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握熔体和玻璃体结构的基本理论、 性质及转化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用基本理论分析熔体和玻璃体的结构与性质。 掌握“结构-组成-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章要求,第三章 熔体与玻璃体,物质的三种聚集状态:固、液、气,1、问题的引出: 晶体(理想)的特点 晶体(实际)的特点,整体有序,【举例 】,熔体与玻璃的特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第三章 熔体与玻璃体,2、从能量角度分析:热力学、动力学,原 因,熔体是玻璃制造的中间产物 瓷釉在高温状态下是熔体状态 耐火材料的耐火度与熔体含量有直接关系 瓷胎中40%60%是玻璃状态(高温下是熔体态),3、为什么要研究熔体、玻璃?(结构和性能),要 求:(1)掌握熔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玻璃的性质和结构; (2)了解其内在规律性。 重点及难点:熔体的结构与性质、玻璃结构、玻璃通性与晶体性质的区别。,3.1 熔体的结构聚合物理论 3.2 熔体的性质 3.3 玻璃的通性 3.4 玻璃的形成 3.5 玻璃的结构 3.5 常见玻璃类型,主要内容:,(一)XRAD结果,(二)熔体结构描述,(三)聚合物的形成,(四)聚合物理论要点,基本内容,3.1 熔体的结构聚合物理论,一. 熔体结构,图为SiO2的气体、熔体、玻璃体和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一)XRAD分析:,结论: 熔体和玻璃的结构相似 结构中存在着近程有序区,熔体结构特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二)熔体结构描述:,众多理论“硬球模型”、“核前群理论”、“ 聚合物理论” 聚合物理论的结构描述白尔泰:偏硅酸钠(Na2SiO3,R3)熔体结构模型, 硅酸盐熔体中有多种负离子集团同时存在:如Na2OSiO2熔体中有:SiO4(单体)Si2O7-6(二聚体)Si3O10-8(三聚体) SinO3n+1-(2n+2); 此外还有“三维晶格碎片” SiO2n,其边缘有断键,内部有缺陷。 平衡时各级聚合物分布呈一定的几何级数。,1. 熔体组成与熔体结构,硅酸盐熔体中的基本离子:Si4、O2、R2、R,1)熔融石英的分化过程 R2O或RO使硅氧网络断裂,桥氧变为非桥氧。,SiO4顶角相连形成硅氧阴离子团,如:熔融SiO2中加入Na2O,(三)聚合物的形成,随着O/Si比增大,由高聚物逐步变为低聚物。,即熔融石英的分化过程,3)缩聚和变形 一定温度时,熔体中存在聚合与解聚平衡,熔体中多种聚合物并存。,不同聚合程度的聚合物发生变形、缩聚,最终达到分化 缩聚平衡,熔体中不同聚合程度的负离子团同时并存,有:SiO44(单体)、(Si2O7)6(二聚体)、(Si3O10)8(三聚体)(SinO3n1)(2n1)(n聚体)n1,2,3,以及三维晶格碎片(SiO2)n,多种聚合物同时并存即是熔体结构远程无序的实质。,4) 熔体中的可逆平衡:,结果:使熔体中有多种多样的聚合物,高温时低聚物各自以分立状态存在,温度降低时有一部分附着在三微碎片上,形成“毛刷”结构。温度升高“毛刷”脱开。反应的实质是:,3. 熔制温度对熔体结构的影响,则非桥氧分化作用增强,,2 . 熔体组成与结构的关系:,低聚物浓度,当T不变时,RO/Si ,,即R2O(RO)含量 ,,温度升高, 平衡向解聚方向移动, 低聚物浓度增加, 高聚物浓度降低,4. 玻璃熔制过程,即聚合物的形成,包含三个阶段:,初期:石英颗粒的分化,中期:缩聚反应并伴随聚合物的变形;,后期:一定t(时间)和一定T(温度)下, 聚合 解聚达到平衡,产物中含有:低聚物、高聚物、“三维碎片”及吸附物、游离碱等。,最后熔体为不同聚合程度的各种聚合体的混合物, 聚合体的种类、大小和数量随熔体组成和温度而变化。,(四)聚合物理论要点:,(1)硅酸盐熔体是由不同级次、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谓的聚合物是指由SiO4连接起来的硅酸盐聚离子。 (2)聚合物的种类、大小、分布决定熔体结构,各种聚合物处于不断的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3)聚合物的分布决定熔体结构,分布一定,结构一定。(4)熔体中聚合物被R,R2结合起来,结合力决定熔体性质。 (5)聚合物的种类、大小、数量随温度和组成而发生变化。,3.2 熔体的性质,一、粘度() 1. 概念液体流动时,一层液体受到另一层液体的牵制。在剪切应力下产生的剪切速 度 dv/dx 与剪应力 成正比。即dv/dx 定义:使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平行平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所需的力。 单位:Pa s 物理意义:表示相距1米的两个面积为1m2的平行平面相对移动 所需的力为1N。,流动度 :,3. 粘度组成关系,组分SiO2、R2O、RO、B2O3、Al2O3对熔体粘度有什么影响?,(2)R2O的影响,R2O的作用,解聚:,提供游离氧,使桥氧非桥氧,微聚:R对非桥氧的连接,(a)当O/Si比值低时( 2,架状),即R2O含量少,SiO键对起主要作用;,(b)当O/Si比值高时( 4,岛状),即R2O含量多,比较小。,加入R2O后,降低,不同R2O对的降低程度不同: Li2O Na2O K2O,加入R2O后,RO键起着连接SiO4的作用,健力大的高 Li2O Na2O K2O,当O/Si比值低时,Li2O Na2O K2O,O/Si比值高时,RO键起着连接SiO4的作用,健力大的高 Li2O Na2O K2O,SiO键对起主要作用;,(3)RO的影响,含碱玻璃(R2O):随R2离子的 r ,,无碱玻璃(无R2O):随R2离子的 r ,,含18电子层的离子Zn2、Cd2、Pb2等的熔体比含8电子层的碱土金属离子R2的具有较低的粘度。极化作用,注:CaO的作用,在高温下,,含量 1012时, ,含量 1012时, ,R2对降低次序为:Pb2 Ba2 Cd2 Zn2 Ca2 Mg2,(4)硼反常现象,硼酸盐或硼硅酸盐熔体(玻璃)中,熔体的性质随B2O3含量变化出现极值或转折点的现象。,判断,为BO4, B2O3 ,,BO4 最多,达极大值,多余的B3为BO3 , B2O3 ,,(5)铝反常现象,AlO4, Al2O3 ,,AlO4 最多,达极大值,过量的Al3在网络间隙,形成AlO6 , Al2O3 ,,二、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 概念,表面能:将表面增大一个单位面积所作的功,J/m2,表面张力:将表面增大一个单位长度所需的力,N/m,熔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在数值上是相同的,熔体的温度和组成对表面张力(表面能)有什么影响?,3. 表面张力与组成的关系,提高表面张力的组分:Al2O3、CaO、MgO、Na2O、Li2O、SiO2,降低表面张力的组分:K2O、PbO、B2O3、Sb2O3、Cr2O3、P2O5,1) R2O的影响,2) 没有表面活性成分的影响 ,3) 表面活性低的成分的影响 ,4) 表面活性强的成分的影响 ,SiO2、Al2O3、MgO、CaO、Na2O、Li2O,SiO2、Al2O3、MgO、CaO、Na2O、Li2O,K2O、B2O3、PbO、P2O5,Cr2O3、V2O5、MoO3、WO3,4. 表面张力与化学键型的关系,:金属键 共价键 离子键 分子键,3.3 玻璃的通性,一、各向同性,二、介稳性,内部质点无序排列的外在表现,热力学观点:玻璃态是一种高能量状态,有析晶的可能。,动力学观点:常温下,高粘度,析晶不可能,长期保持介稳态,玻璃是稳定的,三、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可逆与渐变性,析晶过程,成玻过程,当熔体向固体转变时:,Tg玻璃形成温度(脆性温度),冷却速率会影响Tg大小,快冷时Tg较慢冷时高,K点在F点前。 不管脆性温度Tg如何变化,对应的粘度至都是1012PaS。,玻璃转变温度Tg是区分玻璃与其它非晶态固体的重要特征。 传统玻璃:TMTg 传统玻璃熔体与玻璃体的转变是可逆的, 渐变的。 非传统玻璃(无定形物质):TMTg 二者的转变不可逆。用气相沉积等方法 制得的Si、Ge、Bi等无定形薄膜在加热到Tg之前就会产生析晶相变,宏观特性上也有一定差别。