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防火和灭火,第一章 概论 一、船舶的特点与火灾的关系,船舶载货物中可燃、易燃货物较多 , 船舶机器中的电力、动力设备中,储油柜及输油管内存有大量燃滑油:船舶起居处所的内装修和船员的日常生活用具大量采用木材、化纤、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 ,使船上潜伏较大的火灾危险 性 , 同时船舶在航行、停泊、检修、装卸货中操作不当及船舶机电设备的故障 , 极易引发火灾。,船舶一旦发生火灾 , 由于船体内部结构复杂、分舱多、通道狭窄、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 , 使火灾的施救工作活动范围受到影响和限制。因此扑救条件较陆上恶劣,造成的损失也就较大。有时航行中遇上大风浪,附近又无救助,或有邻船却无法靠拢,往往不可能得到外界的及时援救 , 仅能依靠船上现有的人力和设备进行自救 , 这样更增加了扑救的难度, 火灾难以扑救。所以火灾对船舶的安全威胁很大,易造成重大损失 , 甚至严重影响海洋环境。,二、船舶安全防火控制和灭火程序,一、防火控制 船舶在营运中发生火灾 , 由于灭火难度比陆上大 , 因此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营运,必须认真贯彻消防八字方针,即 “ 预防为主 , 防消结合 ” 的原则 , 充分利用现代船舶装备的各种消防 设备、器材有的放矢地做好船舶安全防火控制。 包括:1、控制可燃物质控制。2、通风控制。 3、热源 ( 火源控制。,二、灭火程序 1. 火的发现 任何船员在船上发现火灾后,应迅速采取措施。如是一般可燃物质起火或范围不大,应一面呼救, 一面使用火场附近的 灭火器材,针对火的类别进行施救,力争能控制火灾蔓延 , 否 则应尽可能关闭门窗、通风筒及系统,疏散易燃、可燃物质 ,用水冷却舱壁及甲板,防止热量传播。同时向驾驶台报告起火的地点、火的种类和范围、己采取的措施及结果。,2. 驾驶台的行动 驾驶台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发出救火紧急信号。 3、灭火现场 大副为现场总指挥,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关闭通风口,侦察火情,查明火源及部位 ;燃烧物的数量 ;以及火焰蔓延方向是否威胁到人的安全。 三、船舶火灾预防与船员个人和群体素质的关系 “ 预防为主 , 防消结合 “ 的八字方针 , 是消防工作的普遍原则 , 无论 “ 防 “ 还是 “ 消 “,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 “ 人 “ 作为消防行为的主体 , 在船舶上更决定了对船员个人和群体的特殊要求。,第二章 燃烧,第一节 燃烧实质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第二节 燃烧条件 一、燃烧三要素 燃烧不是随便发生的 , 而是要有一定条件。人们从实践中发现 ,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 或叫三要素),缺一不可。这就是 : 可燃物、助燃物-空气中的氧、着火源。 燃烧原理:在某些情况下 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但不一定能发生燃烧。要燃烧首先必须使可燃物质与氧有一定的数量的比例。其次必须供给足够的氧气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1、可燃物质 能在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质。可燃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在三种形态的可燃物质中,可燃气体最易燃烧,而可燃固体或可燃液体是先气化后燃烧。如木材、煤炭等是在其受热分解出水汽、气体和碳之后才燃烧 : 石蜡、沥青等受热后熔化,然后再变成气体而燃烧 。 2. 助燃物质 与可燃物质相互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质。氧气本身不会燃烧 , 所以不是可燃物质,但没有它就引不起剧烈的氧化反应,也就没有燃烧 ,所以氧是起帮助燃烧作用的,人们把氧称为助燃物质。 3. 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叫做着火源。,第三节 燃烧类型 所谓燃烧类型 , 即是具有共同特征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燃烧现象。根据燃烧所表现的不同形式,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 和爆炸四种。 一、闪燃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 ( 包括可溶化的少量固体 ,如石蜡、棒脑、茶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明火源产生一闪即灭(5秒以内)的燃烧现象。 二、着火 1. 着火可燃物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遇明火源能产生一种持续 (5 秒以上)燃烧的现象。 