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209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_第1页
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209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_第2页
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209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_第3页
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209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_第4页
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209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运运城城环环城城高高速速运运城城北北互互通通至至国国道道 209 连连接接线线工工程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简简 本)本) 建建设单设单位:位: 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编编制制单单位:位:山西省交通山西省交通环环境保境保护护中心站中心站 二二一三年五月一三年五月 2 目目 录录 1 项项目概况目概况.3 1.1 项目背景.3 1.2 工程概况.4 1.3 工程建设环境合理性及规划协调性分析.8 2 项项目区目区环环境境现现状状.10 2.1 环境现状.10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1 3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预测预测与与拟拟采取的主要采取的主要环环措施及效果措施及效果.1 3.1 污染源分析.1 3.2 环境保护目标.4 3.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7 3.3.1 社会环境.7 3.3. 2 生态环境.7 3.3.3 地表水环境8 3.3.4 地下水环境8 3.3.5 声环境8 3.3.6 环境空气8 3.3.7 水土保持8 3.4 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9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9 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19 4.2 现场调查与征求意见19 4.3 意见的反馈与落实26 4.4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与建议.27 5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结论结论.28 6 联联系方式系方式.29 3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 209 连接线工程位于运城市盐湖区 北部规划的盐湖新区内,东连运城环城高速北互通出口,西接国道 209 线,是连通运城环城高速和国道 209 两条干线公路的纽带,同时也是运 城市盐湖新区的一条黄金大道。其建设将大大改善盐湖区公路交通条件, 减少交通拥堵现象,有效分流盐湖市区的交通压力,拉大城市框架,提升 城市形象,对优化运城市公路网布局产生很大的影响,对盐湖新区的建 设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受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委托,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于 2011 年 10 月编制完成了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 209 连接线工程可行 性研究报告,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 年 4 月以晋发改交通发 2012344 号文件对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根据项目工 可报告,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 209 连接线(以下简称“拟建公 路”)推荐方案路线起点位于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出口与盐湖区运稷 路交叉处,经北南村南侧、盐湖区变电站南侧、东孙坞造纸厂南侧、南孙 坞村北,终点与国道 209K874+800 处交叉,路线全长 5.531km,总投资 15286 万元,计划 2012 年 12 月开工,2013 年 9 月完工,总工期 10 个月。 为做好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 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山 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于 2012 年 11 月委托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开 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 2012 年 11 月 6 日至 11 月 19 日期 间就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关信息在山西交通网() 4 进行了第一次公告。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迅速成立了项目组,并制定了 详细的工作计划。项目组于 2012 年 11 月两次对拟建公路沿线环境进行 了详细调研和实地踏勘,走访了运城市政府及其环保、水利、国土、林业 主管部门和盐湖区政府等单位,广泛地搜集了有关资料,同时在拟建公 路沿线村庄进行了公众参与现场公示,充分收集了沿线各级政府部门对 项目建设的意见。2012 年 11 月,受建设单位委托,山西省交通环境监测 中心对拟建公路沿线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并提交了监测报告。在认 真研读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相关资料、总结现场踏勘结果的基 础上,项目组于 2012 年 11 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初稿, 并于 2012 年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6 日期间在山西交通网对报告书简本进 行了公示。在报告书简本公示后,建设单位和编制单位采取了单位调查、 户级访谈和群体访谈等方式进行了公众参与,充分收集了沿线各级政府 部门和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并及时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反馈,建设单 位对这些意见给出了答复。