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合同》word版.doc_第1页
《土方合同》word版.doc_第2页
《土方合同》word版.doc_第3页
《土方合同》word版.doc_第4页
《土方合同》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肖厝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福建省煤炭工业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南方能源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同煤矿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等法人单位出资组建的企业,由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公司已建成投产的五万吨级多用途泊位(泉州港肖厝作业区 3 # 泊位)和万吨级泊位( 2 # 泊位),是国家一类口岸码头。两个泊位于 2004 年 10 月投入营运,主要为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福建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提供港口服务,装卸粮食、食用油品、工业盐、煤炭、电厂设备等货物。 2006 年 6 月签订了福建炼油乙烯项目港口服务框架协议,与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结为战略伙伴关系,从 2006 年 9 月份开始陆续接卸福建炼油乙烯项目设备。 五万吨级泊位长 290 米,所处海域水深 14.2 米平均潮差 6 米,趁潮可停靠 8 万吨船只;万吨泊位长 140 米,水深 9.7 米。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 350 万吨,可装卸粮食、工业盐、件杂货等多种货物。码头堆场面积 2 万多平方米,配备 40 吨集装箱多功能桥吊、 40 吨门座起重机、 25 吨轮胎式电动起重机、 45 吨正面吊、 25 吨叉车以及小叉车、集装箱牵引车等港口机械,配套齐全,具备日装卸万吨以上货物能力。 福建肖厝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码头位于国际天然良港之一的湄洲湾南岸泉州肖厝港作业区,北纬 25 12 08 ,东经 118 57 42 。毗邻福建炼油厂、国电(泉州)南埔电厂,港区水路至厦门 96 海里,至福州 132 海里,至香港 318 海里,至台湾高雄 194 海里。引水锚地中心在北纬 25 03 00 ,东经 119 03 00 ,半径 0.58 海里;码头距泉州沿海大通道 2 公里,距 324 国道福厦路段涂岭路口 12 公里,距福厦高速公路泉港入口 11 公里,至泉州 64 公里,至厦门 171 公里,至福州 157 公里。漳 ( 平 ) 泉 ( 州 ) 肖 ( 厝 ) 铁路将在港区设站,交通十分便利。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 2 # 、 3 # 泊位的功能和效益,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肖厝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成建 “福建泉州肖厝港有限责任公司” ,拟投资 3 亿元人民币建设泉州港肖厝作业区 4 # 泊位(五万吨级多用途泊位),该工程水工主体按十万吨级设计,年吞吐量为集装箱 5 万 TEU 和散杂货 200 万吨,配套相应的堆场、仓库及各种专用场和机械设备。 4# 泊位工程项目于 2006 年 5 月 1 日开工建设,总工期 20 个月,预计 2007 年 12 月份水工主体工程建成并投入营运。 公司奉行 “优质服务、信誉至上” 的宗旨,竭诚为海内外客户提供船舶货物装卸、仓储、中转等业务。泉港投11亿打造海峡西岸液体化工枢纽港 10月11日,笔者获悉,泉港区将以石化产业集群为依托,在洋屿化工岸线投资11多亿元,规划建设5大液体化工码头群,全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液体化工运输枢纽中心。 其中,海洋集团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总投资1.17亿元,规划建设5万吨级、5000吨级泊位各1个;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24万元,5000吨级化工泊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泰山石化10万吨化工仓储码头投资7亿元,规划建设10万吨级、1万吨级化工泊位各1个,5000吨级、3000吨级化工泊位各2个,150万立方米的罐区及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5000吨级化工泊位挖泥炸礁工程基本完成,码头基床抛石已近尾声。福建石化集团3万吨化工码头总投资1.7亿元,规划建设3万吨级化工泊位1个及相应配套设施;目前,项目的征地和三通一平工作正在进行中。福讯5000吨液体化工码头总投资4000万元,规划建设5000吨级、3000吨级化工泊位各1个。鸿基沥青石化仓储码头总投资9988万元,规划建设5000吨级化工泊位2个。 5大液体化工码头群投产后,将与泉港区福炼公司1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千吨级成品油码头群一起,把洋屿化工岸线打造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液体化工运输枢纽港,并形成与泉港石化基地相配套、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以上的东南沿海区域性物流中心。任务三:强化港口物流集疏功能提升口岸集疏运能力。