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鉴定实验及改进.doc_第1页
物质鉴定实验及改进.doc_第2页
物质鉴定实验及改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附实验改进)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氧化成葡萄糖酸。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现象: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斐林试剂的配制: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使用时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 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用于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供实验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34 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成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现象: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因苏丹染液与脂肪的亲和力比较强,所以,染色的时间应比较短,一般为1 min左右。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如大豆,鸡蛋清。如用大豆,必须提前浸泡12 d,这样容易研磨成浆(也可用现成的豆浆)。如用鸡蛋清,要先稀释。双缩脲试剂的配制:取10 g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 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A。取1 g硫酸铜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 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B。注意:(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2)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3)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的改进长沙市第十六中学 王扬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是高中老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也是新教材中的第二个实验。初中实验以形态解剖学实验为主,高中实验以生物化学实验为主,这个实验实现了这种内容的转变。由于是第一个生化实验,学生的期望值和积极性极高。一、原实验的不足1、需要水浴加热2分钟。如果教师不提前准备好热水加温过程更长。2、没有对照实验,没有对照怎么能证明水浴加热后的砖红色沉淀就是还原糖还原而成,为什么不可能是Cu(OH)2自身分解产生的呢? 3、脂肪鉴定实验中,显微镜的操作、子叶切片都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对于才进高中的学生而言,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徒手切片技术也不现实。4、在学生对生物染色剂的染色特性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很难指出显微镜下哪些黄色或红色的东西就是脂肪。二、实验的改进之处1、选生活中常见且操作起来很方便的液态状的牛奶,替换书上的苹果、花生和鸡蛋三类实验材料,节省实验时间与消耗,2、减少实验器材的使用,从而简化实验过程。如:不使用水浴加热、不使用显微镜等。3、改进实验方法,节省时间与试剂。如:糖的鉴定中,使用两只试管同时直接加热法,实验只需几滴斐林试剂,且反应也只有约30秒,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与试剂,而且起到了很明显的对照作用。4、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如:给予食用油与水,用苏丹染色观察现象。三、教学过程1、 给予实验任务 现有一瓶“牛奶”,请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说明书中所说的糖、蛋白质、脂肪三类成份。 2、还原性糖实验21实验原理:牛奶中的乳糖是一种醛糖(由葡萄糖+半乳糖构成),能还原斐林试剂(0.1% NaOH,5% CuSO4)中的Cu2+产生砖红色Cu20沉淀。22实验过程取2块试管,编号水、牛奶;滴加4滴斐林试剂A液,再滴加4滴斐林试剂B液,摇匀;再分滴加7滴水、牛奶摇匀;同时用两个试管夹夹着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30秒;观察并记录现象(牛奶显现砖红色)。3、蛋白质实验31实验原理:牛奶中富含酶、磷蛋白等蛋白质,其中肽链中的-CO-NH-能在NaOH溶液中与CuS04稀溶液(1%)产生紫色,因而证明蛋白质存在。32实验过程取2支试管,编号。分别注入约1/8试管水、牛奶;再分别注入1/8试管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分别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并记录现象。(牛奶显现紫色)4、脂肪实验41实验原理:牛奶中的奶油和维生素D等是含量丰富的脂类物质,它们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红色颗粒。42实验过程取过滤纸一片,等距编号:水、食用油、牛奶;分别滴加2滴水、食用油、牛奶于相应处;分别滴加1滴苏丹于3处,染色3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水显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