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特征码zdfgmqqvzrvnxtqibdty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简单地说,“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范畴。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范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建、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建设、电信配套、村镇绿化等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农村养老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就业,使广大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四是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明生活,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使广大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使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下面就我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几点粗浅思考。一、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时期以来,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区一系列亲民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十五”末,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3.2亿元,人均gdp9182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3.48亿元,粮食总产量60.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0元。(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下,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人畜安全饮水建设、林业生态防护林建设、区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三)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十五”以来,初步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的面粉加工业、40万吨玉米淀粉加工业、27万吨啤酒加工业、2万吨葡萄酒酿造业、60万吨外销蔬菜业和7万吨制种业等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88亿元,占到经济总量的37%。(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取得长足发展。尤其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大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村科技能人,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五)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格局初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村的信息水平不断提高。二、建设新农村的制约因素(一)农民增收后劲不足。我区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区,又是一个农业县区,农民收入大部分来自农业。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投入不足。虽然国家一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比重并没有提高,加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如部分行政村灌溉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没有文化、科技服务的场所,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三)、产业化经营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我区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更多的追求数量和增长,忽视了质量提高和品牌效益,虽有大户经营,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体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不足,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另外,农户与加工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订单履约率较低。(四)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我区大部分村组建设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农户住宅基本沿袭历史,比较凌乱。农户住宅约70%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物副产品、肥料等,农村农巷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五)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短,文化程度比较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之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劳力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和年龄较小的老人和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的重担。三、建设新农村模式选择(一)城郊型新农村。地域上接近或高出城区,二、三产业发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如.镇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加强资本和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城市基础设施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的新农村。(二)农业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农业、产业优势,农民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重点放在沿线乡(镇),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新农村。(三)平常型新农村。农业生产条件落后、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全区水平,这些乡村分布在沿山一带,近期主要是理顺思路,搞好规划,调整结构,增加收入,中期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四、建设新农村对策与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政策是动力,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简单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推进。在具体工作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而且注重促进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而且重视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力;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民自身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化长远,提出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都有普遍指导意义。我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根据农村人口变动、土地治理、生产发展、物质文化需要、小康住宅建设等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决不能单兵突出,急于求成,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尤其要注意将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水利、电力、交通建设,林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起来进行规划,这样效果更佳。(二)调整结构,增加收入。持续较快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新农村要围绕龙头企业建设,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突出发展畜牧业和蔬菜产业,全面提升优质小麦、加工型玉米、啤酒大麦、酿造葡萄、制种、专用马铃薯基地建设。到20xx年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6.2万头、100万只、170万头、1000万只以上,优质瓜果蔬菜基地达到35万亩以上,日光温室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三)突出重点,狠抓基础。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让农民喝上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二是继续推进乡村道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油路通村达户的目标。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四是大力实施绿色生态,积极推进农田林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建设,实现农村巷道、田间道路和“四旁”绿树成荫。改善生活环境条件,逐步实现“蓝天碧水沃土”的乡村风貌。(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创建活动;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在线医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 传递微笑课件
- 2025年油服岗位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年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处理原则及药物选择试题(附答案)
- 探索行业精英之路:国有企业招聘面试经典题库精 编系列
- 2026届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心律失常患教课件
- 心律失常室上速课件
- 林州三年级数学试卷
- 南部中学期中数学试卷
- 渠道终端销售合同协议
- 煤矿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课件
- 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
- 成长赛道法律专业
- 水上漂流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DB11∕T1116-2024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标准
- 路产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交通项目评估》 课件10需求预测方法
- 智算中心社会效益分析
- 出诊服务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