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科创园一期(YJK)结构统一技术措施.doc_第1页
襄阳科创园一期(YJK)结构统一技术措施.doc_第2页
襄阳科创园一期(YJK)结构统一技术措施.doc_第3页
襄阳科创园一期(YJK)结构统一技术措施.doc_第4页
襄阳科创园一期(YJK)结构统一技术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科创园一期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2015/04/25一、工程概况:1、结构型式:办公楼A、B、C区结构高度为22.6m,多层商业A、C区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B区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2、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4、结构抗震等级:A、C区框架结构梁柱抗震等级为四级;B区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大跨部分(跨度大于18m)抗震等级提高到三级。 5、其他:标准冻深0.60m,基本风压0.35kN/m2。5、地基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不良地质作用:待定。6、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详见个单体。7、地下水水位:稳定水位绝对标高:待定。 抗浮水位绝对标高:建筑设计地面标高。二、 荷载取值:1、面层恒载取值: 具体详见基本荷载表格。2、活荷载取值:(1)门厅、人流通道 3.5 KN/m2 (2)办公 2.0 KN/m2 (3)卫生间: 4.0 KN/m2 (4)咖啡厅: 3.5KN/m2 (5)储藏: 5.0 KN/m2 (6)消防控制室: 6.0KN/m2 (7)空调机房、制冷机房、排烟机房、送风机房: 8.0 KN/m2 (8)水泵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 10.0 KN/m2 (9)楼梯(含平台): 3.5 KN/m2 跃层楼梯(含平台): 2.0 KN/m2 (10)楼、电梯间前室: 3.5 KN/m2 (11)露台: 3.5 KN /m2 (12)上人屋面: 2.0 KN/m2 (13)不上人屋面: 0.7KN/m2 (14)地下室顶板: 5.0KN/m2 注意:露台要考虑种植土,恒载应加种植土。楼梯间(整体电算输入): q恒=8.0 KN/m2 ;q活=3.5 KN/m2 剪刀梯(两跑): q恒=16.0 KN/m2 ;q活=7.0 KN/m2 3、填充墙体荷载: (1)外墙:墙厚190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容重: 14.0KN/m3 0.1914.0=2.7KN/m2 内侧粉刷: 0.4 KN/m2 外墙砂浆+保温:(面漆) 0.7KN/m2 外墙石材+保温:(石材) 1.7KN/m2 q恒=2.7+0.40 +0.7(1.4)=3.80(4.80)KN/m2(3)内墙:楼梯间墙、分户墙,墙厚190加气混凝土块,容重:8.5KN/m3 0.198.5=1.7 KN/m2 双面粉刷: 0.402=0.8 KN/m2 q恒=1.7+0.8=2.5 KN/m2(4)内墙:非厨房卫生间墙,墙厚100加气混凝土块,容重:8.5 KN/m3 0.108.5=0.9 KN/m2 双面粉刷: 0.402=0.8 KN/m2 q恒=0.9+0.8=1.7 KN/m2(5) 内墙:厨房卫生间墙,墙厚100加气混凝土块,容重:8.5KN/ m3 0.108.5=0.9KN/m2 双面瓷砖: 1.0 KN/m2 q恒=0.9+1.0=1.9 KN/m2外墙有平窗时折减0.7,门连窗时折减0.5。全玻璃幕墙及全落地玻璃窗按1.5KN/ m2输入。如有凸窗、空调板等时按实际情况计算荷载。 计算墙高时应扣除梁高。4、其他线荷载: (1)阳台栏板: q恒=4.8 KN/ m(1100高窗台) q恒=3.0 KN/ m(落地窗) (2)女儿墙荷载: 根据实际高度计算 (3)空调板: q恒=3.0 KN/ m (4)阳台雨蓬栏板: q恒=2.0 KN/ m (阳台应考虑积水荷载) (5)坡屋面檐沟: q恒=4.0 KN/m三、计算程序及电算参数:1、整体计算参数、假定及截面取值:梁、板混凝土C30。柱、墙按照轴压比及相关要求控制。2、YJK “模型荷载输入” 中有关参数定义2. 1 构件布置本层信息标准层高(mm): 按实板厚(mm): 120mm(按实际)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按轴压比控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按轴压比控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按轴压比控制)柱钢筋保护层厚度(mm): 20梁钢筋保护层厚度(mm): 20板钢筋保护层厚度(mm): 15墙钢筋保护层厚度(mm): 15柱主筋级别: HRB400梁主筋级别: HRB400墙主筋级别: HRB400板主筋级别: HRB400柱箍筋级别: HRB400梁箍筋级别: HRB400边缘构件箍筋级别: HRB400墙水平分布筋级别: HRB400墙竖向分布筋级别: HRB400钢构件钢材: Q235(按实际)2. 2 构件布置材料强度对各楼层构件的材料信息进行设置及修改。2. 3 荷载输入楼面恒活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不打2. 