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于 2012 年 12 月编制完成了运城环城高速运城北互通至国道 209 连接线工程环境 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1.2 工程工程概况概况 1.2.1 工程位置工程位置 拟建公路全线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境内,路线起点位于运城环城高速 运城北互通出口与盐湖区运稷路交叉处,经北南村南侧、盐湖区变电站 北侧、东孙坞造纸厂北侧、南孙坞村北,终点与国道 209K874+800 处交 叉。地理坐标位于东经 1105358.841105721.35,北纬 35 0437.12350532.52之间。 5 1.2.2 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1)主要技术指标 拟建公路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5.531km 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 度 100km/h,路基宽度 26.0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标准。拟建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2-1。 表表 1.2-1 主要技主要技术术指指标标一一览览表表 序号序号指指标标名称名称单单位位主要技主要技术术指指标标 1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2设计速度km/h100 3路基宽度m26.0 4行车道宽度m223.75 5中间带宽度m3.5 6硬路肩m23.0 7土路肩m20.75 8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9平曲线半径m 4500 10最短坡长m400.69 最大纵坡% /处0.45/1 凸形m 1160011 竖 曲 线 最小竖曲 线半径 凹形m 3800 1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 (2)工程建设内容 6 拟建公路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5.531km,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 度 100km/h,路基宽度 26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标准。项目估 算总投资 15286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67.1 万元。 拟建公路永久征用土地 25.33hm2,临时占地 8.35hm2,全线土石方 总量为 285117m3,设置涵洞 23 道,互通式立交 1 处,平面交叉 4 处。工 程拆迁建筑物 2645m2,无隧道工程,不设置服务设施。 1.2.3 工程施工布置工程施工布置 工程不设沥青拌合站,所用沥青混凝土全部外购成品。工程设置施 工场地 1 处,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内容包括物料堆场、基层拌合站、预制 场和施工营地,占地面积 2.0hm2(利用现有废弃转场作为施工场地,占地 全部为建设用地)。设置取土场 1 处,取土场占地面积 6.0hm2,全部为耕 地,取土量 283962 m3。 1.2.4 占地及拆迁安置占地及拆迁安置 拟建公路共征占用土地 33.68hm2,其中新增永久占地 25.33hm2(其 中耕地 24.78hm2,建设用地 0.55hm2)。本项目估算施工期临时占地 8.35hm2。拟建公路全线工程拆迁建筑物面积约 2465m2,拆迁多为厂房和 加油站(1 处,拆迁为 1 处站房,不涉及油库拆迁),涉及拆迁居民住宅约 3 户(分布分散),隶属于盐湖区南孙坞村。本项目拆迁采用货币拆迁制, 由沿线地方政府包干负责相关拆迁安置工作,采取就地后靠安置方式, 安置所需土地由地方政府从拆迁户所在行政村的宅基地中解决,不再另 行征用土地。 1.2.5 建设周期建设周期 拟建公路计划于 2012 年 12 月开工,2013 年 9 月完工,建设工期 10 7 个月,具体开工时间根据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确定。 1.2.6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表 1.2-2 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序 号号 指指标标名称名称单单位位数量数量 1路线长度km5.531 土石方m3285117 2 路 基 工 程 排水及防护工程m28746.43 4cm 细粒式沥青砼表 面层 m2 150307 6cm 中粒式沥青砼下 面层 m2 150307 20cm 水泥稳定碎石 上基层 m2 153439 20cm 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 m2 158137 3 路 面 工 程 20cm 水泥稳定砂砾 底基层 m2 162840 桥梁m/座90/1(跨线桥) 4 桥 涵 工 程 涵洞道23 互通式立体交叉 处 1 5 交 叉 工 程 平面交叉 处 4 永久占地hm225.33 临时占地hm28.35 6 占 用 土 地 合计hm233.68 7 主 体 工 程 工 程 估算总投资万元15286 8 投 资 取土场 hm2/ 处 6.0/1 8 辅助工 程 拌合站、预制场兼施 工营地 hm2/ 处 2.0/1 施工便道km 新建施工便道 1.0km,宽 度 3.5m,占地 0.35hm2 9 储运工 程 物料堆场 hm2/ 处 与拌合站合建,设置临时 排水设施,加盖塑料布 绿化工程/ 路基两侧种植杨树 3533 株,中央分隔带种植松树 1767 株,中央分隔带种 草 10420m2,路基边坡种 草 22000m2 10 环保工 程 临时工程生态恢复 取土场覆土复耕 拌合站覆土绿化 1.3 工程建设环境合理性及规划协调性分析工程建设环境合理性及规划协调性分析 1.3.1 工程建设环境合理性分析(路线方案比选)工程建设环境合理性分析(路线方案比选) (1)工程比选 B 线方案路线长度较 A 线方案长,工程量、占地数量、拆迁建筑物数 量均较 A 线方案多,且线型比 A 线方案差,总投资比 A 线方案多 138 万 元,且 B 线方案涉及多处盐湖区变电站高压铁塔,拆迁难度较大,当地政 府支持 A 线方案,本报告从工程角度,推荐 A 线方案。 (2)环保比选 B 线方案在占地数量和土石方数量方面较 A 线方案多,其施工对生 态环境影响较 A 线方案大,且 B 线方案拆迁量较 A 线方案多,且涉及高 压铁塔的拆迁,其施工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本报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推荐 A 线方案。 9 1.3.2 规划符合性分析规划符合性分析 (1)环境敏感区 拟建公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泉域 重点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2)规划符合性 拟建公路不涉及运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与运城市城市发展规划无 干扰,且根据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运城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以向东、 向北发展为主,本项目位于城区北部,其建设将为运城市区北部地区的 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北部地区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拟建公路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不涉及城市规划区,无环境 保护方面的制约因素,选线合理。 