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周一测 1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B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C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D维系世界政治格局稳定21949年4月,苏共中央宣传部对什帕诺夫的小说战争贩子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责成出版社在近期完成此书的出版因为此书认为美、英等国及其间谍组织挑起了二战并预谋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的这一做法A体现了美苏争霸态势的不断加剧B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有关C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D利于人们了解世界大战的原因3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美苏“冷战”加剧B局部“热战”升温C多极趋势出现D“冷战”“热战”交织4“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离开我们。”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题干中的“墙”是冷战的产物B“墙”为防范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而设C“我们”是指东欧等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D“墙”纯属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5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A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B美国寻求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美苏关系僵局C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D美苏在古巴危机事件中错误行为已经达成谅解6某一条约中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B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D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7全球通史说:“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取代B冷战时期已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C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82002年诞生的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成果,截至2012年德国等24个国家仍允许本土货币与欧元共同流通,包括法国在内共有9个国家取消本土货币而流通欧元。这体现出A欧洲一体化取得突出成就B西欧各国有相似文化传统C联合的欧洲实力大大加强D西欧联合从经济走向政治9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的诞生B直接促进了欧元的发行C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10“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1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欧洲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因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法德和解,是在二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下,法德两国为恢复和发展各自经济,重建西欧,摆脱大国控制和防止新的战争悲剧重演而作出的共同努力早在1949年11月,阿登纳(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曾两次呼吁德法和解。 “舒曼计划(法国外长舒曼于1950年提出的有关法德两国煤钢的计划)”提出后,阿登纳迅速表示“由衷地赞同”。摘编自吴友法德国史探研(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两国由盟友走向对峙的标志;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2)阅读材料二,指出推动二战后法德和解的因素;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和解对欧洲发展的影响。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冷战“,这既是传统的大国地缘政治的搏斗,又是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只见两个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角逐、对峙,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最紧张时似乎要把全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但是每次都及”热战“的边缘而返。摘编自资中筠等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引起”冷战“的主客观因素及”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的原因。 1【答案】B 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苏共要求出版小说战争贩子是因为这本书认为是美、英等国挑起了二战,结合当时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可知这是苏联为了宣传对美冷战的政治需要,故B项正确;1949年当时尚未开始美苏争霸,故排除A项;这本书认为是英、美等国挑起了二战,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3【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图1是柏林墙,体现的是美苏分裂德国,是冷战的表现,图2是美国阻止越南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发的侵越战争,属于局部热战。最符合要求的是主题是“冷战”“热战”交织,故D正确;美苏冷战加剧体现不出图2的内容,故A项错误;局部“热战”升温体现不出图1的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极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4【答案】A 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故C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产物,故A项错误。美国寻求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美苏关系的缓和,故B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6【答案】B【解析】由“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结合所学可知,是指北约的建立,“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结合所学可知,是指华沙条约,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故B项正确;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勾画出了两极格局的最基本轮廓是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在1949年,与题意不符合,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多元化社会”指的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冷战时期已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苏两极格局尚未被多极格局取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呈现“一超多强”局面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化格局至今都尚未形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答案】A【解析】欧元的诞生和使用,说明欧盟国家的货币一体化开始,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又一大进步,故A项正确;B项是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排除;C项属于欧洲势力,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治一体化,故D项排除。9【答案】C【解析】欧洲共同体的诞生于1967年,不是1987年,故A错误;欧元的发行在199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单一欧洲文件,这有利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生产、资本、税率、专业和商业执照等方面,并未涉及政治领域,不能说明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据此可排除A;B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不是英国的C计划,故排除C;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英国企图用所谓的C计划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取代掉,这就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故选D。11【答案】(1)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发表。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和国家利益的根本分歧。(2)因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美苏在欧洲的影响力;法德两国的共同需要;政治家的推动。影响:促进西欧经济发展,推动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12【答案】”冷战“因素 主观因素:二战后美苏崛起为两个超级大国,双方企图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或建立安全地带,从而引起利益冲突和战略目标的对抗;双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了这种对抗与冲突。客观因素:二战引起的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两大阵营的出现及美苏两大国干预全球事务提供了条件。原因:美苏双方的决策者在判断对方的行为意向及制定自己的战略方针时所表现出的狭隘目光和僵硬手段,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苦难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