2. 着火点又称燃点 ,是能产生燃烧现象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三、自燃 ( 一 ) 自燃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未接触明火源 , 在一定 温度时发生的燃烧现象。 ( 二 ) 自燃点可燃物质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根据热的来源不同 , 物质的自燃可分为两种 : 一是本身自燃 : 二是受热自燃。 本身自燃 : 系指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 , 而是由于其本身内部的生物、物理或化学的作用而产生热 , 在一定的条件下 , 积热不散、温度升高 , 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发生的自行燃烧 ,叫本身自燃。 2、受热自燃:指物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不用外界明火作用引起自行燃烧现象叫受热自燃。 四、爆炸与爆炸极限 爆炸物质发生变化的速度不断急剧增加 , 并在极短时间内突然放出大量的热和机械能的现象。爆炸时 ,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 ,发出光和声 ,产生爆炸和推动作用。 爆炸有核爆炸、化学爆炸、物理爆炸三种。,第四节 火灾的蔓延 周围温度到达该可燃物质的燃点,然后才会燃烧。而温度升高到燃点需要热量一切可燃物质的燃烧 , 除了必需的空气外。首先,需要它的。所以可燃物质从不燃烧到燃烧 , 再而火灾 蔓延 , 首先是热量的传播。 热传播是火灾蔓延的重要因素 , 热传播有三种形式 : 一、传导 热量从物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现象 , 叫做热量的传导。 二、辐射 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叫做辐射。 三、对流 依靠热微粒的流动或流体对流的形式来传播热能的 , 叫做热的对流。,第三章 火的分类及灭火,第一节 火的分类 根据各种不同可燃物质 , 它们燃烧所产生的火有不同的分类 , 比较老的分类方法 , 将火分为三类 , 即甲类火 ( 普通固体 可燃物火灾 ) 、乙类火 ( 可燃液体火灾 ) 及丙类火 ( 电器火灾 ) 。从 1981 年开始 , 国际海事组织采用欧洲共同体的火灾分类法 , 将火分为四类 : 一、甲类火 (A 类火 ) 普通可燃固体着火称为甲类火。如木材、棉花、绳索、衣服和煤炭等的着火。特点:易复燃。多采用水扑灭。 二、乙类火 (B 类火) 可燃液体或可溶的固体着火称为乙类火。如石油、油漆、酒精和动植物油脂等的着火。这类火只限于表面燃烧,但有爆 炸的危险,这类火的特点是燃烧速度很快,温度也高且易爆炸。多采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烷等来扑灭。油类比重比水小,还会在水面漂浮而使火灾扩散。,三、丙类火 (C 类火 ) 可燃气体着火称为丙类火。如液化石油气、天气及各种可燃性气体所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特点:易燃易爆性大 , 爆炸的危险 性比乙类火大。其较适宜的灭火剂为卤代烷及干粉。 四、丁类火 (D 类火 ) 可燃金属引起的火灾称为丁类火。如轻金属中的钾、钠、锂等所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的特点是:燃烧温度极高 , 不准用水扑救 , 可用金属型干粉7150( 特殊干粉 ) 或砂土扑救。 对于电气火灾 , 如电机、电器设备等着火 , 此类火并不划分在哪一类。其灭火的原则 : 首先切断电源 , 断电后的电器 灾可作为甲类火扑救 , 如无法断电 , 应采用不导电的卤化烃、 干粉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加以扑救。,第二节灭火方法,燃烧必须具备三要素, 并且使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灭火方法就是使这三个要素不相互发生作用。 一、隔离法 如果不存在可燃物质 , 火就肯定燃烧不起来。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质从燃烧的地方移走 , 将火与可燃物质隔开 ; 或迅速 将燃烧物转移到安全地点或投入海中 , 或拆除火场附近的易燃 物质 , 或关闭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阀门等等 , 都是采取隔离法进行的灭火措施。 二、窒息法 使可燃物质与空气隔绝 , 火因缺氧而窒息 , 达到灭火的目的 , 这种方法称为窒息法。如用不燃的石棉毯、泡沫、干粉、砂子等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空气中的氧起不了助燃作用。,三、冷却法 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 使燃烧温度低于燃烧物质的燃点温度时 , 火因失去热量而熄灭。