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P2P网贷年度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2014P2P网贷年度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2014P2P网贷年度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2014P2P网贷年度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一身两面,魔鬼与天使共存2014年,由于监管并没有如预期登场,P2P网贷延续2013年下半年的势头继续高歌猛进,预计年底平台数量将达到1600家以上,是2013的两倍,成交规模可能突破2500亿元,是2013年的2.5倍左右。同时我们看另外一组数据,2013年可统计问题平台92家,但2014年目前问题平台已经累计达267家。越近年关,爆出的问题平台越多,10月38家,11月40家,12月已经至今已经有84家。和今年10月之前的平台“诈骗潮”不同,11月、12月的大部门平台更多的是兑付问题,提现困难,也就是现金流跟不上了,资金链断裂了,无法应付大面积的用户提现了。出现这样的问题无非是平台搞自融,亏损了;搞拆标期限错配,链条断了;坏账率太高,平台覆盖不过来了。行业热门槛低,大家蜂拥而上,但大家没意识到其实P2P网贷金融属性远远重于互联网属性,入行容易修行难,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特殊的金融背景下,国家对金融监管的苛刻是有原因。截至11月,1540家平台,待收余额896.41亿。银行的坏账率都已经超过1%了,而小贷公司,坏账率控制在3%已经算不错了。之前陆金所称其平台年化坏账率在5%-6%之间,假如这个数据是可靠的,那么有平安背景的陆金所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平台对坏账率的控制。我们笼统的计算一下,假设P2P的坏账率为6%,896.41亿的待收余额,就有53.78亿坏账产生,但有多少个平台能把坏账率控制在6%以下呢?所以说,P2P网贷繁荣背后的泡沫不小。2014,P2P网贷呈现着天使和魔鬼的双面性,并且其魔鬼的丑恶正在摧毁行业的公信力,因此2015,亟需监管的介入和行业自律的形成。监管:喊你千百遍,犹抱琵琶遮着脸P2P网贷在2013年下半年的爆发式增长让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有点瞠目结舌,谁也没想到这阵风一下子刮得这么突然、这么猛。无准入门槛、无监管、无行业规则的“三无”特性在促成P2P网贷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行业风险迅速膨胀。一批披着P2P外衣干着诈骗、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勾当的平台让2013年年末“雷声”阵阵。频繁爆出的负面信息,使行业意识如果没有规则、没有监管,任大家野蛮生长,后果可能是整个行业的毁灭。所以投资者、行业专家、各大平台、政府部门纷纷开始发声:尽快出台相关监管,规范行业发展。于是,当专家们纷纷喊出“2014年将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时,P2P网贷的监管孕育十月,依然难产,如今2014都走过了,监管喊了一年,依然杳无音讯,“千呼万唤”还是不出来。不过虽然监管细则迟迟未出,但孩子他妈基本确定了,十有八九由银监会监管。监管的大方向也基本确定,具体可参考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的两次讲话,9月份,他提出要落实投融资人实名制、行业要设立门槛、资金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平台不得进行担保等十项原则。11月份,他又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四大中心思想: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和创新监管。而这一点近日又得到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的响应。笔者认为,既然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出台,P2P的监管办法应该也不远了。有几个大方向可以参考一下:1、准入门槛,不管是2000万还是5000万(注册实缴),门槛总会有的;2、要求平台回归信息中介地位,去担保成大趋势;3、平台第三方资金托管落到实地,而且必须是银行托管,此前,坊间传闻一些银行已经开发好对接系统,只等政策出台;4、平台定期需披露信息。5、平台发布大额标的有可能被限制,之前监管有声音一直声称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满足的是小微企业小额、分散的借贷需求。风投:跑马圈地正当时2014年,从1月份人人贷宣布获得A轮1.3亿融资开始,一年来,陆陆续续有近30家平台传出风投跟进的消息,拍拍贷、有利网、积木盒子等都赫然在列,数额从数千到上亿人民币不等。如果按这些平台报出来的数据统计,今年P2P行业获得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30亿。但是,这里面水很深,互联网企业爱虚报融资金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而且不要以为说模糊字眼比如“数千万”等的水分才大,说具体数额的也未必就是真的。