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doc_第1页
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doc_第2页
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摘 要茶叶的高效育苗技术对于茶叶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至关重要。 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集短穗扦插和穴盘育苗于一体的现代茶叶高新育苗技术。 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基本没有缓苗期,为茶叶的种苗商品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就茶叶短穗扦插育穴盘苗中扦插的时期、基质和穴盘的准备、剪穗和扦插技术、苗圃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和阐述。截至 2010 年,宜昌市茶叶总面积达 3.93 万 hm2,总产量达4 万 t,标准茶园达 7133hm2,实现茶叶产业综合产值 50 亿元,宜昌逐步成为湖北乃至全国茶叶生产大市。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 年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 110 亿 , 把宜昌建成中国一流,湖北第一的茶叶强市;把宜昌建成全国标准化、机械化、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要实现这些目标,茶叶的育苗技术至关重要。现在生产上茶叶大多采用短穗扦插的无性繁殖技术。 短穗扦插育苗,能够保持原有品种固有的性状和特征,后代整齐一致,便于建设高产、优质的茶园;并且繁殖系数高,插穗长根快、成苗率高、管理周期短,有利于降低茶叶的育苗成本。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穴盘育苗技术日益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穴盘育苗省工,省力,机械化生产效率高。 是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生产方式。 从基质混拌,装盘,至播种,覆盖等一系列作业可实现自动控制,减轻了作业强度,减少了工作量;苗龄比常规苗缩短 1020 天,成苗质量大大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增强,并且定植不伤根,没有缓苗期;穴盘育苗是以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这些育苗基质具有比重轻,保水能力强,根坨不易散等特点,易于包装和长距离运输。 育出的苗子整齐一致,非常适合于机械化移栽,为茶叶生产标准化、机械化以及种苗商品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茶叶穴盘短穗扦插育苗技术是一种集短穗扦插和穴盘育苗于一体的现代茶叶高新育苗技术。 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基本没有缓苗期,移栽后当年即可生长到 50以上,第二年就有茶叶可采。 本文将就茶叶短穗扦插穴盘育苗技术关键环节进行阐述。1 扦插的时期一般而言,湖北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进行茶叶扦插。 根据扦插季节的不同可以分为:1.1 春插24 月间利用头年的秋梢进行扦插,称为春插。 优点是当年可出圃,圃地利用周转快,管理上也比较方便、省工。 但扦插发根慢,往往是先发芽后发根,造成养分消耗过多,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加之插穗本身的先天不足,因此春插的成活率低,育苗偏瘦弱。1.2 夏插58 月利用当年春梢或春夏梢进行扦插称为夏插 。 夏插的优点是发根快,成活率高,苗木生产健壮。 但由于夏季光照强、气温高,光照和水分的管理要求高,苗圃培育时间也较长,成本较高。1.3 秋插810 月上旬利用当年夏梢或夏秋梢进行扦插称为秋插。 一般 9 月上旬前扦插,发根速度与夏插基本相近,但秋插管理上较夏插方便、省工,苗圃培育时间也较夏插短,成本较低。1.4 冬插11 月中旬至 12 月间,利用当年秋梢进行扦插。 由于冬季气温、地温均低,且干燥,扦插成活率低,露地扦插生产上基本不采用这种方式。生产上茶叶扦插以秋季(810 月)扦插为最好,此时期扦插穗长根快,成苗率高,管理周期短,有利于降低成本。 从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来看,以夏插最优,秋插特别是早秋扦插与夏插相近,春插、冬插较差。 而从综合效益来看,则以夏插和早秋插较好,以早秋扦插最为理想,以下技术都是以夏插和早秋插为例说明的。2 基质和穴盘的准备基质配比的原则是: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酸碱度适中,养分充足。 可采用草炭和珍珠岩按 3:1 混合而成,加入少量的秸秆腐熟基质效果更好。 穴盘选择 72 穴较好,将混合好的基质用分装机装到穴盘中等待扦插。3 剪穗和扦插3.1 优质穗条的的培育“母肥才能子壮 ”,母树生长的好坏 、插穗质量的优劣 ,对扦插的发根和成活以及扦插苗的质量,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青壮龄母树,母树在春茶采摘后马上修剪,剪去蓬面鸡爪枝、细弱枝,修剪深度以能长出粗壮枝梢为度,培养当年萌发的新梢进行扦插。 加强肥培管理,在施足氮肥(施用量与同等生产茶园相同)的基础上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增强新梢的分生能力。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母树新梢枝叶健壮、完整。3.2 穗条的标准与剪取方法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半木质化、腋芽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长度在 25以上,茎粗 35mm,2/3 以上已半木质化,呈棕色或黄绿色,已变成灰白色的老枝或柔软的嫩枝均不宜作穗条。 