如用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 烧物上来降温灭火 : 又可用水对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进行喷射降低温度 , 阻止火灾的蔓延。 四、抑制法( 又称化学中断法或中止法) 就是使用灭火剂渗入到燃烧反应中去 , 使助燃的游离基消失 , 或产生稳定的或活动性很低的游离基 , 使燃烧反应终止 , 如卤化烷灭火剂等。,第四章 灭火剂的种类及其 扑救的火种,第一节 灭火剂 在燃烧过程中 , 能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达到中止燃烧目的的物质 , 称为灭火剂。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泡沫、二氧化碳、 卤代烷、化学干粉等。 一、水 水是常用的灭火剂 , 在灭火中广泛应用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种船舶都设有水消防系统。水具有下列灭火作用 : 1. 冷却作用。 2. 隔绝空气起窒息作用。3. 水力的冲击作用。(A类火) 二、泡沫灭火剂 (图片按钮) 能与水混溶并可利用化学方法或空气一一机械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药剂 , 称为泡沫灭火剂。(有化学泡沫、空气泡沫、蛋白泡沫、抗溶性泡沫等) 灭火作用 (1)窒息作用 . (2) 冷却作用。 (3) 隔热作用。,三、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 , 是一种无色无嗅的隋性气体 , 与空气的密度比约为 1:1.5 。本身不燃、不助燃、易于液化、制造方便 , 且便于储存。所以 , 二氧化碳在消防上目前仍是常用的有效灭火剂。(-78.5) CO2的灭火原理 : (1) 窒息的作用。(2) 冷却作用 (图片按钮),四、卤代烷 ( 卤化烃 ) 灭火剂 卤代烷是以卤素原子取代烃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后得到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我国使用1211) 卤代烷灭火剂的特点: 灭火速度快 当足量的卤代炕通过适当喷嘴喷入燃烧区域时 , 能很快在空间形成均匀的浓度并与火焰接触 , 其灭火时间在 1 秒钟之间。 (2) 灭火用量省 卤代烷灭火剂与二氧化碳相比灭火效果约高 5 倍左右。 (3) 卤代炕具备灭火后不留疤迹 , 绝缘性好的特点 , 用于 仪表、电器等火灾效果好。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原理: (1) 对燃烧的化学反应起负催化作用(夺取燃烧中的氧和氢氧游离基) (2) 能有效地防止复燃。,五、化学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又称粉末灭火剂 ), 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它是由灭火基料 ( 如碳酸氢纳一小苏打、碳酸氢钾、磷酸铵等 ) 与适量流动促进剂和防潮剂等添加剂 ( 滑石粉、云母粉、石英粉、硬脂酸镁、磷酸钙等 ), 研制成极为细微的干燥固体粉末。 干粉灭火剂的特点 : 干粉灭火剂具有灭火效力大、速度快、无毒、不干粉腐蚀、不导电、久储不变质等优点。 2 化学干粉的灭火原理 : (图片按钮) 干燥的细微固体粉末 , 装在机筒内 , 使用时靠压缩的二氧化碳或氮气这类惰性气体推动喷射。当大量的粉末以雾状形式 喷向火焰时,可以大量的吸收火焰中活性基因,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并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从面使火焰熄灭。,第二节 灭火对象及注意事项,一、水 1. 灭火对象 (1) 水用于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 (2) 喷雾水枪喷出水雾能罩住燃烧物 , 吸热后形成蒸汽窒 息火焰 , 可用于扑灭原油、重油的火灾。 (3) 水柱或水雾能对油舱壁、甲板及油柜表面进行冷却和 保护消防人员免受火辐射热的灼伤 , 使消防人员可以更加接近火场。 2. 灭火注意事项: (1) 轻金属 : 遇水生成氢气 , 并能放出大量热量 , 使氢气自燃或爆炸。(2) 三酸 ( 硝、硫、盐酸 ): 引起酸液发热和飞溅 ,危害严重。(3) 碳化钙 ( 电石 : 遇水生成乙炔快 , 放热易爆炸。(4) 油类 : 对闪点低于 60 度的易燃液体 , 采用水雾灭火效果极差。(5) 未切断的电气设备火灾。,二、泡沫 1. 灭火对象 (1) 主要用于扑救油类火及部分可燃液体火灾。 (2) 对甲类火能起隔绝空气作用 , 但必须辅以喷水 , 才能彻底灭火。 2. 灭火注意事项 下列火灾不能用泡沫扑救。(1) 溶解水的易燃液体不能使用 , 如醇、酣等 ( 可采用抗溶性泡沫 ) 。 (2) 轻金属 : 泡沫中含有水份 , 能生成氢气。 (3) 与水同时使用时 , 会破坏泡沫层 (4) 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 (5) 可燃气体 , 灭火效果极差。,三、二氧化碳 1. 