把融资金额夸大3、4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行业潜规则,心照不宣,特别是在现在P2P平台进入用户争夺战的关键时期,风投跟进的消息可以为平台加码,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并增加其对平台的信心。但不管具体数额多少,风投的跟进说明这是一个有利可图、前景被看好的行业,而且融资确实给一些平台带来了技术、人才、管理各方面的实力提升,甚至扶起了一些陷于泥沼中的平台,拍拍贷就是一个例子。但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风投进来的资金都花在营销上了。风投的入场,带来了行业的认可,也提高了媒体和公众对行业的关注度。和风投遥相呼应的是,国资企业、银行、券商、民间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也纷纷介入这个行业,网贷行业一下涌现多路正规军,虽然监管未出,但国字号的表现起码证明了大家对政策的信心。坏账:一战回到解放前2014年,8月28日,红岭创投爆出一笔上亿的坏账,项目融资方为广州四家纸业公司,贷款总额1亿元,涉及投资人数4567人。虽然红岭创投作了垫付,但其时其风险准备金只有8000余万元,并不足以垫付,所以只有启用股本金。一笔坏账就让红岭创投近两年来的努力打了水漂,并为其后续兑付能力埋下隐患,P2P平台的风控能力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上。红岭创投是行业内热衷于发大标的平台之一,动辄承接上亿的项目,然后拆分成数期在平台发布。因为对单一项目融资来说,数额越大平台成本越低,所以银行不乐意接手小额分散的贷款,因为风控成本太高。但单一项目数额越大,风险也越集中,风险控制不好就是红岭创投如今的结局。对于大额融资项目,P2P平台本身接纳的就是被银行摒弃门外的借款用户,像纸业、房地产商、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或者政策限制的行业银监会都会严格控制信贷增量,银行也不乐意贷款给他们了,所以他们只能转寻其他融资途径,P2P则成为其中一道大渠,但这些企业本身资质风险较大,况且P2P平台缺乏银行严密的风控体系,风险系数再次提高,另外跟银行相比,P2P平台体量太小,一旦出现巨额坏账,难以及时覆盖得过来,结果就是资金链断裂,平台兑付出问题,然后。所以笔者认为,从风险的承担能力来说,P2P平台也应该回归到企业和个人小额、分散的贷款领域,而这也是监管层更愿意看到的局面。不兜底:贷帮壮士断腕今年5月份,贷帮网合作机构前海租赁债券项目出现逾期,截止到11月低,坏账已经达到1280万,涉及500多名投资者。但区别于红岭创投,贷帮网CEO尹飞表示, “将走法律程序,不会对此次坏账波及到的投资人进行本息担保垫付”。此番“不兜底”言论一下子在业内炸开了锅,关于平台是否应该进行刚性兑付的讨论热火朝天。此次坏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贷帮网的项目合作机构前海租赁将合作资金私自挪用到四川某房产项目,后因相关问题,该房产项目被有关部门停止,导致整个资金链出现断裂。笔者认为,不兜底本身是正确的,投资存在风险是常识,投资收益具备不确定性,而且跟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意味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即便是银行,也不能百分百承诺兑付预期收益,投资者本身就应该有风险自担意识。而现在P2P的投资者收获的是比银行定存高出3、4倍的收益,但同时要求享受银行定存一样的安全性,这本身就不符合金融逻辑。“作为一个投资管理公司也好,证券股票市场也好,或者其他非存款机构,都不应该做刚性支付。现在行业内并没有哪家业务发展正常的公司愿意选择不刚性支付,那是因为他们怕公司会受负面影响,业务可能会因此停滞不前,所以他们往往选择了忍气吞声把这件事情扛掉。”伊飞的不满是有道理的。但目前的情况下,不选择刚性兑付可能会使投资人集体出逃,严重点说平台分分钟倒闭都有可能,尹飞还是选择捍卫秩序而壮士断腕。但从另一方面看,平台不兜底确实不适合目前P2P网贷的“特殊阶段”,P2P网贷的市场教育刚刚起步,投资者缺乏风险自担意识也很正常,而且目前P2P平台的信息极其不透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让投资人无法自己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同时,P2P平台的风控一直是饱受诟病的,要投资人完全为“互联网企业”的风控水平埋单好像也不现实,所以,行业为投资人承兑也有其道理。从长远看,平台兜底的做法不仅增加平台运营风险,也会教坏投资人,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但此无奈窘境什么时候打破,还得看政策和市场。营销:看我十八般武艺和72变2014年,为了吸引眼球,获取用户,P2P平台的营销十八般武艺都使上了。炒绯闻、傍干爹、虚夸融资“爱投资”傍民政部炒作,人人聚财借博时资本上位,结果接连受到对方否认,纷纷“囧”了。为什么这些平台要吹着这些一触即破的泡沫?因为他们不像陆金所,有平安这样的亲爹。作为缺乏背景的草根创业平台,想搏出位,吸引关注,只能另辟蹊径。另外,随着资产雄厚的其他派系的平台纷纷入场,行业竞争升级,有钱的烧钱,没钱的只能搞搞其他小动作,其实也情有可原。试想1500多个平台,虽然不断有平台倒下,但又同时有其他平台站起来,而且站起来远比倒下的多和快,但投资人入场的增长速度慢得多,7年才累计140万左右的,网贷之家的统计,目前活跃投资人也就80万左右,就是说平均下来一个平台不足500个投资人,兼且目前行业细分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家只能大搞“促销”,获客成本一路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