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蓝色产业链日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各地所重视。近年,国家加大对振兴闽东苏区经济的扶持力度,提出振兴闽东苏区经济支持政策参照西部地区支持政策执行,而霞浦县正是处于闽东苏区发展相对落后的沿海地区。虽然其区位优势显著,但霞浦并未完全发挥其地理优势,如何发展霞浦蓝色产业链是一个大问题。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蓝色产业链的发展研究状况,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寻求适合霞浦县情的蓝色产业链发展模式。 关键词: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区位优势;发展模式 一、蓝色产业链理论基础 (一)蓝色产业链基本概念 近年来,高效且有序发展蓝色产业,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从而促进当地经济较好较快发展已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所谓蓝色产业链,是以海洋为基础,以海洋依托,充分利用当地的海洋资源、人才和科技优势,打破传统,相应延伸沿海岸带,加强沿海地区之间的协作、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协作,进而形成以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为主体的,以港口物流业、海产品零售业、滨海旅游业和涉海电子商务产业等产业为布局的蓝色产业链条。蓝色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与支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不断向相关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市场,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群化效应,通过不断延伸蓝色产业链,使有限的海洋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与优化。 (二) 国内外蓝色产业链发展研究状况 伍长南(2007)从港口资源开发、港口物流产业、临港工业产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产业等详细阐述了蓝色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并分析了各沿海城市蓝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同时深入分析各地的发展重点及对策。朱坚真(2010)在海洋经济学书中从海洋渔业、海洋工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洋新兴产业来论述蓝色产业经济的结构,认为合理开发蓝色产业可有效解决陆地资源的稀缺性,形成综合性的蓝色产业链。孙吉亭(2011)在针对蓝色区域经济的研究中,总结了这种蓝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蓝色经济产业化面临的形势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和发展模式。冯瑞(2011)深入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的发展问题,在对沿海港口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预测港口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出其发展战略。林强(2010)专门研究了蓝色经济区规划的必要性,强调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域一体化,构建全新的政策体系,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Kambiz Mokhtari主张用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海洋产业链,加大近海处理设施的使用频率,直至完全替代传统的产业链运作平台。他认为海洋港口运输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通过轮船运输游客以及货物为社会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Joan Woodward从经济产业的角度进行海洋产业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几大产业的不同结构产生的不同经济效益,进而寻求最佳组合。ME Porter认为蓝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共同类别等四个条件,然后中国目前的蓝色产业还不符合这些条件,所以只有通过全球产业链资源的集成才能弥补中国高科技产业缺失的要素。Sarkis推崇蓝色经济的绿色循环性,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环境问题却日渐严重,倡导经济产业链的循环刻不容缓。 二、霞浦县发展蓝色产业链必要性分析 2014年霞浦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台水中心获批为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近年来随着蓝色产业的不断发展,霞浦县地区生产总值连年增加,因此发展蓝色产业链的必要性愈发凸显。由于霞浦县农林牧渔产业作为其蓝色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蓝色产业链的诸多数据无法统计,因此以农林牧渔产值作为蓝色产业链产值的主要指标进行趋势性研究,从而了解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对整个地区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表1 2005-2014年霞浦县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 年份 霞浦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 霞浦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05 28.10 55.00 2006 30.00 57.50 2007 33.54 66.80 2008 35.45 73.95 2009 36.96 81.44 2010 45.30 93.87 2011 54.90 117.20 2012 71.00 137.00 2013 83.78 153.00 2014 88.51 166.35 资料来源:霞浦县发展和改革局 用X表示霞浦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Y表示霞浦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图1 霞浦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霞浦县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且其线性关系较为密切,即正线性相关关系。 