10 2 项目区环境现状项目区环境现状 2.1 环境现状环境现状 2.1.1 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1)拟建公路两侧 300m 范围内植被全部为栽培植被,分布面积约 为 274.9889hm2,粮食作物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主 要有蔬菜、花生等。 (2)拟建公路沿线野生动物主要以爬行类、啮齿类等常见种类为主, 公路两侧 300m 范围内无国家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 (3)评价范围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沿线无基本 农田保护区分布。 (4)拟建公路沿线农田景观的敏感性高、阈值低、景观质量较好,是 拟建公路建设中应重点保护的景观类型。 2.1.2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噪声污染源主要是现有交通噪声,根据噪声监 测结果,拟建公路沿线各敏感点昼夜环境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 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河流均属于黄河流域涑水河水系,拟建公路不涉及河流、水 库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公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降 雨和河流入渗的补给,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 11 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拟建道 路全线位于娘子关泉域黄土覆盖区范围内,不涉及重点保护区和岩溶裸 露区,沿线岩溶水水位高程约为 640m,埋藏较深。 2.1.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拟建公路沿线环境空气污染源以道路扬尘和生活污染源为主。 (2)根据运城市市区环境空气现状例行监测资料,监测点 PM10 年均 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SO2 和 NO2 年均值均能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见表 2.2-1 和表 2.2-2。 表表 2.2-1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等价等级级划分及依据划分及依据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划分依据 生态三级 工程占地范围小于 2km2,且路线长度小于 50km;工程影响区 域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位于一般区域 声环境一级 沿线声环境功能区为 4a 类和 2 类,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 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大于 5dB(A) 地表水环境三级产生的污水成分简单且为非持久性,污水排放量1000m3/d 地下水环境简要分析 以路基工程(填方)为主,公路正常运行期间对地下水基本无 影响,重点对营运期环境风险影响进行分析 环境空气简要分析沿线无集中式排放源 表表 2.2-2 项项目目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范价范围围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运城市盐湖区 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300m 以内区域,沿线取土场、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范围 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的主要河流 地下水环境公路沿线村松散岩类孔隙水 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及效果 3.1 污染源分析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源强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按 80L 计,污水排放系数取 0.8,则按下述公式计算可得每个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生活污水量: 1000/ )( 1 qkQS 式中:QS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t/人d); k生活污水排放系数(0.60.9),取 0.8; q1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 根据上式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 0.064t。据调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 污水及粪便水(旱厕),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多种有机物, 其成分及其浓度详见表 3.1-1。 表表 3.1-1 施工施工营营地生活地生活污污水成分及水成分及浓浓度度 主要主要污污染物染物SSBOD5CODcrTOCTNTP 浓度(mg/L)5511025080204 拟建公路设置 1 处施工营地,营地设置简易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 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用于周边农田肥田,不外排。 路面径流污染物及源强分析 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其浓度受限于多 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 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国内一些高速公路的监测实验结 果也相差较远,长安大学曾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 桥面径流,在车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况下,降雨历时 1h,降雨强度 为 81.6mm,在 1h 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结果见表 3.1-2。 表表 3.1-2 路面径流中路面径流中污污染物染物浓浓度度测测定定值值 项项 目目520min2040min4060min平均平均值值 pH7.07.87.07.87.07.87.4 SS(mg/L)231.42158.22158.5290.3690.3618.71100 BOD5(mg/L)7.347.307.3065.08 石油类(mg/L)22.3019.7419.7111.25 从表 3.1-2 中可以看出,降雨对道路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降雨初 期 1h 内形成的路面径流。