,四、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玻璃性质随温度变化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性质:电导、比容、粘度,第二类性质:膨胀系数、密度、折射率、热容,第三类性质:导热系数等,两个特征温度:,脆性温度:Tg 1013泊,软化温度:Tf 109泊,Tg :玻璃形成温度,又称脆性温度。它是玻璃出现脆性的最高温度,由于在这个温度下可以消除玻璃制品因不均匀冷却而产生的内应力,所以也称退火温度上限。 Tf :软化温度。它是玻璃开始出现液体状态典型性质的温度。相当于粘度108PaS,也是玻璃可拉成丝的最低温度。,反常间距TgTf 玻璃转变温度范围,3.4 玻璃的形成,一、玻璃的形成,1. 玻璃态物质形成方法简介,传统的熔融法,非熔融法:,气 液 固,1) 传统玻璃生产方法: 缺点:冷却速度较慢,一般4060K/h。 近代有各种超速冷却 法,冷却速度达106108K/sec (实验室急冷达110K/s),用以制造PbSi , AuSiGe金属玻璃,V2O5 ,WO3玻璃(一般均为薄膜)。,2)非熔融法 例: 化学气相沉积“ CVD”制取各种薄膜和涂层; 用高速中子或粒子轰击晶体材料使之无定形化的“ 辐照法”; 用“ 凝胶”法,由水解和缩聚过程可以形成块薄膜或纤维,大大扩大了玻璃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3)气相转变法“ 无定形薄膜”; 把晶相转变所得的玻璃态物质称“ 无定形固体 ”;把液相转变所得的玻璃态物质称“ 玻璃固体 ”。其差别在于形状和近程有序程度不同。,2. 形成玻璃的物质,1)能形成单一的玻璃的氧化物:,2)有条件形成玻璃的氧化物:,SiO2、B2O3、P2O5,TeO2、SeO2、MoO3、Al2O3、Ge2O3、V2O5、Bi2O3,二、玻璃形成条件,1. 热力学条件,结晶化:晶化 玻璃化:Tg 分 相:偏聚,2.动力学条件,(1)塔曼观点,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越接近,熔体越易析晶;反之易形成玻璃。,外在因素,T 太小,不可能自发成核,T太大,温度太低,粘度太大,质点难以移动无法形成晶相。 亚稳区为实际不能析晶区。,(2)三 T 图,乌尔曼,仪器可探测的浓度,玻璃态材料,析晶,根据相变动力学:,防止产生一定结晶体积分数(106)结晶的最小冷却速率。,临界冷却速率大易形成玻璃吗?,当:,临界冷却速率:,形成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随熔体组成的变化:,(3)熔体在熔点(Tm)的粘度,在熔点粘度越大,越不容易析晶,容易形成玻璃。,(4)Tg与Tm的“三分之二规则”,(1)键型,极性共价键和半金属共价键的化合物易形成玻璃。,离子键化合物,金属键物质,纯粹的共价键,不易形成玻璃,3.结晶化学条件,内在因素,(2)键强,玻璃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 335KJ/mol,能单独形成玻璃,网络变性体:单键强度 250KJ/mol,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中间体: 250KJ/mol 单键强度 335KJ/mol,,孙观汉:,劳森:,玻璃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Tm 0.42KJ/mol,网络变性体:单键强度/Tm 0.125KJ/mol,,中间体: 250KJ/mol 单键强度/Tm 335KJ/mol,,3.5 玻璃的结构,一、晶子学说,1.提出,前苏联,1921年,列别捷夫,硅酸盐玻璃在573时,性质发生突变 因为:,说明玻璃中存在着高分散的石英“晶子”的集合,3.实验验证,2.要点,1)硅酸盐玻璃中存在无数“晶子”; 2)晶子是带有晶格极度变形的有序区域,不具有正常晶格的构造。 3)“晶子”中心有序程度高,远离中心有序性降低; 4)“晶子”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两者无明显界线,逐渐过渡,核心:结构的微不均匀性和近程有序性,1)X射线衍射 2)红外反射光谱,证明了玻璃结构的不均匀性、有序性,二、无规则网络学说,1.要点,德国,1932年,扎哈里阿森,石英玻璃由SiO4通过顶角相连形成的三维无规则网络所构成。加入R2O或RO使硅氧网络断裂,R或R2离子均匀无序的分布于SiO4空隙中。,2.