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学习陈高年事迹座谈会纪要.doc_第1页
弘扬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学习陈高年事迹座谈会纪要.doc_第2页
弘扬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学习陈高年事迹座谈会纪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 学习陈高年事迹座谈会纪要 余姚新闻网2006年7月30日 7:05编者按:月中旬以来,本报有关孝子陈高年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病瘫母亲的事迹感动了怀有爱心和孝心的人们。陈高年的事迹是传统意义上的孝道行为,还是包含丰富内涵的时代新风?日前,本报邀请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老龄办等部门的代表,在陈高年工作的临山镇政府举办了一次陈高年事迹座谈会。会上,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各部门工作实际,对陈高年的孝心、孝行、孝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整理。茅建刚(临山镇党委书记)陈高年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陈高年的高尚品德,而他在单位里也是位好干部,尽心尽职,任劳任怨,我为临山有陈高年这样一位好干部感到光荣,同时也向他长年来为照顾母亲所做出的牺牲表示深深的敬意。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我认为,“孝德”从狭义上来理解,是儿女对父母、长辈养育之恩的回报、反哺,是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广义上来说,“孝德”是品行和修养的体现,无孝之人,不会有情;无情之人,不会有义;无义之人,不会有德。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连最亲爱的家人都不能关爱,又怎么会去关爱他人?怎么会去关爱事业和集体?当前,我们正在加紧建设小康社会,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注重现代文明、物质文明的提升,更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弘扬。“孝”是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所在,只有家庭细胞和谐了,社会才能稳定。陈高年身上所体现的“孝德”,是维系和凝聚家庭及社会的精神支柱,临山镇党委、政府将认真组织学习他的事迹,多挖掘一些有孝心、孝行的人和事,策划和践行“孝德”的活动,大力弘扬“孝德”,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安祥、健康,充满真善美。沈林虎(市老龄办主任)党和政府一向重视关心老年人工作。最近,市委宣传部、关工委与市老龄办一起正在组织评选“孝情敬老之星”(个人)和“敬老先进单位”(集体)活动,陈高年正是在这一评选活动中被挖掘出来的先进典型。我们倡导“慈孝教育”,“慈”是长辈对小辈的慈爱,这一点现在都做得很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得一点也不错,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可谓是“滴水不漏”。反过来,“孝”是指小辈对长辈的孝敬,这一点还是有不少欠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子女对父母不赡养甚至是虐待的案例,真是令人寒心。像陈高年这样有孝心的青年,应该好好表扬,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市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过多,确实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进行供养。我认为,现阶段对老年人的孝敬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上供养,二是生活上照顾,三是精神上安慰。只有三方面做全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算是有滋有味,缺少其中的某一方面,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生活质量便打了折扣。陈高年不仅履行好赡养义务,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尽孝。他在家里孝敬长辈,在单位里也是尽心尽责,可以说他是既有家庭美德,又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我们希望通过对陈高年的宣传,能涌现更多的孝子,让传统的孝德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丁建军(团市委副书记)“孝德”作为儒家核心的伦理思想之一,是人类用以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家庭伦理。对个人而言,倡导“孝德”能砥砺品行;对社会而言,能把家庭美德升华为社会公德。因而,加大“孝德”教育力度,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问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问题,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孝德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它包括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孝敬和感恩教育。孝德教育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首先,它是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的基础,是未成年人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其次,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基础,对他们形成健康人格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有重要意义;再次,是未成年人道德作用的基础,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具有导向作用。孝德教育具有迫切性需要。中国社会已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传统观念正受到各种挑战,孝心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对青少年从小、从早进行孝德教育。通过提高青少年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等方式,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孝德的时代内容,让青少年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使孝德教育获得实效性提升。陈孟姣(市妇联副主席)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德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全市上下共同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的特殊时期,更应该积极开展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从而推动省示范文明城市的创建。陈高年同志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他是现代社会尊老爱老的典范,是家庭美德的拥护者和忠实实践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妇联作为推动和促进家庭文明工程的责任单位,始终注意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致力于家庭领域的道德建设,把动员组织广大家庭成员,特别是广大妇女参与家庭美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一,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开展工作。在传统活动基础上开展一些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又寓教于乐的群众性创建活动。第二,号召全市妇女姐妹和广大家庭向先进学习,积极参与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做美德家庭成员,树立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良好家风。第三,树立和挖掘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广泛宣传,从而在全市掀起家庭美德建设的热潮,为推动我市省示范文明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王燕燕(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我个人认为,像陈高年这样的“孝子”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而像他这样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病瘫母亲,确实需要有超人的毅力。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陈高年这样的典型应该成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好教材。杨水昌(余姚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看了余姚日报有关陈高年的报道,我深受感动。在我的印象里,陈高年是个普通人,所做的事也看似平常,没有什么称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但正因为是平常,才显得更加可信、实在。我对他的评价是:人可亲,事可信,人品可敬。陈高年年无怨无悔地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孝心、爱心和恒心这“三心”,可以说在他的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精髓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当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诸如享乐主义、见利忘义等倾向,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陈高年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正面典型,值得大力倡导。以前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陈高年这么多年悉心照顾残疾母亲,真是非常难得,为年轻人树立了尊老敬老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地方主流新闻媒体,余姚日报要大力弘扬陈高年的这种精神。我个人认为陈高年身上折射出三种精神:一是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陈高年原先只有初中中专毕业文凭,通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自学,他考出了大学本科文凭。企业转制,他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原先他对电脑一窍不通,通过自学,如今他对电脑已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