降雨初期到形成桥面径流的 30min 内,雨水 中的 SS 和石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30min 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 长下降较快,雨水中 BOD5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 值相 对较稳定,降雨历时 40min 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所以,降雨对道 路附近河沟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降雨初期 1h 内形成的路面径流。 (2)主要噪声污染源强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 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 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 自卸车。这些设备的运行噪声见表 3.1-3。 表表 3.1-3 主要施工机械和主要施工机械和车辆车辆的噪声的噪声级级 机械机械设备设备测测距(距(m) )声声级级( (dB) )备备 注注 挖掘机584液压式 推土机586- 装载机590轮式 搅拌机290- 推铺机587- 铲土机593- 平地机590- 压路机586振动式 卡 车7.589卡车的载重量越大噪声越高 振捣机1581- 夯土机1590- 自卸车582- 交通噪声单车排放源强 拟建道路营运各期小、中、大型车单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见 3.1-4。 表表 3.1-4 营营运各期各运各期各车车型型单车单车噪声排放源噪声排放源强强( (单单位:位:dB) ) 小型小型车车中型中型车车大型大型车车 路段路段时时段段 昼昼间间夜夜间间昼昼间间夜夜间间昼昼间间夜夜间间 初期 79.579.580.780.486.586.3 中期 79.379.580.980.686.786.4 全路段 远期 79.179.481.180.886.986.6 (3)大气排放源强 拟建道路全线未设置收费站等附属设施,无集中式排放源,大气污 染源主要为通行车辆的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尾气污染源可模拟为一条 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的大小密切相 关,同时又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运行车辆车况。本报告书评价以车辆交通 尾气为主。 预测交通量及特性 详见本章交通量特性分析内容。 预测车速参数 根据工程可研报告,全线设计车速为 50km/h。根据对山西省类似 道路的调查,全线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平均车速分别采用 50km/h、50km/h 和 40km/h。 车辆排放污染物线源源强计算 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按下式计算: 3 1 1 3600 i ijiJ EAQ 式中:Qj j 类气态污染物排放强度,mg/sm; Ai i 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汽车专用道路运行工况下,i 型车 j 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 车排放因子,mg辆/m。 通过上述源强公式可计算出项目污染物排放源强。本评价所选取 的预测评价因子为 NO2,QNO2/QNOX取值 0.9。考虑到汽车制造业科技进 步和环保型高标号无铅汽油推广应用等因素,营运期的道路污染物源 强修正参数取 0.8。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源强值见表 3.1-5。 表表 3.1-5 项项目目污污染物染物 NO2排放源排放源强强( (单单位:位:mg/ms) ) 序号序号路段名称路段名称营营运运近近期期营营运运中中期期营营运运远远期期 1全路段0.6130.9281.394 3.2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3.2.1 社会社会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 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沿线被征地拆迁居民生活质量 等,详见表 3.2-1。 表表 3.2-1 沿沿线线主要社会主要社会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 序号序号保保护对护对象象位置位置主要保主要保护护内容内容相关关系及具体相关关系及具体说说明明 1 被征地 拆迁户 全线生活质量 耕地被征用 房屋被拆迁 2地方经济全线 农业经济的损失 区域经济的发展 公路建设造成农业的损失,但将带动整 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利大于弊 3城市规划区全线 运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 拟建公路距离运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约 为 2.4km,不涉及其规划范围,本项目 的实施有利于运城市城市规划的实施 3.2.2 生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 主要包括自然植被、野生动物、耕地及基本农田、永久用地剥离的 土壤以及沿线临时占地的植被,详见表 3.2-2。 表表 3.2-2 沿沿线线主要生主要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 敏感目敏感目标标及位置及位置敏感目敏感目标标特征特征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及主要影响及时时段段 自然植被 (全线均有分布) 沿线自然植被以灌草丛为主 占用 植被类型现状图 参见图 4.1-3 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 的损失,影响时段为 施工期 野生动物 (全线) 沿线现存野生动物包括鸟类、 小型兽类等;评价范围内无国 沿线分布 工程施工将对局部野 生动物栖息环境造成 家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及集中栖息地分布 破坏,使其被动迁徙 耕地 (全线) 永久占用耕地 24.78hm2 占用 土地利用现状图 参见图 4.1-4 土地占用造成耕地数 量的减少,影响时段 为施工期 临时占地 的植被和土壤 取土场 1 处,拌合站兼施工营 地 1 处,新建施工便道 1km, 总占地面积 8.35hm2 占用 设置情况见图 1.6- 1 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 损失和水土流失,影 响时段为施工期 永久用地剥离的土壤 (全线) 永久占地 25.33hm2,施工过 程中剥离表土 7.4 万 m3 占用 剥离的表土将产生一 定的水土流失,影响 时段为施工期 3.2.3 地表水地表水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 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分布。 