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OPLC 技技术规术规范范 秦皇秦皇岛电岛电力公司力公司 2010年年11月月 目 录 1. 概述 .3 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3 3质量保证体系 .18 4工厂检验 .19 5现场验收和最终验收 .19 6保修期 .20 7技术文件 .20 8技术应答偏离表 .20 附录 A OPLC 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24 附录 B 光单元结构示意图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24 附录 C 规格要求一览表 .25 3 1. 概述 1 1定义定义 1.11.1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Low-voltage Cable(OPLC) 是一种将光单元复合在低压电力电缆内,具有电力传输和光通信传输能力的电缆,适用于额 定电压 0.6/1kV 及以下电压等级。 1.21.2 光单元 optical cable unit 是由光纤和非金属保护材料构成的部件。 1.31.3有关试验的术语和定义有关试验的术语和定义 1.3.11.3.1 例行试验 routine tests(简称 R)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1.3.21.3.2 抽样试验 sample tests(简称 S) 由制造方进行,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 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3.31.3.3 型式试验 type tests(简称 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标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之前所进行的试验 ,以证明电缆具有 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或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 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1.41.4额定电压额定电压 OPLC 的额定电压0/(m )为 0.6/1(1.2)kV。 在 OPLC 的电压表示0/(m )中: 0:OPLC 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OPLC 设计用的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m: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见 GB/T 156)。 1.51.5结构与命名结构与命名 1.5.11.5.1OPLCOPLC 结构结构 主要由光单元、导体、绝缘层、可能存在的填充物、可能存在的铠装层和护层等部分组成。 典型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录 A。 1.5.21.5.2命名命名 本标准的产品命名应符合 GB/T 12706.1、GB/T 19666 和 YD/T 908 中的相关规定。OPLC 的型 号由产品系列代号、功能代号、电单元结构特征及规格和光单元结构特征及规格组成。OPLC 型号 组成参见图 1。 4 光光纤纤复复合合低低压压电电缆缆 功功能能符符号号 电电缆缆结结构构特特征征 额额定定电电压压 电电缆缆规规格格 -+ 光光单单元元结结构构特特征征及及规规格格 O OP PL LC C 0 0. .6 6/ /1 1 图图 1 1OPLCOPLC 型号组成型号组成 1.5.31.5.3型号型号 1.5.3.11.5.3.1系列代号系列代号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OPLC 1.5.3.21.5.3.2功能代号(如有特殊要求时)功能代号(如有特殊要求时) 燃烧特性代号应按 GB/T19666 命名。 防白蚁 FB 防鼠 FS 1.5.3.31.5.3.3电缆结构特征代号电缆结构特征代号 1.5.3.3.11.5.3.3.1 导体代号导体代号 第 1、2 种铜导体 (T)省略 第 5 种铜导体 R 铝导体 L 1.5.3.3.21.5.3.3.2 绝缘代号绝缘代号 聚氯乙烯绝缘 V 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 Y 1.5.3.3.31.5.3.3.3 护套代号护套代号 聚氯乙烯护套 V 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Y 钢塑纵包综合护套 S 1.5.3.3.41.5.3.3.4 铠装代号铠装代号 双钢带铠装 2 细圆钢丝铠装 3 粗圆钢丝铠装 4 1.5.3.3.51.5.3.3.5 外护套代号外护套代号 聚氯乙烯护套 2 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3 1.5.3.41.5.3.4光单元结构特征代号光单元结构特征代号 表表 1 1光单元结构特征代号 结构特征代号代号名称适用环境 G1非金属层绞全干式光单元室内或室外 GT1非金属层绞填充式光单元室内或室外 G2非金属中心管全干式光单元室内或室外 GT2非金属中心管填充式光单元室内或室外 G3蝶形光单元室内或室外 G4紧套光纤光单元室内或室外 G5其他类型室内或室外 注: GT1、GT2不推荐应用在垂直敷设或高差较大的场合。 5 1.5.41.5.4规格规格 1.5.4.11.5.4.1 OPLC 的规格由导电线芯和光单元的规格组成,在导电线芯和光单元规格之间用“+”号隔开。 1.5.4.21.5.4.2 导电线芯的规格包括芯数、标称截面积。 1.5.4.31.5.4.3 光单元的规格包括光纤芯数和光纤型号。 