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菱学诗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19、香菱学诗授课类型 新 授课标依据1、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内容是古代长篇小说中几个有名的片段,基于初三学生有了二年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目地是进一步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给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学生遨游文学名著的海洋,激起他们对读书的浓厚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古典文学修养,引导读书方法,培养勤于读书,善于学习的习惯。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香菱学诗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表达上有较强的文言色彩,而内容上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的文言味不是本课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就小说阅读课而言,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这节课也将采用这一方法。这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教学的延伸。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分析香菱这一人物行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过程与方法 讨论探究文章有关香菱学诗时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学习多维观照的阅读方法。2、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示。教学难点 1、教学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2、多角度理解人物行为的意义。3、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目的。五、教法学法主要方法:阅读法、对话分析法。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你觉得写诗应注意哪些问题? 1、 立意要紧:“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2、多读经典:“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3、鼓励练笔:“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严格要求:“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 二、探讨宝玉、黛玉、宝钗等人对待香菱写诗的看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明宝玉、探春等人对香菱学诗看法的语句,并作概括。 片段一:香菱品读诗 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片段二:香菱初作诗 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片段三:香菱再作诗 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 由以上语句可以看出,宝玉等人对香菱是同情的,因而对其学诗是赞赏的,鼓励的,认为她学诗是夙愿得偿,是本性的回归。 3. 宝钗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提问:宝钗是薛蟠的亲妹妹,平日里是家中对香菱最好的人。连“香菱”这个名字都是宝钗取的,况且宝钗的才华并不逊于黛玉,香菱要学诗,为什么不向宝钗学呢?我们且把文中宝钗对香菱的评价连缀起来看: 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这个人定要疯了,直闹到五更天 可真是诗魔了 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这里有四个评价语:“呆”“疯”“魔”“仙”。从这些词语中显然可以看出宝钗并不赞成香菱学诗。宝钗带香菱入园,本就是让她过几天清闲日子,当然不希望她苦学;宝钗所受的封建传统教育,也让她不赞同女子用功读书;内心深处,宝钗深知知书而达“理”,她更不希望憨厚的香菱明理后,便如林妹妹般陷入悲时伤势,多愁善感。宝钗对香菱是怜爱的,这一方面出于她对香菱身世的同情,另一方面她怀着为其兄赎罪的心理。加上她毕竟是大家闺秀,对香菱学诗也不便强硬的反对,尤其是看见香菱的矢志不移,也只能半嗔半怪,由她去了。 4. 黛玉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孤高自许的女子,照她的性格,别说一个侍妾,就是园中的姐妹,她也不甚亲近,为什么单单极其热情、周到地教香菱学诗呢?先看她如何教香菱学诗的 立意要紧:“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多读经典:“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鼓励练笔:“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严格要求:“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黛玉为什么愿意这样煞费苦心地教香菱学诗呢?真如她所说的“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么?显然不是。原来黛玉与香菱都是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而其内心又都有着强烈的诗意人生的追求。孤寂病苦的日子里,诗是林黛玉的良药,是她忠实的伙伴,更是她心灵的寄托。所以,当身世相近的香菱找到黛玉要学诗时,黛玉不仅没把香菱当下人,也没把她看作普通的姐妹。而是将她引为同道了,她说:“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要知道黛玉是很难得这么由衷地肯定一个人的。 5. 香菱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香菱为什么要学诗呢?作为侍妾,大观园中的平儿等人都不学诗,她为什么要学诗呢?就是因为其出身诗书人家的天性使然?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显然不是。且看香菱如何学诗: 寻常生活常自修“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但有机会即苦读“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遇见良师多请教“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全心投入废寝食“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不惧挫败苦用心“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6. 作者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香菱是一个下人,作者为什么要写她学诗呢?除了从整部作品来看,这个章节有着间接塑造林黛玉形象的作用外,作者究竟对香菱有怎样的感情呢?显然,他对香菱有着特别的钟爱,尤其是学诗这一段,给香菱的美好涂抹了最亮丽的一笔。香菱不同于袭人、晴雯和平儿、鸳鸯等人,她憨厚隐忍之间,还有一份读书人的慧根,且有好学勤奋的精神。可以说她是作者较为理想的女性形象之一。 然而,香菱的命运在作者笔下又是极为苍凉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她学诗呢? 原来,美好的香菱正可以同苦难的香菱做个强烈的对比。还是老天不公啊,这样的一个人竟落得“残花败叶付东流”,直让人唏嘘不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香菱的一生呢? 那么,“香菱学诗”只是为了反衬她最后的悲惨结局?只是作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里的一声啜泣?这未免让人太压抑了。苦难中的人易生幻梦,像所有大师一样,曹雪芹也有自己独特的理想社会的描画,大观园就是他心中的“桃花源”。这里有美丽的景,有真性的人,有风雅的事。这是曹雪芹文思自由纵横的地方,这也是读者最流连的地方。所不同的是理想遭遇到现实总是很无奈,曹雪芹没有让大观园止于理想的状态,最后她还是随同整个四大家族走向了没落。所以“香菱学诗”是作者拈在手中的一朵奇葩,是自由理想投射在苦难现实中的一抹亮色。 四、自我体会,获得启迪 至此,我们对“香菱学诗”的多角度观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赋能课堂变革打造高效教学环境研讨会
- 教育政策在医疗设备研发中的作用
- 打造智能教育资源体系设计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 烟草制丝培训课件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影响研究报告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戏曲剧目研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小动物麻醉与监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2025年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中外美术史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路货运行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运力调度策略研究
-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20210829233
- 城镇污泥标准检验方法CJT221-2023 知识培训
- 村打井施工合同范本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员工委派协议书
- DB11T 1034.2-2024交通噪声污染缓解工程技术规范 第2部分:声屏障措施
-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DL-T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 四新四化的心得体会(24篇)
- 道路清障救援作业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