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羃莇薅羆衿莆蚈蝿膇莅莇薂膃莄薀袇聿莃蚂蚀羅莂莂袅袁莁蒄蚈膀莁薆袄肆蒀虿蚆羂葿莈袂袈蒈蒁蚅芇蒇蚃羀膃蒆螅螃肈蒅蒅羈羄肂薇螁袀肁蚀羇腿膀荿螀肅腿蒁羅羁腿薄螈羇膈螆薁芆膇蒆袆膂膆薈虿肈膅蚀袄羄膄莀蚇袀芃蒂袃膈芃薅蚆肄节螇袁肀芁蒇螄羆芀蕿罿袂艿蚁螂膁芈莁羈肇芇蒃螀羃莇薅羆衿莆蚈蝿膇莅莇薂膃莄薀袇聿莃蚂蚀羅莂莂袅袁莁蒄蚈膀莁薆袄肆蒀虿蚆羂葿莈袂袈蒈蒁蚅芇蒇蚃羀膃蒆螅螃肈蒅蒅羈羄肂薇螁袀肁蚀羇腿膀荿螀肅腿蒁羅羁腿薄螈羇膈螆薁芆膇蒆袆膂膆薈虿肈膅蚀袄羄膄莀蚇袀芃蒂袃膈芃薅蚆肄节螇袁肀芁蒇螄羆芀蕿罿袂艿蚁螂膁芈莁羈肇芇蒃螀羃莇薅羆衿莆蚈蝿膇莅莇薂膃莄薀袇聿莃蚂蚀羅莂莂袅袁莁蒄蚈膀莁薆袄肆蒀虿蚆羂葿莈袂袈蒈蒁蚅芇蒇蚃羀膃蒆螅螃肈蒅蒅羈羄肂薇螁袀肁蚀羇腿膀荿螀肅腿蒁羅羁腿薄螈羇膈螆薁芆膇蒆袆膂膆薈虿肈膅蚀袄羄膄莀蚇袀芃蒂袃膈芃薅蚆肄节螇袁肀芁蒇螄羆芀蕿罿袂艿蚁螂膁芈莁羈肇芇蒃螀羃莇薅羆衿莆蚈蝿膇莅莇薂膃莄薀袇聿莃蚂蚀羅莂莂袅袁莁蒄蚈膀莁薆袄肆蒀虿 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郴州市知识产权局课题组二OO四年十二月根据我市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加快郴资桂一体化建设 、中共郴州市委 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郴资桂一体化建设的决定的重大决策,我局自2003年10月开始,对全市重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年底向市科技局申报了郴州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计划。今年课题正式列项后,我们系统地开展了课题研究,认真分析我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深入探讨如何发挥专利工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提高我市技术创新能力及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对策,以更好地推进我市企业专利工作的开展和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第一部分我市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与周边城市的比较一、专利申请、授权和职务发明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郴州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2000年以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0年、2001年、2002年的GDP分别为231.66亿元、257.11亿元和286.2亿元、摘自2000、2001、2002年度郴州市统计年鉴,年均增长率为11.77%;2003年,全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4.2亿元,增长11.2%,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收入29.13亿元,增长26.1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49亿元,增长24.89%,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摘自郴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文件戴道晋讲话材料P2。与此同时,我市的主要知识产权拥有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表1-1和图1-1可知,从1985年到2003年底,1、全市累计申请专利1713件,其中发明专利244件,实用新型1121件,外观设计348件,各占14.24%、65.44%和20.32%;在全市申请的1713件专利中,职务发明316件,占申请量的18.44%。 2、我市累计授权专利971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占2.58%,实用新型794件,占81.77%,外观设计152件,占15.65%;到2003年底,实际拥有有效专利382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占3.66%,实用新型262件,占68.59%,外观设计106件,占27.75%。3、郴州市的职务发明每年的比重很小,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是职务发明的高峰,职务发明的平均值为33.77%,到九十年代后,下降到18.96%,下降了14.81个百分点。4、企业发明的总数为269件,占总申请量的15.70%,占职务发明数的85.13%,说明职务发明的主体仍然是企业。5、在企业职务发明中,大中型企业的申请总量是71件,占总申请量的4.17%,占企业发明量的26.39%;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申请总量是198件,占总申请量的11.64%,占企业发明量的73.61%。说明在企业职务发明中,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才是我市的主力军。上述原始数据均来自郴州市知识产权局自己建立的郴州市专利数据库。二、专利实施情况近四年来,全市累计实施专利项目630项,累计实现产值511143.5万元,累计创利税158024.45万元(见表1-2)。 三、商标现状到2004年10月,全市共有注册商标801件,其中湖南省著名商标8件(郴州金箭焊料有限公司的“金箭”、郴州东江金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金磊”、湖南省桂东县竹胶板厂的“桂峰”、郴州裕湘面业有限公司的“裕湘”、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柿竹园”、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舜华”、湖南资兴东江鱼集团有限公司的“东江湖”、郴州飞天山旅游风景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飞天”),分别占全省的2.7和3.8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佩康,在郴州市企业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四、科技成果现状到2003年底止,我市的科技成果数 、数据来自郴州市科技局成果科累计561项,其中1989年前为成果奖励数(因当时尚未实施成果登记),后为成果登记数。