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战胜乳房炎 -正确的挤奶操作程序,周国强 韦斯伐利亚(上海)牧业设备有限公司 2008.6.18(上海 ),2,什么是体细胞?,定义,-牛奶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一些脱落的上皮细胞的总称。,3,Somatic Cell Count 体细胞水平,4,Estimated Financial Losses per Year for High Somatic Cell Counts 不同体细胞水平造成的损失估算,体细胞数 牛奶损失 7500 kg 单产 牛群规模100 牛奶损失/头牛/年 100,000 2% 150 4.500 200,000 4% 300 9.000 300,000 7% 525 15.750 400,000 8% 600 18.000 500,000 9% 675 20.250,5,高体细胞数对牛奶成分的影响,6,A view into the udder 乳房内部构造,乳腺泡,泌乳细胞,乳导管,7,泌乳细胞的作用,乳腺泡,泌乳细胞,乳导管,生产1公升的牛奶,实际上大约 需要有约300公升的血液流过泌乳 细胞而生成牛奶。,8,什么是乳房炎? 定义,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乳腺组织的炎症,它是奶牛场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9,乳房炎的危害?,Damage of the milk producing cell layer,Damaged Alveoli,1、破坏泌乳细胞。,2、被破坏的泌乳细胞不能恢复, 降低泌乳能力导致奶产量下降。,3、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的 可能性增加。,10,乳房炎症状,1. 临床型乳房炎(数量相对较少),急性: -全身症状,体温升高,严重会死亡。,亚急性: -乳房出现红肿、热、痛; -牛奶异常:凝块、豆腐花状。,11,乳房炎症状,.,2.亚临床型(隐性),无明显症状;,主要导致奶产量急剧下降!,12,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13,乳房炎造成的损失,14,建立正确挤奶操作规范的目的,1、刺激奶牛释放牛乳,2、获得干净、干燥的乳头,3、加快挤奶速度,缩短挤奶时间,4、减少牛奶中细菌含量,生产优质牛奶,5、保护乳房健康,控制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15,(一)观察及对待奶牛,1、要善待奶牛: 如果是上挤奶台挤奶,则要温柔而小心地驱赶奶牛到挤奶台。 在栓系牛舍中挤奶,挤奶前对待奶牛也要温和、有所尊重。对脾气暴躁的牛只也不能打骂、用腿踢。 2、避免绑腿(扎脚)挤奶。,16,17,肉眼观察,检查奶牛乳房是否干净 观察奶牛进入奶厅时: 是否有肿胀的 乳区或 受伤的乳头? 要识别已在治疗的奶牛。,18,(二)挤奶前乳头(及乳房)的清洁卫生,好处:,降低牛奶中的细菌数; 2. 减少奶衬的滑落并减少漏气; 3. 这也是挤奶前一项有效的挤奶 准备技术。,挤奶前必须保证奶牛乳头及乳房清洁干净! 目标:要获得清洁干燥的乳头,19,(二)挤奶前乳头及乳房的清洁卫生,20,(三)乳头预药浴及擦干,步 骤:,1.轻轻地用手擦试一下乳头(除去乳头表面一些杂物),2.挤弃每个乳头的最初34把奶,3.对乳头表面进行药浴,4.少等片刻(不少于30秒钟),5.擦干乳头并同时对乳头末端刺激按摩(不少于20秒钟)。,6.轻轻地把挤奶杯组套住乳头,21,1.挤弃最初的34把奶,这是推荐的挤奶前有效的准备程序之一,应该:挤弃每一乳头的最初几把奶,好处:,1、帮助提早发现乳房炎,2、丢弃体细胞及细菌数较高的牛奶,其细菌含量为90,000- 100,000/ml,3、给奶牛一种刺激,促使奶牛释放牛奶,4、提高牛奶流速,注意:必须操作得当!,22,头把奶挤向何处去?,23,2.乳 头 预 药 浴,挤奶前乳头用药液浸泡 这是一项越来越流行的挤奶前准备技术措施 如使用不当则没有效果(如浸不到位,不及时更换药液等),24,25,2.乳 头 预 药 浴,. 减少乳头皮肤表面细菌数,2. 可减少50的环境性乳房炎发病率,3. 降低新发生的乳房炎的发病率(4351),4. 再次进行放乳刺激,乳头预药浴的好处:,26,1.2 一定要擦干,3.擦干乳头,用干毛巾擦干乳头 记住: 一头牛一块毛巾或一张纸巾。 可减少受污染牛奶的传播。 (e.g. E.coli大肠肝菌) 彻底擦干乳头。 擦干后乳头必需是清洁及干燥的!