灭火对象 (l) 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 , 能起冷却和窒息作用。 (2) 扑救电气火灾效果较好。 (3) 对甲类火能起控制作用 , 但必须尽快喷水 , 才能见效。 2. 灭火注意事项 (1) 可燃气体 : 灭火效果较差 , 一般不使用。 (2) 轻金属 : 不能起灭火作用。 (3) 由于 C02 施放时 , 能出现低温 , 应防止手眼冻伤。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 ,5% 时人呼吸困难 , 超过 10% 时 , 使人窒息而死亡。 (4) 二氧化碳灭火前 , 必须报警 , 通知人员撤离 , 灭火时 ,不同时用水扑救。,四、卤代烷 ( 卤化烃 ) 1. 灭火对象 , 国内较多生产 1211, 其灭火对象为 : (1) 可燃液体 : 能起抑制作用 , 效果较好。 (2) 可燃气体 : 能起抑制作用 , 灭火效果较好。 (3) 可燃固体 : 起表面抑制作用 , 只能起控制火灾作用 ,必须辅以喷水 , 才能效果较好。 2. 灭火注意事项 (1) 对轻金属火灾 , 灭火效果差 , 一般不使用。 (2) 由于氟氯溴元素具有一定的微毒性 , 尤其是在灭火时 受热分解出来的气体毒性更大 , 灭火时要防止中毒。 (3) 由于氟氯溴元素 , 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 为保护 环境 , 国际、国内都己逐步限制使用卤代烷灭火剂。,五、化学干粉 1. 灭火对象 (1) 扑救可燃液体火灾 , 效果较好。 (2) 扑救可燃气体火灾 , 效果也较好。 (3) 对一般电器火灾 , 可以使用 , 但对一些精密仪器火灾 , 谨慎使用。 (4) 对可燃固体 , 只能起控制火灾作用 , 必须辅以喷水 , 才能见效。 2. 注意事项 (1) 对轻金属火 , 不能使用普通干粉 , 应采用金属型干粉 , 如 7150 干粉扑救。 (2) 喷射时 , 干粉飞扬 , 防止伤害人员呼吸。,第五章 船用消防器材,常用消防船用消防器材的配备 , 具有种类多、而数量少的特点 , 船舶器材有 : 灭火器、消防队员装备及其他消防用品等。 第一节 船用灭火器 灭火器分为手提式和移动式 ( 推车式 ) 灭火器。二者主要区别是容量的不同 , 都适用于扑救初起的小型火灾。目前,船舶上常用的灭火器有二氧化碳、泡沫、 1211 和干粉等灭火器。,一、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多为手提式。这种灭火器有两种一种是手轮式的(只能一次性使用)另一种是捏挤式的 (捏挤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可随开随关 , 多次使用)。 1、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图片按钮) 在发生火警而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竖直提着手柄 ,翘起喷筒,将喷管口对准燃烧物质并尽可能站在上风位置 ,喷筒对准火焰根部 , 打开开关 ( 手轮式按逆时针方向旋松即开启 、捏挤式拔去插销 , 再按下压把 ) 后 , 高压的二氧化 碳气体即自行喷出。手握住隔热部份 , 以防冻伤。捏挤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停用 时 , 将手放松 , 即自行关闭。 2、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 按规定时间称量检查钢瓶重量 ,( 一般每三个月检查一 次重量 ), 若重量减少 1/10, 则应查明原因后补足灭火剂。 (2) 存放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 42 , 以防升温造成内压力加 大 , 使安全膜破裂而失效。 (3) 每隔 3 年应对钢瓶进行一次水压检查 , 以保证安全。,二、泡沫灭火器 船用泡沫灭火器多为化学泡沫灭火器 , 有 M P 型手提 ,MPZ型手提舟车式和MPT型推车式三种类型。 1. 泡沫灭火器的机体结构(图片按钮) 主要由筒身、瓶胆、筒盖、提环等组成。 2.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旋转、倒置(摇晃筒身)。 3. 使用泡沫灭火器的注意事项(图片按钮) (1) 奔赴现场灭火时,简身不宜过度倾斜,以免酸碱两种药液自行混合 : (2) 喷射泡沫时,筒盖、筒底不可对着人体 , 以防万一喷嘴堵塞而发生意外的爆裂伤人事故。 3、泡沫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 泡沫灭火器存放地点的环境温度应在 -845 之间。(2) 喷嘴应经常保持畅通 , 筒盖内滤网每年应清洗一次。(3) 置放两年以上灭火器应换新药。,三、干粉灭火器 船用干粉灭火器有 M F 型手提式、 M F T 型推车式两种类型。它是一种轻便、高效灭火器材 , 依靠压缩气体 ( 二氧化碳、氮气 ) 驱动干粉喷射灭火。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图片按钮)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应把干粉灭火器取下,提到火场,站在火场上风,一手紧握喷嘴胶管,另一手拉住二氧化碳驱动气体钢瓶的提环,向上用力拉起,使二氧化碳喷到盛干粉的钢瓶中,形成较大压力,驱动干粉从喷嘴射出,手握喷嘴对着火焰根部快速而平稳地推移前进,直至将火熄灭。 