又因原来的成果奖励是两年一度,故1985年和1988年没有数据。由表1-3和图1-3可知:1、从1985年到2003年,除1985、1988两年因各种原因没有受理科技成果外,只有2000年的职务发明专利数超过科技成果数;差距最大的1986年,职务发明专利数只有4件,而成果数高达39件,是当年职务发明专利数的9倍多,可喜的是,这些年来这种差距在开始缩小。2、在历年的奖励成果中,还有一部分可用专利保护而未采取专利保护的。五、与周边城市的比较根据区域经济理论,郴州与广东的韶关、江西的赣州、本省的衡阳、株洲、永州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共同区域。在这个区域中,郴州的地位如何,我们对此作了相关的调查(具体数据 、GDP值、人口数摘自各省统计局在互联网上公布的政府统计公报,专利申请数摘自各省知识产权局在互联网上公布的数据见表1-4、5)。表14郴州与周边地市GDP、专利申请量对比情况表 、市主要指标郴州衡阳永州株洲韶关赣州区域合计2000年GDP(亿元)231.66353.08230.7308.28208.952681600.672001年GDP(亿元)257.11386.4249.29322.7215.34282.771713.612002年GDP(亿元)286.2418.43272.23355.3236308.041876.22003年GDP(亿元)324.22444.18282.95383.1268.61339.242042.3合 计1099.191602.091035.171369.38928.91198.057232.78GDP年平均增长率(%)11.009.639.6010.978.738.178.46各市GDP对区域增长率贡献1.601.411.401.601.271.198.46各市GDP占区域比重(%)15.2122.1514.3118.9312.8416.561002003人口(万人)455.27713.9570.42371.54315.86822.493249.482003年人均GDP(元/人)7121.496221.884960.3810311.148504.084124.556285.012000年专利申请量(件)14722177409988810402001年专利申请量(件)16i223834181069610872002年专利申请量(件)2162618453011410913142003年专利申请量(件)2362711375901291151478合 计76097638119474474084919专利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17.097.0321.1712.999.599.3312.43各市对区域专利申请增长率贡献2.751.133.412.091.541.5112.43各市专利占区域比重(%)15.4519.847.7539.589.098.291002003年第万人拥有专利(件)0.520.380.241.590.410.14每亿元GDP产出专利数(件)0.690.610.371.420.480.340.68由表1-4和上图可知,在2000-2003年期间:1、郴州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00%,在六个市(以下简称区域)名列第一,专利申请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09%,名列第二。2、区域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46%,其中我市的贡献为1.60,与株洲并列第一;区域专利申请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43%,其中我市的贡献为2.75,名列第二。3、郴州2003年的人均GDP值为7121.49元/人,名列区域第三;2003年的人均专利申请量为0.52件/人,名列区域第二。4、到2003年底,我市每亿元GDP可产出0.69件专利,名列区域第二。5、我市在20002003年的专利申请总量为760件,占区域申请总量的15.45%,名列第三。这说明我市这些年的专利申请量与我市在区域中所占的比重是同步的。第二部分企业调查情况分析一、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体情况1、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我们共发放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调查表125份,回收106份。这106家企业的的分布见下图: 图22被调查企业按形式分布图38241111517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合伙个体其它被调查企业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和13个行业,分布面比较宽,具有代表性。2、数据填报及处理情况这106份有效问卷共采集数据24569个。从总体数据情况看还比较真实,能有效地反映企业的情况。有些企业数据不太全,主要原因一是统计不方便,二是没有该项目。为了使分析更准确,我们采用了分项数据统计,即每一个项目的分析都在填列了该项内容的企业范围内。以下所有分析都是以这106家企业(以下均称为样本企业或调查企业)为对象。二、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分析(一)企业技术人员拥有量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人员。但企业之间拥有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差异很大(见表2-4、表2-5、表2-6和图2-6)。由表和图可知:1、106个企业共有5188名科技人员,平均每个企业49名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5.96%。2、在5188名科技人员中,36家国有企业有4475名,占总数的86.26%,平均每家企业有124名科技人员;70家其他企业只有713名科技人员,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0名科技人员。3、按科技人员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计算,国有、民营、集体、外资、合资、其它五类企业的比例分别为17.17、8.80、10.66、12.42、30.14、14.50%。