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目 录 糖有氧氧化小结 1.糖有氧氧化的概念 2.反应部位 3.三个阶段的关键酶及其调节 4.三羧酸循环的要点、生理意义 5.糖有氧氧化的意义及ATP的计算 1分子3-磷酸甘油醛彻底氧化 后生产几分子ATP? 目 录目 录 向供研究糖酵解使用的组织匀浆中添加碘 乙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和氟 化钠(烯醇化酶的抑制剂)等糖酵解途径的抑 制剂,发现葡萄糖的利用仍在继续。这个结果 说明葡萄糖的利用除了经过糖酵解途径外,还 有其他途径。 糖其他代谢途径的发现 目 录目 录 磷酸戊糖途径 第四节 目 录目 录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 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生成6-磷酸果糖和 3-磷酸甘油醛返回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又称为磷酸 戊糖旁路。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概述 反应部位:胞液 肝脏、脂肪组织、泌乳期乳腺、骨髓、红细胞等处肝脏、脂肪组织、泌乳期乳腺、骨髓、红细胞等处 目 录目 录 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 氧化阶段 第二阶段 基团转移阶段 生成磷酸戊糖、NADPH+H+及CO2 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生成6-磷酸果 糖和3-磷酸甘油醛进入糖酵解。 (1)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NADP+ NADPH+H+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e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phosphoglucono-lactone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PPP途径 限速酶,对NADP+ 有高度特异性 1、氧化阶段 (2)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phosphoglucono-lactone 6-磷酸葡萄糖酸 6-phosphogluconate H2O 内酯酶 PPP途径 CO2 NADP+ NADPH+H+ (3) 6-磷酸葡萄糖酸 转变为5-磷酸核酮糖 6-磷酸葡萄糖酸 6-phosphogluconate 5-磷酸核酮糖 ribulose 5-phosphate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PPP途径 3-酮-6-磷酸葡萄糖酸 5-磷酸核酮糖 ribulose 5-phosphate (4)三种五碳糖的互换 5-磷酸核糖 ribose 5-phosphate 异构酶 5-磷酸木酮糖 xylulose 5-phosphate 差向酶 PPP途径 目 录目 录 催化第一步脱氢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是此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两次脱氢脱下的氢均由NADP+接受生成 NADPH + H+。 反应生成的磷酸核糖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 。 G-6-P 5-磷酸核糖 NADP+ NADPH+H+ NADP+ NADPH+H+ CO2 许多细胞中合成代谢消耗的NADPH远 比核糖需要量大,因此,葡萄糖经此途径 生成了多余的核糖。 第二阶段反应的意义就在于能通过一 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 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与糖酵解过程联系 起来,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亦称为磷酸戊糖 旁路。 转酮醇酶与转醛醇酶: 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就是催化 含有一个酮基、一个醇基的二碳基 团转移的酶。其接受体是醛,辅酶 是TPP。 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是催化 含有一个酮基、二个醇基的三碳 基团转移的酶。其接受体也是醛 ,但不需要TPP。 第二阶段 基团转移阶段 (5) 二分子五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5-磷酸木酮糖 ribulose 5-phosphate 5-磷酸核糖 ribose 5-phosphate 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7-磷酸景天糖 sedoheptulose 7-phosphate 转酮醇酶 (TPP) (6)七碳糖与三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7-磷酸景天糖 sedoheptulose 7-phosphate 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转醛醇酶 4-磷酸赤藓糖 erythrose 4-phosphate 6-磷酸果糖 fructose 6-phosphate Mg2+ 或 Mn2+ (7)四碳糖与五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4-磷酸赤藓糖 erythrose 4-phosphate 5-磷酸木酮糖 ribulose 5-phosphate 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6-磷酸果糖 Fructose 6-phosphate 转酮醇酶(TPP) 作为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二个阶段: 经历3步反应,为可逆反应,底物三个磷 酸戊糖均由第一阶段提供。 结果是经基团转移,将3个5-磷酸核糖转 化为2分子6-磷酸果糖和1分子3-磷酸甘油醛 。 PPP途径 目 录目 录 磷酸戊糖途径 第一阶段 第 二 阶 段 5-磷酸木酮糖 5-磷酸木酮糖 7-磷酸景天糖 3-磷酸甘油醛 4-磷酸赤藓糖6-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3-磷酸 甘油醛 6-磷酸葡萄糖(C6)3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C6)3 6-磷酸葡萄糖酸(C6)3 5-磷酸核酮糖(C5) 3 5-磷酸核糖 3NADP+ 3NADPH+3H+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肌肉无) 3NADP+ 3NADPH+3H+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3CO2 目 录目 录 总反应式 36-磷酸葡萄糖 + 6 NADP+ 26-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 6 NADPH+6H+ + 3 CO2 限速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其活性的高低决定6-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 糖途径的流量。 