实验验证:,(1)瓦伦,X射线衍射说明: a . 由于石英玻璃和方石英的特征谱线重合,瓦伦认为石英玻璃和方石英中原子间距大致一致。峰值的存在并不说明晶体的存在。 b:石英玻璃中没有象硅胶一样的小角度衍射,从而说明是一种密实体,结构中没有不连续的离子或空隙。(此结构与晶子假说的微不均匀性相矛盾。),第一峰: 第二峰: 第三峰: 第四峰: 第五峰: 可推测SiOSi的键角为1440 。,峰的位置:表示原子的间距 ;峰的面积:表示配位数,(2) 用傅利叶分析法,画出石英玻璃的径向分布曲线,3、学说要点: (1)形成玻璃的物质与相应的晶体类似,形成相似的三维空间网络。 (2)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通过桥氧相连,向三维空间无规律的发展而构筑起来的。 (3)电荷高的网络形成离子位于多面体中心,半径大的变性离子,在网络空隙中统计分布,对于每一个变价离子则有一定的配位数。 (4)氧化物要形成玻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A、每个O最多与两个网络形成离子相连。 B、多面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 4。 C、多面体共点而不共棱或共面。 D、多面体至少有3个角与其它相邻多面体共用。,4、评价 (1) 说明玻璃结构宏观上是均匀的。解释了结构上是远程无序的, 揭示了玻璃各向同性等性质。 (2) 不足之处:对分相研究不利,不能完满解释玻璃的微观不均 匀性和分相现象。,三、两种学说的比较,不同点:,无序性、均匀性、连续性,相同点:,玻璃的四个基本结构参数:,X每个多面体中非桥氧离子的平均数; Y每个多面体中桥氧离子的平均数; Z每个多面体氧离子的总数(即配位数); R玻璃中氧离子总数与网络形成离子的总数之比,则:,或,Y又称为结构参数,玻璃的很多性质取决于Y值。,Y值减小,热膨胀系数增大,电导升高,粘度下降:,Y值越高,越大,玻璃形成能力越强,Y值 2,硅酸盐玻璃不能构成三维网络,例: (1)石英玻璃(SiO2) Z=4 R=2 X=2240 Y2(4-2)=4 (2)Na2O.2SiO2 Z=4 R=5/2 X=25/241 Y2(45/2)=3 (3) Na2O.SiO2(水玻璃) Z=4 R3 X2 Y2 (4) 2Na2O.SiO2 Z4 R4 X4 Y0(不形成玻璃),(5)10molNa2O.8%molCaO.82%molSiO2 Z4 R(10+8+822)/82=2.22 X=0.44 Y=3.56 (6) 10molNa2O.8%molAl2O3.82%molSiO2 Z4 R(10+24+822)/(82+82)2.02 X0.0 Y3.96,注意 有些的离子不属典型的网络形成离子或网络变性离子,如Al3+、Pb2+等属于所谓的中间离子,这时就不能准确地确定R值。 若 (R2ORO)/Al2O3 1 , 则有AlO4 即为网络形成离子 若 (R2ORO)/Al2O3 1 , 则有AlO6 即为网络变性离子 若 (R2ORO)/Al2O3 1 , 则有AlO4 即为网络形成离子,典型玻璃的网络参数X,Y和R值, Y是结构参数。玻璃的很多性质取决于Y值。Y2 时硅酸盐玻璃就不能构成三维网络。 在形成玻璃范围内: Y增大网络紧密,强度增大,粘度增大,膨胀系数降低,电导率下降。 Y下降网络结构疏松,网络变性离子的移动变得容易,粘度下降,膨胀系数增大,电导率增大。,Y对玻璃性质的影响,例:,1)SiO2:,2),Y4,最大,网络强度高, 判断Al3为网络形成离子还是网络变性离子,例:,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解:,1玻璃: Na2O/Al2O310.51/12.871 Al3+可认为是网络变性离子,则有: Y12.72Y23.68 在高温下1玻璃粘度2玻璃粘度。,X2RZ22.6441.28 YZX4-1.282.72,2玻璃: Na2O/Al2O320.19/6.21 Al3+可认为是网络形成离子,X2RZ22.1640.32 YZX4-0.323.68,填空题 1、Tg是,它与玻璃形成过程的冷却速率有关,同组分熔体快冷时Tg比慢冷时。 2、同温度下,组成分别为:(1) 0.2Na2O0.8SiO2 ;(2) 0.1Na2O0.1CaO0.8SiO2 ;(3) 0.2CaO0.8SiO2 的三种熔体,其粘度大小的顺序为。 3、 三T图中三个T代表、和。 4、 粘滞活化能越,粘度越。 