说明科技人员的走向是外资企业,而民营企业还未被科技人员看好。4、有3家企业没有自己的科技人员,其余企业的科技人员拥有量大多为10-20人。(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情况在调查的106家企业中,研究发展经费都有较大的增长。平均值为24.47万元/家企业(见表2-7和图2-7)。这些年来,由于企业都比较注重科技开发,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也较明显:1、从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增长率情况看,所调查的企业都有较高的成长性(表2-8和图2-8)。2、从企业产生的专利、商标和科技成果数量来看,在调查的106家企业中,有45 家企业共申报了146项专利,平均每家企业申请3.2件;69家企业注册了111件商标,平均每家企业注册1.6件商标;共有28家企业申报过38项科技成果,平均每家企业申报1.4项成果(见表2-9、表2-10、表2-11和图2-9、图2-10、图2-11)。从企业申请的专利结构看,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为64件,分别占12.32%、43.84%、43.84%;从企业申报的科技成果看,省部级15件,市厅级20件,其他3件,分别占39.47%、52.63%和7.89%。(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对比分析从图2-12可知,1、2000年以来,企业的创新投入有较快的增长,获得的创新产出也有较快的增长。2、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成果、自主知识产权产出之间应该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从我市企业的情况看,只在商标申请量上表现较强的相关性,而在科技成果、尤其是专利申请量方面,表现得不太敏感。这说明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不是很强。从表2-10和表2-11还可得出以下看法:1、国有企业较重视科技成果,民营企业较重视专利。在调查企业的38项科技成果中,36家国有企业占20项,平均每家0.56件;在146件专利中,43家民营企业申请量为83件,平均每家申请1.93件,而36家国有企业只申请了30件,平均每家不到1件。2、从申请专利的企业规模划分,16家年产值在500010000万元的企业中有9家企业申请了专利,占16家企业数的56.25%。3、从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来看,年产值10005000万元的企业专利拥有量最多:9家企业申请了105件专利,占71.92%,平均每家企业拥有11.7件专利。4、从商标注册量来看,23家年产值10005000万元的企业拥有74件商标,占66.67%。5、外资、合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做得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可能说明这些企业重视的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许更说明我市前期引进的这些企业以加工生产型的居多,本身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或是缺乏可保护的核心技术。三、企业专利实施情况分析(一)专利实施及效益情况专利实施的调查重点是专利技术的来源及实施效果,其次我们还考虑了专利技术转化的成本。在专利实施情况调查的具体情况见表2-12。表212 企业专利实施情况年度实施专利数(件)实施专利经费(万元)专利实施效益(万元)合计自有专利引进专利销售收入实现利税2000年前40355129.5168153231.820001515146.58194105465200125241160316471168820026258437451302.421312合08117046.441696.8所占比例92.96%7.04%-实施一件专利的平均效益(万元/件)824.27293.64从表2-12可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专利实施率每年都在提高,年均增长率为13.75%,累计实施专利142项。2、在专利实施中,企业自主开发的为132件,比例高达92.96%,只有8家企业共引进10项专利技术。这说明企业实施的专利技术主要依靠自我开发,同时也说明我市企业对引进先进专利技术、引智引技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3、实施专利技术共花费资金810.08万元,平均每项专利技术花费5.7万元资金。4、专利实施共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为117046.4万元和41696.8万元,按专利实施数计算,每实施一件专利可实现销售收入824.27万元,实现利税293.64万元。(二)企业技术的主要来源表213 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企业属性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引进技术其它方式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国有5023.81315.00330.00838.10民营10248.57840.00550.00838.10集体3617.14315.00110.00314.28外资31.43110.00合资52.38210.0014.78其它146.67420.0014.76合计210201021占比80.467.663.838.05从表2-13可知:目前企业技术的主要来源是自主开发,比例为80.46%,其次是其他方式,比例为8.05%,第三是合作开发,比例是7.66%,引进的技术最少,比例仅为3.83%。四、企业专利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一)专利工作人员被调查企业中,有专、兼职专利管理人员的企业有72家,占67.92%;专兼职管理人员都没有的企业有34家,占32.08%(详见表2-14)。 