表2 关于霞浦县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eviews统计分析表 Variable Coefficient 05970 0.0000 C 10.06914 4.438902 2.268386 0.0530 R-squared 0.983826 Mean dependent var 100.2110 Adjusted R-squared 0.981805 S.D.dependent var 40.64735 S.E.of regression 5.482935 Akaike info criterion 6.418015 Sum squared resid 240.5006 Schwarz criterion 6.478532 Log likelihood -30.09007 Hannan-Quinn criat 0.99331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由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eviews统计分析表的最小二乘法结果可知,P=0,则霞浦县农牧渔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存在正向显著影响。 由图1与表2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在剔除农林牧渔产业非相关影响因素后,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对地区生产总值呈现正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霞浦蓝色产业链生产总值对地区生产总值有其必要性。 表3 对霞浦的展望 对霞浦县展望 人数(人) 比率(%) 顺应时代潮流,自由发展 16 10 蓝色产业链是霞浦的特色产业、传统支柱产业,政府应当给予支持 99 56 应当与时俱进,作出顺应政策和现状的适时调整 43 25 其他 17 9 合计 175 100 根据对霞浦县居民开展的175份问卷调查显示,56%的当地居民认为蓝色产业链是霞浦的特色产业、传统支柱产业,政府应当给予支持,人们对霞浦县大力发展蓝色产业链充满期望,对蓝色产业链的大力支持是众望所拟,可见发展蓝色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三、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发展现状 (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霞浦县海岸线长达404公里,占福建省的八分之一,占宁德市的近一半,居全省各县市首位,海岸线为其港口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霞浦天然深水岸线长约42公里,拥有港口港湾195个,沿岸许多地方具备建港条件。霞浦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港口物流地位,实现临海物流产业发展。霞浦县建立著名的三沙港,实现了滨海旅游业、物流业、零售业等产业集聚,以港口带动物流服务,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区位优势日渐显著 霞浦北连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海域最近距离为14海里,距离温州、福州的陆路交通里程均为160公里,霞浦往福州、温州仅1个多小时车程,这是连接沿海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必经之地。2014年霞浦全县公路运输周转量40203.93万吨公里,增长20.86%,水路运输周转量66278.87万吨公里,增长18.71%,可见霞浦交通工具利用率较高,有发展蓝色产业链的基础设施。贯穿霞浦的温福铁路和福宁高速公路,对蓝色产业的开发起着交通纽带作用,与港口物流相辅相成,凸显霞浦战略地位,不断带动霞浦经济突破新的增长点。 (三) 水产养殖区域面积较大 霞浦县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陆地总面积的19.9倍,占全省海域面积的21.76%,广阔的海域面积衍生了蓝色产业。霞浦所拥有的海域面积占宁德市的三分之二,浅海、滩涂69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30.17%和23.76%,适合水产养殖的02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达265万亩,是海产养殖大县。霞浦县的水产养殖区域是由滩涂至浅海推进的,浅海海域广阔,开发速度不断加快,效益不断提高。 (四) 养殖与捕捞业形成较为成熟的生产运作模式 霞浦作为著名的海洋大县,捕捞量和水产养殖名列闽东各县市之首,全县海洋捕捞年产量12万吨,水产养殖年产量24.3万吨。霞浦县2014年海带养殖面积就达7万多亩,预计产量12万多吨,产值可达9亿元人民币。该县10个沿海乡镇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大面积规模种养,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大陆沿海县(市)第二位。广阔的浅海区域,温和的气候条件,为霞浦的水产品提供了独特的生活环境。霞浦传统渔业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对于养殖或捕捞都有固定的模式运作,总体而言传统产业基础夯实。但海洋捕捞多以渔民自发谋生为主,难以形成诸如渔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渔业资源统一管理进程缓慢。 (五)滨海旅游效益呈现稳步增长 据霞浦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示,霞浦县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191.6万人次、旅游收入14.3亿元,分别增长20.2%和20.17%,可见霞浦旅游效益呈现稳步增长。霞浦现已开发的滨海旅游包括海之家休闲会所、大京海滩别墅度假村、高罗海滨度假村和杨家溪水乡渔村等,包含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垂钓捕鱼和沙滩摄影等休闲项目,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光,如杨家溪水乡渔村年平均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未来霞浦滨海旅游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六)政府免税政策实施力度大 近年来,为成功刺激海带的出口,霞浦一直维持着海带的免税政策,其对于海带等产业实施扶持政策,并不断改善海带产品加工流程,改造海带加工场所。海带等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免税,促进了海带出口及外销至省外,扩大了销售范围。霞浦享有原中央苏区政策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且与台湾地区贸易频繁,专门在霞浦设立的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进一步降低了对台湾贸易的推广难度,有利于打造一大批水产品龙头企业。 四、蓝色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霞浦作为渔业大县,水产品加工却仍以粗加工为主,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落后,缺乏一批深加工龙头企业,许多产品原料副产物无法进行综合开发,水产加工业落后。当地企业在加工设备改造方面缺乏政策支持,产品深加工较少,产品附加值低。霞浦蓝色产业仍以海带、紫菜等传统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种缺乏多样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区分品质高低,传统产业难以找到新的效益增长点。应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技术,扶持。 (二)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 霞浦县尚无完善的多层次物流体系,货物配送由部分物流公司负责,面对生产供应链化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零散的物流企业不足以支撑未来霞浦县海产品经济的快速增长。霞浦水产品流通速度和物流配送效率低,水产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配送速度慢。霞浦县港口资源丰富,却无标准化的物流中心,缺乏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物流信息平台与航运服务管理中心,不能为当地政府制定渔业政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使得大型港口设施得不到广泛应用。 (三)零售产品品牌知名度低 霞浦县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最美滩涂等地理名片,但霞浦县所零售的水产品品牌化程度低,缺乏具有霞浦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的优质海产品品牌,无法对对品牌特色进行口碑式宣传。市场上流通的海带、紫菜等因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化经营,而难以提高其市场地位,从而无法快速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而零售型企业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专业化、多元化的销售途径不多,缺乏多样化的销售市场,且营销观念滞后。 (四)旅游产业不发达且宣传力度不大 从旅游设施与环境出发,霞浦县旅游设施相对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全方位的规划,相比同等级的发达地区仍有差距。除了酒店数量及设施、海滨景点交通的落后,管理人员也相对缺乏。从宣传角度出发,其宣传手段、渠道单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方式少。霞浦县除了常规宣传和协办海峡(霞浦)摄影展,其余大型旅游宣传活动较少,特别是线上的宣传渠道少,旅游市场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五) 电商技术基础薄弱 电子商务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务活动,而霞浦县网络覆盖面仍不完全,企业自身电子商务网站不专业,交互式的第三方支付通道不健全,缺乏数据挖掘手段,对互联网巨大优势的运用程度小。企业不仅电子商务意识薄弱,相应电商人才也较为缺乏。由于霞浦县经济发展并不发达,信息化程度低,人们对于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吸收缺乏重视。在如今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挖掘行业发展潜力的主要研究对象,海洋渔业如果无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就不能挖掘出更多的商业前景。 (六) 自由贸易园区缺乏政策支持 福建厦门与福州的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彰显了福建较为发达的两个区域的经济基础和政策优势。而霞浦县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产品丰富的优势却没有展现出来,没有受到各方的重视。同时,经济资本投资力度小,外资投资并不活跃。霞浦县2014年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霞浦县全县项目投资主要集中于地产业行业投资,海洋渔业投资占比极少。而蓝色自贸区发展需要高新技术产业等投入,就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 (七) 涉海金融产业政策不全 由于海洋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大,资金循环周期长,养殖户经常碰到流动资金困难等资金难题,而政府在养殖项目贷款等方面所提供的专项贷款的灵活性、实惠性和贷款规模却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霞浦蓝色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企业要发展壮大,融资过程必不可少。霞浦县蓝色产业链中的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常常需要提供资产抵押或资信证明,贷款的资金来源不足。海洋经济受气候影响,自然灾害是无法人文估测的,涉海贸易商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且风险大,因此,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冒险为企业提供贷款,这严重阻碍了蓝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做强。 五、探索适合霞浦县蓝色产业链发展的模式 (一)特色经济型发展模式 特色经济型发展模式,是以地区的特色产业为主体,结合各个产业的特点合理分配相关资源,进而形成产业优势。霞浦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园区和滨海旅游业作为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更好的打造蓝色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霞浦县在浅海区域种植海带、紫菜等水产品,利用这些藻类产品的海水净化功能,提高相关海域的水质质量。而在景观优美的滩涂发展滨海旅游,将发展第一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促进养殖、捕捞、加工等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政府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定期进行休渔季节执法监管,防止鱼群等资源的过度开发,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生态农业这种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更好地延伸了蓝色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 2.建立新型工业园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的建设,构建了两岸贸易交流的新平台,霞浦的外向经济得到推动式发展。霞浦企业通过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获得了多样化的销售市场,增加了霞浦海产品的销售范围与渠道,进而加大对台湾等地的海产品出口,而从台湾地区进口的海产品又可以满足霞浦迅速增长的对海产品的需求。新型的工业园区,进一步带动了霞浦经济持续增长,也增加了霞浦产业发展的特色。 3.塑造滨海旅游业特色。霞浦县重点构造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通过建立霞浦国际滩涂摄影基地,打造滩涂摄影旅游带,从而塑造中国最美滩涂的地理名片。霞浦县的特色在于走霞浦滨海旅游的品牌路线,实现生态观光,以原产地为基础从产业链角度进行旅游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二) 农业主导型发展模式 霞浦县以农业为主导发展经济,截至2014年,霞浦县已创建闽台合作精致农业园区12个,其中11个为闽台合作精致农业种植区,1个是闽台合作精致农业示范园。