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外科治疗课件_1_第1页
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外科治疗课件_1_第2页
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外科治疗课件_1_第3页
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外科治疗课件_1_第4页
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外科治疗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协会(IriS)对TGN的定义如下: 单侧颜面部剧痛,呈电击样,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个分支支配区域,疼痛通常诱发于日常活动的刺激如洗脸、刮脸、抽烟、谈话、刷牙,有时也自发出现,疼痛突发突止且有缓解期。,辅助检查,缺乏用于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CT或CTA MR或MRA CT和MR主要用于术前评估和解剖定位,MR断层血管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angiography,MRTA),正 常,MR水成像与神经血管成像,水成像:利用重T2特点, 在脑脊液的衬托下三叉 神经显示为低信号影,神经血管成像:利用显 示三叉神经和血管的关 系,血管显示为高信号, 三叉神经为中等信号,外科治疗,神经阻滞 阿霉素神经毁损术 无水酒精、甘油等化学毁损术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三叉神经根梳利术 球囊压迫 立体定向放疗(),三叉神经半月节毁损,要点: 1.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穿刺, 2.卵圆孔的定位, 3.神经毁损 方法: 1.徒手穿刺, 2.X线透视下穿刺, 3.CT定位下穿刺, 4.DSA下定位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原理,三叉神经中传导痛觉的无髓神经纤维(A纤维和C纤维)在加热到60-75时首先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纤维( A纤维和A纤维)能耐受较高的温度。通过温控加热的方法,可以选择性的破坏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以达到止痛的目的。经皮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就是据此原理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X线透视下穿刺,DSA定位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卵圆孔穿刺,CT定位射频热凝治疗,CT颅底重建横断扫描显示穿刺针在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历史,早期针对三叉神经的破坏性手术中,许多神经外科医生发现在行颅后窝入路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时,部分TN病人的三叉神经根与血管存在接触,当把血管与神经分离时,病人的阵发性疼痛瞬间消失。 Dandy首次描述了三叉神经根有动脉血管接触(1929年), Gardrler提出在小脑桥脑角的异常位置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可以引起疼痛的发作(60年代) Jannetta首创MVD(1966年), 我国在此80年代初开始MVD,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现状,随着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和医学影像学的运用,神经微血管压迫学说(micr-vascular conflict,MVC neuro-vascular conflict,NVC)逐渐被很多研究者接受,认为在排除其他可造成神经损伤的因素后血管压迫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近年国内外文献归纳病因除血管压迫、肿瘤压迫外、蛛网膜粘连也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病因之一 。但无论是血管肿瘤压迫、蛛网膜粘连或是其他原因,其部位均在三叉神经根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机制,微创功能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常规手术; 手术全名为经乙状窦后入路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采用血管减压松解梳理术的综合术式 ,通过充分松解和分离粘连的蛛网膜和责任血管,使血管或小脑的正常搏动构不成机械性牵拉刺激或损伤,不至于产生病理冲动而引发疼痛;同时通过对三又神经感觉根适当贯穿梳理,进一步去除了膜性粘连及异常电位蓄积,阻滞了异常传导刺激,从而根除疼痛发作。,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目的,MVD就是采用显微外科的处理方法移开与第V对脑神经有关的血管(责任血管),并采用减压材料(隔膜)如涤纶片、Teflon毡及明胶海绵等隔开血管和神经以达到术后颜面疼痛停止的方法。 手术目的在于从解剖上改变血管的迂曲压迫,不切断神经,保留了神经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并发症少。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病因的治疗,不遗留面部感觉障碍,是目前治疗三又神经痛最有效的方法。,常见与三叉神经痛有关的责任血管,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基底动脉 静脉: 岩静脉及其分枝,责任血管解剖发现,小脑上动脉压迫 TN根部,小脑前下动脉胖 压迫TN根部,术中内窥镜所见,术中显微镜下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动脉,静脉,静脉从神经 中间穿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方法,患侧在上的侧卧位,乙状窦后入路,采用患侧乳突后直切口,骨窗直径在2030 cm,,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方法,骨窗上显露乙状窦 与横窦的交界处 钻孔约2.5-3cm,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方法,骨窗上显露乙状窦与横窦的交界处,“T”形切开硬脑膜并悬吊,探查桥脑小脑角,调整手术显微镜角度,依次打开桥脑小脑角池、小脑延髓池,放出脑脊液,使小脑张力变小、脑组织塌陷后,显露术野,电灼岩静脉,分辨出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方法,察看神经根部血管压迫情况,找到责任血管后,用神经剥离子轻轻分离神经血管,在两者之间垫Tcflon上片,行血管减压术。,ENDOSCOPE-ASSISTED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 Neurosurgery 59ONS Suppl 4:ONS-489ONS-490, 2006,术中内窥镜,Intraoperative photograph showing a 30-degree endoscopicview of the compressed root entry zone.,Intraoperative photograph showing decom -pression completedwith the microscope being insp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