表214 企业专利管理人员情况企业性质总数有专、兼职人员企业数无专利管理人员企业数工作人员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总数人/企业国有362363.881336.12682.96民营433479.07920.93361.06集体12866.67433.33151.88外资2150.00150.0022.00合资22100.00其它11654.55545.4591.50合计1067267.923432.081301.81由上表可知,在调查企业中:1、79.07%的民营企业和63.88%的国有企业配备了专利工作人员。2、全部企业共有专利管理人员130人,平均1.81人/家企业。这与发达国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专职管理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制度被调查的企业中,已制订知识产权规章制度的有45家,占42.45%;尚未制订的61家,占57.55%;企业与职工之间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有43家,占40.57%;尚未签订的63家,占59.43%;两家合资企业既未制订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也未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详见表2-15)。表215 制订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情况 单位:家、%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企业性质总数已经制订尚未制订正经签订尚未签订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国有361130.562569.441027.782672.22民营432148.842251.162558.141841.86集体12758.33541.67433.33866.67外资2150.00150.00150.00150.00合资22100.002100.00其它11545.45654.55327.27872.73合计1064542.456157.554340.576359.43(三)专利奖励兑现情况专利法明确规定,要对职务发明人实施奖励。被调查企业中,对发明人或设计人兑现了奖金的在2001年有14家,占13.21%,共奖励45人次,颁发奖金11.61万元;人均2580元;在2002年有33家,占31.13%,共奖励71人次,颁发奖金26.83万元;人均3779元(见表2-16、表2-17)。表216 2002年专利奖酬兑现情况企业性质总数兑现企业奖励人数奖金总额数量占比数量人/每个兑现企业数量(万元)元/人国有36719.4491.33.563955民营431944.19361.911.623227集体12325.00134.38.76692外资2150.00551.22400合资2其它11327.2782.71.752187合计1063331.137126.833779表217 专利奖酬兑现情况年度设奖企业数占调查企业总数比例(%)奖励人数(人)奖酬额(万元)人均额(元)20011413.214511.61258020023331.137126.833779合计4711638.443314以上情况表明,部分企业还没有认真执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这势必挫伤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的发明创造积极性,给企业的发展后劲带来负面影响;另外还说明发明、设计人的维权意识也不够强。由此可见,依法调整企业和职工智力成果利益的关系,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一)企业对发明创造成果采取的保护措施情况在对106家企业就完成发明创造后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5家企业选择了专利保护,占42.45%;有48家企业选择了技术秘密保护方式,占45.28%;有5家企业选择了科技成果鉴定,占4.72%;有8家企业选择了不采取保护,占7.55%(见表2-18)。表218 企业对发明创造成果采取的保护情况企业属性总数采用专利技术秘密成果鉴定不采取措施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国有361438.881850.0025.5625.56民营432353.481944.1912.33集体12325.00541.66216.67216.67外资2150.00150.00合资22100.00其它11436.36436.3619.09218.19合计1064542.454845.2854.7287.55上表的数据说明:1、企业对专利保护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技术秘密的保护方式仍然是企业保护发明创造的首选方式。2、选择成果鉴定的5家企业中,国有企业2家,集体企业2家,民营、外资、合资企业中,没有一家选择成果鉴定。(二)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企业在回答申请专利的主要目的的问题时,45家对发明创造选择用专利保护的企业作了回答。回答的情况见表2-19和图2-13。由表2-19和图2-13可知:1、在45家申请了专利的企业中,首选“独占市场”的有29家,占64.45%;在民营企业中,渴望独占市场的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2、选择“许可转让”的有5家,但从企业分布看,有三种类型的企业没有选择许可转让。这说明企业对专利的其他作用并未能很好的掌握。3、选择“当作荣誉”的也有5家,说明专利对企业的荣誉仍然有一定的作用。(三)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的原因企业在回答没有申请专利的主要原因的问题时,对发明成果未采取专利保护的61家企业作了回答(见表2-20和图2-14)。由上图可知,在没有对发明创造进行专利保护的61家企业中:不了解专利的有19家,占31.15%;缺乏经费的企业也有19家,占31.15%;对专利保护缺乏信心的有16家,占26.23%;认为专利保护无所谓的有7家,占11.47%。(四)企业放弃专利权的原因分析在申请过专利的45家企业中,有8家放弃过自己的专利权,占专利申请企业的17.78%,其主要原因见表2-21。表221 企业放弃专利权的情况放弃专利权放弃专利权的主要原因企业数占比失去价值占比忘缴年费占比经费困难占比其它原因占比817.78225.00450.00225.00由表2-21可知:企业放弃专利权的主要原因是经费困难,占50.00%;其次是失去保护价值和其它原因,各占25.00%。