4 楼层组装必要参数地下室层数: 按实与基础相连构件的最大底标高(m): -0.05按实际)容重: 混凝土(KN/m3):27.0(剪力墙);26.0(框架核心筒);25.5(框架)钢 材(KN/m3): 78.5轻骨料混凝土(KN/m3): 18.5(具体项目确定)砌 体(KN/m3): 22.0(具体项目确定)柱钢筋保护层(mm): 20梁钢筋保护层(mm): 20砌体工程: 不打非广义层方式建模: 打楼板导荷边被打断时荷载类型简化为均布:不打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不打(无梁楼盖或其他有较厚楼板时适用)3、YJK 上部结构计算 “前处理及计算” 中有关参数定义3.1 计算参数: 3.1.1 结构总体信息:结构体系:框架结构: (按实)框剪结构: 框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异型柱框架结构:异型柱框剪结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底框结构: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多层钢结构厂房:竖向框排架: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钢结构: 砌体结构: 结构所在地区:全国:广东:上海:地下室层数: 1(据实填写)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 1(据实填写)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0(据实填写)裙房层数: 0(据实填写)转换层所在层号: 0(据实填写)加强层所在层号: 0(据实填写)底框层数: 0(据实填写)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 1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不计算恒活载: 一次性加载: 施工模拟一: 施工模拟三: 风荷载计算信息:不计算风荷载:一般计算方式: 精细计算方式: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不计算地震作用: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吊车荷载: 一般不打计算人防荷载: 一般不打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 进行基础计算的模型打凝聚局部楼层刚度时考虑的底部层数(0表示全部楼层):一般填3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一般不打(温度应力时打)计算温度荷载: 一般不打考虑收缩徐变的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一般填0.3(开裂刚度折减0.85)竖向荷载下砼墙轴向刚度考虑徐变收缩影响: 一般不打墙刚度折减系数: 一般填0.63.1.2 计算控制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0(据实填写)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 打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2(勾选上一项时此项无效)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2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 0.7(高规-2010/ 5.2.1)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 1.0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2.5普通梁连梁砼等级默认同墙: 不打(连梁超筋时单独指定)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短墙肢自动加密: 打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 平面导荷: 有限元计算:定义为弹3或弹6的无梁楼盖、厚板转换层时打,不适用于弹性膜或刚性板的计算。膜单元类型: 经典膜元(QA4): 改进膜元(NQ6Star): (精度较高)考虑梁端刚域: 不打 考虑柱端刚域: 不打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打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 不打 (如建模时布置了楼梯则打)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 打 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 打 刚性楼板假定: 不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不打 对所有楼层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不打 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其他计算非强刚: 打地下室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一般不打多塔参数: 自动划分多塔: 一般不打 自动划分不考虑地下室: 勾选自动划分时打 可确定最多塔数的参考层号: 勾选自动划分时按实填写各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配筋取包络: 可选时打现浇空心板计算方法: 计算现浇空心板: 有此项内容时打交叉梁法: 不打 板有限元法: 可选时打 考虑P-效应: 根据试算结果选取(一般不打)组合系数: 恒载 1.0 ; 活载 0.5增加计算连梁刚度不折减模型下的地震位移: 一般不打 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 打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不打(无梁楼盖或其他有较厚楼板时适用)输出节点位移: 一般不打屈曲分析:一般不进行此项分析。