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07 化学平衡图像1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CO2) 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K() K ()B在T1K时,在1.0L恒容容器中加入足量碳粉、0.09molCO2、0.05molCO,此时正 逆C体系的总压强p:p() 2p()D正反应速率:正() 正()【答案】C【解析】C项、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曲线I为加入0.1molCO2,曲线II为加入0.2molCO2,平衡时c(CO2)相等,则平衡时II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I中的两倍,且II的温度高于I,则体系的总压强为p()2p(),故C正确;D项、状态I、状态的温度不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逆反应速率为正()正(),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平衡的建立,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图像分析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2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N【答案】B3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X后会发生如下反应:5X(g) 2Y(g)+Z(g) HT()Ba、b、c三点对应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bC平衡时Z的产率:bcDt2-t3时间段内,两种条件下X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答案】B点睛:掌握反应的特点、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结合图像分析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1)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2)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3)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4可逆反应3A(g)3B(?)+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正反应吸热,则B、C可能都是气体B若正反应吸热,则B、C一定都是气体C若正反应放热,则B、C一定都是气体D若正反应放热,则B、C可能都是固体【答案】A5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C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D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仍然进行,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A错误;B、反应是放热反应,若降低温度,反应正向进行,v正和v逆减小,v逆减少的程度大,故B错误;C、x的平衡转化率=(1.0molL1-0.15molL1)/1.0molL1100%=85%,故C正确;D、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x的平衡转化率将小于85%,故D错误;故选C。6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600 K时,Y点甲醇的v(正)v(逆)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实现D从Y点到X点可通过使用催化剂实现【答案】B7已知可逆反应:A(g)+2B(g)nC(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B的体积分数 (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12 Bp1p2 Cn3 Dn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xyA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B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C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D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CO的转化率AA BB CC DD【答案】B9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 +nB(g)cZ(g) H的影响,以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 m:n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平衡正向移动,Z的含量增大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常数增大CH cDH 0 m +n 0B在T2时,若 反 应 体 系 处于 状 态D ,则 此 时 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D ,则PC=PDPBD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答案】B【解析】A、随温度升高NO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HPD=PB,C错误;D、随温度升高NO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K1K2,D错误,答案选B。11I.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混合气体,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气体0.5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容器的体积之比为_。(3)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_0.5mol(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_Q kJ(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II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 )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1)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_Kc(B) (填 “”、“0)(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二氧化硫转化率_,正反应速度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_(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答案】 增大 增大 减小 1520 min和2530 min 增加了O2的量 AB【解析】(1)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 ;(2)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增大、增大、减小;点睛:考查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平衡影响元素、化学平衡图象等。图象问题解题步骤:(1)看懂图象: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弄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义;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13、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2SO2(g) + O2(g)2SO3(g) H= Q1 kJmol-1 ;2NO(g) + O2(g)2NO2(g) H= Q2kJmol-1则反应NO2(g) + SO2(g)SO3(g) + NO(g) 的H= _kJmol-1。(2)上述反应达化学平衡的标志是_。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H _0(填“”或“ ”),理由_。、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CH4 ( g ) + H2O ( g ) CO ( g ) + 3H2 ( g ) H +206.0 kJmol1:CO ( g ) + 2H2 ( g ) CH3OH ( g ) H 129.0 kJmol1(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 (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 ( g )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假设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1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_。【答案】-(Q1 -Q2)/2 D 压强相同时,温度升高,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逆向吸热,则正向放热 CH4(g)+H2O(g)CH3OH (g)+H2(g) H +77.0 kJmol1 0.003 molL1min1 2.2510-4 mol2L2 【解析】【详解】.(1)已知:2SO2(g)+O2(g)2SO3(g) H=-Q1 kJmol-1 ,2NO(g) +O2(g)2NO2(g) H=-Q2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1/2-1/2得NO2(g)+SO2(g)SO3(g)+NO(g) 的H=-(Q1 -Q2)/2kJmol-1,故答案为:-(Q1 -Q2)/2。(2)A.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是否平衡,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故B错误;C.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气体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所以溶液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2)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容积固定为100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图象分析可知100C甲烷转化率为50%,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CH4(g)+H2O(g)=CO(g)+3H2(g)起始量(mol) 1.0 2.0 0 0变化量(mol) 1.050% 0.5 0.5 1.5平衡量(mol) 0.5 1.5 0.5 1.5假设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1.5mol100L5min=0.003 molL-1min-1故答案为:0.003 molL-1min-1。100时反应I的平衡浓度为c(CH4)=0.005mol/L,c(H2O)=0.015mol/L,c(CO)=0.005mol/L,c(H2)=0.015mol/L,平衡常数K=c(CO)c3(H2)c(CH4)c(H2O)=0.0050.0153/0.0050.015=2.2510-4mol2L-2故答案为:2.2510-4mol2L-2。14石油气“芳构化”是由石油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一种有效生产工艺。测得反应2C4H10C8H10(g)5H2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变化如下:温度()400450500平衡常数Ka6a40a(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向2 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 mol C4H10,反应10 s后测得H2浓度为1 molL1,此10 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3)能表示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t1时刻后已经达平衡状态的图示是_。 (4)下图表示某温度时将一定量的C4H10(含少量H2)充入容器中反应期间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容器容积可变),实线代表C8H10,虚线代表C4H10。请用实线补充画出t1t4间C8H10的浓度变化曲线。_【答案】 吸热 0.02 b d 【解析】(1)图表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向2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mol C4H10,反应10s后测得H2浓度为1mol/L,2C4H10 C8H10(g)5H2,反应过程中生成C8H10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0.2mol/L,此10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0.02mol/(Ls);(3)2C4H10C8H10(g)5H2,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图象;a、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质量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a不符合;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管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测量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能驾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华大基因面试题及答案
- 四川土壤试题及答案
- 军人专升本考试题及答案
- 断路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网购药材测试题及答案
- 慢性胃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改则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助产专业介绍
- 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及风险防控措施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医学检验质量培训
- 养生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暑假反电信网络诈骗试题及答案
- 产科课件-人工流产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几内亚湾油气项目:中国石油的机遇、风险与战略抉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