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古筝_第1页
中国乐器古筝_第2页
中国乐器古筝_第3页
中国乐器古筝_第4页
中国乐器古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坪石天主教小學,冼重妏 6D(22),中國樂器古箏,引言 P.3 研習方法 P.4 概念圖(主題網) P.5 一.古箏的起源 P.6 二.古箏的演進 P.11 三.古箏的製作方法 P.13 四.古箏的基本結構 P.22 五.彈古箏的技巧與原則 P.23 六.常見右左手指法 P.24 七.D調音名唱名弦序圖 P.25 八.樂譜(牧羊曲) P.26 九.古箏的選購 P.27 十.古箏的保養 P.28,目錄,研習方法,1.上網找資料和圖片 2.圖書 3.上網看影片,概念圖(主題網),古箏,起源,演進,製作方法,基本結構,技巧與原則,指法,音名唱名弦序圖,選購,保養,引言,為甚麼我要做中國樂器古箏,因為古箏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樂器。而我現在正在學習這種樂器。 在這個報告中,我要探討 (一)古箏的歷史 (二)古箏的種類和外形結構 (三)古箏的演進 (四)古箏的製作方法 (五)如何選購古箏 (六)如何保養古箏 (七)如何彈古箏,1.古箏的起源,早在西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越等國。古箏真正的起源,具有許多種版本。主要有以下三種學說:,1.2古箏的起源,說法一:箏源於瑟 在史料中,可看到多處皆有因爭瑟一分為二而成箏的記載。,1.3古箏的起源,說法二:箏筑同源 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記錄指箏與築皆是由簡單的竹製樂器所演進而生的。,1.4古箏的起源,說法三: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 史料中的記載: 1. 隋朝的音韻學家陸法言在切韻中說箏,秦蒙恬所造 2. 隋書 樂志箏,十三弦,所謂秦箏,蒙恬所作者也,2.古箏的演進,一、前期,二、近代箏,2.2古箏的演進,3.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一),備料:將風乾的材料,裁成規格小料備用。,3.2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二),琴箱製作:用白松製作琴體音箱,整修音柱。,3.3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三),面板:這是古箏製作的關鍵步驟,選用上好的泡桐木,刨成1公分的木板,蒙在音箱架上。並根據材料品質和音色要求刨薄面板。,3.4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四),貼木皮: 根據琴的檔次的不同,在音箱外貼上不同的木皮。,3.5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五),穩定琴體:在完成以上步驟後,將琴音箱放進通風庫房保存,一般要放置三個月左右,讓琴體穩定。,3.6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六),表面裝飾:在以後根據琴的檔次不同,在表面做各種裝飾美化。,3.7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七),整修:在油漆前,對整進琴體進行整修和小部件的安裝。,3.8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八),油漆 :根據琴的製作要求的不同,一般有三種油漆方式:噴漆;大漆;清拋。,3.9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九),成品: 油漆後,將古箏放進庫房穩定一個月左右,穿弦調音,准備出廠。,4.古箏的基本結構,5.彈古箏的技巧與原則,1.彈箏的姿勢:彈箏者本身要平穩,肩膀以下各部位放鬆;箏與彈箏者距離二個拳頭遠;彈箏者的心口正對古箏第13雁柱處。 2.運指的原則:放鬆身心放鬆,才能使手指自然運力。均勻各指力道要均勻,如搖指、捻指、輪指、琶音等。穩定觸絃與手部移動必須平穩。所以手與絃的距離要適中。靈活手指是否靈活則比現在琶音上,左手的和絃以及正反琶音的熟練都是很重要的。 3.學習的要領:指法的學習必須從練習的反覆操練,才能學的扎實。 如何彈好一首曲子?首先必須熟練曲中的樂句與指法;在欣賞名師的演奏來提升技法與改進缺點;最後進而去體會曲子的情境,以自己的感覺詮釋曲子,才能談出好的演奏來。 當彈箏時能達到渾然忘我,忘記自己在彈箏,只覺得自己在箏的旋律中遊走,這才算是真正體會到彈箏的樂趣。,6.常見右左手指法,抺 食指向內彈弦 勾 中指向內彈弦 托 大指向外彈弦 顫音 左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在琴碼左側輕按弦線上下顫動。,7.D調音名唱名弦序圖,8.古箏樂譜(牧羊曲),9.古箏的選購,1.音質以清脆均勻為佳,聽起來悅耳舒暢,而且每根絃的音質都很均勻。音質切忌堅硬無彈性、鬆軟、破裂等。 2.音色以溫潤甜美為佳,聽起來餘音繚繞,切忌悶澀、尖銳、浮躁等。 3.音量以寬厚宏亮為佳。 4.造型以典雅美觀為佳,雖然外型美觀者不一定為好箏,但外型粗糙者則可看出製作師傅的不用心。還有,美觀並非華麗,一些多餘的裝飾勢必增加購買的成本。,10.古箏的保養,1.準備毛刷隨時清理箏面的灰塵,練習完後用塊布蓋起來。 2.放置在乾燥的地方,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掛在受潮的牆上。濕氣較重時,將古箏放入盒內,並在盒內放置乾燥劑。 3.斷了絃立即補上。 4.經常把音調準,才能保持音色的純淨。,冼重妏的感想:,我藉着今次的專題研習,更詳細認識了古箏。 我在這次專題研習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找尋圖片和資料,因為我要從不同的途徑找尋。 不過,我也希望老師多些讓我們做專題研習,這都可以令我增進多些知識。,圖片出處,.hk/images/workshop/adult/kooimage.jpg,資料來源,古箏初級教材 關於古箏 .tw/club/cl5405/Q1.htm 古箏欣賞 /iou_song/song_171.htm 淘寶網 琴箏古韻 /shop/xshop/promote.htm?id=56214 來去音樂網 - 音樂專欄 /columns.php?select=columns_content&columns_board_id=5&columns_class_id=11,附錄:古箏的種類,傳統箏按用弦數量而區分的傳統箏有:十二弦箏、十三弦箏、十四弦箏、十五弦箏、十六弦箏。河南傳統十六弦箏,面板弧度大,箏體長。廣東傳統十六弦箏體短小。歷史上各傳統箏主要用絲弦,清朝中葉開始用銅弦。 改革箏上海二十一弦箏、廣州十八弦箏和二十一弦箏、蘇州二十一弦箏、北京二十一弦箏。,拍攝日期:2007年1月22日,附錄:古箏圖片,發問問題,版權聲明,這個專題研習報告,由6E冼重妏所製作的。歡迎用作參考,但如想用作出版用途,請通知我們。 報告只作非商業用途,無意侵犯別人的知產權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