3.1.3 风荷载信息:执行规范: GB50009-2012 地面粗糙度类别: A: B: C: D: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 0.35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5.0 (荷载规范-2012/ 7.4.3)结构X向基本周期(S): 经整体计算后按相应周期数值填入结构Y向基本周期(S): 经整体计算后按相应周期数值填入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0(1.1高度大于60m时,高规2010/ 4.2.2) 舒适度验算参数: 一般不需填此项(高规-2010/ 3.7.6) 风压(KN/m2): 0.35 结构阻尼比(%): 2.0 考虑顺风向风振: 打(荷载规范-2012/ 8.4.1)考虑横向风振影响: 不打(荷载规范-2012/ 8.5.1)考虑扭转风振影响: 不打(荷载规范-2012/ 8.5.4)结构一阶扭转周期(S): 0.2(荷载规范-2012/ 附录H3.4)结构宽深:程序自动计算体型系数: 体型分段数: 1第一段:最高层号: 电算最大层数挡风系数: 1.0迎风面: 0.8 ;背风面:-0.5 ;(根据荷载规范填写)侧风面: 0 第二段:最高层号: 0挡风系数: 0迎风面: 0 ;背风面:0 ;(根据荷载规范填写)侧风面: 0 第三段:最高层号: 0挡风系数: 0迎风面: 0 ;背风面:0 ;(根据荷载规范填写)侧风面: 0 其他风向角度:有需要时按实填写指定风荷载:一般不自定义风荷载。3.1.4 地震信息:设计地震分组:一: 二: 三: 设防烈度:6 (0.05g): 7 (0.10g): 7 (0.15g): 8 (0.20g): 8 (0.30g): 9 (0.40g): 场地类别: 0类:1类: 类: 类: 类: 特征周期: 0.35s (据实填写) 周期折减系数: 0.9(剪力墙)0.8(框-筒) 0.7(框架)(高规-2010/ 4.3.17)特征值分析参数:分析类型:LANCZOS法: WYD-RITZ法: (常用算法)RITZ向量法: 用户定义振型数: 3的倍数,且满足质量参与系数90% (高规-2010/ 5.1.13)程序自动确定振型数:不打 (一般人工定义振型数)质量参与系数之和(%):90 (隐含值) 最多振型数量:不打 (需要时按实际情况合理取值)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砼框架抗震等级: 特一级: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据实填写)非抗震:剪力墙抗震等级: 特一级:一级: 二级: 三级: (据实填写)四级: 非抗震:钢框架抗震等级: 特一级:一级: 二级: 三级: (据实填写)四级: 非抗震: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不打降低一级:不打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打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至四级:打(地下室顶板嵌固时适用)结构阻尼比(%):全楼统一: 5 (一般选此项)按材料区分: (必要时选此项)钢结构: 2型钢砼: 4砼结构: 5偶然偏心:考虑偶然偏心: 打X向偶然偏心值(相对):0.05 Y向偶然偏心值(相对):0.05 偶然偏心计算方法:等效扭矩法(传统算法):不打 瑞利-里兹投影反射谱法(新算法):打隔震减震:减震隔震附加阻尼比算法:(抗规-2010/ 12.3.4)强制解耦法: 不打能量法: 打 (适用范围广)最大附加阻尼比: 0.25考虑双向地震力作用: 打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地震作用:一般不打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角度(0-90):斜交抗侧力构件夹角大于15度时据实填写(抗规-2010/ 5.1.1.2)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0.5 (抗规-2010/ 5.1.3)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 (多遇地震时自动更新,性能设计时需人工修改)用于12 层以下规则砼框架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72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底线值:0(6度无)(高规-2010/ 4.3.15)地震计算时不考虑地下室的结构质量:一般不打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常规设计项目不需要设置此项内容。地震作用放大系数: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对比结果需放大时按实填写。性能设计:需要进行性能设计时按实填写。3.1.5 设计信息:最小剪重比地震内里调整: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地震内力:打扭转效应明显:打 (位移比大于1.2,高规-2010/ 4.3.12条文说明)自定义(剪重比)调整系数:一般不人工定义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 第二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0.85 (高规-2010/ 5.2.3)梁扭矩折减系数: 0.40.2V0分段调整:(仅框剪结构需填;高规-2010/ 8.1.4)与柱相连的框架梁梁端M、V不调整:不打 (广东高规可不调整)自定义调整系数:有必要时可人工定义0.2 楼层剪力V; 1.5 Vfmax0.2V0调整分段数: 据实填写 0.2V0调整起始层号:据实填写 0.2V0调整终止层号:据实填写 0.2V0调整上限: 据实填写 (一般填3)薄弱层判断与调整:(抗规-2010/ 表3.4.3-2 ;高规-2010/ 3.5.2)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高规和抗规从严:一般高层可选此项 仅按高规:底部商业层高较高的高层可选此项 仅按抗规:多层选此项 不自动判断:一般不选此项 