硅酸盐熔体或玻璃的电导主要决定于。 5、 0.2Na2O-0.8SiO2组成的熔体,若保持Na2O含量不变,用CaO置换部分SiO2后,电导。 6、 在Na2OSiO2熔体中加入Al2O3(Na2O/Al2O31),熔体粘度。 7、 组成Na2O . 1/2Al2O3 . 2SiO2的玻璃中氧多面体平均非桥氧数 为。,作业,2 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1 玻璃的组成是13wt%Na2O 、13wt%CaO、74wt%SiO2,计算非桥氧分数。,3 在SiO2中应加入多少Na2O,使玻璃的O/Si2.5,此时析晶能力是增强还是削弱?,作业,4 有一组二元硅酸盐熔体,其R值变化规律如下,写出熔体一系列性质的变化规律(用箭头表示),(1) 游离碱含量 (2) O/Si (3) 低聚合物数量 (4) 熔体粘度 (5) 形成玻璃能力 (6) 析晶能力,作业,5、 网络变性体(如Na2O)加到石英玻璃中,使O/Si比增加。实验观察到当O/Si2.53 时,即达到形成玻璃的极限。根据结构解释,为什么 2 O/Si2.5的碱硅石混合物可以形成玻璃,而O/Si3的的碱硅石混合物结晶而不形成玻璃?,作业,答: 当2 O/Si2.5时,在熔融状态 下SiO44仍可连成网络状,且聚合程度高,故可形成玻璃。但当O/Si3时,由于碱金属氧化物明显增加,使熔体中分子较小的低聚合物增加,熔体粘度变小,故可易结晶而不易形成玻璃。,15、试述熔体粘度对玻璃形成的影响?在硅酸盐熔体中,分析加入价碱金属氧化物、二价金属氧化物或B2O3后熔体粘度的变化?为什么?(10分),答:熔体粘度对玻璃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熔体在熔点时具有很大粘度,并且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剧烈地升高时,容易形成玻璃。在硅酸盐熔体中,加入R2O,随着O/Si比增加,提供游离氧,桥氧数减小,硅氧网络断裂,使熔体粘度显著减小。加入RO,提供游离氧,使硅氧网络断裂,熔体粘度降低,但是由于R2+的场强较大,有一定的集聚作用,降低的幅度较小。加入B2O3,加入量少时,B2O3处于三度空间连接的BO4四面体中,使结构网络聚集紧密,粘度上升。随着B2O3含量增加,B3+开始处于BO3三角形中使结构网络疏松,粘度下降。,硅酸盐玻璃与硅酸盐晶体结构上显著的差别: (1) 晶体中SiO骨架按一定对称性作周期重复排列,是严格有序的,在玻璃中则是无序排列的。晶体是一种结构贯穿到底,玻璃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往往是几种结构的混合。 (2) 晶体中R或R2阳离子占据点阵的位置:在玻璃中,它们统计地分布在空腔内,平衡Onb的负电荷。虽从Na2O-SiO2系统玻璃的径向分布曲线中得出Na+平均被57个O包围,即配位数也是不固定的。,比 较,(3) 晶体中,只有半径相近的阳离子能发生互相置换,玻璃中,只要遵守静电价规则,不论离子半径如何,网络变性离子均能互相置换。(因为网络结构容易变形,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离子互换)。在玻璃中析出晶体时也有这样复杂的置换。 (4) 在晶体中一般组成是固定的,并且符合化学计量比例, 在形成玻璃的组成范围内氧化物以非化学计量任意比例混合。,由于玻璃的化学组成、结构比晶体有更大的可变动性和宽容度,所以玻璃的性能可以作很多调整,使玻璃品种丰富,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结论,3.6 常见玻璃类型(自学),一、硅酸盐玻璃,二、硼酸盐玻璃,1.石英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2.硅酸盐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3.硅酸盐玻璃与硅酸盐晶体的区别?,1.氧化硼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2.硼酸盐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3.钠硼硅玻璃的结构与性质?,比较硅酸盐玻璃与硼酸盐玻璃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第四节 常见玻璃类型,通过桥氧形成网络结构的玻璃称为氧化物玻璃。 