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现场安全伤患意识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术现场安全伤患意识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术现场安全伤患意识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术现场安全伤患意识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术现场安全伤患意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心肺復甦術,講師:彰化秀傳醫院急診部 童春濱副主任,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急救黃金時間:4-6 分鐘內,救命的黃金時間,循環停止,腦細胞開始受損,腦細胞受損無法恢復,2005 Adult Chain of Survival,2010 Adult Chain of Survival,安叫 叫 C A B D,急救C A B D,C:Circulation 循環 A:Airway 呼吸道 B:Breathing 呼吸 D : Defibrillation 去顫,冠狀動脈循環系統:供應心肌,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 抽煙 肥胖 直系親屬早發性心血管疾病 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停經,心電圖,存活率,四分鐘內給予基本心肺復甦術 ( CPR ) 八分鐘內給予高級心臟救命術 ( ACLS ) 存活率可達 43 %,適應症,一、呼吸停止 二、心跳停止,心肺復甦術: 現場安全-傷患意識,(一)先確認急救現場是否安全?並做自我防護措施(手套、口罩、護目鏡等) (二)先叫先生!先生!(或小姐、小朋友)您好嗎?再輕拍傷患之肩部,以確定傷患有無意識及呼吸(看看有無呼吸動作)。,2005 Pediatric Chain of Survival,2010 Pediatric Chain of Survival,心肺復甦術: 呼救-求救,(三)患者如無反應或意識不清,立即高聲呼救請人打119求救,並置患者於適當姿勢。但有下列情況如溺水、創傷、藥物中毒、窒息性心跳停止,若無旁人先CPR 2分鐘,再打電話求救。,葛氏昏迷指數(GCS),AHA 2010,心肺復甦術:,對於醫護人員確認成人患者無反應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亦即僅有喘息) 後,緊急應變系統的立即確認和啟動之相關建議方面有精細的修正。 醫護人員檢查回應能力時,即已短暫檢查是否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亦即沒有呼吸或僅有喘息)。 接著施救者應啟動緊急應變系統並取得AED or defibrillator (或請他人取得)。 醫護人員不應花費10 秒以上檢查脈搏,且如果在10 秒內沒有明顯摸到脈搏,則應開始CPR 並在可取得的狀況下使用,心肺復甦術: 胸外按摩,患者無反應且沒有呼吸或未正常呼吸(亦即沒有呼吸或僅有喘息) 時執行,且如果在10 秒內沒有明顯摸到脈搏,則施行胸外按摩: 兩乳頭間手掌根重疊置於胸骨上。 兩手肘關節打直,兩膝靠近患者,跪地打開與肩同寬。 以身體重量垂直下壓,壓力平穩不可使用瞬間壓力。,雙手交疊上翹或交扣 手指避免觸及肋骨 兩臂垂直用力下壓至少5公分 放鬆時手掌不可離開患者胸部 每分鐘速率至少100下,心肺復甦術:,若無ambu, 則每分鐘速率至少100下 若有ambu, 則壓胸及ambu bagging比率8歲以上30:2。 若有ambu, 則壓胸及ambu bagging比率8歲以下兩位醫護人員急救時改為15:2 每五次循環後約兩分鐘再評估是否有脈博或有去顫器時檢查心率有無改變?,心肺復甦術: 急救者姿勢,急救者的姿勢: 急救者跪於患者肩部一側,雙膝分開與自己肩同寬。 肘關節伸直,並使肩膀保持與患者胸骨呈垂直,利用肩與腰之力量往下壓。,心肺復甦術: 急救者姿勢,下壓與放鬆時間應相等,施壓時口裡數著一上、二上、三上十上、十一、十二 、二八、二九、三十;唸第一個字時下壓,第二個字時放鬆。(約小於0.6秒下壓一次),心肺復甦術(醫護人員版):,暢通呼吸道保護頸椎,壓額抬下顎法,維持呼吸道通暢的方法,心肺復甦術:,檢查呼吸,檢查呼吸,查看、聽和感覺是否有呼吸已經從流程中移除。,心肺復甦術: 人工呼吸,用ambu bagging 時罩緊患者之口吹氣,同時注視患者之胸廓,要膨脹起才有效。 吹氣後,急救員應將嘴唇離開患者之口。,心肺復甦術: 吹二口氣,連續吹二口氣入肺,每次1秒。 每口氣吹完,將鼻孔放鬆,注意胸廓有無下降,以測試患者肺部有無氣體出來。 如吹氣受阻時,重新暢通呼吸道再吹氣,如不成功,疑異物哽塞,直接做CPR胸部按壓之動作。,A E D 或去顫器使用及時機,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打開開關,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貼上電擊片,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電擊片位置,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分析節律,不要碰觸病人,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電 擊,不要碰觸病人,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CPR 五次循環後評估脈博或心率有無改變,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復甦 姿勢,成人心肺復甦術,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心肺復甦術: 復甦姿勢的原則,以下是復甦姿勢的原則,請確實遵守: 1.