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打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打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至非薄弱:一般不打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打指定薄弱层层号:据实填写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1.15 (高层填1.25)实配钢筋超配系数:1.15框支柱调整上限:5 (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框支柱)支撑临界角(度):20 (与竖轴夹角小于此值时支撑将按柱考虑)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不打3.1.6 活荷载信息:设计时折减柱、墙活荷载:一般不打柱、墙活荷载折减设置:计算截面以上层数 折减系数1 1.02-3 0.854-5 0.706-8 0.659-20 0.6020层以上 0.55楼面梁活荷载折减设置:(荷载规范-2012/ 5.1.1、5.1.2)不折减:一般不打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楼面活荷载折减0.9:(按建筑类别选取)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楼面活荷载折减0.9:打(按建筑类别选取)单向板楼盖楼面活荷载折减0.6:不打双向板楼盖楼面活荷载折减0.8:不打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电算最高层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1.0 3.1.7 构件设计信息:柱配筋计算方法: 单偏压:打(特殊构件中指定角柱)双偏压:一般不打(异形柱框架选此项)柱剪跨比计算方法:通用方法(M / Vh0):打(精确计算)简化方法(Hn / 2h0):不打(简化计算)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不打框架梁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影响:打(抗规-2010/ 6.3.3.1、6.3.3.2)矩形砼梁按考虑楼板翼缘的T形梁配筋:打(砼规-2010/ 5.2.4)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打(一般用于框剪结构,仅地下室加墙时可不打)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打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不打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打(高规-2010/ 7.2.12)梁按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0.4 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01):0.6 (0-节点。1-支座边)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X向:有侧移 Y向:有侧移 无侧移 无侧移按钢规5.3.3-2自动判断强弱支撑:可选时打 (上一项填无侧移时可选)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一般不打(高规-2010/ 8.1.3.3-4)保护层厚度(mm): 梁:20 ;柱:20 (砼规-2010/ 8.2.1)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设计执行高规7.2.16-4:一般不打(参看规范条文)约束边缘构件层全部设为约束边缘构件:不打面外梁下生成暗柱边缘构件:打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长度取Lc:不打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200短肢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600边缘构件尺寸取整模数(mm):50构造边缘构件尺寸设计依据:抗规GB 50011-2010 第6.4.5条:多层选此项高规JGJ 3-2010 第7.2.16条:高层选此项砼规GB 50010-2010 第11.7.19条:多层可选此项约束边缘构件尺寸依据广东高规设计:广东项目时 打型钢砼构件设计依据:型钢规程JGJ 138-2001:(版本较早)钢骨规程YB 9082-2006:一般选此项3.1.8 包络设计:当前模型自动包络设计:少墙框架:自动取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模型计算大值:需进行此项包络时打 按纯框架计算时墙弹性模量折减系数:0.2 各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配筋取大值:需进行此项包络时打与其他模型进行包络设计:需进行多模型包络时打可进行同一项目不同算法模型之间的包络设计,可全楼包络,也可部分包络。