(五)企业知识产权被侵权及应对情况被调查的企业中,有9家企业因知识产权被侵权造成的直接损失为82万元,其中专利被侵权造成经济损失55万元;商标被侵权造成经济损失18万元(见表2-22),这9家企业中对侵权的解决方式(见表2-23)。表222 企业因知识产权被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年度企业数占总数比(%)专利被侵权商标被侵权技术秘密被侵权项损失(万元)件损失(万元)件损失(万元)2000211016200111152002623031219合计45541819表223 被侵权企业保护知识产权采取的措施年度司法途径行政途径协商途径不采取措施件比例件比例件比例件比例2000112001120021113合计2124由表2-23可知:这9家企业在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权时大多不采取措施(有4家企业,占44.44%);其次是采取司法保护和协商解决(各有2家企业,各占22.22%),采取行政保护的只有1家企业,占11.11%。这些比例在总体回答中似乎也得到验证。所有企业的回答见表2-24。表224 企业保护知识产权采取的措施企业性质数量司法途径行政途径协商途径不采取措施企业数比例企业数比例企业数比例企业数比例国有362261.1125.56822.22411.11民营432558.14511.63818.60511.63集体12541.6718.33325.00325.00外资22100.00合资2150.00150.00其它11545.46218.18327.2719.09合计1066056.61109.432321.701312.26从表2-24可看出,当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被侵权时,企业将采取的措施是:1、司法保护。有60家企业选择司法保护,占56.61%,这说明企业的法制意识有了提高,对法院的作用有较深的印象。2、协商解决。有23家企业选择协商解决,占21.72%,说明“协商解决”仍然是企业主要考虑采用的解决方式。3、不采取措施。有13家企业选择不采取措施,占12.26%,这其中可能有部分企业对自己被侵权的情况冷漠,也可能有部分企业对自己被侵权的情况无可奈何。4、行政保护。有10家企业选择行政保护,占9.43%,这说明我们的行政保护作用还未被企业认可;或者说,我们的行政保护力度确实不强,专利行政管理机关的宣传力度、执法力度还有待于提高。六、专利信息利用情况在我们的调查企业中,在技术开发前通过专利检索的企业有62家,占58.49%。见表2-25和图1-15。 表225 企业专利文献利用情况 单位:家、%企业性质数量通过检索专利文献检索通过的途径数量占比专利部门占比情报部门占比互联网占比其它途径占比国有361130.56327.27327.27436.3719.09民营432939.731551.72724.14724.14集体121191.67545.45545.4519.10外资2150.001100.00合资2210.00150.00150.00其它11872.73562.50112.50225.00合计1066258.493048.381117.741930.6523.23企业检索专利的主要途径是:1、专利管理部门。有30家企业是通过专利部门检索,占48.38%。2、有11家是通过科技情报部门检索,占17.74%。3、有19家是通过网上检索,占30.65%。4、有2家是通过其它途径检索,占3.23%。这些数据说明:1、专利管理部门在企业专利检索中仍然是企业的首选部门。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可以说专利管理部门在对企业的服务中,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的服务应该是我们考虑的重点。2、科技情报部门的情报信息报务功能和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专利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横向合作,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与科技情报部门共同打造好专利、科技信息服务平台。3、互联网的作用尚未被充分利用,企业自己的专利信息库是一个空白点。这是应该引起专利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郴州市知识产权局课题组(07352890361) - 51 -第三部分近年来专利工作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一、近几年工作取得的进展(一)市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更加重视2003年,市政府在关于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应对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第七条专门对“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定了四条 、郴政发200329号;2004年又在市整规办设立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工作小组 、郴政办函2004159号。(二)专利工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政府专利管理部门建设得到加强。郴州市专利管理局2000年更名为郴州市知识产权局,划入了市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市局工作人员编制增至9名,专利工作事业经费在逐年增长。专利管理部门的工作得到提升,市知识产权局从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都被评为全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初还被评为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 11个县(市、区)的科技局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专利工作,其中有2个县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了专门的编制,有3个县加挂了专利办的牌子。永兴县2004年被列为全省专利工作试点县。2002年,我市还成立了郴州市发明协会,现有会员单位8个,个人会员42人。全市目前有取得专利代理资格证的8人。