1.5.51.5.5产品表示示例产品表示示例 示例 A:包含 24 芯 B1 类光纤非金属层绞全干式光单元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 烯护套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 0.6/1kV,3 芯,标称截面积 25mm2,表示为: OPLC-VV22-0.6/1 325 + G1-24B1 示例 B: 包含 4 芯 B1 类光纤非金属中心管填充式光单元的铜芯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聚烯 烃护套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 0.6/1kV,2 芯,标称截面积 6mm2,表示为: OPLC-WDZC-YY-0.6/1 26 + GT2-4B1 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OPLC 结构参见附录 A 和附录 B 的结构图,规格要求一览表参见附录 C。 2.1 导体 导体应是符合 GB/T3956-2008 的第 2 种镀金属或不镀金属层的退火铜导体。 2.2 绝缘线芯 (1)材料 绝缘应为表 1 所列的一种挤包成型的介质。 表 1 绝缘混合料 绝缘混合料代号 交联聚乙烯 XLPE (2)厚度 绝缘标称厚度规定在表 2 中。任何隔离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表 2 绝缘标称厚度 绝缘标称厚度/mm 导体标称截面/mm2 聚氯乙烯(PVC/A)交联聚乙烯(XLPE)聚乙烯(PE) 1.5,2.5 0.80.70.7 6 4,6 1.00.70.7 10,16 1.00.70.7 25,35 1.20.90.9 501.41.01.0 701.41.11.1 951.61.11.1 1201.61.21.2 1501.81.41.4 1852.01.61.6 2402.21.71.7 3002.41.81.8 4002.62.02.0 5002.82.22.2 6302.82.42.4 8002.82.62.6 10003.02.82.8 注:不推荐任何小于以上给出的导体截面积。 (3)绝缘线芯应经受 GB/T 3048.9-2007 规定的火花试验要求。 2.3 光单元 2.3.1 概述 光单元应采用光纤及非金属保护材料制成,光单元结构图参见附录 B,光单元中 光纤芯数参见附录 C。 2.3.2 光纤 缆中光纤由同类单模光纤组成。同批产品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 制造出来的光纤。光纤性能应符合 GB/T 9771 中相关规定。光纤涂覆层表面应有全色 色标,其颜色应符合 GB/T 6995.2-2008 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 衰减系数 7 (1)G.652B/D 光纤在 13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2)G.652B/D 光纤在 1285 1330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 数与 131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4 dB/km。 (3)G.652B/D 光纤在 1550波长上光纤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2 dB/km。 (4)G.652B/D 光纤在 1525 1575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 数与 155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3 dB/km。 光纤识别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的光纤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其颜色应选自表 3 规定的各种颜 色;每个松套管内光纤的序号,应按表 5 中规定的颜色顺序排列。 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在安装或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下,不褪色,不迁染到 相邻的其它组件上,并应透明。 表 3 光纤识别用全色谱 序号 123456789101112 颜色蓝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 2.3.3 松套管及其阻水材料 光缆中涂覆光纤应放置在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松套管中,光纤在松套管中的余长应 均匀稳定。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简称 PBT) 塑料或其他合适的塑 料, PBT 应符合 YD/T1118 规定。 松套管的尺寸外径宜不小于 1.2mm,管壁厚度宜不小于 0.15mm。 当松套管应有识别色标时,其颜色应符合 GB/T 6995.2-2008 规定,并且不褪色不 迁移。这些色标宜为全色,也环状或条状的色标。 松套管内的间隙应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膏状复合物,在全干式光缆中,松套管 内的间隙中应放置一种干式阻水材料。填充复合物和干式阻水材料(含吸水后)应与其 相邻的其他光缆材料相容,应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填充复合物应符合 YD/T 839.3 或 YD/T 839.4 的规定。干式阻水材料应符合 YD/T 1115 的规定。 2.3.4 填充绳 填充绳用于在非金属层绞式光单元结构中填补空位,其外径应使缆芯圆整。填充 绳应是圆形塑料绳,它的表面应圆整光滑。允许用阻水纱作填充绳。 