霞浦县去年农业生产总值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通过扶持休闲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并建立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不断招商引资,带动当地企业发展。 1.开发休闲渔业运作模式。休闲渔业是一种鱼类养殖等传统渔业与渔区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体验,霞浦海之家休闲会所就是一种集垂钓、娱乐、旅游和住宿的休闲旅游会所,有专门垂钓与烹饪的区域。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霞浦发展的重点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带动农户增收,也可以吸引外商投资,实现渔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霞浦县正在不断开发这类发展模式,对传统渔业进行延伸,制定各种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休闲渔业。 2.培育水产养殖业龙头企业。霞浦县培育了一批水产养殖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霞浦县凯源食品有限公司、霞浦东吾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霞浦企业在改造其先进的水产养殖设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实现高质量与高投资回报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地养殖业龙头企业,占据着充足的资源、技术、资金,有着区域主导带动作用,以自身发展带动其他企业业绩增长,通过对许多家庭农户水产品的收购,也实现农民增收。 3.建立专业的农业合作社。霞浦县建立了溢洋、农丰、万家福等一系列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社员+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经营运作模式,合作社发展项目得到了开发与推广。建立专业的蓝色产业链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资金链、物流链、信息流,对于霞浦的蓝色产业链发展是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 产业集群型发展模式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群是某一类特定产业的企业根据横向合作和竞争关系以及纵向专业化分工,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结合当地文化环境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性的产业组织。 霞浦县在特定区域打造多种产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和县域经济的实力。 1.打造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霞浦县着力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实施海上风力发电工程项目,从而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霞浦光照充足、滩涂面积大,发展光伏产业及风力发电有着天然优势,各企业在基地中以光伏产业或风力发电为主导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2.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大量具有紧密性的小企业在固定生产区域中,由于其生产产品相似性高,相互合作必不可少,在霞浦已经形成企业在区域内的集群。例如霞浦县永兴水产工贸有限公司,作为宁德市龙头企业,通过与周围多数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完成海带等水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流程,提高订单完成效率,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 3.临海船舶产业集群。霞浦以大型深水港口为依托,在临海地区建造船舶修造基地,东冲港区已经引进福建五星环球造船重工有限公司投资修造船舶,船舶修造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临海船舶产业在投资浪潮中不断发展,马来西亚善美公司与厦门金创公司合资30亿元创办溪南船舶工业园,申望(福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投资3.86亿元在盐田兴建2万吨船厂,这都激发了中小企业投资热情,有助于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获取经济效益。 (四)区位优势型发展模式 霞浦县距离台湾近,地处宁德市这样的闽东苏区,更能够立足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蓝色产业链。同时,霞浦县也充分组合生产要素,利用劳动力和资金要素,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1.与台湾贸易往来密切。霞浦作为海西经济区优势县域,与台湾隔海相望,三沙港距台湾基隆港126海里,西洋岛与台湾西引岛仅距10海里,霞浦与台湾向来通商通航,台缘特殊。霞浦企业通过发达的立体交通网,通过水路运输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与台湾进行货物贸易。霞浦建立台湾渔民创业园,两岸在技术、资金、市场、人力方面加强合作,深化霞浦对台合作,进一步加速闽台区域合作。 2.享有闽东苏区政策优势。2014年,国家加大对振兴闽东苏区经济的扶持力度,提出振兴闽东苏区经济支持政策参照西部地区支持政策执行。霞浦县处于闽东苏区发展相对落后的沿海地区,但霞浦县有丰厚的水产品资源,结合政策优势,水产品交易可以更加自由便利,资金流也会更加活跃通畅。 3.生产要素组合合理。霞浦处于劳动力丰富的农村地区,在发展蓝色产业链的同时,带动了村中较多的剩余劳动力,也为返乡创业的村民提供就业平台。2014年7月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临床护理
-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护理
- 【房地产】山水芙蓉国际新城-主题宣传推广创意案
- 诱导透析治疗
- 护理美学美育
- 肝胆护理年终总结
- 新质生产力会议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 感染科院感管理规范实施要点
- 2025届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十三中学七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小学英语-国际音标-练习及答案
- 2025年建筑模板制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挂名股东签署协议书
- 湖北省荆门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叶黄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 内镜洗消相关试题及答案
- 高效节能泵结构优化-全面剖析
- 2024-2025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套)
- 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2024
-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