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QB360-2014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_第1页
QBQB360-2014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_第2页
QBQB360-2014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_第3页
QBQB360-2014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_第4页
QBQB360-2014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QB 3602014 代替 Q/BQB 3602009 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 Continuously hot-rolled carbon steel sheet and strip for machine structural use 2014-05-05 发布2014-09-01 实施 发布 Q/BQB 360201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 EN 10132:2000、EN 100832:2006 和 JIS G 40512009,并结合宝钢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代替 Q/BQB 3602009。 本标准与 Q/BQB 360200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 ; 标准“范围”根据标准名称变化同步修改,增加了“产品主要用于经进一步加工、热处理后使 用的机械结构件” ;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版本; 取消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原 Q/BQB 3032009 之中的 C22、C35、S20C、S35C、S45C 牌号及相应技术要求; 其它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韩雨。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QB 3601989, Q/BQB 3601994, Q/BQB 3601999, Q/BQB 3602003,Q/BQB 3602009。 Q/BQB 3602014 1 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结构用热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 标 志及检验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热连轧碳素钢带以及由此横切成的钢板及纵切成的纵 切钢带, 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产品主要用于经进一步加工、 热处理后使用的机械结构件或经表面渗碳、 渗氮后进行淬火硬化所得的表面耐磨结构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 GB/T 10561 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200662006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2006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Q/BQB 300热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的一般规定 Q/BQB 301热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分类和代号 钢板及钢带的牌号、公称厚度、用途和产品类别如表 1 所示。 表 1 牌号公称厚度mm用途产品类别 C10、C155.0 经表面渗碳或渗氮后进行淬火硬 化所得的表面耐磨结构件 热轧钢带 热轧钢板 热轧纵切钢带 热轧酸洗钢带 热轧酸洗钢板 S09CK、S15CK1.66.0 C22、C355.0 用于经切削等加工并热处理后使 用的机械结构件 S20C、S35C、S45C10.0 Q/BQB 3602014 2 4订货所需信息 4.1订货时用户须提供下列信息: a) 本企业标准号; b) 产品类别; c) 牌号; d) 规格及尺寸(厚度)精度级别; e) 边缘状态; f)用途; g)检验文件类型。 4.2订货合同中的省略事项 4.2.1未说明表面处理方式时,以轧制表面交货。 4.2.2对于热轧钢板及钢带,未说明尺寸精度时,以 Q/BQB 301 中普通厚度精度交货;未说明边缘状 态时,钢带以不切边状态交货,钢板以切边状态交货。 4.2.3对于热轧酸洗钢板及钢带,以 Q/BQB 301 中较高厚度精度交货;未说明边缘状态、表面质量级 别和是否涂油时,以切边状态、较高级表面和涂油交货;未说明钢卷内径时,以钢卷内径 610mm 交货。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其允许偏差按 Q/BQB 301 的规定。 6技术要求 6.1牌号及化学成分 6.1.1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6.1.2在供方能保证钢中残余元素 Cu、Ni、Cr、As 和 Sn 的含量符合标准规定时,可不进行这些元素 的化学分析。 6.1.3钢板及钢带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 222 的规定。 6.2冶炼方法 钢板及钢带所用的钢为氧气转炉冶炼的镇静钢。 6.3交货状态 钢板及钢带以热轧轧制状态交货。 6.4表面处理方式 6.4.1钢板及钢带的表面处理方式可采用轧制表面和酸洗表面两种方式。 6.4.2酸洗表面的钢板及钢带,可以涂油或不涂油交货。经涂油后的酸洗钢板及钢带,在正常包装、 Q/BQB 3602014 3 运输、搬运和贮存条件下,供方保证自生产完成之日起三个月内不产生锈蚀,所涂油膜应能用碱水溶液 去除。如需方要求以不涂油的酸洗钢板及钢带供货,应在合同中注明。不涂油的酸洗钢板及钢带,在运 输和加工过程中易产生锈蚀和擦伤,供方对此不作保证。 表 2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SiMnPS残余元素 C100.070.130.400.300.600.0350.035 Cu0.20 Ni0.15 Cr0.15 As0.05 Sn0.05 C150.120.180.400.300.600.0350.035 S09CK0.070.120.100.350.300.600.0250.025 S15CK0.130.180.150.350.300.600.0250.025 C220.170.240.400.400.700.0350.035 a C350.320.390.400.500.800.0350.035 S20C0.180.230.150.350.300.600.0300.030 Cr0.20S35C0.320.380.150.350.600.900.0300.030 S45C0.420.480.150.350.600.900.0300.030 a Cr0.40,Mo0.10,Ni0.40,Cr+Mo+Ni0.63。 6.5力学及工艺性能 6.5.1按本标准供货的钢板及钢带使用时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温度及其相应的力学性能列于附录 A(资 料性附录) 。 