8 2.3.5 非金属加强构件 非金属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截面、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用以增强光单元 的拉伸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简称 FRP)其杨氏模量宜不低于 50GPa,应符 合 YD/T 1881.1 规定,芳纶丝束杨氏模量宜不低于 90GPa,应符合 YD/T 1881.2 规定。 在制造长度范围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简称 FRP)不允许接头;而芳纶丝每 束允许有 1 个接头,但在任意 200m 光单元长度内只允许 1 个丝束接头。 2.3.6 护套 缆芯外应挤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护套,光单元(层绞式和中心管式)护套厚度 应不小于 0.3mm。 护套材料可采用聚乙烯材料、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其性能 应符合表 9 和表 11 规定的要求。 蝶形光单元应符合 YD/T 1997 中规定。 2.4 多芯电缆的内衬层和填充物 2.4.1 线芯和填充物 电缆线芯与光单元以适宜的方式绞合成缆,如有必要,成缆间隙可用非吸湿性材 料填充圆整。 2.4.2 内衬层 (1)结构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 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 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 挤包内衬层前允许用合适的带子扎紧。 用户要求时,挤包内衬层下面可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电缆长度, 不吸湿,不吸油,并具有足以开启电缆内衬层的强度。 9 (2)材料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 OPLC 的运行温度并和 OPLC 绝缘材料相容。 (3)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从表 4 中选取。 表 4 挤包内衬层厚度 缆芯假设直径 d/mm挤包内衬层厚度近似值/mm d25 25d35 35d45 45d60 60d80 80d 1.0 1.2 1.4 1.6 1.8 2.0 注:假设直径的计算按 GB/T12706.1-2008 附录 A 的规定。 (4)绕包内衬层 缆芯假设直径为 40mm 及以下时,绕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取 0.4mm;如大于 40mm 时,则取 0.6mm。 2.5 金属铠装 金属铠装应符合 GB/T 12706.1 中第 12 条的规定。 2.6 外护套 2.6.1 概述 所有 OPLC 都应有外护套。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也可按照制造方和买方协议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以适 应 OPLC 使用的特殊环境。 外护套应经受 GB/T3048.10-2007 规定的火花试验。 外护套下面应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 OPLC 长度,不吸湿,不吸油, 并具有足以开启 OPLC 外护套的强度。 10 2.6.2 材料 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或无卤材料) 。 如果要求在火灾时 OPLC 能阻止火焰的燃烧、发烟少以及没有卤素气体放出,应 采用无卤型护套材料。无卤阻燃 OPLC 的外护套(ST8)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外护套材料应与表 4 中规定的 OPLC 运行温度相适应。 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为了防鼠、防白蚁)使用的外护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学添 加剂,但这些添加剂不应包括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的材料。 2.6.3 厚度 若无其它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 Ts(以 mm 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s0.035D1.0 式中:D挤包护套前 OPLC 的假设直径,mm(GB/T12706.1-2008 附录 A) 。 按上式计算出的数值应修约到 0.1mm(GB/T12706.1-2008 附录 B) 。 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8mm。 2.7 撕裂绳 外护套及内护套(若有)内需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缆长度,不吸 湿,不吸油,并具有足以开启缆的强度。若有必要,也可在光单元内加放撕裂绳,撕 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光单元长度,不吸湿,不吸油,并具有足以开启光单元的强度。 2.8 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OPLC 结构应满足在距缆端不少于 100mm 处用目力检查是否完整性、色谱和取 样检查结构尺寸等要求。 2.9 结构和尺寸 导体应符合本标准条款 2.1 要求。绝缘和护套应符合 GB/T12706 中 16.5.2 及 16.5.3 的相关规定。 11 2.10 长度 OPLC 长度测量应满足从缆两端的计米标志(有黄、白二色标志时以黄色为准) 的数字差来确定,也可采用光学法(如 OTDR)来测量。 2.11 电气性能 (1)导体电阻 导体电阻应符合 GB/T 12706.1-2008 中 15.2 的规定。 (2)电压试验 电压试验应符合 GB/T 12706.1-2008 中 15.3 的规定。 (3)绝缘电阻 环境温度下的绝缘电阻测量应按照 GB/T 12706.1-2008 中 17.1 的规定进行,最高 温度下的绝缘电阻测量应按照 GB/T 12706.1-2008 中 17.2 的规定进行。应符合表 5 的 规定。 表 5 绝缘混合料的电气型式要求 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混合料代号见 3.1) 单位 PVC/AXLPE PE(暂 定) 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709070 1 体积电阻率 -2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cm cm 1013 1010 10121014 1012 2 绝缘电阻常数 -2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Mkm Mkm 36.7 0.0373.67 - 3.67 (4)4h 电压试验 4h 电压试验应符合 GB/T12706.1-2008 中 17.3 的规定。 12 2.12机械性能 2.12.1 拉伸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在长期允许拉力下光纤应变应不大于 0.1%和附加衰减不大 于 0.1dB;在短暂拉力下光纤附加衰减应不大于 0.2dB 和应变不大于 0.3%,在此拉力去 除后,光纤应变无明显的残余附加衰减和应变,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该样品的电 压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2 条)的要求;环境温度下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3 条)的要求。 试验按 GB/T 7424.2-2008 中方法 E1拉伸性能进行,其中细节规定如下: 卡盘尺寸:不小于 30 倍 OPLC 外径。 受试长度:不小于 10m。 拉伸速率:10mm/min。 拉伸负荷:短暂拉伸力为 140MPaS 铜截面积,长期拉伸力为 100m 缆自重。 持续时间:1min 注:本试验适用于导体标称截面 25mm2 及以下的 OPLC。 注:光单元为蝶形的 OPLC 该试验测试待定。 2.12.2 压扁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在长期允许压扁力下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在短暂压扁力 下光纤附加衰减应不大于 0.1dB,在此压力去除侯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 应无目力可见开裂。该样品的电压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2 条)的要求;环境温 度下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3 条)的要求。 试验按 GB/T 7424-2008 中方法 E3压扁进行,其中细节规定如下。 负载:见表 6。 表 6 最大侧压力允许值 OPLC 种类短期压扁/(N/100mm)长期压扁/(N/100mm) 非铠装型 1000300 铠装型 30001000 持续时间:1min。 13 2.12.3 冲击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该样 品的电压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2 条)的要求;环境温度下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 准 2.11(第 3 条)的要求。 试验按 GB/T 7424-2008 中方法 E4冲击进行,其中细节规定中。 冲锤重量:非铠装型 OPLC 为 450g,铠装型 OPLC 为 1kg。 冲锤落高:1m。 冲击柱面半径:12.5mm。 冲击次数:至少 5 次。 2.12.4 U 形弯曲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任何损伤和开裂;试验后,光纤应无明 显残余附加衰减。该样品的电压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2 条)的要求;环境温度 下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3 条)的要求。 试验按 GB/T 7424.2-2008 中方法 E11BU 形弯曲进行,其中细节规定如下: 心轴半径:15D 或 15H。 弯曲次数: 3 次。 2.12.5 扭转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任何损伤和开裂;试验后,光纤应无明 显残余附加衰减。该样品的电压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2 条)的要求;环境温度 下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准 2.11(第 3 条)的要求。 试验按 GB/T 7424 .2-2008 中方法 E7扭转进行,其中细节规定如下: 轴向张力:150N。 受扭长度:1m。 扭转角度:非铠装型 OPLC180,铠装型 OPLC90。 扭转次数:10 次。 注:本试验适用于导体标称截面 10mm2 及以下的 OPLC。 14 2.12.6 卷绕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试验期间光纤不断裂,护套无目力可见开裂。 测试方法:GB/T 7424.2-E11A 心轴直径:管道及架空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为倍缆径,对于直埋光纤复合低压 电缆为 25 倍缆径 密绕圈数:每次循环圈 循环次数:不少于次 2.12.7 外套磨损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试验期间光纤不断裂、护套不开裂且其完整性仍符合相关耐 电压规定要求。 