2.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防潮、防高温、防剧烈 震动、每年将干粉抽查一次 , 防止干粉受潮结块 、 每十二个月将二氧化碳钢瓶称重一次 。,四、1211 灭火器 1、1211 灭火器的使用 使用时将 1211 灭火器取下 , 提着赶到火场 , 站在上风 , 一拉开保险销 , 一手紧握喷管 , 对准火焰的根部 , 并向火源边左右扫射 , 快速向前推进 , 并防止回火复燃。如果有零星小 则点射灭火。 2、1211 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1211 灭火器应放在清洁、干燥和距离热源较远的地方。 (2) 定期进行检查,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二节 消防队员装备及消防用品 一、消防用品及其作用船舶常用消防用品包括:水枪、消防斧、钩、砂、桶、防火毯等。 二、消防队员的个人装备使用及其功能 船舶应根据公约或规范配各消防员装备 , 以便于船员穿戴后进入火场探索火源或救助在火场中人员,或执行救火任务时使用。消防员装备品包括:防火衣、长统鞋和手套、头盔、安全灯(照明时间不少于3小时) 、太平斧及呼吸器。 三、手抬式消防泵 手抬消防泵又称可携式机动泵 , 它是在船舶所有动力消防泵失去作用后 , 而用以抽水的应急设施。通常由汽油机驱动 , 其正常工作能维持二股不小于 12 米的水柱 , 出水量约为 20 米 / 小时 , 应能连续工作 12 小时以上 , 由于空吸能力差 , 因此吸水时最大吸高应小于 7 米。,第六章 船舶消防系统,第一节 船舶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 火灾有各种不同类型 ,迅速的或缓慢的,有火焰的或阴燃的。选择一个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必须明确被探测的火灾类型。为保证生命安全和保护财产,在近代船舶上逐步增设了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 一、功用: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功用,在于尽早发现初起火灾,通过 报警呼唤人员及时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损失。 二、组成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 ,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一探测器(感温、感烟、感光)、报警器、灭火器组和灭火管路。 第二节 固定灭火系统,第七章船舶火灾的成因和预防,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导致船舶操纵自动化,电气设备与日俱增,同时为谋求生活舒适,日用装具日趋豪华,木器及沙发等易燃装璜渐增,使船舶发生火灾可能性也相应增加。从各类船舶火灾案例分析可知,船员消防知识的匮乏,是酿成船舶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减少航运界财产损失,除了认真做好各项防火工作外,更应研究灭火技术和提高船员消防素质。 第一节 船舶火灾原因 一、吸烟不慎:1. 乱扔烟头和火柴。2. 躺在床上吸烟。3. 吸烟和饮酒 。4. 禁止吸烟处所 二、自燃:自燃是船舶火灾的原因之一。 三、电器线路和设备。,当电器设备老化了,或违章使用,或连接松动时,电能就会转化成热能。而这个设备就会变成危险的火源。 四、货物积载 积载得当危险的货物应能安全运输。对有危险受限制的货物,其分类、说明、包装、标记、标签、装卸和运输等都应符合国际和我国海上运输危险物品规则的规定。 五、厨房用火 应注意厨房用电和使用液态燃料的安全 , 应注意到炉灶安全。 六、燃油的输送 应防止溢油 , 防止管路的破漏而引起火灾。 七、焊接作业(要有人看管) 八、船厂修船 九、静电危险 油轮上的静电 , 也是引起船舶火灾的一个原因。,第二节 修船防火 一、进厂前的准备工作。 二、进厂后的防火工作。 第三节 船员的防火要求 对船员提出 如下防火要求 : 1. 在货舱内、在装有易燃易爆品的甲板上或者装卸货物的甲板禁止点火吸烟。 2. 禁止在物料间 , 储藏室和机舱内吸烟 : 油轮上的工作人员应到规定场所吸烟 , 并且不允许躺着吸烟。3. 烟头、火柴杆必须随手熄灭,放入注水的烟灰缸内,不准随便乱扔。4. 易燃易爆品不得私自存放 , 禁止随意烧纸、放焰火、鞭炮和玩弄救生信号弹。5. 离开房间随手关灯 , 靠近舷窗的灯尤应注意, 航行中不得锁门睡觉, 以免发生火灾时他人无法营救。6. 禁止私自移动使用明火电炉 , 使用电热器时必须有人看管 , 离开时关掉电源。7. 不准随意接、拆电线 ,不准擅自拉灯装线或乱拉收音机天线 , 不可用纱或布的灯罩。8. 用厨房炉灶炸烧食物时, 须有人看管,不得擅自离去。9. 废弃的棉纱头、破布应放在指定的金属容器内, 不可随手乱扔, 潮湿或泊污的棉毛织品应及时处理 , 不能放在闷热的 地方 , 防止自燃。10. 机舱、泵间易于积存污油, 厨房排烟管易于积烟垢和油垢,要经常清理。11. 