(三)专利宣传培训工作深入基层每年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五月科技活动周”、“12.4法制宣传日”和“五下乡”活动已成为专利法律知识宣传的重要形式,专利管理部门深入县(市、区)和企业开展专利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培训,送专利知识上门,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欢迎,社会公众的专利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四)专利管理部门加大了企业专利工作力度2000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与县(市、区)科技局积极推进企业专利试点工作,共在70余家企业开展了专利试点工作,试点企业累计实施112项专利项目,创产值1.5亿元,利税2531万元。从2000年开始,郴州市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都以两位数增长率递增,从2001年起我市专利年申请量由原来的全省排名第9、10位稳升到第6位,其中企业专利申请也有较快增长。(五)专利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局将执法工作做为工作重点,加大了专利纠纷调处和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2004年7月,我局共受理专利纠纷案件6件,结案6件。 在流通领域、技术市场等领域抽查标注专利标记的商品共1153件, 对67件冒充专利商品作出了行政处理。通过执法,维护了企业、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遏制了专利违法行为,净化了我市专利商品流通领域的环境。(六)涌现了一批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企业典型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东屋机电有限公司、裕湘面业有限公司、金箭焊料有限公司、宏达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配备了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加大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有些企业不仅申请和注册了大批专利和商标,而且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向国际申请和注册,注意跟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发展态势,积极研究和运用专利战略,争夺国内外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标准战略。企业维权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部分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维权的管理部门,配备了工作人员,聘请了专门的法律顾问,已从坐等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到主动出击,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开展自身的维权工作。二、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一)企业取得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创新成果产权化程度不高企业领导意识缺位,不懂得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导致知识产权拥有量不多,特别是专利申请量较少。被调查的106家企业累计申请专利仅146件,其中有61家企业没有一件专利申请,占了被调查企业的57.55。(二)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被调查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只有43家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占调查企业的40.57。专利信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新产品开发前只有62家企业进行文献检索,开发后只有45家能及时申请专利。被调查的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技术又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三)政府的政策、投入等引导手段有待加强和创新1、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政策缺少。全国很多地区都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或规定,而我市还没有出台过相关政策。2、知识产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地区都加大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专利申请和转化。2003年省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决定,省财政今年增加100万元知识产权事业经费,争取在两至三年内省级知识产权经费达到500万元,长沙、湘潭和浏阳市的知识产权经费均为100万元。省里和全省大多数市及部分县(市、区)设立了“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而我市设立“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还在争取之中。3、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专利技术转化难度大。4、知识产权执法维权难。由于行政执法调处手段不强、措施不硬,受管辖权限制,跨地域执法难度大,司法途径解决结案时间长、司法成本高,时效性难以保证等原因,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权得不到及时保护,往往是一案未完多案又发,即使赢了,也是赢了官司赔了钱,严重地挫伤了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这是调查中许多中小企业反映的焦点。