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导学案.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导学案.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导学案.doc_第3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湖北宜昌市一中 余梦华【考纲与课标】2015年考纲课程标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与探究】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周王的地位、分封对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等)、作用。认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对于西周分封制,传统观点认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这是导致后来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的政治原因。 其实,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分封制是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或者说,分封制是否加强了中央集权,要与分封制实行之前的商代相比,而不是与后世相比。商代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外服的诸侯并非来自商王的分封,而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权力及爵位都来自于周王,周王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成为诸侯,从这个角度上说,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2.宗法制:目的、含义、核心内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作用。探究: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主要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关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二)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君权加强与相权削弱)(1)皇帝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创立,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度 汉内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度 宋“二府三司”制 元 中书省 明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 清设军机处(3)对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认识: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使权力逐渐转移到皇帝手中。汉代是另设机构中朝,架空丞相;隋唐是分散相权,实行集体丞相制;宋代进一步分割相权,在三省机构基础上又增设若干机构;明清废除丞相后则没有了中央决策机构,仅设侍从顾问机构,皇权高度强化。2.地方行政制度沿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1)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两汉郡国并行的制度 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北宋地方权力的削弱 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设18行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2)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认识 :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3.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察举制:孝廉,乡举里选 九品中正制:门第,乡举里选 科举制:才学,考试(2)监察制度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加强于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监察制度完善于北宋。 强化于明清。认识:对政府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三)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相统一。(2)中央和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3)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借助神权和思想控制来巩固政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探究: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探究:分析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高考题】1.(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2.(2014 天津高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 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3.(2014 全国大纲高考)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4.(2014 山东高考)自秦汉至明清,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5(2014四川文综4)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6(2014北京文综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7(2014江苏单科21)(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