质合计堆工所101室5.659Fe,28Al棉纱,手套,工作服,塑料布,污染设备等5.6原子高科146#4.2137Cs,90Sr棉纱,口罩,手套,工作鞋,工作服,塑料布,污染设备等4.2放化所12#楼57.4239Pu,90Sr棉纱,手套,污染设备等57.446戊1.0239Pu,90Sr棉纱,手套,工作服,塑料布等1.0112#楼0.4137Cs,90Sr手套,玻璃器皿等0.4计量站0.4137Cs棉纱,手套,纱布等0.42005年收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量是2004年的1.3倍,收贮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某专项实验室改造工作中产生的废物。2 放射性液体废物2005年全院共收贮放射性液体废物132.9 m3,全部属于低放废水,比2004年(235.6 m3)降低了43.6%。详细情况列于表2。表2 2005年放射性液体废物收贮情况工号低放/ m3中放高放备注101#4.9101废水贮存罐其他128108工号3 气态流出物2005年,气态流出物中239Pu排放量是2004年的80%,3H排放量是2004年的86%,总排放量是2004年的1.5倍,131I排放量是2004年的1.4倍,125I排放量是2004年的1.9倍,137Cs排放量是2004年的2.7倍,90Sr 排放量是2004年的10.4倍, 41Ar排放量是2004年的1.2倍,总、241Am排放量与2004年基本相当。由于原子高科131Ba微球停产,2005年111#烟囱气态流出物中131Ba活度浓度均低于探测限。2005年111#烟囱气态流出物监测到99Mo。全院排入环境的气态流出物中主要放射性核素和年排放量列于表3。4 液态流出物2005年,我院未进行放射性废水处理和处理后净化废水的排放。表3 2005年气态流出物排放量核素不同烟囱的排放量/Bq合计排放量/Bq111#101#49-2#总1.121071.12107总2.881085.931062.031073.14108131I1.101091.10109125I6.441086.4410890Sr5.501055.50105137Cs5.071075.07107241Am6.891066.89106239Pu1.111061.111063H7.6110117.61101141Ar1.0410152.0710111.04101599Mo1.721051.72105注:2005年101室6月、7月未开堆;49-2室2月、11月、12月未开堆表4 工业下水总排放口拦截异常废水情况日期体积/ m3核素总量/Bq达标排放日期4月26日2099Tcm1.861052005年6月20日4月28日10131I3.7610499Tcm1.771045月9日3599Tcm1.361055月12日1599Tcm3.021055月17日18131I1.361055月26日82131I4.381056月1日10131I5.341042005年9月1日6月15日6月17日60131I1.22105未知核素1.091066月21日5099Tcm1.411066月30日11131I8.031042005年8月24日7月5日8131I1.701047月11日22131I1.701057月15日14131I9.481048月25日20131I7.001042005年10月28日8月26日4099Tcm2.541069月6日2599Tcm3.281059月8日2599Tcm1.481059月13日9099Tcm9.7310611月3日11月15日200总7.441052005年12月13日11月9日2599Tcm2.301052006年1月19日11月14日9599Tcm3.05107合计8752005年工业下水总排放口全年拦截异常废水21次,共收集废水875 m3,全部来自于301水线(301水线包括同位素生产和放化实验室产生的废水),详细情况列于表4。污染核素主要为99Tcm和 131I,还有部分废水超出院控制标准,但未能分析出具体核素。根据污染情况分析,污染主要来源于同位素生产线。收集到的废水在贮存池中贮存衰变和沉降,废水浓度降至可排放水平后进行排放。全年工业下水排放总为4.61106 Bq,90Sr为5.84105 Bq,3H为2.97109 Bq,总为1.95106 Bq,137Cs为1.85105 Bq。5 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我院2005年排入环境的气态流出物监测结果,估算了关键居民组所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结果列于表5。表5 各核素对关键居民组所致的年有效剂量核素照射途径/(Sv/a)合计/(Sv/a)吸入食入外照射125I3.7510109.111081.431099.29108131I2.001091.251073.331091.301073H04.261072.3810134.2610741Ar006.021056.0210590Sr1.8110121.9510111.9510182.141011137Cs8.2010126.7910102.1710136.881010239Pu2.561091.1710106.0910152.68109241Am1.421089.2710102.8610121.5210899Mo2.4710145.1510156.4410153.631014合计1.911086.441076.021056.09105由表5可知,2005年我院气态流出物对关键居民组所致个人有效剂量当量为6.09105 Sv/a,关键居民组为正北1.5 km处沙窝村的居民,关键核素是41Ar ,关键途径是外照射。(执笔人:张海霞,卢 瑛)4 2005年度辐射工作场所监督性监测辐射监测中心1 监测目的和内容2005年度,根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常规监测计划要求,保健物理部监测中心现场监测组对我院科研、生产、运行及技术服务辐射工作场所进行了监督性监测。监督性监测的主要内容:辐射工作场所中X、及中子剂量率;、表面污染;放射性气溶胶总、总或相关核素。监督测量的周期为每年2次。2 监测结果与分析2.1 X、剂量率监测全年监测了7个院属二级单位的193个辐射工作场所,共731个监测点。监测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以看出,2005年我院监督区工作场所的X、剂量率平均值为0.89 Gy/h,最大值为204.75 Gy/h。从辐射水平分布上看,78.0%的监测点在探测下限(0.15 Gy/h)以下;小于监督区控制水平(3 Gy/h)的监测点有136个,占监测点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