推进联合石化乙烯和成品油、泰山石化33万立方米储罐和10万吨级泊位等码头泊位和仓储项目建设;推进福厦高速公路泉港段拓宽建设、龙头岭至肖厝港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进向莆铁路湄南支线建设和漳泉肖铁路提速改造。加快临港产业带开发。大力发展石化、粮油、加工等临港工业项目,推动福海粮油30万吨/年面粉加工项目建设,规划建设198.5公顷(一期)肖厝港物流园区,推动形成技术密集型“智能港”。泉港区是规划建设中的海西湄洲湾南岸主枢纽港口,拥有国家一类口岸肖厝港。肖厝港已被列入对台直航点,是东南海上航线的一个辐射中心。辖区海岸线总长56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深水岸线长9.8公里,可建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岸线长5.5公里,是福建省较为集中的深水泊位群。 泉港肖厝港区按主要功能划分为肖厝作业区、鲤鱼尾作业区。肖厝作业区主要承担集装箱及煤炭、铁矿石、粮食等散杂货物运输,鲤鱼尾作业区主要承担原油、成品油、化学品运输。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码头泊位有10万吨级、7万吨级各1座,5万吨级、万吨级以上各两座,2008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500万吨。在建的有10万吨级2座、5万吨级3座、万吨级以上2座,另有鲤鱼尾作业区福讯、鸿基沥青5000吨级化工码头以及肖厝作业区5-10#码头泊位等正在加快前期工作。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建区以来,泉港区着力实施“港城联动”战略,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先后投入50多亿元建设连接石化基地和港口物流园区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供水供电和地下排水排污管网等一大批城市基础工程。漳泉肖通港铁路于去年顺利通车,实现“海铁联运”无缝对接;正在建设的福厦高速铁路、向莆铁路泉港连接支线、漳泉肖铁路化工支线使得港口货源腹地进一步拓展延伸,湄洲湾三大海事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至2010年,泉港区港口吞吐能力可超过5000万吨,基本形成原油、成品油、化工品、杂货、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功能码头群,将成为湄洲湾南岸主枢纽港、泉州亿吨大港的主体港区、海峡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地。 总投资60亿美元,涉及53个项目 先行先试承接台湾石化产业链整体平移 随着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进展和我省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台湾一些主要石化企业纷纷来闽参与投资洽谈。 “与福建相比,台湾石化产业属于高度发展的成熟市场,自下游产品加工、石化中间原料与基本原料生产,到上游原油炼制,形成环环相扣配套齐全的生产体系。台湾企业的研发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资金充足,对外投资能力强,但台湾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昂贵,岛内市场狭小。因此,台湾石化业与祖国大陆进行产业合作的愿望与日俱增。”泉港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 今年2月份,福建省经贸交流考察团赴台考察,与台湾石油化学工业同业公会签署了闽台石化业交流合作备忘录,台湾石化同业公会将在泉港区设立专门代表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处理闽台石化产业的合作事宜。 根据备忘录,台湾石化同业公会将在泉港石化工业区南垦片区兴建“台湾石化专区”, 计划建设一套10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及其下游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醋酸乙烯、合成橡胶及合成纤维等53个项目,总投资60亿美元。项目一期用地2.4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占地约4.6平方公里。“这也是台湾石化业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首次整体转移到大陆。” 据了解,泉港区正快马加鞭开发鲤鱼尾作业区化工泊位群及465万立方米化工仓储区,设立运作海峡石化产品交易市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研发中心,加强与台湾石化产业对接,积极争取岛内大型石化项目来此落户。 目前已有20多个带动性强、经济效益高的台资项目落户泉港,投资总额超过2.2亿美元。同时,还有台橡公司等20多家台湾石化企业前来考察洽谈。台湾石化同业公会已确定,今年“518”海交会期间在泉港挂牌设立台湾石化专区办事处,“98”投洽会期间签订台湾石化专区投资合同。目前台橡公司已先行进入,与湄洲湾氯碱公司就利用联合石化丁二烯原料发展丁苯橡胶项目达成共识,将在泉港建立大型橡胶生产基地。 石化港口产业:2012年实现年炼油能力1200万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以上,力争石化工业产值650亿元以上;港口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形成以油气化工储运为特色,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的码头泊位群。2015年实现年炼油能力2400万吨,乙烯年产能200万吨以上,建成石化产品保税园区和大型油品仓储集散基地,成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的主要基地、对台化工品商贸的便捷口岸和技术、信息、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世界级石化基地。