適用在沒有外傷的病患 2.患者的姿勢以接近側躺為主,頭部的姿勢要能讓口中的分泌物流出。 3.不可造成患者胸部有壓迫,影響換氣。,心肺復甦術: 復甦姿勢的原則,4.必須讓患者能在穩定且安全的轉回平躺,但要注意是否可能有頸椎傷害的存在。 5.很好觀察和評估呼吸道。 6.每30分鐘換邊一次 7.本姿勢不會造成患者的傷害。,小兒(1歲)心肺復甦處理流程,吹氣時間: 1秒 心外按壓位置: 兩乳頭連線下一指幅 心外按壓深度:至少胸部前後徑尺寸的1/3約1.5英吋(4 公分) 心外按壓速率: 至少每分鐘100下 心外按壓:吹氣為30:2(一人急救) 15:2 (醫護人員二人急救),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二、異物哽塞的情況: (一)意識沒有喪失,氣道部份阻塞,此時患者應仍可以呼吸、咳嗽或說話,應當鼓勵患者儘量咳嗽,觀察是否演變成完全阻塞。,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二)意識沒有喪失,氣道嚴重阻塞: 1.呼吸困難、無法咳嗽或說話 2.站在患者背後腳成弓箭步,前腳置於患者雙腳間。 3.一手測量肚臍與胸窩,另一手握拳虎口向內置於肚臍上方,遠離劍突。,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4. 測量的手再握住另一手,兩手環抱患者腰部,往內往上擠按,直到氣道阻塞解除或意識昏迷。 5. 當雙手無法環抱患者或患者為孕婦時,擠按的部位移至胸骨心臟按摩處(CPR之壓胸動作)。,哈姆立克法,腹部快速 按壓法,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呼吸道異物哽塞,哈姆立克法,孕婦 及 肥胖者,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土,呼吸道異物哽塞,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6.每次擠按都要注意是否已有阻塞解除的現象(嘔吐、咳嗽或講話)。 7.注意是否患者已呈昏迷,若昏迷應以兩肘往上頂住患者腋下,靠在施救者的身上,再令患者安全的往後平躺於堅硬的平面上。,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三)意識喪失、氣道阻塞: 先急救,每當施行人工呼吸之前都要檢查是否口中有異物,若有就要以手指掃除,再施行心肺復甦術流程。,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三、處理異物梗塞的方法: (一)哈姆立克(腹部推擠法) 1. 患者站或坐時(清醒患者):急救員站於患者背後手臂環繞其腰部,將拳頭的大拇指側,對準患者肚臍與劍突中間處,另一手握緊拳頭後快速向內向上壓,向患者腹部推擠五下。 2. 患者躺時(昏迷患者):直接做CPR之壓胸動作。,呼吸道異物哽塞的處理,(四)自救法 在腹部上以自己的拳頭快速向內向上,連續五下的壓擠,或向椅背、水槽邊緣、扶手欄杆等快速擠壓腹部。,嬰兒呼吸道異物哽塞,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拍背戳胸法,呼吸道異物哽塞,2000年心肺復甦術,2005年心肺復甦術,AHA 2010,2005 五大主要改變,1.有效壓胸:Effective Chest Compression。 2.一視同仁:Single Ratio(除新生兒外,所有年 齡層一人施救都以30:2比率;只有嬰 孩及小兒在二人施救時為15:2)。 3.一秒吹氣:只要胸部起伏即可。 4.一次電擊:用AED3次電擊,會延誤37秒才能壓胸 5.一歲以上:也可用AED(使用小兒系統)。,2010 主要改變,由於心臟停止患者可能呈現短暫的似癲癇症狀或臨終喘息情況,因而導致可能採取行動的施救者困惑,應特別訓練派遣員辨識這些心臟停止現象,以改善心臟停止的確認能力。 派遣員應指示未經訓練的非專業施救者為突發性心臟停止的成人提供徒手CPR。 對於醫護人員確認成人患者無反應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亦即僅有喘息) 後,緊急應變系統的立即確認和啟動之相關建議方面有精細的修正。 醫護人員檢查回應能力時,即已短暫檢查是否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亦即沒有呼吸或僅有喘息)。接著施救者應啟動緊急應變系統並取得AED or defibrillator (或請他人取得)。,2010 主要改變,醫護人員不應花費10秒以上檢查脈搏,且如果在10 秒內沒有明顯摸到脈搏,則應開始CPR並在可取得的狀況下使用 查看、聽和感覺是否有呼吸已經從流程中移除。 進一步強調高品質的CPR (以足夠的速率和深度進行按壓、確保每次按壓後完全的胸部回彈、儘量減少按壓中斷,以及避免過度通氣) 。 一般不建議在通氣期間作環狀軟骨按壓。 施救者應在進行急救人工呼吸前開始胸部按壓(C-A-B 而非A-B-C)。以30次按壓開始CPR,而非先進行2次通氣,可以縮短第一次按壓前的延遲。,2010 主要改變,按壓速率從大約100 次/分鐘修改為至少每分鐘100次。 成人按壓深度已從先前建議的約4至5公分範圍,細微更動為至少5公分。 持續強調需要縮短最後一次按壓與施予電擊間的時間,以及縮短施予電擊後,施予電擊與立即恢復按壓間的時間。 新增重點:於CPR 期間使用團隊作業形式。,改變之目標,使CPR Easier:,1.To learn (簡單學) 2.To remember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