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_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课件_第1页
第三章(4)_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课件_第2页
第三章(4)_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课件_第3页
第三章(4)_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课件_第4页
第三章(4)_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定义:气门间隙是指气门完全关闭(凸轮的凸起部分不顶挺柱)时,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柱之间的间隙。 作用:给热膨胀留有余地 ,保证气门密封 。 一般冷态时,排气门间隙大于进气门间隙,进气门间隙约为0.200.30mm,排气门间隙约为0.250.35mm。 间隙过大: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 间隙过小: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 采用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不需要留气门间隙。,气门间隙,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配气机构图解,基圆,凸圆,挺柱,气门间隙,气门,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须知,气门间隙是指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摇臂之间的间隙 如果气门及传动件之间无间隙或间隙过小,零件受热膨胀造成气门漏气 气门间隙过大时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缩短,进气量减少;同时传动件之间撞击加剧 凸轮转至基圆与挺柱接触时均可调整该气门的气门间隙,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1)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双排不进法。(六缸机) 二次调整法的操作程序: 摇转曲轴,使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如何判断第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 (1)用棉花塞住第一缸火花塞(或喷油器)口,摇转曲轴,使减振器(或飞轮壳)上“16”缸记号对齐,当棉花飞出时,则是第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反之,则是第六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1(上止点的确定),(2)摇转曲轴,使减振器(或飞轮壳)上“16”缸记号对齐,当3、6推杆(汽油机)处于最高时(柴油机为4、5);则是第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当8、9推杆(汽油机)处于最高时(柴油机为7、10);则是第六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指针,刻度,柴油机旋转方向,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一、气门间隙的功用 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 装液力挺杆的无气门间隙。 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1基本原则 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时进行。 必须在规定的冷机或热机状态下进行。 2确定可调气门的方法 确定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看点火正时标记、看分电器、看第6缸气门、火花塞孔塞棉团等。 逐缸检查调整:按作功间隔角和点火顺序逐缸进行。 两次调整法:按点火顺序和“双排不进”分两次进行。,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的条件,条件 第一缸活塞处于上止点,柴油机旋转方向,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确定可调气门的方法 “双排不进”原则:,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调整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工具:塞尺、一字型旋具、梅花扳手。,调整气门间隙,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1)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双排不进法。(六缸机) 二次调整法的操作程序: 摇转曲轴,使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可调气门间隙为: 1、2、4、5、8、9(汽油机);柴油机为1、2、3、6、7、10 用塞尺测量可调气间隙 ; 调整气间隙 ; 转动曲轴360度,检查并调整剩余气阀的间隙 ; 对所有气阀间隙进行复检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步骤),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量具,操作现场整洁 ;,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六缸),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五缸),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四缸),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三缸),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六缸机调整顺序,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1、2、3、6、7、10气门 第六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4、5、8、9、11、12气门,前,后,1,2,3,4,5,6,7,8,9,10,11,12,单数为进气门 双数为排气门,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四缸机调整顺序,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1、2、3、6气门 第六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4、5、7、8气门,前,后,1,2,3,4,5,6,7,8,单数为进气门 双数为排气门,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2)气门间隙的逐缸调整法:操作程序: 打开气门室盖,摇转曲轴,检查哪一缸的进、排 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用塞尺可检查和调整该缸进、排 气门间隙 ; 转动曲轴,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其余的各缸气门间隙。注意:按作功顺序转动曲轴,如6缸机:1 5 3 6 2 4:曲轴转2周,即每转120度就可到达个做功的缸。如四缸机: 1 3 4 2。曲轴转2周,即每转180度就可到达个做功的缸。 对所有气阀间隙进行复检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2(步骤),指针,刻度,柴油机旋转方向,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调整的要求,调整部位,检查部位,注意: 塞尺通过时有阻滞力间隙符合要求,过松或通过困难须调整 气门、摇臂有凹坑须修磨,气门间隙:进气门(0.400.05) 排气门(0.450.05),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六缸机调整顺序,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1、2、3、6、7、10气门 第六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4、5、8、9、11、12气门,前,后,1,2,3,4,5,6,7,8,9,10,11,12,单数为进气门 双数为排气门,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四缸机调整顺序,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1、2、3、6气门 第六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调整的气门有4、5、7、8气门,前,后,1,2,3,4,5,6,7,8,单数为进气门 双数为排气门,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气门间隙调整的要求,调整部位,检查部位,注意: 塞尺通过时有阻滞力间隙符合要求,过松或通过困难须调整 气门、摇臂有凹坑须修磨,柴油机:气门间隙:进气门(0.400.05) 排气门(0.450.05),汽油机:气门间隙: 进气门(0.200.05) 排气门(0.250.05),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摇臂轴组件装配,装配时摇臂轴缺口标记应朝前向上,适用于YC6112、YC4112、YC4110,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惰轮轴装配,惰齿轮轴侧的油孔应向凸轮轴,适用于YC6108、YC6105、YC4108,凸轮轴,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正时齿轮的构造与维修,正时传动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功用:驱动凸轮轴。 类型: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 1正时齿轮传动装置,检查正时齿轮啮合间隙,正时齿轮传动装置及其正时标记,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正时链条的构造与维修,正时传动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1正时链条传动装置,正时链条传动装置及其正时标记,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正时链条的构造与维修1,正时传动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1正时链条传动装置,正时链轮磨损的检查,正时链条长度的检查,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正时皮带安装的注意事项,正时传动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2正时皮带传动装置,正时皮带传动装置及其正时标记,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正时皮带的检查,正时传动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2正时皮带传动装置,正时皮带的检查,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正时皮带轮磨损的检查,正时传动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2正时皮带传动装置,正时皮带轮磨损的检查,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齿轮装配记号 1,正时齿轮对记号,YC6112、YC4112、YC4110、EQ6100、CA6102的特点,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齿轮装配记号 2,正时齿轮对记号,YC6108、YC6105、YC4108的特点,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第三章(4)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及配气机构的安装,齿轮装配,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