港口物流:推进鲤鱼尾作业区、肖厝作业区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油气化工、煤炭、粮食和大宗散杂货等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建成联合石化成品油、泰山10万吨级泊位和33万立方米储罐等码头仓储项目,推进肖厝作业区5-10泊位前期工作,筹建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并加快“海事三大工程”等港口配套建设,争取设立与石化和承接中西部出口货物为主的保税物流园区,构建海峡两岸石油和液体化工物流中心。专用枢纽港优势 发挥在全省三大港口物流体系中的后发优势,尽快形成大港口的规模效应,为区域开发建设和石化物流的配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突出码头泊位建设。以湄洲湾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主动配合做好港口的整合、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已建成的7座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功能,着力推进泰山、福煤等6座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建设进度,积极做好肖厝、沙格作业区8个10万吨级-15万吨级泊位的前期工作,打造东南沿海石化专业码头群。 二是突出港区配套完善。加快实施“港铁联运”,加快洋屿岸线公共管廊工程和变电站建设,大力推进“三大海事工程”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争取检验检疫局石化产品检测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是突出临港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临港工业区,积极推进一批“大进大出”型临港工业项目建设。紧紧依托炼化一体化、油品码头、仓储区,力争建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积极服务南埔火电厂项目,努力建成我省大型煤电基地和泉州电网的主电源。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港口物流园区,加快筹建海峡化工品交易市场石化港口产业:2012年实现年炼油能力1200万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以上,力争石化工业产值650亿元以上;港口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形成以油气化工储运为特色,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的码头泊位群。2015年实现年炼油能力2400万吨,乙烯年产能200万吨以上,建成石化产品保税园区和大型油品仓储集散基地,成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的主要基地、对台化工品商贸的便捷口岸和技术、信息、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世界级石化基地港口物流:推进鲤鱼尾作业区、肖厝作业区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油气化工、煤炭、粮食和大宗散杂货等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建成联合石化成品油、泰山10万吨级泊位和33万立方米储罐等码头仓储项目,推进肖厝作业区5-10泊位前期工作,筹建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并加快“海事三大工程”等港口配套建设,争取设立与石化和承接中西部出口货物为主的保税物流园区,构建海峡两岸石油和液体化工物流中心。“港铁联运”助推“亿吨大港”建设 近日,泉港区肖厝港通港铁路首次接到了省外运输大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将有4.1万吨铁矿砂从肖厝港上岸,通过这条铁路运往江西南昌长力钢铁公司。为提升港口竞争优势,泉港区已将沙格、洋屿整个片区约10平方公里区域作为港口物流园区,控制性详规初审已通过,正在加强岸线周边土地的整理和控制;快速推进码头泊位建设,目前在建的2座10万吨级、3座5万吨级码头,在今明两年将陆续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港口吞吐能力将超过5000万吨;做大港口物流,积极引进中国海运集团、中国外运公司等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落户,加紧筹建海峡石化交易市场。今后,泉港还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基础条件,加快实施“港铁联运”,加快推进向莆铁路泉港连接支线前期工作,全力服务福厦高速铁路建设,为港口发展延伸腹地,拓展业务。 泉州港务集团肖厝分公司经理廖培坤介绍,通过“浅水深用”,这个原本按5000吨规划设计的码头一跃成为泉州市最大的散杂货码头,中国五矿、中钢炉料和厦门国贸等二十多家贸易商把这里当成商埠,直接在码头做生意,目前码头功能已由单纯装卸港向贸易中转港转变,今年首季度港口吞吐量62万多吨,比去年同期净增长128。更让他兴奋的是已开工建设的泉州市第一条进港铁路漳泉肖铁路港前支线一期将直通码头堆场,货物可直接在码头装上火车,有利于腹地向江西、湖南等地延伸,加快泉港成为海峡西岸铁矿、煤炭等散货物流的重要海上枢纽。进港铁路实现零的突破 “海铁联运”多年来也是泉州羞于启齿的尴尬。 今年,泉州没有铁路直通港口码头的历史终于被改写:漳泉肖铁路支线直接延伸至泉港肖厝港区沙格作业区堆场,成为连接湄洲湾主枢纽港的第一条铁路。该条铁路使肖厝港区的货源腹地延伸至闽中、江西乃至湖南等内陆地区。