3.1.9 材料信息: 材料信息:混凝土容重(kN/m3):27.0(剪力墙);26.0(框架核心筒);25.5(框架)砌体容重(kN/m3): 22钢材容重(kN/m3): 78.5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N/m3):18.5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1800配筋信息:梁箍筋间距(mm):100柱箍筋间距(mm):100墙水平分布筋间距(mm):200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25 (高规-2010/ 7.2.17)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有需要时按实填写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6(按实填写)钢筋强度(N/mm2):HPB235钢筋强度设计值:210HPB300钢筋强度设计值:270HRB335钢筋强度设计值:300HRB400钢筋强度设计值:360HRB500钢筋强度设计值(抗压强度自动取410):435冷轧带肋550钢筋强度设计值:3603.1.10 地下室信息:(无地下室时,均不填并不显示)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10(暂定) (桩规-2008/ 表5.4.5)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 0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 50回填土容重(kN/m3): 18室外地坪标高(m): -0.15 (据实填写)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0.5地下水位标高(m): -6.20/-5.15 (据实填写)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 103.1.11 荷载组合:组合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1.0恒荷载分项系数: 1.2活荷载分项系数: 1.4活荷载组合值系数: 0.7活荷载频遇值系数: 0.6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0.5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1.0 (荷载规范-2012/ 3.2.5)吊车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0.3(抗规-2010/ 5.1.3)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 0.7 (荷载规范-2012/ 6.4.1)吊车荷载频遇值系数: 0.6 (荷载规范-2012/ 6.4.1)吊车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0.5 (荷载规范-2012/ 6.4.1)风荷载分项系数: 1.4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0.6风荷载频遇值系数: 0.4风荷载参与地震组合: 不打(高规-2010/5.6.4)水平地震荷载分项系数: 1.3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0.5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为主的组合:不打(高规-2010/5.6.4)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仅考虑恒活荷载参与的组合: 0.6风荷载参与的组合: 0.0地震作用参与的组合: 0.0温度荷载频遇值系数: 0.5温度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0.4自定义组合:一般不考虑,确有需要时按实际情况填写。自定义工况组合:一般不考虑,确有需要时按实际情况填写。3.2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3.2.1 特殊梁:不调幅梁:指配筋计算时不对支座进行负弯矩调幅的梁。一般为非框架梁或仅一端有墙、柱支座的梁。连 梁:指与剪力墙相连,跨高比小于5,允许开裂,可做刚度折减的梁。一端与剪力墙水平相连,另一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特殊情况下经专业负责人同意,也可以定义为连梁。托墙转换(梁):指框支(托墙)转换大梁,程序对定义为此类的转换梁自动转化为壳单元计算。按规范考虑内力调整,构造要求。非托墙转换(梁):指托柱转换梁,不转化为壳单元计算。按规范考虑内力调整,构造要求。梁端铰接:次梁端支座均设铰, 单向框架与梁相接处不设铰。刚度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或“普通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在此处调整。扭矩折减:“梁扭矩折减系数”可在此处调整。调幅系数:“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在此处调整。组 合 梁:钢结构组合梁,指有混凝土翼板和钢梁通过抗剪连接件组成的组合梁。翼板可以是现浇混凝土板,也可以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3.2.2 特殊柱:角 柱:所有角柱均应指定。此项程序无隐含定义,需人工指定。转 换 柱:转换梁的支撑柱应指定为转换柱。柱端铰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柱端的支撑情况。剪力系数:可以指定柱两个方向的地震剪力系数。此条针对广东规程。水平转换:指定某一构件为“转换结构”(桁架、空腹桁架、斜撑转换等)的组成部分,定义其为“水平转换构件”,并按高规-201010.1.4条调整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轴压比限值增减量:针对高规-201010.3.3-2条及10.5.6-2条规定的情况进行人工指定。3.2.3 特殊支撑:水平转换:释义同上一节。角 柱:当斜柱按斜杆建模时,可在此处指定其角柱属性。铰接支撑: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支撑两端的支撑情况。设置连接属性:可在此处将斜撑杆件定义为“消能减震单元”,并输入消能减震单元的有关特性。在“节点属性”菜单下也可以设置消能器及有关消能减震属性。3.2.4 特殊墙:地下外墙:在程序自动识别的基础上指定地下室外墙。临 空 墙:在人防地下室层,指定人防工程中的临空墙。临空墙荷载:可单独指定临空墙的等效静荷载。