穗条剪取时间以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3 点后为好。 剪取穗条时,要在母树上留下一片叶,以帮助母树恢复树势。 剪下的穗条须尽快存放于阴凉潮湿处,以防失水过多,并尽量做到当天剪的穗条当天插完,亦可短期贮存,但要保持新鲜状态,防止凋萎、发热和压碎叶片。 远距离运输插条,要妥善包装,适时喷水,防止干枯和闷热,避免日光照射。3.3 插穗的标准与剪穗方法穗条剪下后必须及时剪成插穗进行扦插。 优质的插穗应该具有的标准是:长度 3左右,带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腋芽和一片成熟的叶片(称为母叶),没有腋芽,或腋芽有病虫害或人为损伤者不能使用。 剪穗时,先除掉较幼嫩未木质化和粗老部分,然后剪成短穗,一般可按穗条的自然节距一节剪成一个穗。 叶片下短茎长 22.5,上剪口留桩 23mm 较为合适,过短易损伤腋芽,过长则又会延迟发芽。但节距长于 4时,要适当修短;节距小于 2.5时,要用两节剪成一个穗,剪去下端的叶片,保留上端的叶片。 大叶品种母叶过大,叶长超过 12时,可剪去 1/22/3。 插穗的上下剪口要求光滑,斜面与母叶平行。3.4 扦插的技术要求扦插前要将穴盘基质充分浇水, 经 3 小时左右水分下渗后,土壤呈“湿而不粘”的松软状态,即可扦插。 这样既防止因土壤过干造成扦插过程中损伤插穗,又使插穗下端与泥土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水分。 具体扦插的做法是:用母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叶柄处, 将剪好的短穗垂直或稍斜插入土中,每穴插一插穗,叶面应顺风向,在同一穴盘中保持一致,这样可避免插穗被风吹动; 插穗下端基本位于穴盘中间深度位置,深度以叶柄与畦面平齐为宜,叶片和芽露出土面;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或中指,将插穗基部土壤轻轻压紧,使插穗和泥土紧贴,固定于基质中,以利发根;插完一定的面积后立即浇水,并用遮荫物覆盖,如果在高温烈日下扦插,需边插边浇水、边庶荫,以防灼伤。为了扦插后能顺利生根,扦插时可以将扦插条基部快速蘸取少量浓度生根粉溶液(浓度大约为 300ppm),边蘸边扦插。 也可以在扦插后的第三日和第七日用 100mg/L 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插条的根部进行滴管,以促进插条生根。4 苗圃管理扦插后的苗圃管理的好坏对扦插成活率的高低、苗木质量的优劣、出圃的迟早,均有决定性的影响。 管理主要包括遮阴、灌溉、施肥、锄草和病虫害防治等。4.1 扦插当年越冬前的管理扦插后到越冬前是插穗愈合生根期,也是关系到扦插成活率高低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管理的重点是光照管理和水分管理。4.1.1 光照管理。 夏秋季太阳光强烈 ,气温高 ,如不遮荫 ,会造成叶片灼伤,严重时会造成插穗大量失水而枯萎死亡。 同时,插穗的芽、叶依靠光合作用才能形成营养物质,如果没有光照,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插穗不能发根,最终会导致插穗死亡。 因此,在遮荫时,必须控制好遮荫度,一般遮荫 60%80%为好。 在具体应用中,应结合品种特性和不同生育阶段灵活掌握。 大叶品种的叶片较大,耐光和耐热性都较中小叶品种差,其遮荫度要高些;中小叶品种遮荫度可低一些。 扦插初期遮荫度要高些,随着插穗根系的逐步形成,遮荫度也可逐步降低,可以通过每天揭盖的早晚来控制受光量。4.1.2 水分管理。 水分是茶苗发芽、生根和生长的重要条件。 在生根之前,保持土壤及空气湿润极为重要。 插穗生根前主要靠茎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取少量水分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而这两方面的吸水力都很弱,如不注意保持一定的土壤和空气湿度,吸水就更加困难,造成吸收的水分少于叶片蒸腾的水分,导致插穗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死亡。 但是,如果土壤含水量太高,会造成土壤空气不足,插穗呼吸困难,生根延迟甚至不生根。 一般以保持土壤持水量70%90%为好 ,生根前高些 ,保持 80%90%。 随着插穗开始生根和气温逐渐降低,土壤持水量可低些。 据杨亚军观察,夏插中小叶品种约 40 天开始发根,60 天左右基本齐根。 因此,在扦插后 40 天内, 应保持基质的充分水分, 晴天基本早晚各浇 1 次水,两个月后可视天气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遇到大雨、久雨时,要及时排水,以防烂根。4.2 越冬期的管理冬天来临之前,茶苗刚生根,比较幼弱,抗寒能力较差。 因此,越冬期的管理重点是防寒防冻,确保幼苗安全越冬。4.3 开春后至出圃前的管理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围绕着培育壮苗来进行。 一是适时揭膜。 开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大棚盖膜越冬的要适时揭除薄膜。因为设施内的茶苗,往往茎杆生长细弱,如不及时揭膜加以炼苗和培育管理,就很难达到出圃标准。 揭膜可在 4 月中旬前后开始,先打开两头薄膜,过 35 天后,白天揭开向阳的半边,晚上再盖回,经 710 天左右,可以将薄膜全部揭除。 这样可使茶苗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防止因突然改变外界环境茶苗死亡。二是合理追肥。 春暖后茶芽开始萌发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逐渐增加,必须及时给予肥料补充。 但这时茶苗根系还不发达,地上部分很幼嫩,应掌握好先淡后浓、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春茶前期追肥可用加水 10 倍左右的人粪尿,或 0.2%的尿素水溶液浇施。 茶苗长到 10左右时,可把肥料浓度提高 1 倍,每1015 天施 1 次,整个春茶期间施 35 次。 为了控制茶苗高度 ,夏茶期间一般不再追肥,防止征长。 秋季视茶苗生长情况,酌情施肥 12 次。 茶苗生长期间,还可叶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