3月2日,运载1500吨铁矿砂的火车从沙格作业区驶往三明,标志着沙格作业区发往三明钢铁厂的铁路运输专列正式开通,泉州“海铁联运”有了开始。漳泉肖铁路开进肖厝港区,紧随而至,向莆铁路也规划了连接肖厝斗尾、港区的铁路进港支线。系列进港铁路的规划建设,将与泉州的公路、航空、码头实现对接,构成较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千亿石化集群,500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40亿基础设施投入 三大配套服务两岸石化产业大对接 作为福建省石化产业的龙头基地,从湄洲湾南岸几个农村乡镇起步的泉港区,建区八年间累计投入500多亿元资金,从石化产业配套、港口物流配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奠定了新型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大框架,形成了承接台湾石化专区落户的得天独厚优势。 台湾石化专区所落户的泉港石化工业区是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的先导区,拥有中国石油化工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两大国字号品牌,是国家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全国九大炼油基地泉州炼油基地的主体基地。园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 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园区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公用管廊、热电联供等公用工程配套齐全。其中,仙境片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以现有福建联合石化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为中心,发展炼化一体化和相关中下游项目。南垦片区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布置“福炼一体化”二期和台湾石化专区等项目。洋屿片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规划布局石化码头和仓储区,包括保税区。氯碱片区规划面积0.8平方公里,为氯碱工业及1.4-丁二醇、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下游项目发展用地。目前,园区已有23个石化项目落户,去年产值突破200亿元。今年6月份,福建炼油乙烯一休化项目将全面投产,年产值将超过600个亿,可带动形成1500亿元石化产业集群;至2020年,泉港石化工业区将基本建成以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一、二期项目、台湾石化专区和石化中上游原料产品为主的国家级石化基地,形成2000多亿元年产值,24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各超100万吨年产能,为闽台石化产业互补合作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配套。 泉港区是海西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主枢纽港,辖区内的肖厝港是大陆首批对台直航港口,港口距台湾基隆港178海里,距高雄港194海里,是中国东南海上航线的一个中心;区内不仅有立体的交通网络,化工专用码头也已成规模,泰山石化公司目前已建成投产有3000吨固体化工码头、5000吨液体化工码头及9万立方液体化工罐区,并被厦门海关列为泉州唯一的化工产品保税仓库,二期在建10万吨、5万吨化工码头各一座及增加配套库区建设将达150万吨年内可竣工投产;在建的还有北大方通、东港石化等5万吨化工码头2个,富源石化2万吨化工码头。整个化工码头群将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建成投产,年吞吐能力将达5000万吨,完全具备承接台湾石化产业转移的能力。泉港口岸园区配套完善,海关、海事、边检、检验检疫等机构一应健全,24小时“电子口岸”加快建设,口岸系统高效便捷运作。港区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漳泉肖通港铁路于去年顺利通车,实现“海铁联运”无缝对接;正在建设的福厦高速铁路、向莆铁路泉港连接支线、漳泉肖铁路化工支线使得港口货源腹地进一步拓展延伸,湄洲湾三大海事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至2010年,泉港区将基本形成原油、成品油、化工品、杂货、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功能码头群,将成为湄洲湾南岸主枢纽港、泉州亿吨大港的主体港区、海峡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地。 建区来,泉港区先后投入40多亿元建设连接泉港石化工业区和港口物流园区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供水供电和地下排水排污管网等一大批城市基础工程,构建“四横三纵”、相对超前的立体交通网络,完善供水、供电、给排水、排污网络,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泉港石化工业区内密集三条铁路和三条高等级公路,海、铁、陆联运优势明显;总长约24公里的公用管廊项目南垦片区到联合石化段年内可建成,连接洋屿化工岸线的管廊正在规划设计;南埔电厂首期两台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已投产发电,二期两台67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正在加紧施工,电厂的热电联供技改项目同步推