奶杯套在湿的乳头上会增加乳房炎的危险!,27,3.擦干乳头,擦干乳头,不能用已受污染的擦布/海绵(和乳房炎有关),绝对不应使用共用的擦布(毛巾)或海绵来清洗或擦干乳 头,建议:,用一次性纸巾进行擦洗,一头奶牛用一块毛巾,28,挤奶前准备技术与挤奶时间及牛奶流速的关系,29,挤奶前各种准备技术与牛奶中细菌数之间的关系,挤奶前各种准备措施与牛奶中细菌数之间的关系,30,(四)挤 奶 前 刺 激,. 对促使完全排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在乳头清洗和擦干时同时进行,建议:每头奶牛不少于20秒钟的刺激按摩,31,牛奶释放过程,32,33,34,35,36,(五)挤奶准备时间,定义:从乳头开始准备到挤奶器套住乳头为止,推荐:挤奶器应在开始乳头清洗及药浴准备后 6090秒钟内套住乳头(Why?),37,奶牛促乳素的释放过程,38,(六)套奶杯组,好处:,1、减少空气进入,2、降低由挤奶器而引起的乳房炎的发病率,3.、维持放乳刺激,恰当的套奶杯技术非常重要!,1、一手平托挤奶杯组 2、先套最远的乳头 3、奶管呈S状弯曲(以防漏气)迅速套上,并使奶杯套在乳房 底部稍下一点的位置 4、球阀开关一定不要锁住,39,1、乳头应该伸入到奶衬腔内,这时,奶衬嘴腔内 的真空度就保持较低水平。这样就避免奶杯较早 地往上爬升。 2、奶杯组继续保持在乳房下面一个合适的 位置挤奶。 3、这样,位于乳房底部与乳头交接处的神经源 没有较早地被挤压,以使牛奶能从乳池里顺利地 通过此处流向乳头处。,套奶杯合适的位置,40,(七)挤奶杯组的布置及调整,确保:,1、挤奶器在乳房下面方方 正正布置,略为向前向下 倾斜; 2、挤奶器能自由摆动;,41,应避免奶杯滑脱或漏气,42,43,44,45,(七)挤奶杯组的布置及调整,1、当牛奶正常流出时,没有必要去触碰乳房。 只由当奶流量突然降低时才需人工干预一下。 2、检查一下是否每个乳区都在正常下奶?,46,(八)机 器 收 奶 梢,1、一般不建议収奶梢。如需要,只在挤奶快要结束 时稍压一下奶杯组,但没有必要用手去触碰乳房。 2、収奶梢不应超过15秒钟时间。 3、新产牛尽量不收奶稍。,47,(八)机器收奶梢(续),如果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收奶梢,则应对下列事项进行检查、评估:,1.真空泵的功率,2.系统真空度调节,3.脉动频率及脉动比率,4.挤奶前刺激,5.橡胶奶衬及脉动状况,48,机器收奶梢(续),6.集乳器容积的大小,7.牛奶输送管道的大小及坡度,8.人均操作的挤奶杯组数,9.挤奶器的布置是否得当,49,(九) 取下挤奶杯组,1、要平稳地取走奶杯组。 2、关闭集乳器真空后慢慢地移走奶杯, 千万不要在未完全关闭真空的情况下 取走奶杯!,好处:,1、降低对奶牛及其乳头造成 的不舒服的刺激,2、降低由于挤奶器而引起的乳房炎的发病率,50,(十)挤奶结束后乳头再药浴,1. 挤奶后立即进行乳头药浴,2. 使用具有杀菌效果的乳头药浴液,3. 能降低传染性乳房炎的发病率(50),4. 浸泡整个乳头表面,5. 乳头药浴比喷雾效果要好,6. 定期清洗药浴杯,51,为何保护乳头皮肤 ?,健康的乳头皮肤 是 预防乳房炎的最好屏障,52,1 正常, 乳头末端无明显的变 2 硬茧增加,Teat End Condi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如何应对烷基化工艺作业的面试挑战答案全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面试宝典与模拟题集
- 2025年软件开发工程师面试宝典知识点预测题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运输调度员职位面试高频词汇解析与答案
- 申诉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级炼油装置操作工技能考核大纲及样题解析
- 甲状腺超声TI-RADS分类课
- 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
- 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宣讲
- 单元统整教学课件模板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杨式85式太极拳现用图解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 合理选择影像检查方法课件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