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目标导航,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文。(重点) 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难点) 感知山川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助读资料,1.题目解说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2.作者名片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山中宰相”之誉,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的。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归纳探究拓展 1. 字词句式 (1)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古意:消散。今义:歇息) (2)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3. 主题归纳 这封书信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4.写作特色 (1)优美的意境。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将其再现,激起了读者的审美兴致,从而形成了文学作品的意境。本文的意境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山水相映之美,这里“高峰人云”,而山下“清流见底”,峰高水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景象绚丽动人;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时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2)缜密的结构。 本文虽是短文,可是作者构思精巧,将全文分为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3)凝练的语言。 这篇短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一个“高”的总体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的印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三个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非常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记承天寺夜游,目标导航,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文。(重点) 通过品读和揣摩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难点)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领悟其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心态。,助读资料,1.题目解说 “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题目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简洁、概括性强。,2.作者名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令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文章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苏轼罹(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到监视,近乎流放,心中忧郁,但他仍有进取之心。月夜游承天寺正是这种心情的释放。,归纳探究拓展,1.字词句式 (1)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 相与步于中庭(古义:共同,一起。今义:相处。) 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今义:名词,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动词,建筑等。) 如吾两人者耳(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名词,耳朵;形状像耳朵的东西。),(2)一词多义 念无与为乐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者 如吾两人者耳(助词,表示停顿) (3)文言句式 解衣欲睡(省略句,省略主语“我”) 欣然起行(省略句,省略主语“我”),3.主题归纳 这篇游记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白悠闲都包含其中。,4.写作特色 (1)叙事简约,写景富有特色。 文章叙事简明扼要,“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人户”,又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溶溶,而非月黑风高。作者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简洁人题。,本文绘景特色鲜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月色之明;“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柏枝叶,投影到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由此可见,作者写景紧扣“月”字,从竹柏之影人手,独具匠心。,(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虽然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如作者见“月色人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结尾更是用点睛之笔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习题及解析
- 2025年应急局安全员资格认证题解
- 2025年建安安全员考试重点突破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C证法规题及答案
- 2025年空调维修工程师执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风险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素质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专家认证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健康是1财富是》课件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含注释)
- 《输血制度及流程》课件
- 压裂酸化安全要求
- 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解读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 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内科医患沟通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7.2《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网御星云网闸技术宝典
- 交通管理与控制3平面交叉口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