进,今年6月可为石化工业区集中供热;福建炼化林德气体公司2套4万立方米/小时的空发装置和稀有气体提取装置已经投产,可以石化工业区提供氧气、氮气、液态氩气等多种气体产品;LNG在泉港石化工业区设有门站,可提供8万吨/年液化天然气;全区已建和在建的变电站有220千伏3座、110千伏5座,形成了满足石化工业区建设需要高压线路走廊;湄洲湾南岸引导引水工程日供水能力25万吨,日供水50万吨的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建设了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镇级垃圾转运中心,城乡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逐步完善,泉港石化工业区南垦片区将专门规划建设一座10万吨/日的集中污水处理厂;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形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完善的基础配套使泉港石化工业区具备了对接台湾石化产业的独天独厚优势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港口、航道、锚地等公共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在建的福煤10万吨集装箱多功能码头、泰山10万吨级化工油品码头、方通5万吨石化仓储码头、东港3万吨石化仓储码头等加快建设,做好沙格510深水泊位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打造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石化专业码头群,推动湄洲湾南岸主枢纽港形成规模效益,港口吞吐量今年争取突破1500万吨。加强与国际大型航运公司、物流公司和配送中心的联系,采取优惠措施支持港口企业发展,推动整个港口物流的发展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对沙格、洋屿整个片区进行物流园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抓紧筹建海峡西岸石化交易中心,促进形成区域性石化产品市场。实施“港区联动”战略。深化“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认识,促进港口与石化基地、城市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在已获批泰山石化保税仓库的基础上,借鉴上海港、盐田港、北仑港等港区的先进经验,积极申报设立保税物流港区,提升港口物流园区层次和功能,增强港区整体竞争力。全力促进港铁联运项目的实施,促进向莆铁路泉港连接支线早日动工,同时全力服务福厦高速铁路建设,为港口发展延伸腹地、拓展业务、壮大规模。依托省际和国际航线,加强与厦门港、福州港和宁波港、上海港、台中港等大港口的合作,逐步把港区建设成为具备大宗货物集散中转功能的重要口岸、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和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枢纽港。提升港口配套服务水平。主动服务、加快推进台湾海峡船舶溢油应急设备中心库、湄洲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福建海事局海巡基地等三大海事工程建设,构建港区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洋屿岸线管廊工程建设,完善码头连接通港路、沿海大通道的公路支线网络,改善港区基础配套条件。加大岸线周边土地整理和控制力度,加强港后区沿岸线用地项目的立面整体设计把关,推进湄洲湾南岸景观带建设。优化通关环境,加强关贸、税贸、银贸协作,强化联检协作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营造快捷、优质、高效的“大通关”环境。提升港区配套服务。加速推进联合石化成品油、泰山10万吨级、方通5万吨级及肖厝作业区4#泊位工程等码头项目建设,加快肖厝作业区5#-10#泊位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大港口的规模效应。全力服务湄洲湾南岸疏港铁路泉港段、福厦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拓宽建设,做好龙头岭至肖厝港区高速公路支线前期工作,推进港铁联运,发展海上运输,构筑港口集疏运网络。力促公共码头、公共管廊、海上搜救、航道等基础设施以及“海事三大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提升港口公共服务、应急保障和救助能力。加强政、银、企合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建设,推动港湾土地成片开发4)铁路泉州市域内现状运营铁路仅有漳泉肖铁路,起于鹰厦铁路漳平站,途经安溪、南安、泉州、惠安至肖厝,全长约257公里,为单线、级、年输运能力350万吨,铁路等级偏低。2008年,漳泉肖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5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20亿人公里;货运1012万吨,货运周转量12.90亿吨公里;平均运距127公里。客运线路为泉州武汉;货运以矿石、水泥、矿建、钢铁、煤炭等为主。从近年来的运输发展统计中可以发现,在铁路货运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铁路客运发展相对缓慢。二、加强拓展腹地的港口集疏运交通系统建设。重视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是提高港口服务水平,扩展辐射范围,提高港口在区域中发展地位的重要手段。