连梁分缝:跨高比较小的高连梁,可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多连梁。以降低剪力,避免连梁超筋。交叉配筋:按砼规-2010第11.7.10条配置交叉斜筋的方式计算连梁配筋,可提高连梁的抗剪承载力。对角暗撑:同交叉斜筋。对角斜筋:同交叉斜筋。连梁折减:可单独指定剪力墙洞口上方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竖向配筋:可对单独指定与统一定义的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不同的数值。钢板砼墙刚度放大系数:可对程序自动计算的此项放大系数进行修改。徐变折减系数:对应广东高规5.2.6条。双 肢 墙:可人工指定某些墙为双肢墙。按高规-20107.2.4条调整内力。3.2.5 板属性:刚 性 版:可查看楼层的刚性板信息,或将某块板由其他属性指定为刚性板。弹性板3: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程序仅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外刚度。弹性板6:程序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刚度。弹 性 膜:程序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内刚度,楼板平面外刚度不考虑(取为零)。(需要进行温度作用计算时,应注意将相关楼板设置为弹性膜或弹性板6)3.2.6 节点属性: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在节点的各个自由度上,设置指定的约束属性(弹簧刚度、位移、阻尼等)以及隔震、消能减震属性。3.2.7 抗震等级: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在程序自动识别的基础上,对特殊部位、特殊构件的抗震等级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进行人工指定修改。3.2.8 材料强度: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对各楼层构件的材料信息进行设置及修改。3.2.9 重要性系数:本节为适用于广东规程的性能设计的专用菜单。3.3 多塔定义: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多塔划分的设置及修改。3.4 楼层属性: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对整楼模型下各楼层有关主要属性的查看及修改。3.4.1 施工次序:对设置了恒荷载加载考虑施工模拟的情况,其加载次序在此处查看和修改。自动施工次序:根据计算参数-结构总体信息中的施工模拟设置自动生成施工次序。自动生成附加以下原则: 对于模型中设置为转换层、或者该层中设置了转换梁、转换柱、水平转换构件的楼层,程序默认与其上两层同时加载。(对此项设置需慎重,一般项目的局部转换情况仍视为逐层加载,后续应手动修改。) 对于楼层中存在梁托柱、梁托斜杆(未设置转换梁、柱)情况的楼层,程序默认与其上一层同时加载。(对此项设置需慎重,一般项目的局部抬柱情况仍视为逐层加载,后续应手动修改。) 对于广义楼层多塔的情况,程序会自动按各塔同时向上施工的原则设定各层的施工次序。 施工加载的步长取参数设置中的相应设定。指定施工次序:在三维模型下手动合并、拆分各层施工次序。表式施工次序:在表格模式下手动指定、合并、拆分各层施工次序。构件施工次序:可指定任一构件的特定施工次序。(如要求在全楼主体完工后安装的斜撑构件等)3.4.2 包络设计楼层、构件:在此处设定包络设计的范围。3.5 风荷载: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对程序自动生成的风荷载进行校对、修改,也可指定屋面体型系数,从而考虑缝对屋面梁的作用。(一般不需人工修改)3.6 计算长度: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对程序自动生成的柱/支撑计算长度系数、梁面外长、墙柱高度进行校对、修改。(存在穿层柱、越层墙时应对其计算长度进行校核、修改)3.7 温度荷载: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对温度作用计算所需的温差的指定及输入。(目前不全面)3.8 活荷折减:本节各项菜单用于对各种构件“活荷载折减系数”及“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的指定及修改。(如局部档案库、图书库等功能范围)3.9 生成数据和数检:3.9.1 生成结构计算数据: 此步是计算前处理的最终工作,把之前输入的建筑模型与荷载转化成计算模型,并加入“计算前处理菜单”的补充内容,同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一次数据检查,如有缺陷或错误则生成“数据检查文件Check.out”并提示警示信息。 此步骤是结构计算的前提条件,是计算前的必要一步。此步完成后可以查看计算简图。 如不需查看计算简图,此步可以通过在“结构计算菜单”中选择“生成数据+全部计算”和计算菜单一并执行。 如果对建筑模型或计算前处理的内容作了修改,则应重新“生成结构计算数据”,否则前面的修改内容不能传到结构计算。3.9.2 数据检查文件:在生成结构计算数据文件的过程中,检查出的缺陷或错误信息将写入“数据检查文件Check.out”,该文件存放在“计算设计结果”目录中。3.10 计算菜单3.10.1 名词解释“计算”、“设计”:计算:程序计算菜单里的“计算”包括 结构基本有限元计算、地震作用计算、构件内力计算等。设计:程序计算菜单里的“设计”包括 规范要求的各种整体指标统计、设计指标计算、设计内力的各项调整、荷载效应组合和构件截面配筋的设计计算。3.10.2 “生成数据+全部计算”选项:执行该项,软件自动执行前处理的生产数据菜单,然后竭力“全部计算”,全部计算包括“计算”和“设计”两部分内容。3.10.3 “全部计算”选项:执行此项,应预先完成前处理菜单的“生成数据及数检”操作。3.10.4 “只计算(无设计)”选项:执行此项,软件只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