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崎病的心血管损害及临床防治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一 概述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未明 免疫调节异常 超抗原(Superantagen) 粘附分子(Adhesive molecular)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延迟,三 病理 KD心血管相关病变的病理分期 分期 病程 病理变化 死因 周 小血管炎、微血管周围炎以及大、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中动脉周围炎 急性心内膜炎 周 中动脉炎突出,动脉瘤及血栓,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坏死性血管病变 全心炎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破裂 周 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 中动脉发生肉芽肿 血管内膜增厚 心肌梗死 周以后 急性血管炎基本消退,血管内膜增厚 瘢痕狭窄 动脉瘤或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心内膜及心肌纤维化,Early regression premature fatal(0.8%) regression (10%) atherosclerosis ischemic HD(3-4%)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ansient Coronary mitral regurgitation(1%) dilatation aneurysm(20%) aortic regurgitation(0.2%) valvulitis Coronary arteritis pericarditis(18%) Myocarditis(50%) myocardial fibrosis Kawasaki Arteritis brachial gangrene of fingers Systemic artery renal 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involvment(2%) mesenterial arteris ileus iliac,临床表现 (一)主要表现 发热:95%,多数持续5天以上,平均12天,多为持续发热,可呈驰张热,体温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多无效 结合膜充血:90% 多于起病3-4天出现,热退后消失 唇及口腔表现:90% 唇潮红皲裂,杨梅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扁桃体可肿大或有渗出 皮疹:95% 多在发热后1-3天出现,呈全身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不发生疱疹或结痂,热退后消失 手足症状:早期手足呈广泛坚实性或硬性肿胀,皮肤有光泽,75-95%在病程14天后出现指趾端与甲缘交界处出现膜样脱皮 淋巴结肿大:发病同时或起病3天内颈淋巴结肿大,直径达1.5cm 以上,坚硬有触痛,不红不化脓,单侧或双侧,一般热退后消失。 (二)其他症状 心脏:心肌炎,心包炎,偶可闻及奔马律,心音低钝,心力衰竭 肺:间质性肺炎 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中枢性或外周性神经麻痹以及精神情绪异常 其他:肝胆症状,关节肿痛,视力障碍,心外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实验室检查 (一) 常规检查 1 血液学检查 2 大、小便常规 3 免疫学检查: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其它 4 物理检查 1)胸部x线摄片 2)心电图(ECG) 3)超声心动图 4)心血管造影,诊断标准 (一)日本MCLS研究会或第三次国际川崎病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1 不明原因发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 双眼球结膜弥漫性充血; 3 口唇或口腔变化中至少有下述改变中的一条:口唇潮红,干燥 皲裂;舌乳头突 起,扬梅舌;口咽粘膜充血. 4 病初(1-9天)手指和(或)足趾硬性肿胀,掌跖潮红; 恢复期(9-21天)出现指趾端膜状 脱屑;肛周脱屑发生更早. 5 全身多形性充血皮疹,无水泡及结痂; 6 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多为双侧,直径达1.5cm或更大。 国际会议标准中还附加一条应除外其他疾病。,(二)参考条件 1. 心血管系统 :心脏听诊杂音,奔马律,心音减弱,ECG示P-R间期延长,Q-T间 期 延长,异常Q波,ST-T异常,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积液,冠状动脉瘤或扩张, 体动脉瘤 2. 消化系统:腹泻,呕吐,腹痛,胆囊肿大,麻痹性肠梗阻,黄疸,血清转氨酶 升高 3. 血液系统:WBC升高伴核左移,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CPR阳性,低蛋白血 症,贫血 4. 泌尿系统:蛋白尿,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 5. 呼吸系统:咳嗽,流涕,肺野异常阴影 6. 神经系统: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严重者出现痉挛,意识障碍,面神经麻痹 7. 皮肤 :BCG接种部位发红,小脓疱 8. 关节 :疼痛,肿胀 1999年日本调查结果,典型KD即符合诊断标准五项(包括第1项)占84.3%, 仅有四项,但在UCG或心血管造影证明有冠状动脉瘤占3.7%, 疑似病例12%,非典型KD的诊断 u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或3项,但UCG或 ANGIO证明有冠状动脉瘤(多见于6月婴儿或8岁儿童) u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但可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此型冠状动脉扩张少见)。