(四)县(市、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不平衡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县(市、区)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较为薄弱。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知识产权意识启蒙阶段,对知识产权制度意义认识不足。通过从表3-1可知:1、专利申请总量累计最多的北湖区为648件,是最少的桂东县11件的58.9倍。2、累计申请量过百件的只有四个县(市、区):北湖、苏仙、资兴、桂阳。正好是“郴资桂经济一体化”区域。3、“郴资桂经济一体化”区域的累计申请量为1271件,占全市的74.2;年度申请量占全市66以上,部分年份达到90以上。这个现象验证了休姆克莱尔的理论:产业活动的活跃,导致专利申请量的增加, 但由于专利是技术开发活动的结果,故专利申请量的变化也会影响产业活动的动态。表3-1 郴州市各县(市、区)专利申请情况表年度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00010203合计安仁132001133244177108101178北湖16131520231821213825193640354359578762648桂东002010000000101121211桂阳03335267631237311152020120嘉禾100022902422751191481391临武000011032000011667161871汝城010002320201112495740苏仙216371141820122112528193717263838334宜章000111222402412589112084永兴0010223312214986161667资兴2514251476663623716131429169合计224127354838776872694656951291301471612162361713郴资桂2037223441295955625538467784901031111591491271(五)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有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根本没有专利申请;有的企业对专利保护的认识非常片面,对专利制度的理解十分肤浅,因此不能正确对待专利维权工作;有的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有一定认识,有专利申请,也有工作人员,但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有的企业能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开始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面的工作,但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的措施还不够得力,效果不明显、不理想等。 (六)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政府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还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成效不明显调研表明,企业在专利文献利用、奖酬兑现、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签订、知识产权侵权监视等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企业设有自己的专利数据库,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侵权熟视无睹,专利申请量少、结构不合理,全市只有1家企业申请了国际专利;商标申请量较低,著名商标少,目前只有8件省著名商标,7件省名牌产品,8件市著名商标 郴州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市民营经济局等9部门郴州市扶持民营经济“五个一批”名单的通知(郴民经领组20041号,没有驰名商标等。第四部分发展对策和建议一、“十一五”期间的知识产权(专利)工作 、详见郴州市“十一五”期间专利工作规划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做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决定。据此,我们对我市“十一五”期间的知识产权工作提出如下构思。(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三、五”和“郴资桂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经济工作总体构思,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郴资桂一体化建设的决定的精神,加紧实施专利战略,认真扎实做好专利管理的各项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企业专利工作,提高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和专利技术转化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加强专利执法,提高专利保护水平;加强专利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专利管理及服务水平,努力推进我市专利工作再上新台阶。(二)主要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局的重点工作可概括为“1212”:即营造一个环境法制环境;实施两项计划专利战略推进计划与专利宣传培训计划;健全一大体系专利工作体系;抓好两项试点工作专利试点企业与专利工作试点县(市)工作。通过抓好“1212”重点工作,切实做好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郴州建成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地区之一,努力实现下列具体目标:1、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