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谈干部管理制度完善.doc_第1页
从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谈干部管理制度完善.doc_第2页
从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谈干部管理制度完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谈干部管理制度完善张治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推进“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会议上指出:“组织部长主动与不跑不要的干部谈心沟通,跑官要官的就会受遏制,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就会减少。” 一席话说得老实干部心里热乎乎的,这不光是对老实干部的认可,更是对跑官要官者的针砭。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应该从完善干部管理体系上做起,从制度上保证让老实人不吃亏。建立工作年限与职务或待遇挂钩的干部管理制度。老实干部在工作中只注重一心一意干工作,不想跳槽到显要岗位或容易出政绩的岗位,平时干工作是一把好手,但在争名利方面从来就处于劣势,在领导面前摆呼工作政绩就更不是长项。老实干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上级面前不要说摆呼政绩了,心理上总觉得工作没有干到位。所以老实干部吃亏就是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应该建立工作年限与职务或待遇挂钩的干部管理制度。科级干部是领导干部“金字塔”的基础,在这个岗位上的人数最多,都需要扑下身子去实打实的干。一些老实干部虽然在科级岗位上二十来年,最后还得原位退休,不是这样的干部没出政绩,主要是所在的岗位就是没有人干不行,干了也就是最普通的日常工作,能说这样的干部把工作没干好吗,没出政绩吗?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批踏踏实实,勤于苦干,不争名利,不争位子的老实干部才衬托出了提拔重用的干部。由此试想能不能建立工作年限和职务提升或者给予相应职务工资待遇的制度,也就解决了老实干部不吃亏的问题,也使干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从制度上保证了老实人不吃亏。比如说正科级十五年、年龄超过五十五岁可以提拔为副县级职务,在没有职位时给予副县级工资待遇,形成制度,也就保证了不让老实人吃亏。这样做还有三方面的好处。其一,是对老实干部个性的最好安慰。老实人之所以老实从心理上就是想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在自己不争名利的时候上级对自己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就是最高的奖赏。如果有这一点,老实人就会放弃工作岗位不显要的思想负担,也就不动心思想跳槽、换岗位,也就一门心思干好工作,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好。其二,可以减少跑官要官,动心思买官卖官不正之风。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者有少部分是天生俱来有不安分或投机钻营的嗜好和本能,这些人历来不会把能力用到工作上,而是把仅有的一点聪明全部用到了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出于对自己多年以来工作得不到肯定,职务得不到提升的人性扭曲的、经过剧烈思想交锋的不得已而为。从思想上不愿意,工作上确实有能力,敬业精神还可以,看到被人人唾弃的得到提升,才动起了心思。如果从制度上能够保证工作出色、能力较强,勤恳如初的老实人获得与自己付出相应的职务或者待遇,后者就会从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的行列中分流出来,公务员这一渠清水就减少了许多浑浊污物。其三,人生也好,工作也好,事业也好,最终都要有个交代。干部在相同的职位而不同岗位上干了一辈子,每次都是组织谈话工作需要,一定要干好。你能说他不勤恳,不敬业,没能力,在上任时是工作需要,卸任时却是年龄到了,这是组织造成的这些老实人没法向上(上级和父母)、向下(下级和子女)、向左(同事和朋友)、向右(妻子和兄妹)交代,处境尴尬,只能埋怨自己不通事理,舍不得花钱,给干部的提拔使用涂上了一抹黑。如果有制度作保证这一抹黑就杜绝了。以上仅是心里热乎乎的一点想法,有感而发,随就而成。 工作单位:甘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