6.5.2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规定,钢板及钢带可进行成品分析,并可补充进行 力学性能、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等检验。此时,应同时商定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及合格指标。 6.6表面质量 6.6.1钢板及钢带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拉裂、折叠和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板及钢 带不得有分层,对酸洗表面的钢板及钢带不得有停车斑。 6.6.2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分为二级,如表 3 所示。 6.6.3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所以钢带允许带有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 超过每卷总长度的 6。 表 3 级别适用的表面处理方式特征 普通级表面(FA) 轧制表面 酸洗表面 表面允许有深度 (或高度) 不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的麻点、 凹面、划痕等轻微、局部的缺欠,但应保证钢板及钢带允许 的最小厚度。 较高级表面(FB)酸洗表面 表面允许有不影响成型性的局部缺欠,如轻微划伤、轻微压 痕、轻微麻点、轻微辊印及色差等。 Q/BQB 3602014 4 7检验和试验 7.1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肉眼检查。 7.2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和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 7.3检验文件类型在选用规定的检验和试验时,应符合 7.47.6 条款规定。 7.4钢板及钢带所需检验项目、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方法试验方法 1化学分析 a GB/T 20066GB/T 223、GB/T 4336、GB/T 20123 2拉伸试验(协议)协议规定GB/T 228.1 3弯曲试验(协议)协议规定GB/T 232 4非金属夹杂(协议)协议规定GB/T 10561 5晶粒度(协议)协议规定GB/T 6394 a 对化学成分进行仲裁试验时,按 GB/T 223。 7.5取样频率 7.5.1化学成分分析的取样频率 按炉对化学成分进行熔炼分析。 7.5.2力学性能等项目的取样频率 当按合同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等项目检验时应按批进行,检验批的组成应在订 货时商定。 7.6复验 7.6.1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 的复验。 7.6.2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合格,则整批合格。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 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复验不合格。 7.6.3如复验不合格,则已做试验且试验结果不合的单件不能验收,但该批材料中未做试验的单件可 逐件重新提交试验和验收。 8包装、标志和检验文件 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和检验文件应符合 Q/BQB 300 的规定。 9数值修约规则 数值修约规则应符合 GB/T 8170 的规定。 10附录 Q/BQB 3602014 5 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相近牌号对照表见附录 B(资料性附录) 。 Q/BQB 3602014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温度及其相应的力学性能 A.1C10 和 C15 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温度及圆试片淬火后力学性能列于表 A.1。 表 A.1 牌号 圆试片淬 火温度 渗碳 温度 淬火 冷却 介质 a 回火 温度 力学性能 b 芯部淬 火温度 表面淬 火温度 屈服 强度 Re/MPa 抗拉 强度 Rm/MPa 断后伸长率 L05D0(比例 试样) % 断面收 缩率 C10 90010 880 980 880 920 780 820 150 200 390 640 785 1335 C15440 735 880 1230 a 冷却介质应在考虑结构件必要性能的基础上,根据使用钢种的淬透性、表面可淬硬性、工件形状和介质的冷却作用 而选定。 b 数据参考直径为 11.0mm 圆试片。 A.2C22 和 C35 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和相应的力学性能参见表 A.2 和表 A.3。 表 A.2 牌号 热处理制度 正火(N)温度 调质(QT)温度 淬火回火 C22880920860900,水冷550660 C35860900840880,水冷或油冷550660 表 A.3 牌号热处理 拉伸试验 上屈服强度 a ReH/ MPa 抗拉强度 Rm / MPa 断后伸长率% 00 65.5SL 断面收缩率 Z % C22 N24043024 QT3405006502050 C35 N30055018 QT4306307801740 a屈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 R p0.2。 A.3S09CK 和 S15CK 的通常热处理温度及力学性能列于表 A.4。 A.4S20C、S35C 和 S45C 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和相应的力学性能参见表 A.5 和表 A.6。 Q/BQB 3602014 7 表 A.4 牌号 正火温度 退火温度 淬火 回火 温度 淬火回火的性能 芯部 淬火温度 表面 淬火温度 屈服 强度 Re/MPa 抗拉 强度 Rm/MPa 断后伸长率 L050mm, b25mm % 硬度 HB S09CK 900950 气冷 约 900 炉冷 880920 油(水)冷 750800 水冷 150 200 气冷 24539023 121 179 S15CK 880930 气冷 约 880 炉冷 870920 油(水)冷 750800 水冷 34349020 143 235 表 A.5 牌号 相变温度热处理制度 AcAr 正火(N)温度 退火(A)温度 调质(QT)温度 淬火回火 S20C720845815730870920,空冷约 860,炉冷 S35C720800770710840890,空冷约 830,炉冷840890,水冷550650,急冷 S45C720780750680820870,空冷约 810,炉冷820870,水冷550650,急冷 表 A.6 牌号热处理 拉伸试验 硬度 HB 上屈服强度 a ReH/ MPa 抗拉强度 Rm/MPa 断后伸长率 % S20C N24540028116174 A114153 S35C N30551023149207 A126163 QT39057022167235 S45C N34557020167229 A137170 QT49069017201269 a屈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 R p0.2。 Q/BQB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