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园区和物流中心,在各主要港区,建设服务于各自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临港物流及多方式联运的货运枢纽,主要包括肖厝港区、斗尾港区、泉州湾秀涂、石湖物流园区、深沪、围头港区货运枢纽。对于大型、深水港区或专业港区,除应建立快速的道路通道联系港区与货源集散地外,还应建设铁路货运支线,如在斗尾港区、秀涂港区建设漳泉肖铁路货运支线;在泉港建设向莆铁路货运支线,建设成为“公铁海”多方式联运的综合物流中心。泉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主枢纽港。泉港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港口水深港阔,常年不冻不淤,距台湾基隆港178海里,距高雄港194海里,是东南海上航线的一个辐射中心,被誉为“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海岸线总长56公里,适宜建港的深水、中级、浅水岸线长21.4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深水岸线长9.8公里,是福建省较为集中的深水泊位群。口岸园区较为完善,已开辟为国家一类口岸,肖厝海关等口岸系统高效便捷运作。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码头泊位10万吨级1座、7万吨级1座、5万吨级2座、万吨级以上2座,去年实现港口吞吐量达1500万吨,今年可超2000万吨;在建的10万吨级2座、5万吨级3座,万吨级以上2座,这些码头泊位将陆续在今明两年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港口吞吐量可超过5000万吨,届时泉港区将建成海峡西岸最大的石油化工港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在泉州打造“亿吨大港”中占据半壁江山。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落户,提升港口物流园区的层次,中国海运集团有意投资建设肖厝作业区5-10(6个10-15万吨级)泊位,承接“港铁联运”项目;中国外运公司拟投资建设中外运物流园区,作为固体石油化工物流中心;北大方正集团将投资建设海峡石化交易市场,建成集燃料油、成品油、塑胶等化工产品的批发、零售、仓储为一体的大型交易市场。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协调服务台湾海峡水域船舶溢油应急反应设备中心库、福建省海事局泉州海巡基地和湄洲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等“三大海事工程”建设,构建港区安全保障体系;向莆铁路泉港连接支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正在规划设计;全力服务福厦高速铁路建设,为港口发展延伸腹地,拓展业务。泉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力推进南埔火电厂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国电南埔火电厂首期2台30万千瓦项目已投产发电,二期两台67万千瓦机组正在进行锅炉、烟囱、主厂房基础的灌注桩,三期、四期各2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征拆工作全部完成,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大型煤电基地和泉州市电网的主电源,为今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同时,依托联合公司、泰山石化以及诸多油品码头、罐区,加快建设油品战略储备基地。目前在洋屿片区内,联合公司、森美公司、华星石化、泰山石化、海洋集团、东港石化等石化码头和仓储项目全面动建,总设计年吞吐能力2954万吨、贮罐容积465万立方米,目前已建成化工码头吞吐能力1050万吨、贮罐容积134万立方米,在泉州乃至福建省能源基地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这些仓储码头一旦全部投入运营,将使泉港成为东南沿海原油、成品油及其它化学品物流仓储、集散和运输中转中心。同时,泰山石化保税仓库已经海关总署批准,成为泉州关区目前唯一的保税仓库,利用它进行化工品仓储交易,既可用于商业运作、调剂市场,也可保障化工基地原料的可持续供应。(二)港口物流园区现代化港口物流是石化基地稳健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系统。“十一五”期间,我区要加快推进洋屿作业区、肖厝作业区组合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洋屿作业区为石化专业性物流区,重点发展化学品仓储保税区、化学品仓储业和化学品集散地和中转中心,计划建设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油气化工储运基地之一。肖厝作业区为综合性物流区。主要承担集装箱、干散货、大型船舶运输煤炭、粮食装卸、仓储加工与中转任务,促进以集装箱为主的多功能港口物流业发展。坚持码头、库区、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形成以油气化工储运为特色、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泊位群。创造国际航运主流船型第五代集装箱船舶的挂靠条件,为打造全省三大物流枢纽中心之一奠定坚实的基3、加强区域协作联盟立足增强石化基地的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联盟,重点推进产业协作、市场联接、科技交流、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在石化产业协作方面,发挥我区石化龙头作用,加强与惠安泉惠、秀屿东吴、厦门海沧石化园区的产业协作关系,探索联动互进的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