3.2.4 地下水地下水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 拟建公路沿线村庄饮用水水源均为城市集中供水,无工程建设可 能影响的地下水敏感目标,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沿线松散岩类孔隙 承压水。 3.2.5 声声环环境及境及环环境空气保境空气保护护目目标标 拟建道路两侧中心线 200m 范围内共有声、环境空气敏感目标 3 处,全部为村庄,详见表 3.2-3。 表表 3.2-3 拟拟建公路建公路评评价范价范围围内声内声环环境、境、环环境空气敏感点境空气敏感点统计统计表表 所在位置所在位置评评价范价范围户围户数数 ( (户户) )序序 号号 敏感点敏感点 名称名称起起屹屹桩桩号号 距离路中距离路中 心心线线( (m) ) 敏敏感感点点地地 面面与与路路线线 原原地地面面高高 差差( (m) ) 路基填路基填 挖高度挖高度 ( (m) ) 公路公路红红 线线距路距路 中心中心线线 ( (m) ) 总计总计 4a 类类 2 类类 环环境特征境特征 拟拟建公路与敏感点建公路与敏感点 位置关系平面位置关系平面图图 现现 场场 照照 片片 1 乔安 庄村 K2+640 K3+080 左 8501.0151200120 隶属盐湖区大渠街道,评价 范围内共约 120 户,约 400 人,侧向公路,以砖瓦平房 为主,临路第一排 9 户,有 围墙,临路一侧无窗户,拟 建公路与敏感点之间为现有 耕地;现状以社会生活噪声 为主;声环境执行 2 类标准 2 南孙 坞村 K4+450 K5+050 左 9002.0161400140 隶属盐湖区大渠街道,评价 范围内共约 140 户,约 500 人,背向公路,以砖瓦平房 为主,临路第一排 9 户,有 围墙,临路一侧无窗户,拟 建公路与敏感点之间为现有 耕地,现有村庄西侧靠近现 有国道 209;现状以社会生 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为主;声 环境执行 4a 类和 2 类标准; 工程拆迁 3 户(零散分布在 终点附近,为新建房屋) 注:(1) “路左右”以起点至终点方向为准; (2)地面高差“+”表示敏感点原地面高于路线原地面, “-”为低于;(3)填挖高度中“+”填“-”挖。 3.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 3.3.1 社会社会环环境境 拟建公路的建设符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运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 用,公路建设充分考虑了现有基础设施的影响,合理设置了桥涵及交叉 工程,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影响;拟建公路建设征用土地将对项目区土地 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3.3. 2 生生态环态环境境 (1)拟建公路虽然对沿线的栽培植被有一定面积的破坏,但是占用 的面积较小,区域现有植被类型组成及分布格局不会因本项目的建设而 发生改变,拟建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2)拟建公路永久占地 25.33hm2,其中占用耕地 24.78hm2,不占用 基本农田。 (3)经土石方优化平衡后,拟建公路需借土 28.4 万 m3,无弃方。 全线共设置取土场 1 处,临时占地 6.0hm2,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 要生态敏感区,不涉及其它环境敏感地区。取土结束后取土边坡覆土进 行绿化恢复植被,取土平台和迹地覆土复耕。 (4)拟建公路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所用沥青混凝土全部外购。 (5)拟建公路除取土场外,其它临时工程共占地 2.35hm2,包括施 工场地占地 2.0hm2、施工便道 0.35hm2。临时占地对农业生态和自然植被 的影响都是暂时的,对施工场地清理平整,覆土绿化,恢复植被;对施工 便道先硬化,防止扬尘和泥泞,施工后及时铲除硬壳,覆土恢复耕地。 (6)拟建公路对沿线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拟建公路占用 一定数量的耕地,但占用数量较少,对农田景观影响较小。 (7)拟建公路建设施工及营运期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 响,只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到的占用耕地、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永久占地范 围内的合理绿化,以及取土场、其它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其对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并能为环境所接受,不会降低当 地环境质量。 3.3.3 地表水地表水环环境境 拟建公路施工期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 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营运期间不设置收费站等附属设施,无污水排放。 3.3.4 地下水地下水环环境境 拟建公路建设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只要妥善处理施工废水, 确保其不排入环境,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 3.3.5 声声环环境境 (1)施工机械与设备噪声为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其影响范围为白天 距施工场地 70m 以内,夜间则达 220m 以远,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 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按 4a 类标准公路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 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20.0m、27.7m 和 35.3m,夜间达标距离分 别为 63.0m、81.6m 和 175.6m;按 2 类标准公路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 间达标距离分别为 59.7m、132.9m 和 179.1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 116.8m、151.8m 和 306.5m。 (3)根据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营运近期和中期乔安庄村 和南孙坞村昼夜环境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中的 2 类标准要求;营运远期乔安庄村和南孙坞村昼间达到 2 类标 准,夜间乔安庄村超标 2.0dB,南孙坞村超标 2.5dB。 3.3.6 环环境空气境空气 (1)拟建公路不设置的沥青拌合站,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 为拌合站拌合扬尘、施工储料场扬尘、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漏散造成的扬 尘、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路面摊铺沥青烟等。 (2)拟建公路不设置收费站等产生大气污染物的附属设施,营运期 间汽车尾气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3.7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1)按照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拟建公路所经地区属水力侵蚀中的 西北黄土高原区,容许土壤流失量分别为 1000t/(km2a),路线两侧土壤 侵蚀模数为 110t/(km2a)。 (2)本报告将路基填挖边坡和取土场拌合站防治区定为水土流失重 点防治单元。 3.4 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3.4.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1)生态保护管理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严格控制路基、管道开挖范围,尤其是施工便道,严格按设计修 建,避免超挖破坏更多的耕地。 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取土场进行取土作业,严禁随意取土占用耕地。 路基、管道开挖产生的土方应及时回填,不在道路永久占地范围 内的管道开挖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回填后及时进行土地平 整,进行生态恢复。土方临时应采取临时覆盖、拦挡措施,防止产生大的 水土流失。 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均应在施 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 路基施工和取土场应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施工前将表 层 30cm 土壤剥离,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后期用于绿化覆土。 砂石料均采取外购方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注意选 择有开采手续的合法砂石料场供应商,并在砂石料购买合同中明确水土 流失防治责任。外购砂石料场的选址应尽量选择位于路线 200m 以外,以 减少砂石料场对生态和道路路域景观造成的影响。 (2)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议 施工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 物;同时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加强施工管理,进行地表 植被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路基开挖,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对于占地 范围内的现有苗木首先考虑移栽,减少其破坏。 及时实施道路绿化工程,以补偿道路修建对植被造成的损失;凡 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 整治利用,进行复垦或绿化。 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 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除施工必须外,不随意砍伐植物。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认真搞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 理安排施工进度,将施工措施计划做深做细,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占地,缩 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尽可能地缩短疏松地面、坡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尽量避开大风和雨天施工。 路基边坡在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迅速进行防护,同时做好坡面、坡 脚排水,做到施工一处,及时治理保护一处。 合理组织路基与管道施工,减少土方临时堆放时间,减少水土流 失。 在雨季和汛期到来之前,应备齐土体临时防护用的物料及各种防 汛物资,随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轻雨水对主体工程的破坏和减少 土壤的流失。 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作业,不得 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 加剧水土流失。 施工期应限制施工区域,限制人的活动范围,所有车辆按选定的 道路走“一”字型作业法,走同一车辙,避免加开新路,尽可能减少对地表 的破坏。 (4)临时工程用地设置要求及恢复措施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结束时对各类临时用地 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对于有进场耕作条件的土地尽量复耕利用,无条件 的则种植乔灌草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拌合站,工程结束后 对 1 处取土场、1 处施工场地以及施工便道进行生态恢复。 取土场 拟建公路设置的取土场为台地取土场,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取土, 杜绝任意从规定范围外取土;取土场取土要做到边开采、边平整,及时覆 土绿化复耕;杜绝路边随意取土,并做好土石方纵向调运的规划。 其它临时工程措施 拟建公路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其它临时工程生态恢复措施如下: a. 对于所有的施工便道应先铺砂砾,防止扬尘和泥泞,施工后及时 清除新修便道砂砾,覆土复耕。 b. 施工场地使用结束后及时进行清理施工痕迹,平整后绿化恢复植 被。 其他临时工程经过具体的恢复措施后,共恢复耕地 0.35hm2,恢复植 被 2.0hm2。 3.4.2 声环境声环境 1、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 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 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2)由于道路施工夜间噪声影响较大,要求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 施工作业时段,在声环境敏感点分布的施工作业区域,尽量减少夜间 (22:0006: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夜间严禁打桩作业。因生产工艺要 求而必需夜间连续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得到当地郊区人民政府或者有 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并事先做好宣传工作,最大程度的缓解噪声影响。 (3)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取土场等临时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 民区。 (4)承包商应根据劳动卫生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业时间,做到 轮流操作筑路机械,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环境作业,给工人恢 复听力的时间,并对机械操作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5)建设单位应在沿线各施工标段设置公众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业 主应及时会同当地环保部门给予解决,以免产生环保纠纷。 2、营运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按照环发20107 号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 进行合理的选择,具体的声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合理规划布局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 根据本评价路段预测结果,公路沿线的噪声防护距离营运近期最少不小 于 116.8m,营运中期不小于 151.8m,营运远期不小于 306.5m。建议运城 市盐湖区规划部门对拟建公路沿线在进行中长期规划时,不宜将临路建 筑物规划为居住、教学、医院、疗养等用途,而是规划为工业、商业、运动、 休闲娱乐、仓储、停车场等各类设施用地。 在拟建道路建成后,在规划或在拟建道路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 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 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 路面交通噪声源的控制 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通过人 口密度较大的村镇路段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 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道路的路面清洁,维持道路良好路况。 营运期跟踪监测 由于公路营运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声环境预测模式和预测参数 存在误差等因素,往往造成噪声预测值与营运后噪声预测值存在差异。 遵循避免资金的不合理投入,同时又使营运期受到交通噪声显著影响的 敏感点得到保护的原则,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在营运期实 施跟踪监测(监测费用计入营运期环境监测费用),当敏感点环境噪声不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限值要求时,及时 采取相应降噪措施。 3.4.3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1)施工材料堆放要求 施工材料堆放处要求设置围栏,对散装材料加盖篷布或塑料布, 防止雨水冲刷进入环境。 严禁随意向道路沿线沟道倾倒弃渣、垃圾等物料。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迹地,并进行生态恢复,减少水土流失。 (2)临时施工场地要求 施工营地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肥田,不外排。 拌合站和预制场设置临时沉淀池,生产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 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所用沥青混凝土全部外购。 尽量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 及机械维修次数,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施工机械严格检查,防止 油料泄漏;所有机械设备的各类废油料及润滑油等全部分类回收并存储, 施工结束后可集中出售给有关废油回收企业。 (3)互通跨线桥施工要求 拟建公路互通跨线桥施工钻渣主要为黄土和砂卵石,为一般固体废 物,报告要求桥梁施工时在互通匝道永久占地范围内设置泥浆临时沉淀 池和钻渣临时堆放处,并在四周设置围挡,施工完毕后,桥梁钻渣用于互 通绿化底层填土。 (4)其它要求 拟建公路砂料要求从符合环保要求的合法单位购买,在运输和贮存 过程中采取篷布遮盖、拦挡等措施,防止对砂、石料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 3.4.4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 (1)宣传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重视 沿线村庄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有关饮用水源的规定。 (2)从源头上控制施工机械的油污污染,加强设备维护,保证物料运 输车辆工况,减少油污的跑、冒、滴、漏。 (3)严禁随意取水,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沿线居民正常用水不 受影响。工程用水若取自沿线村庄,要求和当地政府部门、村民协商解决, 不得随意取水,不得影响沿线村庄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4)施工期间严格施工管理,不得蓄意破坏水井及相关设施,不得在 村庄周围堆放建筑材料和废渣。 3.4.5 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 1、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沥青烟气防治措施 拟建公路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所用沥青混凝土全部外购,采用密封 卡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本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从具有合法环保 手续的厂家购买成品沥青混凝土。 (2)防尘措施 项目取土场和施工场地(基层拌和站、桥梁预制场)的设置考虑 到了对附近村庄的影响。 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 输途中扬尘、散落,必须加盖毡布。 粉状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选在附近村庄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在 200m 以上,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设置 围栏,施工单位应配备一定的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及主要运输道路定期 洒水,防止尘土飞扬,遇恶劣天气加盖毡布。 对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措施,定期洒水,在干旱大风天 气应加强洒水,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另外,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现道路以 及铺设石屑、碎石路面,控制机动车轮碾压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扬尘的 污染。 