实行防火值班制度,对易于发生火灾的场所每班都检查,记入航海日志。12. 应该按消防部署表定期进行消防训练,熟悉消防的应知应会。 第四节 结构防火,第八章船上消防组织及应急行动,第一节 船上消防组织及演习 万一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火灾,由于扑救的条件比陆地差,所以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大。为使船员有良好消防素质,平时应加强训练,并能正确使用各种消防设备,合理发挥消防设备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应变部署表 船上应根据本船的人员和设备情况 , 由大副编制消防、堵漏、人员落水、救生应交部署表。编制应变部署表应根据各船员的职务、特长和能力 , 选派最适合于承担该项工作的船员来担任。经船长审定后,分别公布于船员或旅客经常到达的地方,如餐厅、驾驶台、机舱、通道、起居处所等处。船员调(变)动要交接班。,消防部署的分工 : 由大副和轮机长任现场总指挥,负责指挥以下各队 : ( 一)消防队 : 一般由三副或水手任队长,直接负责现场 的灭火工作。 ( 二 ) 隔离队 : 一般由木匠和机匠担任队长 。 ( 三)救护队 : 由医生或业务员负责。 ( 四 ) 报务员负责通讯联络,报务主任在电台值班负责紧急电报的收发。,二、应变信号 船舶上各种应变信号由号笛、电动信号或警钟施放。所有这些信号均应由驾驶台操纵施放。我国统一规定的应变信号如下 : 救生一六短一长声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召集旅客至集合地点的紧急信号用号笛连续施放七个或七个短声后继以一长声 救火乱钟或连放短声号笛一分钟 : 船前部失火乱钟后敲一响 : 船中部失火乱钟后敲二响 : 船后部失火乱钟后敲三响 : 机舱失火乱钟后敲四响 ; 上甲板失火乱钟后敲五响 ; 船进水一一二长一短声 : 人落水一一一三长声 : 人自右舷落水一一一三长一短声 : 人自左舷落水一一一三长二短声 : 解除警报一一长声。,三、船上消防培训和训练 消防训练分一般灭火训练(个人)和编组灭火训练(集体)。均由大副编制并报船长 批准后实施,训练要讲究实效,防止形式化。 四、消防演习 船上平时按应变部署定期举行应变演习,可以使船员完全了解和非常熟悉其在应变时执行的任务,掌握实际技能,并且在思想上有充分准备,才能临危不惧,勇敢顽强地与火灾等作斗争。根据我国有关船舶应变部署制度对消防演习的规定,货船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客船一般每周一次,在离港24小时内举行。对国际航行( 非短程 ) 的客船,应在离开最后出发港后作一次这样的演习。 五、值班巡逻制度 船舶上船员的值班巡逻制度的执行、值班员的责任感与平时的训练对火灾的防范极为重要。 第二节 防火控制图(分A、B级),第九章船舶灭火方法,第一节 船舶消防应变 一、灭火基本原则 1. 先控制 , 后消灭。灭火时只有控制住火势,不使其扩大蔓延,才能为很快地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2. 察看火情 , 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户经理半年工作总结15篇
- 小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5篇
- 清华版(2024)四年级上册 1-4用图表制作健康报告-数据的表达与预测教学设计
- 15.2 电功率 (说课稿)-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
-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鲁教版2004
- 电子工业版(二)教学设计中职中职专业课工商管理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第10课 分享游学计划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重大版五年级上册-重大版
- 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系统招聘工作人员网上缴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北斗导航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个人施工安全免责简单协议书(通用)带详尽条款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变压器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电梯结构与原理-第2版-全套课件
- SWITCH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1.6金手指127项修改使用说明教程
- 128个护理诊断和措施大全
- 蒋介石-教学讲解课件
-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规范及临床意义课件
- 中山大学2019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