测试方法:GB/T 7424.2-E2A 试样长度:750mm 钢针直径:mm 负载: 2.12.8 套管弯折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试验期间,松套管不发生弯折。 测试方法:GB/T 7424.2-G7 L:110mm,当 d2.0mm 时; 70mm,当 2.0mmd2.8mm 时; 50mm,当 2.8mmd3.2mm 时; (注:d 为松套管外径) L1:350mm L2:100mm 夹头移动速率:10mm/s 循环次数:5 次 15 2.12.9 振动 按照下列试验条件,试验期间光纤衰减系数无增大。 测试方法:由供应商提出 试样长度:,两端固定 频率: 中心点振幅: 振动时间:分钟 2.12.10 经过上述各项试验后均应满足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护层不应有目力可见的裂纹。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全部光纤和部件均应完好。 光纤在 1550nm 处衰减无明显变化,光纤衰减测试方法应符合 GB/T 15972.46 2.13 环境性能指标 2.13.1 光单元的滴流性能 在温度 702下(针对填充式结构) ,光单元应无填充复合物和涂覆物等滴出, 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7424.2-2008 方法 F6滴流 (预处理 1 小时)中的规定。 2.13.2 光单元的渗水性能 试验按 GB/T 7424 中方法 F5渗水进行,1m 水头加在光单元的全部截面积上 时,光单元应能阻止水纵向渗流。 2.13.3 衰减温度特性 试验按 GB/T 7424 中方法 F1温度循环进行,其中细节规定如下。 试样长度:应足以获得衰减测量所需的精度,宜不小于 500m。 温度范围:-2070。 保温时间:t1 应足以使试样温度达到稳定,且应不少于 12h,但护层中有两层护 16 套时应不小于 24h。 循环次数:2 次。 衰减监测:按 YD/T629 的规定,在试验期间,监测仪表的重复性引起的监测结 果的不确定度应优于 0.02dB/km。试验中光纤衰减变化量的绝对值不超过 0.02dB/km 时,可判为衰减无明显变化。允许衰减有某数值的变化时,应理解为该数值已包括不 确定性在内。B1.1 类光纤的衰减变化监测应在 1310nm 和 1550nm 两波长上进行,以 两者中较差的监测结果来评定温度附加衰减等级,B4 类光纤应在 1550nm 波长上进行。 要求:应符合表 7 规定。 表 7 OPLC 温度特性 适用温度范围 低限 TA高限 TB 允许光纤附加衰减 dB/km -20+70 不大于 0.1 OPLC 温度附加衰减为适用温度下相对于 20下的光纤衰减差。 2.13.4 燃烧特性 (1)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 GB/T18380 的规定。 (2)烟密度 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 GB/T17651 的规定。 (3)PH 值和电导率 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 GB/T17650.2 的规定。 2.13.5 绝缘和护套性能试验 (1)老化前 老化前绝缘和护套的机械性能试验按照 GB/T 12706.1-2008 中 18.3 和 18.4 的规定, 绝缘试片老化前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护套试片老化前的试验结果应符合 表 11 的规定。 17 (2)空气烘箱老化后 老化后绝缘和护套的机械性能试验参照 GB/T 12706.1-2008 中 18.3 和 18.4 的规定, 绝缘试片老化后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护套试片老化后的试验结果应符合 表 11 的规定。 (3)成品电缆段的附加老化后 成品电缆段的附加老化试验按照 GB/T 12706.1-2008 中 18.5 的规定。老化后抗张 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中间值的变化率应不超过空气烘箱老化后的规定值。绝缘的规定值 见表 8 非金属护套的规定值见表 9。 表 8 绝缘混合料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 PVC/AXLPEPE 0 1 1.1 1.2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老化前: 抗张强度,最小 断裂伸长率,最小 N/mm2 % 70 12.5 150 90 12.5 200 70 12.5 150 2 2.1 2.2 2.3 空气箱老化后: 处理条件 -温度 -温度偏差 -时间 抗张强度 a)老化后数值,最小 b)变化率,最大 断裂伸长率 a)老化后数值,最小 b)变化率,最大 h N/mm2 % % % 100 2 168 12.5 25 150 25 135 3 168 - 25 - 25 100 2 168 - 25 25 表 9 护套混合料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序号 试验项目 (混合料代号见 3.2) 单位 ST1ST3ST8 1 2 1.1 1.2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老化前: 抗张强度,最小 断裂伸长率,最小 N/mm2 % 80 12.5 150 80 10.0 300 90 9.0 125 18 3 3.1 3.2 3.3 空气烘箱老化后: 处理条件 -温度(偏差2) -持续时间 抗张强度 老化后数值,最小 变化率,最大 断裂伸长率 a) 老化后数值,最小 b) 变化率,最大 h N/mm2 % % % 100 168 12.5 25 150 25 100 240 - - 300 - 100 168 9.0 40 100 40 (4)高温压力试验(凹痕) 试验方法应按照 GB/T 2951.31-2008 第 8 章进行高温压力试验,试验条件和方法 10 和表 11。 试验结果应符合 GB/T 2951.31-2008 第 8 章要求。 