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此酶活性主要受NADPH/NADP+比值的影响,比值升 高则被抑制,降低则被激活。 目 录目 录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核糖 葡萄糖(主要); 3-磷酸甘油醛、6-磷酸果糖(肌肉) 合成代谢:脂肪酸、胆固醇、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参与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或生物转化有关 维持谷胱甘肽(GSH)的还原性 2 G-SH G-S-S-G NADP+ NADPH+H+ A AH2 蚕豆病 谷胱甘肽还原酶 2、提供NADPH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蚕豆病 : 蚕豆病的症状是: 吃蚕豆几小时或12天后,突 然感到精神疲倦、头晕、恶心、畏寒发热、全身酸痛 、萎靡不振,并伴有黄疸、肝脾肿大、呼吸困难、肾 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俗称蚕豆黄 机理: 对于遗传性D6PD缺乏者,食用蚕豆后由于 蚕豆中有3种物质:裂解素、锁未尔和多巴胺。前两 种使谷胱甘肽氧化,后一种能激发红细胞的自身破坏 ,使红细胞大量溶解而发生蚕豆病。 目 录目 录 第 五 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目 录 糖原(glycogen)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 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源储备。 糖原的分类及功能(肝脏和肌肉) 糖原的结构特点 概 述 肝糖原 肌糖原 肝糖原用于维持血糖水平 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1. 葡萄糖单元以-1,4-糖苷 键 形成长链。 2. 约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 枝,分枝处葡萄糖以-1,6- 糖苷键连接,分支增加,溶 解度增加。 3. 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 端。非还原端增多,利于被 酶分解。 糖原的结构特点 目 录 C1 C4 C4 C4 C4 C4 目 录 一、糖原的合成代谢 (二)合成部位 (一)定义 糖原的合成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组织定位:肝脏、肌肉、肾等 细胞定位:胞液 目 录 (三)合成过程(三)合成过程 糖原引物的形成; 葡萄糖的活化; 糖原链的延长; 4 1 2 3 糖原分支的形成。 目 录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捕获) 1. 1. 葡萄糖的活化(捕获、异构、转形)葡萄糖的活化(捕获、异构、转形) ATP ADP Mg2+ 己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目 录 2)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异构) 6-磷酸葡萄糖 P O CH2 O H HO OH H OH H HO H H 1-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目 录 活性葡萄糖 + + UTP 尿苷 P PP PPi UDPG焦磷酸化酶 3)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形 ) 1- 磷酸葡萄糖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UDPG ) H2O 2Pi+能量 目 录 1)生糖原蛋白或糖原引物蛋白:人们在对糖原分子的核心 进行研究时发现的一种名为glycogenin的蛋白质,称为 生糖原蛋白或糖原引物蛋白。 2)特点:具有自动糖基化功能,可催化8个UDPG以-1,4 糖苷键成链,其中第一个葡萄糖单元以共价键连接到蛋 白质的特定酪氨酸残基上。 3)糖原引物:是指原有的细胞内较小的糖原分子,本质上 是结合有一个寡糖链的多肽。 2. 2. 糖原引物的形成糖原引物的形成 目 录 3.糖原链的延长(缩合)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UDPG) 糖原引物(Gn) 糖原合酶 UDP 糖原(Gn+1) + 限速酶 4. 糖原分支的形成 分 支 酶 -1,6-糖苷键 -1,4-糖苷键 目 录 目 录 糖原合成小结: 1、糖原合成是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2、肝、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组织(脑很少)。 3、UDPG-糖的活性形式 4、糖原引物 是一个结合有寡糖链的多肽, 其中第一个葡萄糖单元以共价键连接到蛋白质 的特定酪氨酸残基上。 5、糖原合酶-限速酶 6、-1,4糖苷键-直链 糖原合酶催化 -1,6糖苷键-分支处 分支酶催化 7、合成在非还原端,耗能过程(2ATP/Gn+1)。 目 录 二、糖原的分解代谢 (一)定义 (二)分解部位 糖原分解 是指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或6-磷酸 葡萄糖的过程。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胞液肝脏和肌肉 目 录 (三)反应过程(肝糖原分解): 四 步 反 应 1、直链的磷酸解 2、残余支链的水解 3、异构 4、脱磷酸 糖原磷酸化酶 糖 原 Gn H3PO4 1-磷酸葡萄糖 1、直链的磷酸解 糖 原 Gn-1糖原分解的限速酶 非还原端 2.残余支链水解(脱支酶) 转移酶:转移葡萄糖残基 水解酶:水解-1,6-糖苷键 磷 酸 化 酶 脱支酶 转移酶活性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肉品加工厂汇报
- 公司的合并与分立课件
- 水电站运行人员年终总结
- 《美丽的青花瓷》课件
- 《美丽的吻》课件
- 《绞刑架下的报告》课件
- 脑出血的初期康复护理
- 药店个人工作总结
- 新员工培训人力政策解读
- 装饰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 高等数学教材(文科)
- 歌词:半生雪(学生版)
-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2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 JBT 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JT-T-747.1-2020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 【手术室护士配合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展3800字(论文)】
- 一周小组工作总结
- 2024年四川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