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非典型KD诊断的参考指标: 血小板数显著增多 CRP,ESR明显增加 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 UCG :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 心脏杂音或心包摩擦音 BCG接种处再现红斑,诊别诊断 猩红热 渗出性红斑 红斑狼疮 婴儿结节性多动脉周围炎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八 心血管并发症 KD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冠状动脉 一过性扩张(急性期) 247/923(26.7) 冠状动脉瘤 263/1545(17) 1991-1993(IVIG-原田记分) 14/190(7.3) 全身动脉瘤 23/1545(1.7) 心包炎或心包积液 212/1236(17.1) 心肌炎 50% 心肌梗死 21/1540(1.3) 死亡 8/1545(0.5),心血管并发症 KD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冠状动脉 一过性扩张(急性期) 247/923(26.7) 冠状动脉瘤 263/1545(17) 1991-1993(IVIG-原田记分) 14/190(7.3) 全身动脉瘤 23/1545(1.7) 心包炎或心包积液 212/1236(17.1) 心肌炎 50% 心肌梗死 21/1540(1.3) 死亡 8/1545(0.5),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瘤的分级 分级 内径(mm) 特征 正常 3y 8 多个,广泛,弥漫性,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超过正常范围或冠状动脉内 径/主动脉根部内径0.3,多为一过性,病 程3-4周恢复正常 动脉瘤:病程4 周仍扩张或呈瘤样改变 巨大动脉瘤:内径8mm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好发顺序: l 左冠状动脉主支近端 l 右冠状动脉近端 l 左前降支 l 右冠状动脉中段 l 左回旋支 冠状动脉瘤好发于冠状动脉主支近端, 远端的动脉瘤总是伴随近端动脉瘤而存在,诊断冠状动脉瘤的方法 l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精确的方法,但属创 伤性检查 l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有效的无创性方法,重复性好,与冠状 动脉造影相比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7%和100%,对于冠状 动脉瘤远端以及狭窄,或阻塞病变不敏感 l 电子束CT:可以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 支,并可单独显示冠状动脉投影图象显示冠状动脉瘤类型及 部位,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有: l 1岁以下男性患儿; l 发热超过2周; l 血沉大于100mm/h或血沉增快持续4周以上; l 体动脉瘤.,冠状动脉瘤的自然病程 Kato 810例KD后发生冠状动脉瘤191例(20.1%),171例1年后复查 l 99例(58%)冠状动脉瘤消失 l 72例(42%)仍有异常 l 个别发展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 l 冠状动脉瘤内径9mm者,均发生狭窄 l 冠状动脉瘤内径5mm者,随访8年未发生狭窄 l 并发全身动脉瘤者,多伴随有冠状动脉瘤,(一) 冠状动脉瘤并发心肌梗死 发生率:1-2% 时间:多于病程1年内(尤其病程1-11月内),KD发生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l 冠状动脉瘤的最大直径8mm; l 冠状动脉瘤形态为囊状、念珠状或香肠状; l 急性期发热持续3周以上; l 急性期单独使用皮质激素; l 多发年龄2岁以上,临床特点: l 多在休息安静或睡眠中突然发生; l 多表现为休克,心力衰竭,烦躁及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婴 儿主诉胸痛者少; l 无症状者占较大比例,此为KD并发心肌梗死的特征; l 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次数及冠状动脉阻塞部位有关。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Q波) : Q/R0.3 or QS波形,(三)冠状动脉瘤并发冠状动脉狭窄 l 时间:多于发病后4-7周发生,即紧接于冠状动脉瘤发 生之后。 l 部位: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 l 愈年轻者侧枝循环发生越早 l 冠状动脉狭窄表现为节段性及限局性狭窄 l 多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诊断 l 负荷心电图(常用药物 双嘧达莫,多巴酚丁胺) l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适合于较大儿童 l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201铊或99m锝),SPECT显像定量 (靶心图) l 血管内超声 l CT,心肌炎 l 发生率:50-70% l 时间:病程1-2周 l ECG: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T波及ST 段改变 l 心肌酶谱:CK-mB升高(24%),cTnI阳性(40%) l 病理改变:炎性细胞侵润 l 与冠状动脉瘤无关,(五)心包炎 l 发生率:3-31% l M超声心动图:少量心包积液,多为血性渗出液 l 心包穿刺:中性粒细胞多,免疫复合物水平较血 清高,(六)心脏瓣膜病变 l 二尖瓣返流:10%, 因瓣膜的炎性侵润或乳头肌 功能不全引起 l 主动脉返流:5%,与冠状动脉损害有关,可能为心内膜炎 或主动脉炎的延伸,(七)心脏传导系统的损害 l 所有的心脏传导系统都可受到损害 l 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SSS,AVB,(八)充血性心力衰竭 l 表现不明显,需反复检查 l 因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引起,(九)心脏以外的血管病变 l 全身中,小动静脉,毛细血管 l 二维超声心动图:管腔变窄,内膜增厚, 回声增强且不均匀,预后 本症系自限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约3%的病例可复发。病死率约0.5-2%,死亡原因多心肌梗塞或动脉瘤破裂,个别病例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可突然死亡。如高度怀疑有冠状动脉后遗症者,有下列情况,可作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征: l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瓣膜病变和严重心律 失常 l 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持续 6月, 需除外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可在发病后6-12月做冠状动脉造 影 l 急性期有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后又退缩,在随访中发现 心肌缺血者,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治疗目的: 控制全身血管炎症,防止冠状动脉瘤形成及 血栓性阻塞。