对取土场场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包括临时覆盖、及时进行生态 恢复等,防止生成新尘源,临时堆土采用编织物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施工人员炊事及取暖设备建议使用自带的燃油、液化气等清洁 能源,严禁砍伐植物做薪材。 所有施工区域必须严格按照晋环发2010136 号关于加强建筑 施工扬尘排污费核定征收工作的通知,及时缴纳扬尘排污费。 2、营运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 现象发生。 3.4.6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拆迁安置:执行拆迁安置计划,妥善安置居民。 公用设施: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先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进行拆除。 3.5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析 (1)拟建公路营运期的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为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 (2)拟建公路建成后交通事故率明显降低,同时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 辆只占全部运载车辆的 0.4%,加上危险化学品严格的管理手段和司机谨 慎的驾驶态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小,但要通 过采取加强运输管理、设置警示牌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小事故风险。 3.6 环境保护投资及经济损益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及经济损益分析 (1)对受本项工程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采用补偿法、专家打分 法等分析方法对拟建公路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定性分析,拟建公路的环 境正负效益比为 2.5,表明拟建公路工程所产生的环境经济的正效益占主 导地位。从环保角度来看该项目是可行的。 (2)拟建公路环保投资估算为 167.1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1.09%。 3.7 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 3.7.1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 1、施工期 (1)根据工程设计文件中有关环保和水保内容,落实施工场地的环保 措施、水保措施和各项经费,特别是有关施工期污、废水处理和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卫生防疫,施工期的环境卫生管理,确 保施工期间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 合理安排施工方式、施工时间,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标;并尽量 避免夜间作业,减少噪声污染影响; 保持场地整洁,保证施工机械和车辆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施工采取洒水抑尘等防尘措施,防止建筑垃圾和粉尘对环境空气和水 环境的影响; 建筑垃圾尽量回用于工程自身回填,其余部分按照工程规划运 至指定的合法场地处置;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并做好施工人员卫生防疫工 作。 (2)委托有资质单位按照有关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定期提供 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 2、营运期 对工程沿线交通噪声超标的住户采取治理措施; 做好公路边坡防护工程的维修保养工作;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 设施;加强道路绿化管理及护养; 3.7.2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计划计划 环境监测内容可参照表 3.7-1 和表 3.7-2。 表表 3.7-1 施工期施工期环环境境监测计监测计划划 内容监监测测点点位位监监测测项项目目监监测测频频次次 监监测测 历历时时 采采样样时时间间实实施施机机构构 负负责责 机机构构 监监督督机机构构 噪声施工现场 施工 场界噪声 1次/处,必 要时随机抽 测 2天 施工时间内昼、 夜各1次 有资质的 环境监测 机构 建设 单位 运城市 环保局 表表 3.7-2 营营运期运期环环境境监测计监测计划划 内内容容监监测测地地点点监监测测项项目目监监测测频频次次 监监测测 历历时时 采采样样时时间间实实施施机机构构 负负责责 机机构构 监监督督机机构构 噪声 乔安庄村 南孙坞村 环境噪声2次/年2天昼、夜各一次 有资质的 环境监测 机构 运营 公司 运城市 环保局 .3 环境监理环境监理 工程应在设计施工阶段委托具备一定资质的环境监理公司,对设计、 施工阶段的环保“三同时”措施以及有关环保管理方案进行全过程监督管 理。监理内容包括: 设计中环保措施的监理,监督设计中是否按环保法律、法规、导则及 标准的要求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设施的管理监督,具体包括:取土场 的工程和生态保护措施;施工便道、施工道路的扬尘控制、途经敏感点时 的施工噪声隔声围护、夜间停止作业;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的 处理收集;项目环保工程内容、质量的监理等。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公开环境信息情况 (1)第一次公示 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各相关部门及公路沿 线各级政府已经做了大量调查和协调工作。在委托环评单位开展本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建设单位于 2012 年 11 月 6 日至 11 月 19 日期间 就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关信息在山西交通网()首 页“环评公告”专栏进行了公布,同时在项目沿线村庄进行了现场公告, 以便广泛征求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网站公告见图 4.2-1,村 镇现场公告见图 4.2-2。 (2)第二次公示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完成后,受建设单位委托,评价单位于 2012 年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6 日期间在山西省交通网上进行了本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