表 10 PE 护套混合料特殊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混合料代号见 3.2) 单位 ST3 1 2 2.1 2.2 3 3.1 3.1 3.3 3.4 4 4.1 密度 碳黑含量(仅适用黑色护套) 标称值 偏差 收缩试验 温度(偏差2) 加热持续时间 加热周期 最大允许收缩 高温压力试验 温度(偏差2) % % h % 2.5 0.5 80 5 5 3 - (5)低温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应按照 GB/T2951.14 第 8 章取样和进行试验,试验温度见表 10 和表 11。 试验结果应符合 GB/T 2951.14-2008 第 8 章要求。 19 表 11 无卤护套混合料特殊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混合料代号见 3.2) 单位 ST8 1 1.1 2 2.1 2.2 2.3 3 3.1 3.2 3.3 高温压力试验 温度(偏差2) 低温性能试验 未经老化前进行试验 -直径12.5mm 的冷弯曲试验 -温度(偏差2) 哑铃片的低温拉伸试验 温度(偏差2) 低温冲击试验 温度(偏差2) 吸水试验 温度(偏差2) 持续时间 最大增加重量 h mg/cm2 80 -15 -15 -15 70 24 10 2.14 交货要求 ()OPLC 应装在 OPLC 交货盘上出厂,盘装 OPLC 每盘只能是一个制造长度。 两端应密封和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端为红色,端为绿色。应预留可移出长 度不少于 2的 OPLC,以供测试用。 ()OPLC 交货盘要求按照JB/T 8137 -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执行。 2216 外层标志 OPLC 外护层上应以米间隔印出以下内容: ()OPLC 产品类型(含光纤数量及类型) ()计米长度 ()最终用户及工程名称缩写(可在 OPLC 生产前具体确定) ()制造年份 以上标志须清晰并持久(在 OPLC 寿命期间内) ,经过擦拭试验后仍可辨认;计 20 米长度的误差应在 01%范围。 3质量保证体系 3.1 概述 供应商应采用符合 ISO9000 系列要求的质量管理系统,并应提供相关证书。 供应商应在履行合同的全过程,对所有供货和服务的质量负责。即要保证所有这 些供货和服务的质量符合合同中有关技术、交付、验收和价格所规定的要求。 3.2 质量保证系统和要求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供应商质量保证系统应首先由合同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确认符合 ISO9001 的要求, 在合同履行期间,采购人应得到与该确认有关的所有评估和访问报告的副本。 2.供应商应提交厂方的相关质量系统控制以及针对本合同的质量计划,并描述其 生产和测试过程的工艺流程。 3.针对本合同质量计划的第一份正式文件应在签订合同前由采购人和供应商双方 共同认可。该质量计划经认可后将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以后未经采购人同意不得 修改。 3.3 附加质量保证要求 1.采购人应能得到所有相关文件,包括质量和生产检验指标以及合同规定的其它 技术文件。以这些文件作为依据来确保质量执行过程与合同规定的质量计划一致。 2.当供应商认为可以依据文件规定过程完成供货和服务时,应征求采购人代表的 同意。采购人代表也认为供货和服务可以结束时,应当签署一份依据性文件。该文件 并不停止供应商对合同各项要求的负责,也不修改保证期的开始日期。 4工厂检验 工厂检验与性能检测同时进行,并将按以下条款进行: 1.供应商所供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应由独立第三方进行检测.。 2.供应商应在厂检开始前提交所有供货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工厂测试记录,以及 21 本次工厂检验测试程序,其厂验开始日由采购人在合同中确定。 3.厂检将采用随机抽样测试方法,其测试内容由采购人在技术规范书中任意选择。 抽样的数量可为每个品种的(当品种不足一盘时,抽测一盘) ;当第一 批抽样的测试中有不合格时,第二批抽样的数量应加倍;当第二批抽样测试结果仍有 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4.供应商应免费为工厂检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包括测试仪表和装置、工具、图 纸、参考数据以及其它材料等。 5现场验收和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面试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 电力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面试技巧与模拟题集含答案
- 2025年工业设计师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开发项目经理面试攻略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高级营养师健康咨询实战模拟面试题集及解析
- 电力业务知识培训心得
- 2025年护士招聘面试宝典护理技能与职业素养考核要点医疗护理类
- 2025年职位解析社区长者食堂客服招聘面试模拟题集萃
- (完整版)西门子ARCADICOrbic3D三维C型臂培训
- 检验科免疫室工作制度
- 《智能感知技术》课件
- 2024版酷家乐课件
- 税务停业申请书
- 班组长一日工作培训
- 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 2024年中国VHB泡棉胶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7s管理工作汇报
- 金融科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