,阿司匹林(ASP) l 具有抗炎、抗血小板作用,为治疗本病首选药物 l 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l 剂量:30-50mg/(kg.d),热退后减为5-10mg/(kg.d),每日1次,疗 程1-2个月,视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决定.有肝损害时,可改用氟比 洛芬(flurbiprofen),口服剂量为2-4mg/(kg.d),分3次服用; 大剂量 ASP促进血小板积聚,损伤肝功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l 目前多主张早期(发病7天内)给予IVIG l IVIG疗法及效果,Data excluding all patients with abnormal coronary echocardiograms before treatment in seven published studies Coronary artery abnormality Subacute Convalescent Teatment regimen No Stage(%) stage(%) A alone 195 44/187(23.5) 27/183(14.7) A+ total IVIG1g/kg 275 33/269(12.2) 23/266(8.6) A+ total IVIG 1 to 2g/kg 400 55/399(13.7) 7/100(7.0) A+ total IVIG 1.6g/kg 365 29/348(5.7) 13/351(3.7) A+ total IVIG 2.0g/kg 573 21/570(3.6) 11/417(2.6),l 已形成冠状动脉瘤者,联用IVIG组,动脉瘤退缩较单用 ASP组早的倾向。 l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用单剂疗法加ASP治疗45例KD,随访 半年无一例发生冠脉病变,而单用ASP者冠脉病变达15.6% l 目前国际推荐用法:IVIG单次大剂量(2g/kg),浓度2.5%, 10-12小时输入 l IVIG的适应征: (1) 美国,日本,(1)冠状动脉瘤高危患儿:原田记分法 (i) 白细胞12109/L; (ii) (2)血小板40mg/L); (iv) 红细胞压积35g/L; (v) 年龄1岁; (vi) 性别男性; 以上各项在发病7天内记分,每项为1分,记分4分以上为大剂量IVIG疗法的适应症。,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依赖IVIG的剂量,而不依赖ASP的剂量 NO ASP(mg/kg) IVIG 日本 868例 30-50 不同剂量 美国 761例 80-100 不同剂量,IVIG的作用机理 (1) 封闭血中单核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 表面的IgFc受体,阻断 IgFc与IgFc受体的免 疫反应 (2) 使抗独特型(idiotype)抗体的修复 (3) 提供特异性抗体,中和抗原(毒素)作用 (4) 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5) 逆转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延迟,IVIG不反应(nonrespond,耐药) (1) 指大剂量IVIG治疗KD后发热(T38)持续48hr以上 (2) 对策: (i) 重复IVIG (ii) 皮质激素 (iii) 乌司他丁 (iv) 抗细胞因子疗法,重复使用IVIG l 大剂量IVIG耐药者,可重复使用IVIG1g/kg l 大剂量IVIG耐药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高 l 首次 IVIG耐药者为15.4%,重复使用耐药为7.5% l IgG分子量16万,大量大分子蛋白输入将使血液 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皮质激素 l wright(1996)4例IVIG不反应者(持续发热伴冠状动脉病变), 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x1-3天,临床有效,冠状动脉病变 停止 l Kato(1979) 单用激素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达65% l Cremer(1988) ASP+ 激素: 无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险 l Nonaka(1995) ASP+ IVIG+ 激素: 安全,有效,并可预防冠 状动脉瘤的发生 l KD不能使用激素已占领30年市场(Kawasaki) l KD属免疫增强性疾病,为什么不能使用激素,乌司他丁(Uinastatin,UTI) * 血管炎PMN激活 弹性硬蛋白酶(PMN-elastase) 血管壁弹性硬蛋白 弹性板断裂 纤维结合素 血管壁间隙空洞 血管壁通透性 冠状动脉瘤 血管内皮细胞障碍,* UTI的药理作用: l 抑制PMN-elastase 的释放 l 使 PMN-elastase 失活 l 消除氧化物 l 抑制单核细胞产生TNF-a,IL-1,IL-6 l 减轻血管炎症,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剂量:3000-5000U/kg iv Bid 连续5-9天,抗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房补贴借款合同书
- 2025租赁合同及注意事项
- 离职解聘协议合同范本
- 翻越浪浪山开启新学期-以《浪浪山的小妖怪》为引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班会-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 2025劳动合同未到期调动需支付合同违约金
- 停车雨棚建设合同范本
- 商场名酒搭售合同范本
- 广告的设计合同范本
- 冬建工程合同范本
- 设备安装单价合同范本
- 台州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达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DL-T5493-2014电力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考点梳理)
- 测量基础能力测试
- 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
- 117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6部分:建设项目
- 水电站全套课件
-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山西航空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