典型的玻璃形成的氧化物是SiO2、B2O3、P2O5、和GeO2,制取的玻璃,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上均很重要。,一、硅酸盐玻璃 这是实用价值最大的一类玻璃,由于SiO2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对常见的试剂和气体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硬度高,生产方法简单等优点而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实用价值最大的一类玻璃。 1、石英玻璃:石英玻璃是由SiO4四面体以顶角相连而组成的三维网络,Si的配位数为4,O的配位数为2,SiO键长为0.162nm,OO键长为0.265nm,Si-O-Si键角为12001800的范围内中心在1440,与晶体石英的差别: 玻璃中Si-O-Si键角有显著的分散,使石英玻璃没有晶体的远程有序。 石英玻璃密度很小,d2.20-2.22g/cm3,石英玻璃和方石英晶体里Si-O-Si键角()分布曲线,2、玻璃的结构参数: 当R2O、RO等氧化物引入石英玻璃,形成二元、三元甚至多元硅酸盐玻璃时,由于O/Si比增加三维骨架破坏玻璃性能改变。,参见表38中O/Si比对硅酸盐网络结构的影响。,O/Si 2 22.5 2.5 2.53.0,硅氧结构,网络(SiO2),网 络,网 络,网络和链或环,四面体SiO4状态,四面体SiO4的网络状态与R+1、R+2等的极化与数量有关。原子数的增加使Si-O-Si的Ob键变弱。同时使Si-O-Si的Onb键变的更为松弛。,二、硼 酸 盐 玻 璃 B2O3是硼酸盐玻璃中的网络形成体,B2O3也能单独形成氧化硼玻璃。B:2s22p1 O:2s22p4 ;BO之间形成sp2三角形杂化轨道,还有空轨道,可以形成3个键,所以还有p电子,B 除了3个键 还有键 成分。,氧化硼玻璃的结构: (1) 从B2O3玻璃的RDF曲线证实,存在以三角体(BO3是非常扁的三角锥体,几乎是三角形)相互连结的硼氧组基团。 (2) 按无规则网络学说,纯B2O3玻璃的结构可以看成由BO3无序地相连而组成的向两度空间发展的网络(其中有很多三元环)。,BO键能498kj/mol,比SiO键能444kj/mol大,但因为B2O3玻璃的层状或链状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解析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实验技能大学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马鞍山市图书馆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河北建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大学物理层次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成都体育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真题
- 外观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明确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的语言沟通要素试题及答案
- 英国电影概况
- 镜头盖注塑模具
- GA 1801.2-2022国家战略储备库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通用仓库
- GB/T 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结构化面试试题
- 操作规程编制导则
-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优化和改进
- 侦探推理题(含答案)
-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
-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